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长沙某医院国庆假期 7 天内接诊 100 余例隐翅虫皮炎患者,隐翅虫毒性有多大?人被叮咬后应该怎么办?

回答
国庆假期刚过,长沙的天气也渐渐转凉,但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长沙某医院的皮肤科却异常忙碌。据统计,假期这短短七天内,就有百余名患者因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甚至水疱前来就诊,罪魁祸首竟是生活中常见的“隐翅虫”。

提到隐翅虫,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这种夏季常见的昆虫,平时多在草丛、潮湿阴暗的地方活动。然而,它们之所以让皮肤科医生们头疼,并非因为叮咬,而是它们体内的“毒液”。

隐翅虫毒性到底有多大?

我们常说的“隐翅虫皮炎”,其实是隐翅虫体液中的一种叫做“隐翅虫素”的刺激性物质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一旦接触到皮肤,就会导致剧烈的炎症反应。

简单来说,隐翅虫素的毒性主要体现在其对皮肤的强刺激性上。它能破坏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糜烂、水肿,伴随剧烈的瘙痒和灼热感。如果隐翅虫素的浓度较高,或者接触面积较大,炎症反应会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形成大面积的水疱和溃疡,后期还会留下色素沉着。

值得注意的是,隐翅虫的毒素并非是通过叮咬或蜇刺进入人体,而是当它们在皮肤上爬行,或者被拍死、压碎时,体液中的隐翅虫素就释放出来,与皮肤接触后引起反应。所以,即便你没有感觉到被咬,仅仅是它在你皮肤上爬过,或者你随手一拍,都有可能中招。

人被隐翅虫叮咬后应该怎么办?

当您发现皮肤上出现疑似隐翅虫皮炎的症状时,切记不要惊慌,但一定要及时处理,并最好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步骤:

1. 立即冲洗,去除毒素:
第一时间: 如果你意识到皮肤可能接触到了隐翅虫(比如看到虫子在身上爬过,或者感觉到有东西在身上爬,或者不小心拍死了虫子),请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可以用流动的清水,也可以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
冲洗目的: 这个步骤非常关键,目的是尽可能地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隐翅虫素冲洗掉,减少毒素的进一步吸收和扩散。
切忌摩擦: 在冲洗时,千万不要用力揉搓或摩擦,以免加剧隐翅虫素的渗透和皮肤损伤。

2. 切勿自行涂抹药膏(尤其是有颜色的):
避免误判: 在不确定具体是什么引起的皮炎时,不要随意涂抹一些民间偏方或者自己臆测的药膏。特别是那些颜色比较深的药膏(如紫药水、红花油等),它们可能会影响医生对皮损的判断,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可能加重: 某些药膏的成分可能与隐翅虫素发生不良反应,反而加重病情。

3. 冷静观察,但避免抓挠:
症状观察: 冲洗后,仔细观察受影响的皮肤区域。通常会出现红肿、瘙痒、灼热感,随后可能出现水疱。
忍住抓挠: 尽管瘙痒难忍,但千万不要用手去抓挠。抓挠不仅会加剧皮肤损伤,破坏皮肤屏障,还可能导致继发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按压止痒。

4. 就医是最佳选择:
专业诊断: 一旦出现明显的红肿、水疱或疼痛,请务必尽快前往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和病史,做出准确的诊断。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皮炎的严重程度,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
初期: 如果是早期轻微的红肿瘙痒,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或一些温和的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来缓解炎症和瘙痒。
中期(出现水疱): 如果出现水疱,医生可能会进行消毒、刺破引流,然后涂抹抗生素软膏以预防感染,并使用更强的激素类药膏来控制炎症。
后期(有糜烂或溃疡): 如果出现糜烂或溃疡,则需要更精细的换药处理,并配合口服或外用的抗生素来防止感染。
抗过敏药物: 医生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口服抗组胺药物,以缓解瘙痒。

5. 居家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清洁干燥: 受损的皮肤区域要保持清洁和干燥,避免沾水或被汗液浸泡。
穿着宽松衣物: 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衣物摩擦到患处。
饮食清淡: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身体恢复。
防范复发: 在隐翅虫活动季节,尽量避免在草丛、潮湿区域逗留,尤其是在傍晚或夜间。如果必须进入这些区域,可以穿着长袖长裤,并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虫剂。在家中可以使用纱窗、蚊帐等方式进行防护。

总之,隐翅虫素的毒性虽强,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特性并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皮肤的伤害。遇到这种情况,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生来指导治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到了夏天,时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虫伤、蛇伤。在南方,隐翅虫皮炎在虫伤引发的急性炎症里还是比较常见的。

说到隐翅虫:俗称“飞蚂蚁”, 属于昆虫纲、鞘翅目中的一个大科,与人类最为相关的是可引起人的隐翅虫皮炎的毒隐翅虫,全世界已报道有250种,中国记载21种,主要种类有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这三种。[1]

致病机制:隐翅虫体内毒汁呈强酸性,该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导致灼伤从而引起皮肤的急性红斑疱疹性损害。

主要临床表现:皮损累及部位多为头面部、颈部、四肢、躯干等暴露部位。皮损处可出现疼痛、灼痒、片状水肿性红斑或小脓疱,层条索状、为斑片状、点状或混合状,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头昏、头痛,淋巴结肿大、触痛,影响睡眠,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2]

该病常易误诊为带状疱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脓包疮等,以及电光性眼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眼疾。

那么,被叮咬了如何处理呢:核心就是,不要拍!不要拍!由于隐翅虫血液中含有隐翅虫毒素,能引起人及动物皮肤坏死和组织变性(如溃疡和坏疽)。因此,当其爬上人体叮咬时,可用嘴将其吹走即可,切忌像对待蚊虫那样把它拍死,以免其体内的毒液溅到皮肤上。

皮肤被隐翅虫爬过后,务必保持患处清洁,一般可以自动痊愈。但不同的隐翅虫种类引起的症状轻重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

一旦接触到毒隐翅虫毒素,需多种措施进行治疗,治疗以镇痛、抗组胺、局部止痒、防治感染为基本原则,所以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创口清洗、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等。[3]

1.清洗

及时彻底地清洗皮肤蜇伤部位的毒液,可减轻对皮肤进一步的损害。用肥皂水洗涤或涂以碱性溶液,忌用强碱性溶液。可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患处,每日洗3~5次,也可用无菌纱布蘸取浓度为1∶8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0%的氨水溶液或1:10聚维酮碘溶液,湿敷患处。

2.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主要使用止痛、解毒、止痒、消炎的药物,出现皮肤红斑性改变时外涂百多邦、皮炎平、炎松霜、派瑞松等药物;

2.合并全身感染和全身症状者,及时就医,可口服扑尔敏或其他抗组织胺药等抗过敏药物;

3. 全身症状特别严重者,除处理好局部外,可给予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ATP、肌酐对症等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肝肾功能变化

4.血常规血象较高,合并感染时可给与适当剂量及种类的抗生素

5.受损皮肤前期渗出液量多时,外用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需每天按时换药消毒,密切观察溃烂皮肤是否扩大及愈合情况,但患者局部肿胀症状未缓解时,可加用改善循环、利尿消肿、切开引流等治疗。

结合多个案例分析发现,隐翅虫皮炎无性别、年龄、职业特异性,一般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无隐翅虫侵扰有关。隐翅虫滋生场地大多为潮湿地方,且具有明显的向光性(特别是对荧光)和向高性。所以,在湖边、沼泽等场所附近或晚上学习、工作的人群易受到侵袭,高层楼也会比较容易发生。以下这些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措施[4]

  1. 保持室内外卫生干净,清除房屋周围隐翅虫容易滋生的场所,必要时喷洒适量的杀虫气雾剂。
  2. 家中安装安装纱门、纱窗、防止隐翅虫飞入,夜晚关灯入睡
  3. 野外或草地工作的人,穿上长衣长裤,或使用一些驱虫液。

参考

  1. ^ Karthikeyan K, Kumar A. Paederus dermatitis.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7;83(4):424-431.
  2. ^ Beaulieu BA, Irish SR.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aus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dermatitis linearis. J Travel Med. 2016;23(4):taw032.
  3. ^ Gibbs LM. Beware of the Beetle: A Case Report of Severe Vesicating Dermatitis. Mil Med. 2015;180(12):e1293-e1295.
  4. ^ 柳小青,马红梅,王宗德,郑卫青,陈海婴.毒隐翅虫的危害与防治[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21(05):523-526.
user avatar

这个虫子不怕咬,也不怕皮炎,主要怕离婚。

像这种症状典型的,确诊就治,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后遗症,可疾病是千人千样的。

今早上这个新闻曝出来的时候,我那边的朋友就讲了个离了大谱的故事。


一男的,下体出现了一些改变,媳妇儿就觉得他有事。

问题是他事实上真的没事,自己这长这几个脓包,他就觉得是他媳妇儿有事。

这猜疑链可以无限延伸,但媳妇事实上也没事。


问题是两人不好好沟通,打起来了,闹得家里人都来了,当下就要离婚。

父母一般比孩子冷静一些,就说有病先看病,咱病好了再慢慢说。


就刚好遇到我朋友了,考虑是隐翅虫皮炎,这个不是直接拍打的,而是隐翅虫的腹部末端有肛门 腺,能分泌毒液,当爬行时就“飞机拉线”,拉长长一条,这种毒素强度不打,但手沾染毒素后再触及其他皮肤,可引起次级感染。

像这类病,被误诊为性病 比例不低,约占 15%以上,因为外阴部皮肤薄嫩、皱褶多,极易出现糜烂、脓性分泌物,一般先有明显瘙痒、 继则疼痛难忍,小片皮损易误诊为生殖器疱疹、梅毒 疹、软下疳等。若是损伤面积较大或出现全身不适症 状,易误诊为某种性传播疾病,使患者产生较严重的 心理负担。[1]


后来两口子离没离婚也不清楚,但估计也不太好过下去了,所以这玩意对于皮肤科大夫要求还是高。



参考:

[1]程春林,杨光河,刘佳.隐翅虫皮炎71例误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01):74.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