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内大医院都有哪些坑,如何应对才能有效地看病?

回答
国内大医院,尤其是部属医院、省级医院,确实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坑”,让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到不适甚至吃亏。了解这些“坑”并学会应对,才能更顺畅、有效地看病。

国内大医院常见的“坑”

1. 挂号难,号源稀缺:
表现: 热门科室、知名专家号,往往一号难求。网上预约秒杀,线下排队几小时,依然可能扑空。
原因: 优质资源集中,患者基数庞大,供需矛盾尖锐。专家精力有限,每天接诊量有限。

2. 人满为患,等待时间长:
表现: 挂上号了,也得经历漫长的排队等待。从挂号、缴费、候诊、检查、缴费、取药,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耗费大量时间。
原因: 医院流程、效率问题,加上患者数量多,自然导致整体效率下降。

3. “人情号”与“黄牛党”:
表现: 有些号源可能被内部消化,或者被黄牛高价倒卖。这不仅加剧了挂号的难度,也助长了不正之风。
原因: 灰色地带的存在,以及部分人对医疗资源不公平分配的利用。

4. 过度检查与过度医疗:
表现: 有些医生为了规避风险,或者出于其他考量,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并非绝对必要的检查,甚至进行一些“锦上添花”但对病情影响不大的治疗。
原因: 医生的责任心、经验水平、医院的考核机制(如检查量、收入)、患者对“彻底”治疗的期待等都可能促成这一点。

5.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明不白”:
表现: 患者对病情、治疗方案、药物疗效、副作用等了解不深,容易被动接受医生的建议,有时可能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承担不必要的费用或风险。
原因: 医生沟通时间有限,患者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以及一些医院内部信息系统的不透明。

6. 药品与耗材的回扣问题:
表现: 虽然国家一直在治理,但部分医生或医院可能仍在药品或高值耗材上存在一定的利益输送。这可能导致推荐使用价格更高或并非最佳选择的药品/耗材。
原因: 历史遗留问题,部分医院的药品销售机制,以及个别医生的职业道德问题。

7. 不同层级医生水平差异:
表现: 即使是同一家医院,不同级别、不同资历的医生,其经验、诊疗水平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新手医生可能需要更多时间,经验丰富的专家则能更快抓住关键。
原因: 医生职业生涯的成长曲线,以及人才梯队的建设问题。

8. 院内“关系户”与“熟人好办事”:
表现: 有些人通过医院内部关系,可以更快地获得检查、手术安排,或者得到更好的照顾,让普通患者感到不公。
原因: 社会普遍存在的“人情社会”现象在医疗领域也有体现。

如何有效地看病,避开这些“坑”?

1. 提前规划,多做功课:
挂号:
提前了解: 提前关注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APP,了解号源放出时间、预约规则。
多种渠道: 除了官网,还可以尝试一些第三方挂号平台(如好大夫在线、微医等),但要注意辨别平台的可靠性。
错峰选择: 尝试预约非热门时段(如周一上午通常最忙)或非知名专家(但要确保是擅长该病症的医生)。
基层分流: 如果病情不紧急,可以先去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就诊,由基层医生开具转诊单,有时可以在大医院获得优先挂号机会,或直接挂到基层科室的医生。
关注替补号: 有些医院有当天未到的病人退号,可以关注医院的动态。
选择医生:
背景调查: 网上搜索医生姓名,查看其履历、擅长领域、发表的论文、是否有不良记录等。
朋友推荐: 咨询有经验的朋友或病友,了解靠谱的医生。
层级选择: 如果是初诊,可以先挂普通号或副主任医师的号,如果病情复杂或需要更专业的意见,再考虑预约主任医师或名医。

2. 就诊前,准备充分:
整理病史: 详细记录病情发生、发展过程,包括症状、时间、诱因、已进行的治疗及效果、过敏史、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带齐资料: 携带所有与当前病情相关的病历、检查报告(老报告)、X光片、CT片、MRI片(原始光盘或胶片)、用药清单等。
写下问题: 将自己想问医生的问题一一列出,避免现场遗忘。

3. 就诊过程中,保持理性沟通:
清晰陈述: 简洁明了地向医生描述病情,重点突出,避免泛泛而谈。
主动提问: 将准备好的问题询问清楚,包括:
诊断是什么?(确切的疾病名称)
需要做哪些检查?(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查的必要性)
治疗方案是什么?(有哪些选择,各自的优缺点,疗效如何)
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饮食、生活上的禁忌和建议。
多久复查一次,复查哪些项目。
拒绝“过度”: 如果医生建议的检查或治疗听起来不那么必要,或者费用很高,可以委婉地询问其必要性,比如:“医生,这个检查对我的病情有什么特别的帮助吗?”或者“有没有更经济、更简单的替代方案?”
留存证据: 重要建议、检查结果、用药方案,可以请医生写在病历上,或者自己做记录。

4. 关于检查与治疗,保持独立思考:
知情同意: 在接受任何检查或治疗前,务必签署知情同意书。认真阅读内容,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
二次意见: 如果对检查结果或治疗方案有疑虑,可以咨询其他医生,尤其是知名专家,或者在医院内部多听取不同科室医生的意见。
药品选择: 询问是否有国产与进口、普通与缓释等不同类型药品,了解价格和疗效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
关注医保: 了解医保报销范围,优先选择医保报销的药品和项目。

5. 利用好医院的辅助资源:
患者教育: 很多医院设有患者教育中心或健康管理科,会定期举办讲座,提供健康咨询,是获取医学知识的好去处。
病情管理: 一些慢性病患者,可以关注医院的慢病管理项目。
医患沟通平台: 一些医院提供线上咨询或慢病管理平台,可以方便地与医生进行沟通。

6. 学会“取舍”与“长远”:
非必要不折腾: 有些小病,可能在基层医院或通过自我调理就能解决,不必非往大医院挤。
选择最适合的: 并非所有专家都是最好的,有时经验丰富的普通医生或特定领域的副主任医师,也可能比一个“万金油”式的名医更适合你的具体病情。
长期管理: 对于慢性病患者,与一位固定、信任的医生建立长期联系,比频繁更换医生更重要。

7. 警惕“黄牛”与“关系”:
不听信: 不要轻信所谓的“内部号”、“插队”服务,这些往往是骗局。
合法途径: 坚持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就诊。

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你得了胃病,去大医院。

挂号: 你提前一周在医院APP上看到了消化内科的专家号,100元,但号源很快没了。你注意到一个周二下午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的号,50元,还有剩余。你考虑到这个主治医师是这个科室的骨干,经验也很丰富,而且下午人可能比上午少,于是果断挂了这个号。
就诊: 你带着病史记录和之前的胃镜报告去了。医生听了你的陈述,看了报告,然后说:“你的情况需要做一个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胃黏膜活检。”
你的应对: 你可以问:“医生,我之前做胃镜时有轻度糜烂,这次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必要吗?做活检的话,具体是为了查什么?有没有其他判断方法?”
医生解释(可能): 医生可能会解释,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原因,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建议检测;活检是为了更准确地判断黏膜的炎症程度和是否有细胞异常。
你的决定: 你听了医生的解释,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检查。如果医生说的你觉得理由不充分,你也可以提出:“医生,我这次先不做活检,先吃药看看效果,下次复查时再考虑,可以吗?”
用药: 医生给你开了药,其中有一款进口药比国产药贵一倍。
你的应对: 你可以问:“医生,这款进口药和那个国产药相比,在疗效和副作用上有什么区别?是否可以先尝试国产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自己的就医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而言之,去大医院看病,就像一场“战斗”,需要策略和准备。了解“坑”在哪里,然后用知识和耐心去规避它,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健康权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阵子接触的民营机构,一年做600台高难度的四类手术。接受大手术的住院病人,花费比同城(一线城市)公立医院便宜三分之一,比内地省会城市便宜少许,药占比(药费占医疗费的比例)居然还不到公立的一半。他们的住院医一年20万年薪,他们的激励制度是让医生“卖技术”赚钱,而不是推销各种医疗项目赚钱。

这个医院的病人在院期间有导医员全程陪诊,就像五星级酒店服务VIP的客户经理一样,为病人解决住院期间的各种问题。住院病房都是单人间,院方说这样降低院感机率,省下的药钱就比病人多支出的床位费多。于是,一个民营机构展示了甩公立医院一条街的费效比,暴露出公立医疗的问题:

目前的公立医疗体系,看似廉价,其实是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剥削掩盖低效率。剥削的方式,既有低劳动价格,也有体系在激励制度设计上默许医疗行业利用信息优势对患者进行私掠——想要合理报酬必须不要脸,这不是剥削嘛。旧的模式虽然用扭曲的方式实现了体系的高效和低价,但是很难延续。病人的利益在这个服务体系中根本得不到保障,体系的运转就建立在医方想诱导消费、患方想省钱,医患利益不一致——坑你的基础上。

这个坑够大么?你防得了么?用脚投票,把上当受骗的机会让给别人吧。

莆田系罪恶滔天啊,把民营医疗一口利国利民的好锅给搞砸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内大医院,尤其是部属医院、省级医院,确实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医疗资源和专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坑”,让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到不适甚至吃亏。了解这些“坑”并学会应对,才能更顺畅、有效地看病。国内大医院常见的“坑”1. 挂号难,号源稀缺: 表现: 热门科室、知名专家号.............
  • 回答
    .......
  • 回答
    国庆假期刚过,长沙的天气也渐渐转凉,但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长沙某医院的皮肤科却异常忙碌。据统计,假期这短短七天内,就有百余名患者因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甚至水疱前来就诊,罪魁祸首竟是生活中常见的“隐翅虫”。提到隐翅虫,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这种夏季常见的昆虫,平时多在草丛、潮湿阴暗的地方活动。然而,它们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也触及到了很多在国外生活过的朋友们或者经常关注国外医疗的朋友们的直观感受。简单来说,之所以会有“国外医院人少,国内医院人多”的印象,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涉及到医疗体系的运作方式、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个体就医习惯等等。咱们一件件来捋捋,尽量说得细致点。1. 医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城市规划、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的原因,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中国内地小区:封闭式、大院式的根源中国内地小区之所以普遍呈现封闭式、大院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1. 历史遗留与早期规划思路: “单位制”的印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改革开.............
  • 回答
    关于国内医院在选用高端医疗设备时,倾向于进口品牌而非国产设备,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这并非简单地是“不愿意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考量。为了更清晰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1. 技术成熟度与性能稳定性:先天的信任鸿沟高端医疗设备,尤其是CT、PE.............
  • 回答
    关于国内医院是否“黑心”,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难一概而论。更贴切的说法或许是,国内的医疗体系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某些时候或某些医院会让患者感到被“盘剥”或“不被善待”,从而产生“黑心”的观感。要详细地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与表现: .............
  • 回答
    关于国内医院是否普遍存在“暴利运营”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并尝试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理解“暴利运营”的定义和衡量标准是关键。在商业领域,“暴利”通常指远高于成本的利润率。但在医疗行业,由于其特殊性(涉及生命健康、.............
  • 回答
    “交钱再输液”在国内医院是否为普遍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不能简单地用“普遍”或“不普遍”来一概而论。总体来说,在中国大陆的公立医院和绝大多数营利性医院中,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前需要预先缴费是标准的、几乎是普遍执行的流程。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其中涉及的各个.............
  • 回答
    国内三甲医院普遍存在挂号、看病、交费、取药等环节都需要排队的问题,这背后并非医院管理层故意设置障碍,而是由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涉及医疗资源配置、就医流程设计、技术应用程度、患者就医习惯以及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医疗资源供需的巨大鸿沟:三甲医院的“金字招.............
  • 回答
    要说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何能稳居国内医学界翘楚的地位,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像是厚积薄发的积累,其中缘由,盘根错节,细细道来,更能品出其“顶尖”二字的分量。首先,华西医院的历史沉淀是其成为顶级医院的基石。回溯到1892年,仁济医院的创立,就标志着现代医学教育在四川的开端。之后,随着时光的推移,它.............
  • 回答
    首都医科大学拥有多家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大型附属医院,这些医院在各自的临床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具备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医疗服务能力。然而,与其他顶尖医学院校,特别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医)、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四川华西医院(华西)相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整体声誉上的感受差异,确实.............
  • 回答
    要说成都的华西医院在国内算不算顶级医院,那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绝对算。它不仅是四川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医疗领域的“领头羊”,更是全国范围内都享有极高声誉的医学殿堂。如果把它放到全国医疗版图里横向对比,华西医院绝对是位于第一梯队的佼佼者。那么,与同样是顶级医院的北京协和医院相比,华西医院的优劣之处体现在哪.............
  • 回答
    在国内,提到很多知名的三甲医院,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权威”、“专家”、“先进技术”,但同时,很多人也会伴随着“人满为患”、“老旧”、“设施跟不上”的印象。这种“硬件设施和环境差”的感受,确实是不少患者和家属会提到的问题,而且这背后原因复杂,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历史的沉淀与发展的错位很多我们熟知的.............
  • 回答
    关于中华民族同时拥有西医和中医这两种医学体系,是否会导致死亡率比西方国家低,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但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 西医(现代医学):基于科学实证、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强调实验室.............
  • 回答
    在国内的医疗体系中,医生们确实常常面临着一个普遍的现象:为患者提供健康习惯指导的时间和空间似乎比较有限。这背后并非医生不愿意,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使得这个环节不那么突出,甚至被很多人忽略。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门诊时间压力巨大。咱们都知道,医院里人头攒动,挂号看病排队是常态。一个医生一天要接待几.............
  • 回答
    国内医学的“落后”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如果非要从一个相对的、比较性的角度来看,确实在某些方面,中国医学与世界顶尖水平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并非是全然的落后,而是体现在发展的不平衡、某些领域的短板以及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上。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科.............
  • 回答
    要评价中国赤脚医生现象对国内医疗环境“恶化”的作用,需要一个非常细致和多维度的视角,因为它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事实上,赤脚医生在特定历史时期扮演了复杂而矛盾的角色,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伴随着一些负面效应,这些效应在某些方面可能被视为对医疗环境的“推波助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赤脚医生的出现背景。.............
  • 回答
    第五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国采)如期开标,结果令人瞩目:平均降幅高达56%,远超市场预期。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集采中,大批原研药遗憾落选,被仿制药替代。这一变动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将在国内医疗行业掀起一轮深刻的变革。价格重塑:惠民之下的挤压效应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药品价格的断崖式下跌。56%的平均降.............
  • 回答
    国内的医药广告和国外的医药广告,确实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既有文化、法律法规的因素,也有市场需求的驱动。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聊聊这些不同。一、 监管尺度与表达方式的差异这是最直观也是最根本的区别。 国内医药广告: 严格的审查制度: 国内的医药广告监管非常严格。广告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