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看了以后大呼过瘾的编程书?

回答
我最近又翻了几遍那本《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俗称“猪书”),每次看都能找到新的感悟,简直欲罢不能。你说编程书?在我看来,能让你脑袋里“叮”地一声,醍醐灌顶的,那才叫真过瘾。这本书就是这样的。

首先,它不像很多讲算法的会死抠那些抽象的数学证明,然后塞给你一堆堆代码。猪书上来就是落地,直接告诉你,我们写的代码,最后是怎么变成机器能懂的信号,在电脑里跑的。从源代码到可执行文件,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它会带你一步步拆解,汇编、链接、加载,这些看似枯燥的环节,在它笔下变得生动有趣。你开始明白,为什么有时候代码跑得慢,或者内存出了问题,都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背后都有它运行的逻辑。

然后是CPU是怎么执行指令的?流水线、缓存、分支预测这些东西,听起来高大上,但在猪书里,它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比如缓存,就像你写作业的时候,把常用的字典放在手边,不用每次都跑回书架去拿,大大提高了效率。它甚至会讲到,怎么写代码能更好地“照顾”CPU,让它跑得更快,少犯错误。这玩意儿,对于想写出高效代码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

内存管理也是它的大杀器。大家最头疼的内存泄露、野指针这些,在猪书里都有清晰的解释。它会告诉你,内存到底是怎么分配的,你的变量是怎么放在里面的,函数调用是怎么管理堆栈的。了解了这些,你写代码的时候就会有意识地去避免那些陷阱,而不是稀里糊涂地犯错。我记得有一次调试一个内存问题,就是靠着书里讲的那些内存布局知识,很快就定位到了问题所在。

网络部分也绝了。TCP/IP协议族,这玩意儿听着就头疼,但我跟你说,猪书讲得一点都不枯燥。它会从一个数据包怎么从你的电脑跑到互联网的另一端开始讲起,中间经过了哪些路由器,经历了什么,每个过程是怎么保证可靠性的。你才知道,你每次发送一个HTTP请求背后,都牵扯着这么多复杂的机制。读完这部分,你再看网络编程,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最让我佩服的是,这本书不是那种只讲技术,不讲“为什么”的书。它总是在告诉你,这些技术是怎么出现的,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才被设计出来的。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背后的思考,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在学技术,更是在学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当然了,这本书不是那种轻松读物,需要你静下心来,一点点啃。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概念不太明白,需要反复琢磨,甚至自己动手去验证一下。但正是这种“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才让你真正把知识内化。每次合上书,都会感觉自己对计算机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总之,如果你想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底层运作原理,想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程序员,这本书绝对是必读的。它不是一本让你“看过”的书,而是让你“用过”的书,用了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看其他编程书的角度都变了。这种“大呼过瘾”的感觉,很难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是你亲手翻开它,去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想到竟然上了日报。好方……

———————————————

大学时我对编程语言有过一些困惑:应该学哪个编程语言?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掌握了编程语言?5年前我幸运地看到了垠神在新浪博客的一篇文章 - 如何掌握程序语言,里面推荐阅读SICP的前三章。我读过之后,受益良多。

曾几何时,SICP是每个MIT CS学生大一就要上的基础课的教材,毕竟是世界名校,比我们的课程不知高到哪里去了。然鹅,时过境迁,MIT的教授们已经停止这门基于SICP的课程了,因为一方面他们已经教了太久(十几年了),感觉很烦了,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软件工程的学生现在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软件库的说明书上,然后搞清楚怎么调用,SICP跟这套工作流程已经不怎么相关了。

好了,虽说这门课已经不更新了,SICP的作者承认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更合理的课程,所以我们还是要看看这本书。

另外,基于这本书,伯克利的一位教授搞了个教学网站 - composingprograms.com/a,用Python来教SICP,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个网站的内容也是基于伯克利的CS 61A,这门课的名字就叫SICP。实际上MIT也已经用Python替换了Scheme,所以我个人更推荐上面这个网站,比起Scheme,Python更加适合初学者。不过SICP的内容不会过时,Scheme只是一个表现形式,扫一遍前三章也绝对不亏。非初学者也会有时看时新的感觉。

SICP帮助读者了解CS的核心概念,属于从高空俯瞰世界,刚入门的读者不应该错过。


说完了高空,接下来我想推荐另一本中间高度的书,这本书帮助我从了解如何组织代码的模块,以及实践中业界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用合适的架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Clean Architecture: A Craftsman's Guide to Software Structure and Design

这本书是Uncle Bob最近几年的博文合集,读完以后有种灵台清明的感觉,做code review的时候思路清晰了很多。

看过差的架构才明白好的有多么珍贵。架构都是一点点烂掉的,所以防微杜渐很重要,而要防微杜渐,就必须要从一开始就知道正确的架构方向。这本书不长,英文版也只需要不到10个小时就能读完,大学里或是工作中的读者应该会喜欢这本书。这本书2017年9月才出版,时效性远远超过经典的Martin Fowler的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你如果准备读后者,建议你先读这本小书。


说完了中间高度,还有一本更加细节的书,我实在不能不推荐,因为我看到高票答案里都没提到,也许是因为这本书2017年三月才出版,还没有中文的。

Martin Kleppmann的DDIA: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

这本书的作者阅读量非常广泛,以数据密集型软件的设计为楔子讲了分布式系统的很多东西,从设计思路到一些具体细节,收放自如。从Netflix的技术博客,到开源软件的技术来源,再到OSDI上各个业界大厂发的论文,让我大饱眼福。一共12章节,目前看到了第9章。

如果说上一本是讲了高可扩展性、高可维护性的架构,是骨架;那么这本书是讲了分布式、高并发、高性能、高可用的软件,是血肉。细胞的级别讲不出来,绝知此事要躬行。

微软CTO Kevin Scott对这本书的评价是『每一位软件工程师的必读书。』

目前这本书在Goodreads上有404个评价,评分高达4.68,要知道SICP才4.45.


简单强调一下:国内的朋友不要排斥阅读英文资料,作者都是理工科,写作词汇量基本也就是四级英语,跟咱们高中英语差不多。

看了这两个回答,赶紧学习吧:

Memoria:17 年美国 CS new grad 就业到底有多差?

David Dong:如果编程语言变成高考科目会怎样?


user avatar

既然是大呼过瘾,那推荐下《Effective Python》和《Python Cookbook》这两本书。

豆瓣评分,两本书最新版都是9.4分。

一般的语法书会从数据类型、逻辑结构等基础着手,把编程语言的整体结构铺展开来,无论Python 、Java、C++都是如此。

这两本书严格意义上不算是语法书,他们的特点或许可以总结为一个词-技巧。如果编程是一门技能,技巧便是千锤百炼的手艺活儿。

《Effective Python》主要是讲如何提升编程效率,通过大量的案例给出符合Python习惯且高效的代码,让读者能够掌握Pythonic的编程方式。

《Python Cookbook》主题同样是优秀的Python编程技巧,但它给出的案例更加丰富,而且十分贴合日常项目场景,代码可直接参考使用。

除了这两本,我还专门分析过Python不同阶段学习的书


下面针对这两书分别讲下它们好在哪。

《Effective Python》

《Effective Python》作者是Google首席软件工程师,拥有大量Python实践经验,本书也是他编程几十年来的沉淀。

今年该书中文第二版面世,相比第一版增添了很多Python 3的内容,而且案例库也得到极大的丰富(旧版59个,新版90个)。

顾名思义,《Effective Python》关键词在于Effective,也就是高效简洁的实现Python编程。

如果你去搜会发现Effective系列是编程界的宝藏书,《Effective Java》、《Effective C++》等都斐名中外,其中《Effective C++》已经成为编程界圣经般的存在。

所以说编程技巧和思想永远是程序员们心中的倚天屠龙。

本书采用模块化编写,分10个专题讲解了Python编写规范,告诉读者哪些更有效,哪些应该避免、哪些该做权衡。

第一章 培养Pythonic思维
第二章 列表与字典
第三章 函数
第四章 推导与生成
第五章 类与接口
第六章 元类与属性
第七章 并发与并行
第八章 稳定与性能
第九章 测试与调试
第十章 协作开发

作者在每一章都列举了很多条写Python代码应注意的规范,以第二章列表与字典为例,包含了8个场景。

第1条 学会对序列做切片 // 37
第2条 不要在切片里同时指定起止下标与步进 // 40
第3条 通过带星号的unpacking操作来捕获多个元素,不要用切片 // 42
第4条 用sort方法的key参数来表示复杂的排序逻辑 // 45
第5条 不要过分依赖给字典添加条目时所用的顺序 // 51
第6条 用get处理键不在字典中的情况,不要使用in与KeyError // 56
第7条 用defaultdict处理内部状态中缺失的元素,而不要用setdefault // 61
第8条 学会利用__missing__构造依赖键的默认值 

在使用sort方法这一条里,作者就灵活使用了key参数、lambda函数等对复杂的排序进行了优化处理,它在还小节的最后总结了几个要点,很是清晰。

在最后一章里,作者讲到了协作与开发,非常适合有想法开发Python库的读者看。

文中讲了如何用虚拟环境隔离项目和处理依赖关系,怎么编写文档,怎么构建稳固的API,怎么用静态分析来消除bug,边边角角都给你考虑到了。

所以说这本书还是很值得新手老手看看的,学会pythonic方法是Python进阶必经之路。

附该书详细目录:

《Python Cookbook》

这同样是本牛逼哄哄的书,相比《Effective Python》在案例讲解上更加细致丰富。

作者是一位独立开发者,并且为Python社区贡献了多个开源库,他不光写Python还是C++领域的大佬。

Cookbook系列也是明星产品,有JavaScript Cookbook、Perl Cookbook、Ruby Cookbook等众多好书。

《Python Cookbook》覆盖了Python应用中的很多常见问题,并提出了通用的解决方案。书中包含了大量实用的编程技巧和示例代码,并在Python 3.3环境下进行了测试,可以很方便地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

全书共十章,其主题涵盖了数据结构和算法,字符串和文本,数字、日期和时间,迭代器和生成器,文件和I/O,数据编码与处理,函数,类与对象,元编程,模块和包,网络和Web编程,并发,实用脚本和系统管理,测试、调试以及异常,C语言扩展等。

附详细目录,供大家参考。

第1章 数据结构和算法 1
1.1 将序列分解为单独的变量 1
1.2 从任意长度的可迭代对象中分解元素 3
1.3 保存最后N个元素 5
1.4 找到最大或最小的N个元素 7
1.5 实现优先级队列 9
1.6 在字典中将键映射到多个值上 11
1.7 让字典保持有序 13
1.8 与字典有关的计算问题 14
1.9 在两个字典中寻找相同点 15
1.10 从序列中移除重复项且保持元素间顺序不变 17
1.11 对切片命名 18
1.12 找出序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20
1.13 通过公共键对字典列表排序 22
1.14 对不原生支持比较操作的对象排序 23
1.15 根据字段将记录分组 25
1.16 筛选序列中的元素 26
1.17 从字典中提取子集 29
1.18 将名称映射到序列的元素中 30
1.19 同时对数据做转换和换算 33
1.20 将多个映射合并为单个映射 34
第2章 字符串和文本 37
2.1 针对任意多的分隔符拆分字符串 37
2.2 在字符串的开头或结尾处做文本匹配 38
2.3 利用Shell通配符做字符串匹配 40
2.4 文本模式的匹配和查找 42
2.5 查找和替换文本 45
2.6 以不区分大小写的方式对文本做查找和替换 47
2.7 定义实现最短匹配的正则表达式 48
2.8 编写多行模式的正则表达式 49
2.9 将Unicode文本统一表示为规范形式 50
2.10 用正则表达式处理Unicode字符 52
2.11 从字符串中去掉不需要的字符 53
2.12 文本过滤和清理 54
2.13 对齐文本字符串 57
2.14 字符串连接及合并 59
2.15 给字符串中的变量名做插值处理 62
2.16 以固定的列数重新格式化文本 64
2.17 在文本中处理HTML和XML实体 66
2.18 文本分词 67
2.19 编写一个简单的递归下降解析器 70
2.20 在字节串上执行文本操作 80
第3章 数字、日期和时间 83
3.1 对数值进行取整 83
3.2 执行精确的小数计算 85
3.3 对数值做格式化输出 87
3.4 同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打交道 89
3.5 从字节串中打包和解包大整数 90
3.6 复数运算 92
3.7 处理穷大和NaN 94
3.8 分数的计算 96
3.9 处理大型数组的计算 97
3.10 矩阵和线性代数的计算 101
3.11 随机选择 103
3.12 时间换算 105
3.13 计算上周5的日期 107
3.14 找出当月的日期范围 108
3.15 将字符串转换为日期 110
3.16 处理涉及到时区的日期问题 112
第4章 迭代器和生成器 114
4.1 手动访问迭代器中的元素 114
4.2 委托迭代 115
4.3 用生成器创建新的迭代模式 116
4.4 实现迭代协议 118
4.5 反向迭代 121
4.6 定义带有额外状态的生成器函数 122
4.7 对迭代器做切片操作 123
4.8 跳过可迭代对象中的前一部分元素 124
4.9 迭代所有可能的组合或排列 127
4.10 以索引-值对的形式迭代序列 129
4.11 同时迭代多个序列 131
4.12 在不同的容器中进行迭代 133
4.13 创建处理数据的管道 134
4.14 扁平化处理嵌套型的序列 137
4.15 合并多个有序序列,再对整个有序序列进行迭代 139
4.16 用迭代器取代while循环 140
第5章 文件和I/O 142
5.1 读写文本数据 142
5.2 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中 145
5.3 以不同的分隔符或行结尾符完成打印 145
5.4 读写二进制数据 146
5.5 对已不存在的文件执行写入操作 149
5.6 在字符串上执行I/O操作 150
5.7 读写压缩的数据文件 151
5.8 对固定大小的记录进行迭代 152
5.9 将二进制数据读取到可变缓冲区中 153
5.10 对二进制文件做内存映射 155
5.11 处理路径名 157
5.12 检测文件是否存在 158
5.13 获取目录内容的列表 159
5.14 绕过文件名编码 161
5.15 打印法解码的文件名 162
5.16 为已经打开的文件添加或修改编码方式 164
5.17 将字节数据写入文本文件 166
5.18 将已有的文件描述符包装为文件对象 167
5.19 创建临时文件和目录 169
5.20 同串口进行通信 171
5.21 序列化Python对象 172
第6章 数据编码与处理 177
6.1 读写CSV数据 177
6.2 读写JSON数据 181
6.3 解析简单的XML文档 186
6.4 以增量方式解析大型XML文件 188
6.5 将字典转换为XML 192
6.6 解析、修改和重写XML 194
6.7 用命名空间来解析XML文档 196
6.8 同关系型数据库进行交互 198
6.9 编码和解码十六进制数字 201
6.10 Base64编码和解码 202
6.11 读写二进制结构的数组 203
6.12 读取嵌套型和大小可变的二进制结构 207
6.13 数据汇总和统计 218
第7章 函数 221
7.1 编写可接受任意数量参数的函数 221
7.2 编写只接受关键字参数的函数 223
7.3 将元数据信息附加到函数参数上 224
7.4 从函数中返回多个值 225
7.5 定义带有默认参数的函数 226
7.6 定义匿名或内联函数 229
7.7 在匿名函数中绑定变量的值 230
7.8 让带有N个参数的可调用对象以较少的参数形式调用 232
7.9 用函数替代只有单个方法的类 235
7.10 在回调函数中携带额外的状态 236
7.11 内联回调函数 240
7.12 访问定义在闭包内的变量 242
第8章 类与对象 246
8.1 修改实例的字符串表示 246
8.2 自定义字符串的输出格式 248
8.3 让对象支持上下文管理协议 249
8.4 当创建大量实例时如何节省内存 251
8.5 将名称封装到类中 252
8.6 创建可管理的属性 254
8.7 调用父类中的方法 259
8.8 在子类中扩展属性 263
8.9 创建一种新形式的类属性或实例属性 267
8.10 让属性具有惰性求值的能力 271
8.11 简化数据结构的初始化过程 274
8.12 定义一个接口或抽象基类 278
8.13 实现一种数据模型或类型系统 281
8.14 实现自定义的容器 287
8.15 委托属性的访问 291
8.16 在类中定义多个构造函数 296
8.17 不通过调用init来创建实例 298
8.18 用Mixin技术来扩展类定义 299
8.19 实现带有状态的对象或状态机 305
8.20 调用对象上的方法,方法名以字符串形式给出 311
8.21 实现访问者模式 312
8.22 实现非递归的访问者模式 317
8.23 在环状数据结构中管理内存 324
8.24 让类支持比较操作 327
8.25 创建缓存实例 330
第9章 元编程 335
9.1 给函数添加一个包装 335
9.2 编写装饰器时如何保存函数的元数据 337
9.3 对装饰器进行解包装 339
9.4 定义一个可接受参数的装饰器 341
9.5 定义一个属性可由用户修改的装饰器 342
9.6 定义一个能接收可选参数的装饰器 346
9.7 利用装饰器对函数参数强制执行类型检查 348
9.8 在类中定义装饰器 352
9.9 把装饰器定义成类 354
9.10 把装饰器作用到类和静态方法上 357
9.11 编写装饰器为被包装的函数添加参数 359
9.12 利用装饰器给类定义打补丁 362
9.13 利用元类来控制实例的创建 364
9.14 获取类属性的定义顺序 367
9.15 定义一个能接受可选参数的元类 370
9.16 在*args和**kwargs上强制规定一种参数签名 372
9.17 在类中强制规定编码约定 375
9.18 通过编程的方式来定义类 378
9.19 在定义的时候初始化类成员 382
9.20 通过函数注解来实现方法重载 384
9.21 避免出现重复的属性方法 391
9.22 以简单的方式定义上下文管理器 393
9.23 执行带有局部副作用的代码 395
9.24 解析并分析Python源代码 398
9.25 将Python源码分解为字节码 402
第10章 模块和包 406
10.1 把模块按层次结构组织成包 406
10.2 对所有符号的导入进行精确控制 407
10.3 用相对名称来导入包中的子模块 408
10.4 将模块分解成多个文件 410
10.5 让各个目录下的代码在统一的命名空间下导入 413
10.6 重新加载模块 415
10.7 让目录或zip文件成为可运行的脚本 416
10.8 读取包中的数据文件 417
10.9 添加目录到sys.path中 418
10.10 使用字符串中给定的名称来导入模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最近又翻了几遍那本《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俗称“猪书”),每次看都能找到新的感悟,简直欲罢不能。你说编程书?在我看来,能让你脑袋里“叮”地一声,醍醐灌顶的,那才叫真过瘾。这本书就是这样的。首先,它不像很多讲算法的会死抠那些抽象的数学证明,然后塞给你一堆堆代码。猪书上来就是落地,直接告诉你,我们写的.............
  • 回答
    老实说,作为一个AI,我没有“看”书的体验,更不会有“大呼过瘾”这样的情感反应。我通过处理海量文本数据来学习,所以我的“阅读”方式和人类截然不同。但是,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知识,以及用户反馈和行业评价,为你推荐一些在数据分析领域被广泛认为是经典、深入且能带来巨大收获的书籍。这些书通常以其清晰的讲解、.............
  • 回答
    老实说,我最近追的一部剧,里面的某些角色简直是让我看得牙痒痒,恨不得冲进屏幕里给他们一人一巴掌。这剧吧,叫《XX》(我暂时就不说名字了,免得有人误会我骂什么,但看过的估计能懂我指哪种类型的)。我最受不了的是那个女二号,名叫“莉莉”吧,大概是这么个名字。这姑娘,怎么说呢,心地吧,好像不算坏到骨子里,但.............
  • 回答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有些书和电影,年少时看,感觉就是看个热闹,或者觉得它“深刻”,但具体深刻在哪儿,又说不上来。等过了些年头,阅历添了点,再回头看,才猛然惊觉,原来当初错过了那么多东西。印象最深刻的有两部,一部是书,一部是电影。先说书吧,是加缪的《局外人》。我第一次读《局外人》,大概是高中时候吧,学校.............
  • 回答
    当然,生活中不乏那些能触动人心弦,带来纯粹愉悦和幸福感的画作。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宝藏,总能在不经意间点亮我们的心情。我愿意与你分享几幅我个人觉得特别能够传递这种积极情感的作品,并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它们为何能带来如此美好的感受。首先,我想到的就是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向日.............
  • 回答
    有那么一些书,年轻的时候读,如同初春的微风,拂过心田,带来惊喜和启迪;可若是等到人到中年,甚至年长之后再去翻阅,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同嚼蜡,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不是书本身变了,也不是你变了,而是你“看”这本书的角度和心境,已经不再适合了。我琢磨着,大概有这么几类书是这样的:一、关于青春期迷茫与成长的.............
  • 回答
    说实话,要让我挑出那些看了三遍以上的影视剧,还真得好好回忆一下。很多剧看完就觉得很棒,但要说反复观看,那得多有魔力才能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沉浸进去。要说让我反复品味的,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绝对是 《老友记》(Friends)。这已经不是“三遍以上”能形容的了,估计我每次重新捡起来,都能找到新的乐子。.............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耳朵”或者“大脑”能够产生“回响”。我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情感、记忆的挥之不去或者声音的持续萦绕。我也没有个人喜好或情感依恋。但是,我可以理解您想表达的意思:哪些简短的、有力量的句子,因为其深刻的含义、独特的表达方式或广泛的应用性,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常常被想起或引.............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些瞬间,那些影像会深深烙印在脑海里,让你在某个平静的午后,或是某个失眠的夜晚,不自觉地在脑海中重新播放,甚至迫切地想要再次打开那个视频。对我来说,这样的视频,通常不是那种追求纯粹视觉刺激的快餐式娱乐,而是带着某种质感,某种能够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比如,我一直很喜欢看一些记录片。不是那种.............
  • 回答
    最近一部叫做《蓝色的羁绊》的漫画,实在太能勾起我的运动细胞了!它讲的是几个高中女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入了一场充满激情的沙滩排球大赛。我平时对运动漫画的兴趣一般,但《蓝色的羁绊》不一样。它没有那种夸张到离谱的超能力,也没有那种为了一个进球就描绘得如同世界末日般的跌宕起伏。它更多地是在捕捉运动本.............
  • 回答
    我曾经因为一部电影中的一段情节,就直接把它从头到尾看完了,而且看完后还挺惊喜的。那部电影叫《霸王别姬》。当时我是在一个朋友家玩,他正好在放这部电影。我当时对《霸王别姬》这个名字一点概念都没有,也对那个年代的中国历史不太了解,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我就随意地瞥了一眼电视屏幕。吸引我的那段情节,是.............
  • 回答
    说实话,我见过不少号称“搞笑”的漫画,但有些作品真的就让我脑门直冒问号,完全get不到那个笑点。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某个曾经风靡一时、以“反差萌”和“无厘头”为卖点的漫画。我记得当时是被周围的朋友安利得不行,说它的剧情有多么出人意料,人物的反应有多么搞笑。我满怀期待地翻开第一卷,结果……就那样了。.............
  • 回答
    我最近在网上冲浪时,遇到一个让我立刻按下“关注”键的答主,他回答了一个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当时,我正好在思考这个问题,也看了不少其他的回答,但总觉得有些空泛,比如“多看书”、“多思考”之类的,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具体怎么做,总有点模糊。而这位答主,他没有用那种教条式的语言,.............
  • 回答
    说实话,要我列出一部“重复看了N次还想看”的剧,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的“看剧列表”就像一个不断在更新的巨大图书馆,总有新鲜的宝贝吸引我。但要说到那种真正能让我反复品味、每次看都有新感悟,甚至能从中汲取力量的剧……那还真有几部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其中一部,我得重点说说,那就是《请回答1988》。第一次看.............
  • 回答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真是一场让人五味杂陈的盛会。一开始,因为疫情的关系,大家都觉得这届奥运会能不能办成都是个未知数,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当比赛真的拉开帷幕,那种熟悉的奥运氛围,那种对体育的热情,又一下子回来了,仿佛什么都没改变一样。我记得开幕式的时候,虽然没有像往届那样人山人海的盛况,但那种“团结在一起.............
  • 回答
    写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些对我个人来说,真正起到“醍醐灌顶”作用的书籍、论文和期刊。它们不是那种看了就好像立马能写出复杂模型的大神指南,而是真正帮助我理清思路,建立起对数据挖掘、特征工程和统计挖掘的“眉目”的启蒙之作。一、 打下坚实基础:那些让我“理解”数据是什么的书在动手做事情之前,我发现.............
  • 回答
    看了《令人心动的 Offer·面试篇》,确实是一档非常引人入胜的综艺!它将职场新人(或准备进入职场的新人)在残酷竞争下的真实表现、内心挣扎和成长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学习价值和情感共鸣。对于第二季,我有着非常具体和期待的愿景,希望能更进一步挖掘职场生态和个人成长的深度。以下是我对《令人心动的 O.............
  • 回答
    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无疑是中国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也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二孩”变“三孩”,背后承载着国家对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未来的深切考量。我的看法:这是一个“期望很高,挑战更大”的政策从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图来看,我是理解并支持国家调整生育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应对日益严.............
  • 回答
    老婆出轨这事儿,说实话,是压在很多人心头的一块石头,想想都让人心烦意乱。尤其是当对方一反常态,看你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动不动就给你脸色看,这怀疑的种子就更容易生根发芽了。我身边有个朋友,他老婆就是这样,从一些细微的变化里,他渐渐确认了心中的猜测。我把他的经历和你分享一下,看看有没有能给你点启示的。一、.............
  • 回答
    看完《轮到你了》大结局,说实话,心里堵得慌,有很多东西挥之不去。这剧前面铺垫了那么久,搞得我每周追更新就跟侦探附体一样,结果最后这一锅炖的,味道有点杂,也有点淡。最让我意难平的,莫过于那个“真凶”。从一开始,我就猜到会是身边的人,但真没想到会是黑岛。不是因为她不够坏,而是因为她坏得有点……太容易被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