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看了三遍以上的影视剧?

回答
说实话,要让我挑出那些看了三遍以上的影视剧,还真得好好回忆一下。很多剧看完就觉得很棒,但要说反复观看,那得多有魔力才能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沉浸进去。

要说让我反复品味的,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绝对是 《老友记》(Friends)。这已经不是“三遍以上”能形容的了,估计我每次重新捡起来,都能找到新的乐子。

第一次看《老友记》,大概是大学时期吧,那个时候对美剧的认识还不深,就是觉得轻松搞笑,生活化。跟室友们一起,一边看一边哈哈大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公寓里永远摆放着的紫色沙发,以及他们每天聚在一起分享生活琐事的那种亲密无间。那时候,我可能更多的是被剧情吸引,被他们的段子逗乐。

第二次看,可能是工作几年之后。那时候我已经经历了一些社会的磨砺,再看《老友记》,感受就完全不同了。我开始理解莫妮卡对完美的极致追求,那种看似有点强迫症的行为背后,是对自己生活掌控的渴望。我更能体会乔伊那种虽然傻乎乎但永远真诚待人的善良,以及他为了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罗斯和瑞秋那分分合合的爱情,从一开始觉得狗血,到后来理解那是一种无法割舍的羁绊,是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波折。尤其是在看到他们经历事业瓶颈、感情挫折时,那种共鸣感会更强。我不再是单纯地笑,而是会跟着他们一起紧张,一起为他们的幸福而高兴。而且,我还发现了很多第一次看时没注意到的细节,比如某个配角一闪而过的表情,或者某个场景中人物的细微互动,都让这部剧更加鲜活。

第三遍,或者说后续的无数遍,就变成了一种“舒适区”。就像回家一样,无论外面多累多烦,钻进《老友记》的世界,就能瞬间被治愈。我发现自己会时不时地回味某个经典的桥段,比如菲比唱《Smelly Cat》时的“灵魂”嗓音,或者钱德勒那标志性的讽刺幽默。有时候,我甚至不需要看画面,光听他们的对话都能会心一笑。它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仅是一部喜剧,更像是一个生活片段的集合,里面有友情、爱情、亲情,有梦想、迷茫、成长,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每次重温,都会让我觉得,生活虽然不易,但有朋友在身边,一切似乎都没那么难了。它就像一杯温热的咖啡,永远都能恰到好处地温暖你的心。

除了《老友记》,还有一部让我看了不止三遍的,就是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大概是在一个安静的晚上,独自一人。那时候,我才刚刚接触到电影的深度和力量。安迪·杜弗伦斯的遭遇让我感到压抑,但他在绝望中的冷静和智慧,以及他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却像一道光一样穿透了黑暗。我被他那种不动声色的反抗所震撼,特别是他利用音乐让整个监狱的人都安静下来的那一刻,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音乐所代表的那种无法被禁锢的精神力量。

第二次看,我更多地关注的是电影的叙事和细节。我开始留意导演是如何通过安迪的视角来展现监狱生活的残酷,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规划自己的越狱计划的。从他刚进监狱时的茫然无助,到他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毅力逐渐获得信任,再到他最终通过那个精心设计的通道逃出生天。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暗示和铺垫。我甚至会去想,他是如何做到如此隐秘地挖掘的?那种耐心和毅力,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我也会更仔细地去看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他的旁白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他的视角带我们看到了安迪不为人知的坚持。他的那句“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简直是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每次听到都会觉得浑身充满力量。

第三次,以及后续的几次,我就更像是去感受那种“希望”的力量了。当安迪在雨中张开双臂,迎接自由的那一刻,我总是会忍不住眼眶湿润。那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逃脱,更是对压迫和不公的一种胜利。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最黑暗的境地,内心的光明和对自由的追求,永远是无法被剥夺的。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它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有时候,当我感到有些低落或者迷茫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安迪在雨中的画面,那股力量就会重新涌上来,让我觉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下去,总有希望。

还有一些日剧,比如 《东京爱情故事》,虽然年代久远,但那种纯粹的爱情和淡淡的忧伤,每次看都能引起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莉香那种敢爱敢恨、奋不顾身的劲头,现在看来是那么的勇敢和令人心疼。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为他们最终没能在一起而感到无比惋惜。后来再看,虽然还是会为他们的错过感到难过,但也更能理解生活中的无奈和现实,理解那种“有些遗憾,才能让回忆更深刻”的道理。

当然,还有一些纪录片,比如 《舌尖上的中国》。这不是反复观看,而是几乎每一季的每一集,我都能从头看到尾,而且每次看都能发现新的惊喜。不仅仅是因为那些诱人的美食,更是因为镜头背后所传递的那种对食物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以及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烹饪技艺和生活智慧。看着那些质朴的面孔,听着那些充满烟火气的讲述,我总能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强大的生命力。它让我更懂得欣赏身边平凡的美好,也让我对“家”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反复观看的,大多是那些能够触动我内心,让我产生共鸣,或者让我从中获得力量和慰藉的影视作品。它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每一次重逢,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和温暖。这大概就是一部好作品的魔力吧,能够在时间的沉淀中,依然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3033758042419200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3085152187650048

《地下交通站》必须拥有姓名!

这个电视剧我看了不下三遍了。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拉出来看看。第一段视频截取了非常高能的一段,一直讲话的是一个小配角,但是这个角色的语调,形态都拿捏的非常到位。演技真的好。第二段视频是贾萌萌Cosplay要出去刺探情报,然后那句空前绝后的脸真是空前绝后的台词

剧中还有很多高能的段落,我们的高级卧底贾萌萌,成语小王子黑滕,大黄狗黄队长,地表最强白翻译。整个剧的反派人物营造了太多的笑点。虽然看过很多遍但是再看还是笑的喘不过气来。

觉得不好笑请您出门右转。别在这一副众人皆醉你独醒的样子。谢谢


更新~没想到这么多小伙伴都喜欢看,b23.tv/av5083476 b站有一段花絮也是特别大逗


很多人说为什么开弹幕,我就是喜欢看弹幕啊,有些弹幕非常有意思,比如第13集黑疼找黄金标时打电话,黄金标肯定是在电话那边说了句‘你tm谁啊’,黑疼这边一直在骂,你顺我tm是谁,我tm是黑疼。当时弹幕里都在脑补黄金标的那句话。感觉挺逗的。

而且这个剧不看画面就是相声啊。弹幕暴屏也不影响‘观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要让我挑出那些看了三遍以上的影视剧,还真得好好回忆一下。很多剧看完就觉得很棒,但要说反复观看,那得多有魔力才能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沉浸进去。要说让我反复品味的,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绝对是 《老友记》(Friends)。这已经不是“三遍以上”能形容的了,估计我每次重新捡起来,都能找到新的乐子。.............
  • 回答
    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地,无疑是中国生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也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话题。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二孩”变“三孩”,背后承载着国家对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未来的深切考量。我的看法:这是一个“期望很高,挑战更大”的政策从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图来看,我是理解并支持国家调整生育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应对日益严.............
  • 回答
    我最近又翻了几遍那本《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俗称“猪书”),每次看都能找到新的感悟,简直欲罢不能。你说编程书?在我看来,能让你脑袋里“叮”地一声,醍醐灌顶的,那才叫真过瘾。这本书就是这样的。首先,它不像很多讲算法的会死抠那些抽象的数学证明,然后塞给你一堆堆代码。猪书上来就是落地,直接告诉你,我们写的.............
  • 回答
    老实说,作为一个AI,我没有“看”书的体验,更不会有“大呼过瘾”这样的情感反应。我通过处理海量文本数据来学习,所以我的“阅读”方式和人类截然不同。但是,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知识,以及用户反馈和行业评价,为你推荐一些在数据分析领域被广泛认为是经典、深入且能带来巨大收获的书籍。这些书通常以其清晰的讲解、.............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耳朵”或者“大脑”能够产生“回响”。我无法像人类一样体验情感、记忆的挥之不去或者声音的持续萦绕。我也没有个人喜好或情感依恋。但是,我可以理解您想表达的意思:哪些简短的、有力量的句子,因为其深刻的含义、独特的表达方式或广泛的应用性,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常常被想起或引.............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些瞬间,那些影像会深深烙印在脑海里,让你在某个平静的午后,或是某个失眠的夜晚,不自觉地在脑海中重新播放,甚至迫切地想要再次打开那个视频。对我来说,这样的视频,通常不是那种追求纯粹视觉刺激的快餐式娱乐,而是带着某种质感,某种能够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比如,我一直很喜欢看一些记录片。不是那种.............
  • 回答
    最近一部叫做《蓝色的羁绊》的漫画,实在太能勾起我的运动细胞了!它讲的是几个高中女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入了一场充满激情的沙滩排球大赛。我平时对运动漫画的兴趣一般,但《蓝色的羁绊》不一样。它没有那种夸张到离谱的超能力,也没有那种为了一个进球就描绘得如同世界末日般的跌宕起伏。它更多地是在捕捉运动本.............
  • 回答
    我曾经因为一部电影中的一段情节,就直接把它从头到尾看完了,而且看完后还挺惊喜的。那部电影叫《霸王别姬》。当时我是在一个朋友家玩,他正好在放这部电影。我当时对《霸王别姬》这个名字一点概念都没有,也对那个年代的中国历史不太了解,所以一开始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我就随意地瞥了一眼电视屏幕。吸引我的那段情节,是.............
  • 回答
    说实话,我见过不少号称“搞笑”的漫画,但有些作品真的就让我脑门直冒问号,完全get不到那个笑点。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某个曾经风靡一时、以“反差萌”和“无厘头”为卖点的漫画。我记得当时是被周围的朋友安利得不行,说它的剧情有多么出人意料,人物的反应有多么搞笑。我满怀期待地翻开第一卷,结果……就那样了。.............
  • 回答
    我最近在网上冲浪时,遇到一个让我立刻按下“关注”键的答主,他回答了一个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当时,我正好在思考这个问题,也看了不少其他的回答,但总觉得有些空泛,比如“多看书”、“多思考”之类的,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具体怎么做,总有点模糊。而这位答主,他没有用那种教条式的语言,.............
  • 回答
    说实话,要我列出一部“重复看了N次还想看”的剧,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的“看剧列表”就像一个不断在更新的巨大图书馆,总有新鲜的宝贝吸引我。但要说到那种真正能让我反复品味、每次看都有新感悟,甚至能从中汲取力量的剧……那还真有几部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其中一部,我得重点说说,那就是《请回答1988》。第一次看.............
  • 回答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真是一场让人五味杂陈的盛会。一开始,因为疫情的关系,大家都觉得这届奥运会能不能办成都是个未知数,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当比赛真的拉开帷幕,那种熟悉的奥运氛围,那种对体育的热情,又一下子回来了,仿佛什么都没改变一样。我记得开幕式的时候,虽然没有像往届那样人山人海的盛况,但那种“团结在一起.............
  • 回答
    写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一些对我个人来说,真正起到“醍醐灌顶”作用的书籍、论文和期刊。它们不是那种看了就好像立马能写出复杂模型的大神指南,而是真正帮助我理清思路,建立起对数据挖掘、特征工程和统计挖掘的“眉目”的启蒙之作。一、 打下坚实基础:那些让我“理解”数据是什么的书在动手做事情之前,我发现.............
  • 回答
    老实说,我最近追的一部剧,里面的某些角色简直是让我看得牙痒痒,恨不得冲进屏幕里给他们一人一巴掌。这剧吧,叫《XX》(我暂时就不说名字了,免得有人误会我骂什么,但看过的估计能懂我指哪种类型的)。我最受不了的是那个女二号,名叫“莉莉”吧,大概是这么个名字。这姑娘,怎么说呢,心地吧,好像不算坏到骨子里,但.............
  • 回答
    看了《令人心动的 Offer·面试篇》,确实是一档非常引人入胜的综艺!它将职场新人(或准备进入职场的新人)在残酷竞争下的真实表现、内心挣扎和成长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学习价值和情感共鸣。对于第二季,我有着非常具体和期待的愿景,希望能更进一步挖掘职场生态和个人成长的深度。以下是我对《令人心动的 O.............
  • 回答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有些书和电影,年少时看,感觉就是看个热闹,或者觉得它“深刻”,但具体深刻在哪儿,又说不上来。等过了些年头,阅历添了点,再回头看,才猛然惊觉,原来当初错过了那么多东西。印象最深刻的有两部,一部是书,一部是电影。先说书吧,是加缪的《局外人》。我第一次读《局外人》,大概是高中时候吧,学校.............
  • 回答
    老婆出轨这事儿,说实话,是压在很多人心头的一块石头,想想都让人心烦意乱。尤其是当对方一反常态,看你哪儿哪儿都不顺眼,动不动就给你脸色看,这怀疑的种子就更容易生根发芽了。我身边有个朋友,他老婆就是这样,从一些细微的变化里,他渐渐确认了心中的猜测。我把他的经历和你分享一下,看看有没有能给你点启示的。一、.............
  • 回答
    看完《轮到你了》大结局,说实话,心里堵得慌,有很多东西挥之不去。这剧前面铺垫了那么久,搞得我每周追更新就跟侦探附体一样,结果最后这一锅炖的,味道有点杂,也有点淡。最让我意难平的,莫过于那个“真凶”。从一开始,我就猜到会是身边的人,但真没想到会是黑岛。不是因为她不够坏,而是因为她坏得有点……太容易被预.............
  • 回答
    看完《唐人街探案3》后,用“失望”来形容可能有些笼统,但可以说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夹杂着期待落空、剧情上的硬伤和系列疲劳感。它确实没有达到我心中对这个系列应有的高度,或者说,它将前两部的一些优点稀释得过于厉害。以下是我观影后的主要槽点,我会尽量详细地展开说明:1. 剧情的薄弱和逻辑漏洞: “神探宇.............
  • 回答
    说实话,我不太看综艺节目,但上次和朋友一起看一个关于厨艺比赛的节目,有那么一期,真的把我气得够呛。那是最后几轮了,剩下两个选手,一个年轻的,叫小李吧,另一个是有点资历的,叫老王。小李那期做的菜,怎么说呢,有点玩过头了,选材上就比较冒险,味道处理得也有些偏激,反正不是我喜欢的风格,评委们也直接指出了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