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说历史不能假设的话,为什么会有yy穿越小说(比如临高启明)和像欧陆风云,钢铁雄心这样的游戏出现?

回答
历史不能假设,这句老话听起来像是一条绝对的铁律,把过去的一切钉死在无可更改的定格里。但你提的这些东西——那些让我们热血沸腾的“YY”穿越小说,以及让人沉迷其中的策略游戏——恰恰就是在挑战这条“铁律”的边界,甚至可以说是对“假设”本身进行的深度探索。

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人们会说“历史不能假设”。这句话的根源在于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严谨性。历史学家们要做的是尽可能还原和理解已经发生的事实,他们需要依据可靠的史料,比如文献、考古发现,去分析事件的因果关系,探究人物的动机,最终构建一个相对客观的叙事。在这种语境下,“假设”往往意味着脱离史实,用“如果当时怎么样怎么样”来推演,这很容易滑向主观臆断,甚至是为了迎合某种“我觉得应该如此”的愿望,而不是对历史本身的求索。简单来说,历史学研究的是“是什么”,而“假设”则指向了“要是是……会怎样”。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是会看到像《临高启明》这样的穿越小说,以及《欧陆风云》、《钢铁雄心》这样的游戏呢?这恰恰说明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已发生”的认知,更在于对“可能性”的追问和对“如果”的好奇。

咱们先拿《临高启明》这种穿越小说来说。它最核心的吸引力是什么?就是那个“如果”。如果一群现代人带着现代的知识和技术,穿越到几百年前的明朝,会发生什么?他们会怎么改变历史进程?《临高启明》之所以能吸引大批读者,就在于它把一个非常具体的“假设”——现代工业文明穿越到古代——进行了一次极其详尽和写实的推演。作者并非简单地让主角神功盖世,而是仔细研究了当时的社会结构、技术水平、政治环境,然后一步步展示现代科技如何落地生根,如何改变生产方式,如何引发社会变革。这不仅仅是“YY”,它更像是一种基于对历史和科学知识的理解,对一个假设性情境进行的“反向工程”。它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如果当时多一点理性,多一点科学,历史会不会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方向?这种好奇心,对未知命运的探究,正是“假设”的魅力所在。

再来看看《欧陆风云》、《钢铁雄心》这类游戏。它们更是直接将“假设”做成了一个核心玩法。

欧陆风云(Europa Universalis) 让你从1444年开始,扮演一个国家,你可以选择历史上的既定路线,也可以完全推翻它。你可以是那个统一德意志的普鲁士,也可以是那个在历史上走向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甚至你可以让勃艮第在开局就吞并法国,让英格兰在内战中彻底崩溃。游戏的设计者正是利用了“历史不能假设”这个大前提的反面,创造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历史模拟器”。它提供了一个沙盘,让你在这个沙盘里自由地“假设”并“验证”你的历史构想。为什么有人会玩这个?因为我们想知道,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的决策不同,如果我选择了另一个盟友,如果我更早地发展海军……历史的走向会有什么不同?游戏就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允许我们反复试验那些在现实中早已尘埃落定的“如果”。

钢铁雄心(Hearts of Iron) 则更加聚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特殊的时期。它让你扮演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从1936年或1939年开始。你可以选择按照历史的轨道前进,也可以选择让一个在历史上非常弱小的国家,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发展,成为一方霸主。比如,你可以让波兰在开战时击退德国的进攻,让意大利成为盟军的可靠盟友,甚至让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提前结束战争。这类游戏最精髓的地方在于,它并非只是让你“改变”历史,更是在提供一个框架,让你去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在历史的巨大惯性中,个体(无论是国家还是领袖)的决策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又会受到多少限制。 它让你深刻体会到,历史的进程是无数个选择、无数个巧合、无数个偶然与必然交织的结果。当我们玩这些游戏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假装”自己是某个国家的领袖,我们是在借由游戏提供的工具,去探索那个时代无数种可能性的轨迹。

所以,你看,“历史不能假设”更多的是对历史学研究方法的一种约束,是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严谨性。而《临高启明》这类小说和《欧陆风云》、《钢铁雄心》这类游戏,则是对历史的“假设性”思考在文化产品层面的体现,它们满足了人们对历史的另一种需求——那就是对“如果”的好奇,对“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对历史背后运作逻辑的理解。

它们并非在否定历史的真实性,恰恰相反,它们往往需要对历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能做出更精彩、更“合理”的假设和推演。这些作品让历史变得更鲜活,更具互动性,让我们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接近和理解那些曾经的岁月,去思考那些我们永远无法亲历,却又充满魅力的“如果”。它们是人类智慧在理解和重构历史过程中的一种有趣而深刻的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这届规划民不行 天天讲澳宋政治笑话

其中大部分已经被逮捕进了浮游地

而剩下那部分是学会了自己逮捕自己的

澳宋的伟大复兴还有待建设啊

user avatar

要灭明朝,再简单不过了。就说现在,澳洲人已经打垮了整个广东和半个广西的明军。南澳副总兵陈廷和潮州参将童以振虽然还没被描写,不过八成是凉了。要拿下大明,不过是几年的光景而已。

发布公告,对大明的科名一概承认,所有纳降官员,文官各守本位,武将以原官随征,称“宋协军”。放心大胆地用投降宋协军,给他们发南洋式步枪。广西方面,一路追到桂林、柳州、南宁,彻底打垮熊文灿,对广西的土司保证一切和大明在的时候一样,都不变动。广东各地能派干部的就派干部,干部不够直接用明朝的降人组建县衙门。到了1636年,就可以北伐了,广西宋协军及征发的土司兵出灵渠打湘南,广、肇、韶、南地区的宋协军过梅岭打赣州,潮、惠宋协军打福建,高、雷、廉的宋协军做机动预备队。朱鸣夏、游老虎、付三思各带一个旅的伏波军在后面压阵。

每打下一地,都把投降明军汰弱留强,卫所军就地改编国民军,能打的部队编入宋协军,各给番号。允许宋协军在战争过程中就地打粮抢女人,打胜了有赏银,死伤了有抚恤。宋协军啃不下的硬骨头,由伏波军上去解决。把投降的明朝大员任命为招抚使,招安南方各省。福建、江西、湖南很快都拿下了,付三思和海军配合打浙江,游老虎把大本营设在九江口,在长江钉封民船,先破安庆,杀史可法,然后顺江东下直奔南京。朱鸣夏沿湘江入长江,破武昌,招安张献忠、刘国能、马进忠、惠登相、革左五营等农民军,各封官爵,随军征进打开封。攻下南京之后,宣布迁都南京,一应旧制概不变更,开科举,请各路名士入朝为官。随后,淮、扬、徐、凤等地望风而降,朱大典、黄得功战死,刘泽清、刘良佐、高杰、左良玉等投降。宋军一路北进,破宁武,陷保定,大军直抵京畿,大太监曹化淳开彰义门献降。崇祯帝擂鼓撞钟,文官不见,武将不朝,身边只剩下先奸后忠秉笔大太监王承恩,君臣二人跌跌撞撞,来到了煤山之上。崇祯帝啮破中指写下血书,晓谕髨贼,进城之后,朝中文武刀刀斩尽,个个杀绝,休要惊动我城中的百姓。写罢之后,披发跣足,自缢于凉亭之上,旁边大太监王承恩自缢于歪脖树上。消息传到山海关,吴三桂美滋滋进京当平西伯。皇太极统兵入关,蓟门一场大战,八旗兵十折六七。辽东、陕西、四川、云贵,各派一招抚大员,遣一偏师平之。1639年,天下一统。

然后元老院的先进性就可以和李自成、孙可望、郑芝龙相媲美了。

元老院追求的是新社会取代旧社会,而不是新王朝取代旧王朝。

user avatar

贴一段我自己在论坛经常引用的数字吧:

解放后准备接管全国政权的那个“一穷二白”,包括400万组织严密的党员,500万军队,800万产业工人,两万公里铁路,两万高校毕业生,元老院要是在准备接管全国政权的时候能达到这个“一穷二白”的水平,也可以直接跟地主阶级全面决裂。图纸是图纸,厂房是厂房,真正有用的是后者,但元老院在当前还只有前者。

我们就按明末人口1.5亿把1949年的数据打个四折来追平人均,元老院想达到这个“一穷二白”,也需要:160万归化民干部(考虑到还有相当的非党员干部,这个数字本应更高),200万伏波军,320万工人,1.6万公里铁路,1.6万名高校毕业生,年产1200万吨煤炭、10万吨生铁、6万吨粗钢、近5万吨原油。

按1950年广东的水平,当时广东2850万人,医生12746人,每万人4.47名医生;按2016年非洲的水平,每万人有2.7名医生。即使按非洲这个标准,明末一亿五千万人口也需要4万名医生——而目前(1638年)元老院治下包含医生、专业护士、专职卫生行政人员在内的所有的卫生工作人员,估计只有2000-3000人。

有朋友说“二五”结束时元老院的钢铁、原油能拿得出百万吨级别的产能,我们且不说是不是真有这个数量级,元老院准备好“千分之七”的公务员和4万名医生了吗?不说400万党员或者160万干部,只说“汉地十八省”的千分之七,84万——1644年北伐的时候,以元老院的识字率不知能拿得出多少会写“元老院”三个字的人?

user avatar

很多人理解不了现代工业的复杂性。

现实不是游戏,不是说拿一张蒸汽机的图纸,然后一堆铁往图纸上一扔,就生成一部蒸汽机。

现代社会的工业品,随便一样东西——比如说你吃饭的碗吧。向上追溯其生产用原料和设备,再追溯原料和设备的原料和设备,你会发现:

世界上至少有一亿人间接参与了这个碗的生产——这仅仅是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而为了让这些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能胜任他们的工作和安心的工作,还需要教师医生军队等等。

很多做着到古代攀科技树美梦的。你知道科技树的最初有多难攀吗?

现在炼钢设备,炼最便宜最垃圾的钢的那种。高铝耐火砖内衬要不要?氧探头要不要?热电偶(红外测温或仪要不要?金相显微镜要不要?

那你知道高铝耐火砖哪里买吗?你知道氧探头怎么造吗?

可能有人说,古人不懂这些,也能炼钢啊。

没错,古人炼钢看火焰颜色就知道氧含量、看钢水颜色就知道温度。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早就有氧探头热电偶了,谁尼玛还学这种技术?那组织古代的铁匠用现代方法炼钢呢?不行。教不会。老式炼钢的温度和碳氧控制是古代工人几代人积累的经验,他的师傅(很可能是父亲)手把手教他钢水什么颜色的时候加碳,火焰什么颜色的时候吹风。现在你给他一种新的炼钢炉,告诉他把铁水加热到1400℃的时候加碳——请问你怎样和他解释1400℃的铁水是什么颜色?

大家看欧洲的工业革命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造个蒸汽机吗?不就是炼钢炉做大点吗?你看到的事蒸汽机。可是蒸汽机也不是谁都能造的。当年研究蒸汽机那些人是什么知识水平?

有个研究锅炉的工程师,研究锅炉传热的问题发明了一种数学方法——这个人叫傅里叶。

随便抽500个现代人,能抽到几个懂傅里叶变换的?中国的本科率才3%,一百个人里有三个上过大学,这3个人里能有个学过高数,这两个人还有一个是靠老师“画题”甚至作弊才高数不挂科的。这500人的学历基数要多高才能有一个傅里叶那种水平的工程师?不要说傅里叶了,就算是拿破仑时代的炮兵军官其数学水平也相对于现在985工科的本科生。

你到明朝去攀科技树,请问如何教一群从小学八股数学水平连小学生都不如的人学会解析几何?

氧探头、热电偶、金相显微镜,全都没有的话就算把宝钢总工程师派到明朝去,炼出的钢也达不到汉朝人的水平。这三种中最好实现的金相显微镜。欧洲最早的显微镜镜片是手工磨制的(甚至现在很多高级镜片也是),问题是全中国有几个会手工磨镜片的?

工业化的初期都是消耗大量人力的,要到电气时代,电力技术和汽车普及(不是能发电,是普及点),才能真正反哺农业。英国有羊吃人,白熊工业化初期饿死了几千万人,这就是工业吸血农业的结果。因为工业消耗了原属于农业的人力和生产资料,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饿死人是必然的。当年的欧美还可以通过掠夺黑奴补充农业劳动力,现代人穿越了怎么破?

即使是携带现代高产作物穿越,高产作物在古代也高不了多少

在没有工业基础的情况下,玉米的耕种就是噩梦。玉米对氮肥的需求极高,耕种之后的耕地及其困难。现代的玉米种子都是需要种子公司生产的,不能留种。原始的玉米不但产量低,而且植株高抗风能力差。纵观世界,能大规模耕种玉米的都是工业基础极强的国家。

水利设施是不要想了,现代水利专家离开了挖掘机、大卡车钢筋混凝土什么也做不了,让他们设计都江堰郑国渠的话,秦国故意早就被赵国或者魏国灭了。这好比让一个F1赛车手赶马车,肯定比不上古代的马车夫。

user avatar

从湖上开会到正面刚退蓝星第一帝国,用了约三十年。

不避斧钺,前仆后继的人有多少??

有名字可查的烈士,三百多万人。

这是从根上把旧秩序彻底清空,建立新秩序需要付出的代价。

user avatar

因为有人能把明政权脑补成国民党。那自然是不敢横扫华夏大陆了。

在那里列1950年数字这么胶柱鼓瑟的行为简直不能想象。五百废里面明明不缺理解明清易代历史的人。

从明末到民国三百年时间,经历了清末民国,中国在解放前是一个上海等城市一个脚指头蹭进电气化社会。南北方种植区域极大规模经济作物化,贫民大规模破产流入城市。复杂度比明末高了不知道几百倍的社会。

所面对的对手是国民党这个虽然拉胯,但是仍然具备宣传手段,武装实力。拍屁股走人也能留下百万流寇武装以及大量需要吃饭的财政人员。流毒无穷后患不止的反动政权。

就明末政权能把自干明的士绅武装逼死的德性也配给国府这玩意提鞋??

既然列了那么多数据怎么就偏偏没人看一眼共产党到底为新解放区准备了多少干部?

(二)估计在战争第三第四两年内(1948年7月至1950年6月),人民解放军可能夺取的国民党统治区域,大约将包含有一万万六千万左右的人口,500个左右的县及许多中等的和大的城市,并在这些新的区域建立政权。这些新的区域的最广大部分将是第四年夺取的,而在第三年则夺取一个较小的部分。这个估计可能夺取的区域所包含的人口数和县市数,和战争第二年末尾即1948年6月时期我们所有的人口数及县市数大体上相当。就是说到战争第四年末尾,即1950年6月时间,我们可能从现有的一万万六千八百万人口和586个县市发展到三万万三千万左右的人口和1000个左右的县市。我们应从这个可能的发展前途来准备我们的干部。我们必须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这个决议所说的是准备战争第四年所需要的干部。战争第三年所需要的干部,因为战争尚在现有五大解放区附近不远的地方进行,除已经调派者外,应由各区自己设法解决。战争第五年及其以后所需要的干部,中央将另作决议。
(三)根据过去发展新区的经验,每一个新开辟县,至少需要县级及区级干部75人左右(在老解放区,平均每县脱离生产的干部,包括村级干部在内,约有200至300人,最大的县有多至400人者)。500个县则需干部37500人左右。平均五个县设一地委,每一地委至少需干部60人左右。500个县有100个地委,共需干部6000人左右。平均30个县设一区党委,每一区党委,至少需干部80人左右,500个县有17个区党委,共需干部1360人左右。500个县左右的地区需成立四个中央局,每一中央局至少需干部300人左右,共需干部1200人左右。此外还需准备7000左右的干部在大城市工作。以上所需中央局、区党委、地委、县委、区委等五级及大城市的各项干部,共约53000人左右。
中央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1948年10月28日)

在那自我感动什么呢?一百万两百万的。还打四折。明末人口往最高估也就1.6亿,以五百废的草台班子,还五万干部,两万干部都溢出了。连点正经工作文件都不看在那表演什么呢?

配合对军事解放的工作流程好歹翻一翻一本县志啊。

先遣干部发动群众派活组建为大军进行服务的征粮队担架队。

在粮食工作进行期间走访各区发动贫农组织自治机关和民兵队伍。

在部队逐步扫清和驱离顽军之后,逐步抽调加强干部,在人手不足的时候包括读书的中学生乃至积极群众,进行试点土改。在走访过程中完善从县到区的所有组织架构。

拢共前后两拨人共产党用不超过四百个读书识字的人就能把十万人规模的县安排了。组织做土改试点的人换个地方还接着用。

在每一步不但是自己干部的工作选拔,也包括选拔积极群众,对原政权留用人员进行考核。

共产党要是蠢的跟五百废一样,解放战争能打到2049年。

就冲这个什么都要齐备了才能出动的逻辑。以主体农业社会的情况。脱产士兵+脱产干部只能供养百分之三,怕不是先得等海南生个五代人把人口生够了再说?

不把相关医疗人员工作机构人带多了不敢去开新地盘。

只是怕自己喝凉水噎死吧。

到时候大军进击表演一个追到长江边上不追了。

“元老院不想在崇祯十七年以前结束战争,因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给三千万人提供面包。”

放甲方乙方里面是搞笑场景,放小说里面那叫sb。

除非你根本就不想打仗,否则只要实际完成对敌军主力的围歼,所暴露出的政权真空区之大只会超出原本的预想。

从来没有客观形式非得等着你的好事。除非你自己把自己小脚裹上不往前走。然后就等着费二遍事吃二遍苦,等明军或者清军重新组织人力再打一次。

所谓的跟地主阶级决裂?

1950年上海郊区九县还有15000户以上地主谢谢。

以阶级斗争和改造社会为己任的共产党没有一股脑消灭地主。

以清军施政之残暴也没全灭了地主。

我倒是很想知道编造出什么情况才能导致髡贼能陷入一个“地主阶级的汪洋大海”里。

以明末之情况中小地主之境况,面对鼓励经济的髡贼明明加入还来不及。除非非要用输入米干掉明末那点可怜的商品粮市场。

哦这产量还做不到。

至于确实跟明廷同呼吸共命运的身份性地主。在明军主力被扫荡之后人家还有什么实力造反。往好里讲打算保境安民的地头蛇,这时候自然是只要拿到安抚命令自然是投奔王师。

往坏里讲打算为大明拼死一战……

等会,但凡后者这“顽固地主阶级”多点大清怎么入关?

但凡要是打算为明廷殉死的人多点水太凉这段子能传到今天?

髡贼得多伤天害理才能搞到自己比剃发令之后的多尔衮还不如的境地?

吴南海南海农庄把新附明军的老婆都收了?

席将军深渊巨口一张嘴把山东的鸡鸭都吃完了搞了第二个登州兵变?

他有这胃口吗?

我就纳了闷了。

在明清易代历史随便一抓一大把就是惨烈例子的情况下。还有髡贼能脑补自己的政治境况不如清军。

能不能发挥想象力说一下。你得干的多凶残才能导致这么惨的情况?

有纸有笔有粮食有宣传机构有渗透部门,一手粮食一手超时代的暴力。

还能搞出来这堆乱七八糟的,那除了五百废真的太废物就没啥解释余地了吧?

至于某些一上来就毒气征粮队,非说那是现实的。

掰扯一下,苏俄内战在红军邪了门的建军思路下规模极大。布尔什维克需要供养城市人口+脱产人员+大规模红军,才需要征粮。

那么请问明朝的城市人口是多少?战乱之后还能剩多少?

髡贼打算组建的部队规模有多少?

髡贼手握超时代的武器优势和组织机关优势,部队规模怎么也得小点吧。怎么也得比清军入关14万壮丁+60万新附军的规模小吧。十几万人撒芝麻怎么也不至于天天粮食危机要机关枪征粮吧。

哦我忘了五百废有前科。

大明恐虐冠军何如宾。

如果每战都跟打何如宾这样那当我没说。

髡贼有多少人马都不够耗的。那规模是小不了。

不考虑伏波军实际建军规模。不考虑实际粮食负担。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说要毒气征粮还现实。

你是什么日本黑深残动漫作者么?只要惨就是现实?

“我就是现实,错的是世界?”

真按照现实,从海南到台湾跑一躺船以当时环境的恶劣程度,那一年瘟疫就能把药耗光了。第二年五百废少说躺下一半。连自然环境都为小说要求让道了。你这时候扯个茄子的现实。

布尔什维克好歹是遇到抵抗之后发现农民有武装才一个帽子扣上去。

这可好,架空世界连规划数字都没做出来。就已经开始惦记着给谁扣地主阶级帽子,给谁安排毒气征粮了。

你们这么中二病口口声声的唯物和现实,就靠这么脑补维系的?

要是脑子里只有杀人的办法,那确实没法打。那活该满地都是敌人。

五百废等到这书烂尾到完,连五百完人的级别都到不了,永远都是五百废。

一边是不敢冒称革命者,以所谓资产阶级等为自己的无下限和不合理搪塞。

一边是暗戳戳的举着唯物大旗。到真实分析东抄西抄搬来搬去,主观臆断不动脑子。

除了这帮唯心中二病主观上在那脑补圈子画靶子,还甩锅读者不敢写之外。

一旦开始正式进入至少以统一中国为己任的大战争。

没事瞎编战术,没事渲染器物优势的方法根本不能再应付下去。

面对至少十万人走起的主力军团战争。有骑兵先导有情报战有斥候交手,有政治交锋有后勤支持有行军路线规划,有后勤路线组织,有指挥部战略谋划,有参谋业务。

临高至今靠死宅暴露本性制造矛盾描绘出的低级办公室“现实”里面就崩的连渣滓都不剩。

难不成写成十万人排枪冲二百门大炮堆着的土坡?可拉倒吧。

现实哪个作者有本事写个一方一战,一方还停留在中古的指挥部谋划对照?

临高所谓“穿越者手册”一直架构在努力贴近真实的情况下。

但是就五百废这帮人你们让他在这种无法依靠堆砌技术细节解决,必须开始解剖分析政权运行规律。类大决战模式的决策级调整。

你可饶了他们吧。

五百废就是五百废,可别丢人了。

user avatar

临高的进度是太快了而不是太慢了,两三年时间就把海南工业化了,训练了一大批可靠的归化民干部。建立了高效率的军队和政治保卫体系。

这种效率只在理论上有可能存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