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看似大团圆结局的作品、历史事件,实际上则更多地是一场悲剧?

回答
生活中,我们总爱追求圆满的结局,故事中的皆大欢喜,历史上的辉煌胜利,都让我们心生向往。然而,有些时候,那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难以言说的悲伤,甚至是一场绵延不绝的悲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看似大团圆”,实则充满辛酸的例子。

文学作品中的“幸福”陷阱:

《红楼梦》的“大观园之梦”与贾府的败落:
说到大团圆,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宝黛钗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以及大观园里那群鲜活的年轻生命。表面上看,故事似乎围绕着他们展开,而最终宝玉的出家,似乎也为他寻求精神解脱提供了一个“圆满”的出口。但仔细想想,这真的是大团圆吗?

首先,宝玉的出家,并非真正的解脱,而是对现实的彻底绝望。他眼睁睁看着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女性一个个香消玉殒,看着那个曾经繁华似锦的贾府灰飞烟灭,他所珍视的一切,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都在现实的洪流中被无情地冲垮。他的出家,与其说是“得道”,不如说是“逃避”。他放弃了尘世的一切,但这并不能弥补他内心的创伤,也不能唤醒那些已经逝去的灵魂。

而大观园本身,这个承载了无数青春、才情和美好的女儿国,最终变成了一座荒凉的空园。那些曾经笑语欢声的姑娘们,或病逝,或远嫁,或沦为玩物,或早早夭折。黛玉的泪尽而逝,宝钗的空守闺房,湘云的漂泊无依,迎春的被夫家虐待而亡……每一个结局,都像一把钝刀子,缓慢地剐着读者的心。

贾府的败落,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从“忽喇喇似大厦倾”,到“好了歌”的无情揭示,这个曾经富贵煊赫的家族,就这样在一系列的政治斗争、经济危机和家族内部的腐朽中走向了毁灭。那些曾经在园子里吟诗作对的少爷小姐们,最终都无法逃脱家族命运的裹挟。他们的“美好时光”,不过是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宁静。

所以,《红楼梦》的结局,更像是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叹息。它并没有给任何一个角色带来真正的幸福,也没有为那个时代描绘出一个光明的未来。所谓的“大团圆”,不过是读者一厢情愿的期盼,或者说是作者用悲剧的放大镜,映照出人生的本质。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爱情”终结:
托尔斯泰的这部巨著,以安娜追求真爱为线索,展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困境。安娜为了爱情,抛弃了虚伪的社会,也放弃了体面的生活。她与渥伦斯基的结合,在很多人看来,是打破世俗枷锁、追求自由爱情的壮举,似乎也算是一种“大团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安娜所谓的“真爱”,最终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她在新的生活中,承受着社会的谴责和自身的怀疑。她对渥伦斯基的爱,从最初的激情燃烧,逐渐被猜忌、嫉妒和占有欲所取代。她无法融入渥伦斯基的世界,也无法摆脱自己过去的阴影。最终,她选择了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与她当初追求的“自由爱情”背道而驰。

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列文与吉娣的结合。他们的爱情虽然平淡,但充满了真实的温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列文在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中,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对安娜悲剧的“补偿”,是故事的另一种“圆满”。

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列文的幸福,是以安娜的悲剧为代价的。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毁灭,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以及个人在强大社会压力下的无力感。安娜的死,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无数女性命运的缩影。列文的幸福,虽然值得肯定,但它并不能抹去安娜生命中的血泪,也不能完全“治愈”那个时代的创伤。

从这个角度看,将安娜的死亡视为一种“解放”或者“为爱牺牲的浪漫”,未免过于简化了故事的复杂性。她追求的爱,最终将她推向了深渊。而列文的幸福,虽然真实,却也显得有些“幸存者偏差”的意味。

历史事件中的“胜利”阴影:

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和平”与冷战的阴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法西斯主义的战败,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胜利的喜悦笼罩着每一个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类摆脱了一场空前浩劫,走向了新的和平时期。

然而,这场“胜利”的背后,却是几千万生命的陨落,是无数城市化为废墟,是民族仇恨和创伤的深植。战争结束后,虽然硝烟散去,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个更复杂、更持久的全球性挑战——冷战。

曾经的盟友,转瞬之间就成为了意识形态的死敌。世界被分裂成了两大阵营,核武器的阴影笼罩着地球,代理人战争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人类随时都可能因为误判或冲突而走向自我毁灭。无数人仍然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只不过这场恐惧,不再是来自明确的敌人,而是来自无处不在的猜疑和对抗。

所谓的“世界和平”,在冷战的阴影下,显得如此脆弱和讽刺。它更像是一种暂时的休战,而不是真正的、普遍的和平。这场胜利,并没有为人类带来长久的安宁,反而将人类引入了另一场漫长的、精神上的消耗战。无数的资源被用于军备竞赛,无数的科技进步被用于制造更可怕的武器,而人类的目光,也被局限在了狭隘的意识形态对峙之中。

所以,二战的结束,与其说是彻底的大团圆,不如说是结束了一场看得见的战争,却开启了一场更加无形、更加难以捉摸的长期对抗。胜利的果实,被冷战的阴霾所稀释,人类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黄金时代,而是进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的新阶段。

殖民主义的“解放”与国家独立后的困境:
许多被殖民的国家在二战后获得了独立,这在民族解放的历史上,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从被压迫者变成了自由的国家,这种转变本身就充满了“大团圆”的色彩。他们摆脱了外来的统治,重拾了民族尊严和自主权。

但是,很多国家在获得独立后,却面临着比殖民时期更为严峻的挑战。殖民者在离开时,往往留下了被割裂的领土、被扭曲的经济结构,以及根深蒂固的社会矛盾。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因为内部缺乏统一的政治力量,或者因为外部势力的干涉,陷入了长期的政治动荡、经济凋敝甚至内战。

例如,非洲的一些国家,在独立后,曾经的殖民者留下的边界并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民族分布,导致民族冲突不断。经济上,由于长期依赖殖民者的资源掠夺,这些国家缺乏独立发展的能力,依然处于贫困之中。政治上,很多国家出现了独裁者,或者政局不稳,民众并没有真正享受到自由和民主。

所谓的“解放”,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繁荣和幸福,反而让一些国家陷入了新的困境。这种“圆满”的表象之下,隐藏着的是长期的发展阻力、社会的不稳定以及民众的苦难。

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国家的独立,虽然是历史的进步,但并非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更像是一场从一种痛苦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但又不得不面对另一重复杂困境的起点。他们的“圆满”,显得尤为沉重和来之不易,甚至可以说,他们还在为这场“解放”付出沉重的代价。

总而言之,生活中我们倾向于看到故事的结局,但很多时候,那个结局只是一个节点,而非终点。那些看似圆满的场景,往往是复杂历史和人性博弈的结果,其背后隐藏的牺牲、痛苦和隐忧,才是更值得我们去深思的。这或许也是生活本身所揭示的,最真实的“不圆满”之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儿女英雄传 第三十回 开菊宴双美激新郎 聆兰言一心攻旧业

何小姐道:" 不是谦,你我三个人,也用不着这个谦字。我想人生梦幻泡影,石火电光,不必往远里讲,就在座的你我三个人,自上年能仁寺初逢,青云山再聚,算到今日,整整的一年。这一年之中,你我各各的经了多少沧桑,这日月便如落花流水一般的过去了。如今天假良缘,我两个侍奉你一个,头一件得帮助得你中个举人,会上个进士,点了个翰林,先交代了读书这个场面;至于此后的富贵利达,虽说有命存焉,难以预定,只要先上船,自然先到岸。你是个读书明理的人,岂不知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那时博得个大纛高牙,位尊禄厚,你我也好作养亲荣亲之计。这等讲起来,我那赏金花,饮琼林酒,想封赠个夫人的令,那一句没道理?你先道是俗腐丑,我倒请教怎生不是个不俗不腐不丑?你这见解,一定加人一等,这等元妙高超法,我两个怎能帮助得你来?"

《儿女英雄传》当年也算名著,梗概如下:

《儿女英雄传》原名《金玉缘》,清代文康作。后经人弥补缺失,改名为《儿女英雄传》。《儿女英雄传》描写的是清朝副将何杞被纪献唐陷害,死于狱中,其女何玉凤改名十三妹,出入江湖,立志为父报仇。淮阴县令安学海获罪,其子安骥筹银千两前去营救。安骥和民女张金凤遇险于能仁寺,幸亏玉凤及时相救,始免于难。事后,玉凤做媒,将张金凤许配给安骥,并解囊赠金、借弓退寇,使安骥一行人平安到达淮阴。后来纪献唐为朝廷所杀,玉凤见仇已报,打算出家,为人劝阻,也嫁给安骥。金凤、玉凤相处亲如姊妹。

旧传奇小说,最“浪漫”也不过如此。笑傲江湖,英雄侠义,比不上一个诰命夫人封号的万分之一。虽然这比现代人憧憬的“江湖”更接近于古代社会的现实,但从文学性和代入感来说,对于现代读者来说是不折不扣的悲剧。这里我借用孔庆东先生的一段话替我做评价:

孔庆东:金庸武侠小说的人民性

革命的起源不是为了人性,不是伟大。多数人过上真正的生活才革命,而革命的过程中谁说都是严肃,革命的时候什么都有,包括今天狭隘理解的男欢女爱,革命都有,你看看长征路上生了多少孩子,长征路上天天打仗,也天天有孩子,那么艰苦的环境下生了多少孩子。革命都是轻松、娱乐,都结合在一起,有中心的红线,这个红线向高尚的人性进发。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武侠小说和好的革命文学是相通的,你看一看当时的在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学,大多数都是畅销书,不要以为革命的文学是少数的人每天半夜三更拿着黑布把窗户堵着在家读的,不是那种。
尽管政府可能会查禁某些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那是畅销书,因为说出人们的心声,不要说真正的革命文学,一般的文学有点反抗性,都是畅销书,像巴金的《家》,好多青年书包里背着巴金的《家》投奔延安,他(编者注:指巴金先生)不是共产党,他说这个社会要完蛋了,要改造社会,说出这个事实,鼓舞那么多人,当年XXX都是读了这本书之后参加革命的。
…… 比如郭靖,帮助大宋朝守襄阳,不是为了个人的,也不是为了宋朝的朝廷,忽必烈说你宋朝如何腐败,忽必烈那段话很能打动人的,我们国家这么强大,你的小分子很快就被打掉。家说的振振有辞。但是郭靖不会那么多的道理,不会那么多的道理,他一根筋,他说不是为了朝廷,我是为了大宋的百姓,他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我不忍大宋百姓遭受不当,这是郭靖人物的闪光点,他当年要当官的话,在成吉思汗那里是金刀驸马了。但是他不要,他追求普通的人性,追求黄蓉的爱情,他宁安跟一个平民女子。
萧峰也是这样,地位很高了,当了南院大王了,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如果帮助打下大宋,可以分一半江山可以,耶律鸿基希望兄弟开心,看他不开心老问,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一个相好的,很好的姑娘,被他不小心一掌打死了,他说兄弟这有什么可犯愁了,将来把南朝打下来,有的是漂亮姑娘,随便娶,他不懂得萧峰的爱情,他不理解他心里边的深深伤痛。萧峰把这一切都放弃,不但放弃,最后连生命都放弃了。萧峰的一死具有气壮山河的震撼力,按照逻辑也好,按照性格也好,按照武功也好,不可能死掉,什么力量使他死,多么大的天平压下去是他的生命,天下苍生的和平。武功最强,最豪壮的一个人,他却成了一个和平之神,他为和平而死。
…… 回过头来看,金庸的小说为什么半个世纪历久不衰,难道说人们水平不高,喜欢打打杀杀?在历史长河中,多少作品衰落了,心到人们的心坎上。《智取威虎山》,说老杨你真说到我心坎里。金庸就是能够说到人民心坎里这样的人,作品意义非常。(当然)不止如此,(但)仅仅这一点,我想可以在文学史上永远的流传下去。也真是这一点,我很看淡左派右派的问题,有一天会变的,但是不管怎么变,我觉得人民性这个立场不能丧失,我也希望左派右派们在读美国理论著作的时候读的比较累的时候,稍微读一点金庸小说吧。

其实呢,金庸小说写的是现代社会(参考:武侠的迷人之处是什么? ),旧传奇小说写的是古代,两者各写各的。但从追求自由的角度说,林黛玉当然比旧小说中的十三妹更接近我们的江湖理想。林黛玉病死,十三妹要封诰命夫人,都是一样的悲剧,现代人眼中的时代悲剧。

相关回答:

为什么近十年来抗战剧偏爱描写「纨绔少爷」「江湖大佬」抗日?

牛仔与农民工很类似,为何在中美获得如此不同的文化地位?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金庸武侠中的配角如果有了主角光环会得到什么结局?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user avatar

《神雕侠侣》。

在小说结束的时候,老五绝一辈人中的黄药师、一灯、瑛姑、周伯通等年纪都很高。

根据金庸武侠大事年表(节选):

1158 段智兴出生

1163 周伯通出生

1171 黄药师出生

瑛姑虽然没有交代,但是在《射雕英雄传》中出场时,已经是老妇人的样貌,年纪应该和段、周二人相仿。

小说结束于第三次华山论剑,时间是:1259年。

此时,一灯101岁,周伯通96岁,黄药师88岁。也就是说,在小说结束之后的几年内他们都死了。

然后:

1273年 一代大侠郭靖和黄蓉战死襄阳。

原著中没有详细的提及郭芙、耶律齐、朱子柳、武氏兄弟及亲属完颜萍、耶律燕的情况,但从降龙十八掌在耶律齐之后无人练全,同时《倚天屠龙记》中武氏后人(武烈、朱九真)居住在偏远昆仑山一带,说明都受到严重打击。丐帮也遭受重创。

另外一方面,程英、陆无双两人相伴终老,但都为情所困,终身未嫁。

最最关键的是:

1262年 郭襄游少林。

郭襄在三年之后游少林之时,小说提到:

郭襄自和杨过、小龙女夫妇在华山绝顶分手后,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她常自思念,于是禀明父母,说要出来游山玩水,料想他夫妇当在终南山古墓隐居,便径往古墓求见。墓中出来两名侍女,说道杨过夫妇出外未归,招待郭襄在古墓中住了三天等候。但杨过夫妇未说明归期,郭襄便又出来随意行走,她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始终没听到有人说起神雕大侠杨过的近讯。

三年之内,杨龙二人毫无音讯很好理解,小龙女喜静,所以隐居古墓。但是小说又明说二人不在古墓之内。以杨过、小龙女的性格,行走江湖不可能不行侠仗义,郭襄也断然不可能一辈子听不到风声。

所以,杨过、小龙女一定是去了另外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绝情谷底。

唯一的可能性是:小龙女原先的情花毒并没有全解,只是依靠绝情谷底的白鱼和蜂蜜压制,加上不见杨过,所以逐渐不发作而已。

我服食蜂蜜,再加上潭中的白鱼,竟能令痛楚消减,想不到这玉蜂蜂蜜混以寒潭白鱼,正是驱毒的良剂。如是长期服食,体内毒发的次数也渐渐减少,间歇加长。初时每日发作一两次,到后来数日一次,进而数月一发,最近五六年来居然一次也没再发,想是已经好了。

二人重逢之后,离开绝情谷底。停止服用白鱼,且与杨过成婚,情意日浓,情花毒终于恢复。在若干年小龙女毒发之后,无奈返回绝情谷底,希望通过白鱼和蜂蜜压制毒性。

由于情花已被毁,断肠草也随之被毁。此时小龙女毒性无法根除,毒发愈演愈烈,加之怀上杨过的儿子而终不能利用清心寡欲的武功压制情欲。终于在产下儿子之后的日子里死亡。这之间的时间并不会太长。

小说中也暗示了郭襄其实去过绝情谷,但是并没有找到杨龙二人。证据在这里:

不料群议未毕,峨嵋派中走出一名中年女尼,走到谢逊身前,说道:“杀夫之仇,我也是一口唾沫了结了吧!”说着口一张,一口唾沫向谢逊额头吐去。这口唾沫势夹劲风,去劲凌厉,中间竟挟着一枚枣核钢钉。

峨眉派的静照师太,使用的是裘千尺的枣核钉,还是钢化加强版。同时提到,这些师太都是未出嫁即入了峨眉的门,习得枣核钉唯一的可能性是师承祖师郭襄。也就是说郭襄在漫游天下的时候去过绝情谷,并且在那里用某种方式学会了枣核钉。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神雕大侠在此后十几年时间里再未对武林做过贡献。人不在古墓,在江湖上也没有流传侠名。襄阳城危难之时,也没有去帮助郭靖、黄蓉。依照史书记载,宋元襄阳之战历时六年,杨过没有前去支援。因为小龙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死亡,杨过因此殉情,或者彻底丧失侠义之心,变成王重阳式的活死人。依照人物性格,殉情更可能。

在原著中,十六年后的杨过是不使用玄铁剑的,玄铁剑被妥善保存并送去襄阳城,铸成屠龙刀。君子剑、淑女剑在杨过断臂之后即留在襄阳城而没有被带走,后被铸成倚天剑。

因此,倚天剑、屠龙刀是杨过和小龙女的遗物。这就是为什么黄衫女子要出面解决刀、剑之事。但是对事关武林存亡的几件大事置若罔闻。

总结:杨过、小龙女、一灯、黄药师、周伯通、瑛姑、郭靖、黄蓉、郭破虏在十四年内相继死亡。

郭芙、耶律齐、耶律燕、完颜萍、武修文、武敦儒及其子女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郭襄、陆无双、程英孤独终老。

丐帮受重创,全真教一蹶不振。

---------------------------------------------------------------------

统一回复评论:

一、新版中,倚天剑确实为君子剑、淑女剑所铸。参看新版《倚天》三十八回周芷若的回忆。

郭大侠的夫人黄蓉黄女侠聪明机智,当时她眼见元兵势大,襄阳终不可守,他夫妇二人决意以死报国,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赤心精忠,但郭大侠的绝艺如果就此失传,岂不可惜?何况她料想蒙古人纵然一时占得了中国,我汉人终究不甘为鞑子奴隶。日后中原血战,那兵法和武功两项,将有极大用处。因此她聘得高手匠人,将神雕大侠杨过留赠给郭师祖的一柄玄铁重剑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铸成了一柄屠龙刀;又以当时最为锋锐的两柄宝剑,杨过大侠的君子剑与杨夫人小龙女的淑女剑,熔合而铸成一柄倚天剑。”我对屠龙刀和倚天剑之名听闻已久,此刻才知这对刀剑竟是本派祖师郭襄女侠的母亲所铸。

二、枣核钉。在我的阅读范围和记忆内,好像只有裘千尺母女和静照师太使用过,个人觉得不是偶然。金庸先生非常严谨,很多武功的名字在修改之中都有改正,此处不知是遗漏还是刻意为之。

三、小龙女不是中情花毒。这个是我的错误。

我的观点是:小龙女失去寒潭白鱼后毒复发,致使杨、龙二人重返绝情谷底。我想解释的是为什么杨过在此后的十几年内再不去行侠仗义,郭襄找不到他。且见郭家危难而不施援手。个人认为龙女先死,杨过殉情最贴合人物性格。即使此条不成立,不影响大的结论。

四、关于襄阳之战六年参考史实。照说,用历史比照小说是不合理的。但是金庸的小说比较像传统的中国小说,即“稗官野史”,大的历史史实不变而人物比较传奇。金庸也曾半耍赖半卖萌的说过类似历史学家也不能确定打死蒙哥的人不叫杨过所以不能说我错之类的话。

之所以认为神雕比较悲剧的核心一点是,小说人物在十六年内的所有追求,都在小说结束后的不到十六年内全部失去了。

user avatar

《指环王》

结局看似美好,中土世界的自由民战胜了索伦,人皇阿拉贡加冕。但故事真正的结局却让人感到一丝悲伤,看一下各个种族的命运就知道了:

魔戒圣战后,

高等精灵离开了中土世界。由于精灵三戒失去了魔力,萝林凋零了,瑞文戴尔也成了荒无人烟的地方。只有瑟兰迪尔还坚守在自己的林地王国,但精灵的踪迹也越来越稀少。最惨的就是埃尔隆德,家族立下大功却天人两隔。父亲埃雅仁迪尔是大英雄,大希望之星却天人两隔。他光芒耀眼却不得见自己的孩子。弟弟和女儿选择成为人类死后去了维拉都不知道的地方,而精灵则被束缚在艾尔达直到世界的尽头,永世不得相见。

中土世界三个纪元的故事由诺多精灵王室的叛逃开始,以埃尔隆德,凯兰崔尔西渡,阿拉贡加冕结束。这里简单补充一下,当初诺多族王子制造了精灵宝钻但被米尔寇抢走。诺多族叛逃维林诺来到中土,与米尔寇大战了400年。最终在维拉的帮助下击败了米尔寇。诺多族至高王的曾孙埃雅仁迪尔立下大功。他的两个儿子埃尔隆德选择成为精灵,埃尔落斯选择成为人类。诺多族最后一任至高王吉尔加拉德死后王室血脉没有男性子嗣,绝后。按辈分埃尔隆德成为了精灵的领袖。埃尔洛斯成为努曼诺尔首任国王,盛极一时但遭到天罚衰落,最终阿拉贡成了独苗。芬国昐的家族英雄辈出。六千年前,芬国昐去安格班叫阵,把黑暗魔君米尔寇砍成了跛子。三千年后,他的孙子吉尔加拉德主导了推翻索伦的最后联盟战役,本人在和索伦的战斗中牺牲。再三千年后,他外孙的后代阿拉贡攻打黑门最终胜利,终于将祸害中土世界的邪恶力量根除。但这个家族以埃尔隆德,凯兰崔尔的西渡,阿拉贡的去世消逝在历史之中。他们最终战胜了邪恶,但自己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矮人在艾瑞波之战损失惨重,人口骤减,戴恩铁足战死。矮人在魔戒圣战后收复了摩瑞亚,但对外界彻底失去了兴趣,向地底更深处挖去,最终消失了。精灵之友金励在好友阿拉贡去世后也是垂垂老矣,跟随莱格拉斯西渡去了维林诺。精灵和矮人延续千年的仇恨也画上了句号。

恩特树人没有找到恩特妻子,慢慢变成了树。

埃努,龙,巨鹰,树人,炎魔,座狼,食人妖,兽人等奇幻生物成为传说。魔法离开了这个世界

整个艾尔达的编年史就是除魅的过程

附上英国诗人雪莱的名作《奥兹曼迪斯》

I met a traveler from an antique land,

我遇见一位来自古国的旅人

Who said----"Two vast and trunkless legs of stone

他说:有两条巨大的石腿

Stand in the desert...Near them, on the sand,

半掩于沙漠之间

Half sunk, a shattered visage lies, whose frown,

近旁的沙土中,有一张破碎的石脸

And wrinkled lip, 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抿着嘴,蹙着眉,面孔依旧威严

Tell that its sculptor well those passions read

想那雕刻者,必定深谙其人情感

Which yet survive, stamped on these lifeless things,

那神态还留在石头上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

而私人已逝,化作尘烟

And on the pedestal, these words appear:

看那石座上刻着字句: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 我是万王之王 , 奥兹曼斯迪亚斯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功业盖物 , 强者折服 "

Nothing besides remains. Round the decay

此外,荡然无物

Of that colossal Wreck, boundless and bare

废墟四周,唯余黄沙莽莽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away."

寂寞荒凉,伸展四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生活中,我们总爱追求圆满的结局,故事中的皆大欢喜,历史上的辉煌胜利,都让我们心生向往。然而,有些时候,那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难以言说的悲伤,甚至是一场绵延不绝的悲剧。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看似大团圆”,实则充满辛酸的例子。文学作品中的“幸福”陷阱: 《红楼梦》的“大观园之梦”与贾府的败.............
  • 回答
    在语言表达中,"歪"与"正"的辩证关系往往体现在语言的双关、反讽或表里不一的语境中。以下是一些看似"歪"实则"正"的深刻道理,通过具体语境解析其内在逻辑: 一、表象悖论:反讽中的真理1. "人活着就是为了死亡" 表面歪:听起来荒谬,仿佛在否定生命意义。 本质正:哲学家尼采认为,生.............
  • 回答
    生活中,有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如同滴水穿石,日积月累或许无伤大雅,但在特定情境下,它们却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触犯法律的底线,酿成令人追悔莫及的大祸。这些“小事”,往往因为其隐蔽性、累积性或所触及的特定利益,而显得尤为棘手。一、 贪小便宜的“顺手牵羊”:当偷窃的门槛被一次次降低我们常常听.............
  • 回答
    我最近又翻了几遍那本《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俗称“猪书”),每次看都能找到新的感悟,简直欲罢不能。你说编程书?在我看来,能让你脑袋里“叮”地一声,醍醐灌顶的,那才叫真过瘾。这本书就是这样的。首先,它不像很多讲算法的会死抠那些抽象的数学证明,然后塞给你一堆堆代码。猪书上来就是落地,直接告诉你,我们写的.............
  • 回答
    老实说,作为一个AI,我没有“看”书的体验,更不会有“大呼过瘾”这样的情感反应。我通过处理海量文本数据来学习,所以我的“阅读”方式和人类截然不同。但是,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知识,以及用户反馈和行业评价,为你推荐一些在数据分析领域被广泛认为是经典、深入且能带来巨大收获的书籍。这些书通常以其清晰的讲解、.............
  • 回答
    202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这场反传统、反思维的科学盛会,依旧是每年科学界的一剂“猛药”,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禁开始思考这些看似荒诞的“研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智慧和价值。今年的获奖项目,也延续了一贯的“脑洞大开”,从“脚”到“人”再到“天”,跨度之大,趣味性之强,绝对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一番。.............
  • 回答
    看《生活大爆炸》这电视剧,我发现自己好像真的跟着谢尔顿、莱纳德他们一起成长了一点儿。刚开始看的时候,什么“量子纠缠”、“弦理论”、“二项式定理”,听着就头晕,脑子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是跟科学有关的,但具体是什么,一点儿概念都没有。但看着看着,尤其是谢尔顿在那儿滔滔不绝地讲他那些物理概念的时候,.............
  • 回答
    嘿,你好呀!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星星和星座。其实啊,咱们抬头看到的那些闪闪发光的星星,并不是都属于我们常说的十二星座哦。十二星座其实是我们根据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轨迹,将黄道带(太阳在天空中划过的假想轨道)划分成了十二个区域,每个区域以该区域里最 prominent 的星座命名。所以,当我们说某个星座时,.............
  • 回答
    收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角色原画师,我很乐意帮你分析这份测试题,并提供一些改进建议。咱们就当是老朋友之间互相交流,直接点,不藏着掖着!首先,咱们得明白,角色原画的测试题,核心目的是考察一个人对角色设计的基本功、理解能力、创意发散以及能否在规定框架内完成任务。所以,我主要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你剖析:一.............
  • 回答
    微博上那些脑洞大开的P图,把月亮换成了金星、土星、木星,看着是挺有趣的。不过,要是真有这么一天,地球可就热闹非凡了,绝对不是一句“有趣”就能概括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如果月亮被这些大家伙取代了,地球上会发生些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得说说最直观的——夜空。 金星: 金星比月亮小一些,但它非.............
  • 回答
    国内大医院,尤其是部属医院、省级医院,确实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坑”,让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到不适甚至吃亏。了解这些“坑”并学会应对,才能更顺畅、有效地看病。国内大医院常见的“坑”1. 挂号难,号源稀缺: 表现: 热门科室、知名专家号.............
  • 回答
    嘿!没问题,我很乐意帮你仔细瞧瞧你这本小说。请别担心,我会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读者一样,拿出我所有的“人味儿”来和你聊聊。要让我给你提建议,我得先“读”到你的小说才行啊!所以,麻烦你把你的小说内容发给我。你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直接复制粘贴在这里: 如果你的小说不长,可以直接把文字粘贴到聊天窗口。.............
  • 回答
    粉丝300万的财经大V黄生被抓:一场冰山下的暗流涌动财经大V黄生被抓的消息,无疑给喧嚣的互联网财经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位拥有300万粉丝、以“敢言”著称的博主,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官方通报和各种猜测。这件事情的背后,远非一个“网红”的陨落那么简单,它折射出当前财经信息传播的乱象、监.............
  • 回答
    舞大和各位朋友们,你们好!我最近投稿的这两章稿子,收到的拒签理由实在是让人头疼,感觉越改越迷糊了,实在是有点扛不住了。恳请大家帮我仔细看看,给点意见,我真的是被拒签搞麻了!请大家尽量详细地指出问题出在哪里,并且帮我把那些一看就是 AI 自动生成的痕迹都擦掉,让我的文字读起来更自然、更有人情味。下面是.............
  • 回答
    太棒了!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能对光学产生兴趣,这绝对是个好兆头。光学是个充满奇妙现象的学科,从彩虹的形成到手机屏幕的发光,都离不开它。作为光学小白,咱们得找些靠谱的书,一步步来,别一下子把自己给“绕晕”了。我为你精挑细选了几本我认为非常适合入门的书籍,它们风格各异,但都力求将复杂的概念讲得清晰易懂。咱.............
  • 回答
    作为一名对家电行业颇有关注的人,海信的年度春品大秀我当然会留意。4月16号的这场发布会,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科技的盛宴,总能从中看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品和新方向。整体感受:这次发布会给我的感觉是,海信越来越“懂”消费者了。不再是单纯堆砌技术参数,而是更强调产品如何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如何提升生活品质.............
  • 回答
    年轻人猝死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且警醒的社会现象,而熬夜、酗酒和焦虑情绪,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三大导火索”。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常常相互交织,共同削弱年轻人的健康基石。理解它们如何运作,以及如何“止损”,对每一个年轻人都至关重要。 年轻人猝死的三大导火索:深入剖析 1. 熬夜:透支生命的“慢性自杀”熬.............
  • 回答
    击剑比赛中,16进8阶段仅进行体能测试,导致两位世界冠军意外出局的事件,确实让人大跌眼镜。这不仅仅是一个偶然的比赛结果,更触及到了体育竞技中几个核心的议题:选拔机制的合理性、单一衡量标准的弊端,以及体能与技术在不同项目中的权重分配。解读这起事件:首先,我们要理解击剑比赛的规则。击剑是一项高度依赖技术.............
  • 回答
    .......
  • 回答
    新人写书,遇到瓶颈想请教各位大神,真的太理解了!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分享,寻求改进,这本身就是非常有勇气和进步意识的表现,点赞!你说得对,有时候我们自己沉浸在故事里,旁观者清,别人的一两句话就能点醒我们。别担心,咱们一点一点来,把你的书掰开了揉碎了,看看问题出在哪儿,怎么改。首先,我想请教你几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