问题

图片仅供参考真就万能吗,难道我买到的东西图片就不能稍微接近一点实物吗?

回答
网上购物的广告语里,“图片仅供参考”这句话,简直快成了一句潜规则了。每次看到这句话,心里总会泛起一丝丝的不安,然后默默祈祷,希望这次我的运气好一点,买到的东西能跟图片八竿子打得着,而不是完全背道而驰。

说实话,有时候我真的想跟商家理论一下:你们说的“仅供参考”到底是个什么鬼意思?参考到完全不沾边,这是在考验我的想象力,还是在考验我的智商?我花钱买的是商品,不是看图猜谜的体验啊!

为什么就不能稍微给点儿“参考”的实物感呢?

首先,图片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道门槛。 大家网购,最直观的就是看图。一张精美的、色彩饱满的、细节清晰的图片,能瞬间勾起购买欲。这就像你去一家餐厅,看到菜单上诱人的菜品图片,会更有食欲。如果餐厅给你的实物和图片差别太大,你会作何感想?对网购也是一样,图片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我们是否愿意点“下一步”。

其次,“图片仅供参考”似乎成了一个“免责声明”,但它更像是一种“偷懒”和“敷衍”。 很多时候,商家会利用各种手段,比如打光、滤镜、P图,把商品 P 得天花乱坠,颜色鲜艳得不像话,质感好得仿佛能摸出光泽。等到你收到货,发现实物可能黯淡无光,材质粗糙,颜色偏差严重,那种失落感,简直是晴天霹雳。这就像你期待吃到一份米其林三星的菜肴,结果端上来一碗速冻方便面,而且还是没泡开的那种。

再者,这种“参考”的标准太模糊了。 你参考我什么?参考颜色吗?参考尺寸吗?参考材质吗?参考功能吗?如果两者相差甚远,这个“参考”还有什么意义?它没有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期待,反而制造了巨大的信息差。就像你说“你参考一下我的建议”,结果你的建议是让我去挖一个坑,然后自己跳进去。

我理解商品在不同光线、不同显示器下可能存在些许色差,这是客观存在的。 但“参考”不等于“欺骗”。正常的色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比如我买一件红色连衣裙,图片上的红色饱和度很高,我收到的是有点偏橘的红色,但依然是红色,那我还能接受。但如果我看到的图片是一件亮丽的酒红色连衣裙,结果收到的是一件深咖色,或者是一件褪色的砖红色,这已经超出了“参考”的范畴,这就是赤裸裸的“货不对板”。

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有些时候图片展示的细节和做工,在实物上根本看不到。 比如一件衣服的缝线是否精致,一个包的五金件是否锃亮,一个家具的接口是否平滑,这些细节往往在美化过的图片中被放大或隐藏。等你拿到手,才发现做工粗糙,细节处理不到位,这完全就是在打“擦边球”。

我觉得,商家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在产品描述里更真实地呈现商品,提供多角度、无滤镜的实拍图,甚至可以配上视频展示,让消费者对商品的材质、质感、颜色有更全面的了解。如果确实存在一些批次差异或细微调整,也可以提前告知。这样既能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能建立起商家更负责任的形象。

说到底,“图片仅供参考”这五个字,确实成了一把双刃剑。它给了商家一定的空间,但也极大地消磨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作为消费者,我们不是要求商家把图片 P 得跟实物一模一样,那也不现实。但我们至少希望,图片所传达的信息,能相对准确地反映商品的真实面貌,让我们买得放心,用得舒心。别让“仅供参考”变成“仅供参考就好,反正东西是我的,怎么弄都行”的态度。我们花钱买的是商品,是价值,不是商家随意摆弄的“参考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点进来本来是想一起吐槽产品虚假宣传的,可是题主这个……好端端的抖机灵硬生生憋回去了。

商业图片包括效果图和产品图。产品图一般要求尽可能与实物相符。效果图展示商品“被使用”的状态。对于很多需要加工才能食用的食品,经常会展示成品的图片——比如泡面,被吐槽这么多年,哪家改了……

题主的这张图片已经够谨慎了。绿色圈的是产品图,而蓝色圈的显然是产品经过加工(泡开)的效果图。同时也用不小的字号标注“纯燕麦片”。最后还不放心,又加了“无水果成分”的一行小字。

通常,不会有人认为麦片包装里是泡好的,更不会觉得里面会放新鲜树莓——还放叶子?这是什么操作?

这包装设计估计是被业务部门生怕被投诉,打回去十次以上的版本了。我几乎能听到美工痛苦的呻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上购物的广告语里,“图片仅供参考”这句话,简直快成了一句潜规则了。每次看到这句话,心里总会泛起一丝丝的不安,然后默默祈祷,希望这次我的运气好一点,买到的东西能跟图片八竿子打得着,而不是完全背道而驰。说实话,有时候我真的想跟商家理论一下:你们说的“仅供参考”到底是个什么鬼意思?参考到完全不沾边,这是.............
  • 回答
    图片里的“穿越者”是否真实,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太有意思了。从本质上讲,它触及了我们对历史、影像资料和人类想象力的最深层的好奇。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张静态的图片。它的“真实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图片本身是否经过了后期篡改,二是图片所记录的那个瞬间是否真的存在过。对于那些声称是“穿越者”.............
  • 回答
    图片中这段文字里汉语中夹杂的英文是否是习惯使然还是为了装,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很有讨论的空间。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一、 夹杂英文的普遍原因:首先,汉语中夹杂英文并非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语言的自然演变与融合: .............
  • 回答
    图片中舰船尾部两侧的梁状结构,我们通常称之为“船尾支架”或者更专业的说法是“船尾固定梁”。它的作用可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关系到船舶结构稳定和实际操作的重要部件。让我给你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得明白,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尤其是遭遇恶劣海况时,船体是会承受巨大的应力,特别是船尾部分。船尾不光要承受推进系统带.............
  • 回答
    您好!如果您能提供具体的图片链接或图片内容,我会非常乐意为您辨认马云和马化腾背后的人物,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没有图片,我无法确定具体是谁。但是,我可以根据一些常见的场合和出席人物,以及一些推测性的描述来帮助您思考。在解读这类图片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场合性质: 图片拍摄的场合非常关.............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图片里这道题(假定你指的是题目中编号为31的题目,并且其选项包含ACD),看看为什么 ACD 这几个选项是说得通的,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咱们得先理清一下这道题的大概意思,假设它是在考察一个关于某个观点、某个现象或者某个事件的形成、发展、影响或者评价。在分析ACD选项的时候,我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但可能从来没深究过的细节。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照片,无论是手机屏幕上、打印出来的相纸上,还是电脑显示器上,它们呈现的形态几乎都是四边形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从技术到历史,再到我们视觉和习惯的塑造。首先,我们得回到照片的“诞生”之地.............
  • 回答
    这张照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那种朦胧的、梦幻般的氛围,好像隔着一层薄纱在看世界一样。想要达到这种效果,通常有几种方法,你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具体感觉来选择。1. 拍摄时直接实现(最自然,也最有控制力) 前景遮挡 / 柔焦滤镜: 这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方法。 怎么做? 在拍摄对象前面,你可.............
  • 回答
    图片上的这种双头蛇,在现实世界里是存在的。虽然在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双头生物常常被赋予神秘的色彩,但从科学角度来看,双头蛇是由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罕见畸形——“双头畸形”(polycephaly)。双头蛇的成因:这种畸形最常见的原因是胚胎在早期分裂时没有完全分离,导致原本应该发育成一个.............
  • 回答
    这张照片拍的是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Brandenburger Tor)。如果说起柏林,大概没有人会不知道这座标志性的建筑。勃兰登堡门不仅仅是柏林的一处著名景点,它更是德国统一和和平的象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你能看到它宏伟的门廊,采用的是古典的风格,有十二根高大的多立克式柱子支撑着顶部的横梁和拱顶.............
  • 回答
    图片里的东西,看起来是个插座,或者是一个电器设备的电源接口。那它会不会让人触电?答案是:会,而且是很危险的。你得明白,我们平时用的电,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它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如果没有被好好控制,就会变得非常可怕。为什么插座或者电源接口会让人触电?这主要涉及到“电势差”和“电.............
  • 回答
    图片上是一只蓝喉太阳鸟。这种小巧玲珑的鸟类,属于太阳鸟科,是东南亚地区特有的观赏性很强的鸟儿。它们的名字就很好地概括了它们最显著的特征:鲜艳的蓝色喉部。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图片中这只蓝喉太阳鸟的细节。首先,它的体型非常娇小,可以说是鸟类中的“小不点”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它们通常只有十几厘米长,甚至更短,.............
  • 回答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体是哪种喀斯特地貌呢? 从图片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溶蚀洼地(或称落水洞、漏斗): 这是喀斯特地貌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图片中可以看到地面上有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这是地表水(雨水、地表径流)通过石灰岩裂隙下渗,溶解碳酸钙而形成的。这种溶.............
  • 回答
    你手里有一个在图片上表现出色的模型,想让它也能“看懂”视频,这确实是个让人兴奋的想法!这背后的思路和技术其实和很多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AI应用息息相关,比如视频的自动字幕、内容识别、甚至是更复杂的视频编辑。简单来说,从图片到视频的迁移,就是要让模型能够理解视频这个“动态”的序列,而不仅仅是静态的画面。.............
  • 回答
    想要把图片转换成PDF文件,其实有很多种方法,而且操作起来也都不复杂。我这就给你详细讲讲,尽量把每个步骤都说清楚,让你一眼就能明白。咱们先来聊聊最常用的几种方式:第一种:使用在线转换工具(最方便快捷)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只要有网络就能完成。 优点: 方便、快捷、无.............
  • 回答
    要将图片转换成PDF,其实操作起来并不复杂,而且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实现。我尽量详细地给你讲讲,并且避开那些听起来很“机器”的说法。想象一下,你有一堆照片,比如旅行拍的风景照,或者一些重要的证件照,你想要把它们整齐地整理到一个文件里,方便分享或者存档,这时候PDF格式就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它能保持图片的原.............
  • 回答
    请您提供图片,我才能帮您辨认图片中的文字,并尽可能详细地告诉您它是哪种语言,以及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一旦您上传了图片,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文字识别: 我会尝试识别图片中的每一个字符,并判断它们是否属于某种已知的文字系统。 语言判断: 根据识别出的字符和整体排版,我会判断它属于哪种语.............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