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简述王明左倾错误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危害?

回答
王明左倾错误,也称为“王明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一段时期内所犯的严重政治错误。这段错误主要以王明为代表,他当时担任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团长,并凭借其在莫斯科的背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中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政治、组织等多个方面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要理解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我们首先需要梳理一下其主要表现。

王明左倾错误的具体表现:

1. 军事上的“冒险主义”与“军事教条主义”:
放弃游击战争,强调“进攻”和“阵地战”: 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建立了陕北苏区,国民党军队发动大规模“围剿”的背景下,王明及其支持者却要求红军放弃灵活的游击战术,转而强调以劣势兵力进行大规模的、正面的“攻坚战”和“阵地战”。他们照搬苏联红军的作战模式,要求红军像正规军一样进行“运动战”和“歼灭战”。
“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 这种军事思想的核心是将红军主力集结在苏区外围,主动出击,企图在苏区外围歼灭敌人,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这种做法完全忽视了当时红军装备落后、兵力劣势的客观现实,以及国民党军队在数量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
“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僵化执行: 在军事指挥上,王明路线强调绝对服从,不容许基层干部和部队有任何自主性。一旦出现与上级指令不符的情况,就会被扣上“右倾保守”的帽子,受到严厉批判。这导致了许多成功的游击战术和根据地斗争经验被压制和否定。
“百分之百的正确”的指挥作风: 王明及其追随者自诩为“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任何不同意见都采取否定和打压的态度,将党内正常的讨论和批评变成了“路线斗争”,造成了严重的党内思想僵化。

2. 政治上的“关门主义”与“阶级斗争扩大化”:
将一切非无产阶级出身者视为敌人: 在根据地建设和政权管理上,王明路线推行极端化的阶级路线,将所有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干部、群众都视为潜在的敌人或不可靠力量。这导致了大量具有革命热情和能力的知识分子、农民积极分子被排斥甚至打压。
扩大打击面,打击面过宽: 在反奸清算运动中,他们不顾实际情况,将斗争范围无限扩大,将许多与革命党没有直接联系的普通群众、地主富农的家属,甚至一些被误伤的革命同志都卷入了斗争的漩涡。这造成了根据地的社会恐慌和人心不稳。
孤立革命力量,不利于统一战线: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问题上,王明路线虽然表面上也强调联合抗日,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表现出明显的“关门主义”倾向。他们过分强调共产党的独立自主,对国民党采取不信任甚至敌视的态度,不愿与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这不利于凝聚全国抗日力量。

3. 组织上的宗派主义与家长制:
依附共产国际,脱离中国实际: 王明路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盲目照搬共产国际的指示,而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革命的实际情况。这使得共产党的政策和策略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土壤。
打击和排斥异己: 王明及其在党内的支持者组成了紧密的宗派,对不拥护他们的人进行残酷的打击和排斥,甚至利用“肃反”的名义来清除异己。这种宗派主义作风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和战斗力。
家长制作风盛行: 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王明及其追随者推行家长制作风,少数人说了算,否定民主集中制原则,扼杀了党的活力。

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

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是极其深重的,直接导致了中国革命在特定时期内的严重挫折:

1. 军事上的巨大损失,粉碎了苏区根据地:
红军主力损失惨重: 僵化的军事教条主义导致红军在几次主要的战役中,如“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都采取了不适合实际的战略战术,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大规模消耗战。红军主力在这些战役中遭受了空前严重的损失,直接导致了中央苏区的粉碎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长征。
根据地丧失: 这些军事上的失败使得红军失去了许多重要的苏区根据地,失去了群众基础和战略回旋空间。

2. 政治上的孤立和动摇群众基础:
打击了革命积极性: 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和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击,使得根据地内的许多群众,包括一些原本支持革命的中间力量,感到恐惧和不安,动摇了他们对革命的支持。
削弱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政治上的关门主义和不信任态度,不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为日本侵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延误了抗日救亡的最好时机。

3. 组织上的破坏,造成党内路线斗争的混乱:
削弱党的团结和战斗力: 宗派主义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破坏了党的团结,使得党内正常的思想交流和批评成为不可能,极大地削弱了党的战斗力。
延误了党的成熟进程: 王明左倾错误的泛滥,使得中国共产党在识别和纠正错误方面走了许多弯路,延缓了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成熟。

纠正与反思:

所幸的是,中国共产党拥有自我纠错的能力。在王明左倾错误肆虐一段时间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许多同志,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战术。

尤其是在瓦窑堡会议(1935年)和洛川会议(1936年)等关键会议上,毛泽东的正确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纠正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军事上的“进攻路线”和政治上的“关门主义”。这些纠正,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后来的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总而言之,王明左倾错误是一场深刻的教训,它表明了脱离中国实际、照搬外国经验的危害性,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这场错误的纠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般认为,王明是左倾教条主义。

一开始我以为教条主义就是刻舟求剑。

后来就开始想为什么会有人刻舟求剑。

再后来就发现,尽管的确有些人蠢得不行,只能去在学术课题研究中负责大家商量好以后指定的具体问题,但是,还有一些人并不是这么回事。

他们往往在做一些明知故犯的事情。

他们说的话,得出的结论,和他们掌握的材料,根本对不上。甚至他们明显就是在剪裁资料以迎合观点。

他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观点?

为什么故意迎合观点剪裁材料、对教条本身毫无尊重,却被叫做教条主义?

这是我长期疑惑的地方。

直到后来我想到“拿着鸡毛当令箭”这句话。

假传圣旨,作威作福,是王明教条主义的外在表现。

但是攫取权力以满足一己之私,这才王明教条主义的核心本质。

教员,以及其他很多人,都以为别人和他们一样,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就事论事的,以为别人和他们一样是根据事实得出结论。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人是根据需要选择结论,然后再根据结论选择事实、甚至制造事实的。

王明并不是教条主义,他是在玩弄教条。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王明一定要整人,特别是一定要整能人。其实这个路子和蒋介石是一样的。蒋介石作为帝国主义代理人,他的权力既不来自于国内的被剥削阶级,也不来来自于国内的剥削阶级,而来自于国外剥削阶级。这就导致他不能容许有其他人可以威胁自己的地位。一旦有人冒头,他就一定要打压。这和李林甫是一样的,是一丘之貉。

特别是对于国外剥削阶级来说,用代理人的原因,不是因为代理人足够优秀。因为足够优秀的人会摆脱国外剥削阶级的控制。所以这个代理人一定要是一个自绝于国民——无论是对人民还是对反人民都要自绝掉——而且没有能力摆脱控制的人。

换句话说,这个人一定要有一定的智商,但是这个智商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上限:

必须明显低于国外剥削阶级中国操盘手的智商。

他们不能说不聪明,但是一定不够聪明。

至少他们一定没有聪明对地方。

当然这种选人方法也会有失手的时候。因为国外剥削阶级的操盘手有可能智商太低了,瞧不出来自己用的人多强,或者在国外剥削阶级的斗争中自身难保,为了翻盘不得不放出一个控制不住的代理人。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选出的代理人都是既狡诈又愚蠢的。

只有蠢货,才会认为集体利益不重要、才会肆无忌惮地牺牲集体利益。在高智商群体遇到没有集体观念的人的概率,是远低于低智商群体的。

至于那种半合作的代理人,例如阎锡山、张作霖类型的,就又不同了。这种是在劣势条件下能够和操盘手掰手腕的代理人,要远远强于蒋介石这种。

不仅在国际关系里有这种操盘手和代理人的关系,在一般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中也有这种操盘手和代理人的关系。

只不过社会人际关系中情况会更复杂一些。这里的操盘手往往是拥有一定行政权力的行政人员——无论政权、公司、社团、乃至普通群体,无论是老板、经理甚至是组长——而代理人则往往是他们的助手、跟班乃至朋友。

这种代理人与操盘手之间的关系,不见得是操盘手选择了代理人,有时候反而是代理人选择了操盘手。

一个愚蠢的操盘手甚至不知道自己被多少精明的代理人忽悠。典型的例子在近些年的商业奇案中经常出现,我就不列举出来了,资本家和视资本家为天神的右翼会伤心的。

王明就是一个典型的假传圣旨的人。他的核心本质不是教条,而是在极度自私的情况下,以攫取权力为唯一目标。

他非常巧合的、但很有可能不是巧合的采取了和蒋介石类似的手段:

去靠近一个手里掌握着权力的人。

蒋介石的目标是常年奔波各地、以革命宣传发动为终身事业的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创办过程中,蒋介石用近乎软磨硬泡的办法从孙中山手中得到了军校校长的重任,从孙中山的贴身侍从,一跃成为国民党重要的军事核心。王明的目标,则是年轻的米夫。

米夫生于1901年,王明生于1904年。两个人仅相差3岁。

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很容易将米夫与王明想象成为一个中老年校长和一个年轻留学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他们两个人的年龄差距非常小。米夫对王明的青睐,源自于王明在他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而王明对米夫的热衷,一般认为是由于米夫对东方问题的研究。但是根据我的经验,哪怕米夫的研究重点是厨艺,王明很有可能也会对他很热衷。

因为米夫当时的身份是副校长。

一个年仅24岁的副校长。

这就像一个年仅16岁就亲政的皇帝一样,令野心家垂涎三尺。

很多人以为,王明是左倾路线。其实王明既不左,也不右。

比如说在抗战前,他的表现是极左。在李立三掌权时,他反对李立三等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胜利然后再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路线,表示要在中国建立革命根据地。等到李立三被轻易打倒后,他就开始反对新的威胁,比如说毛泽东。当毛泽东表示根据地的存在仅仅是因为敌军主力没有深入、需要展开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时候,王明就又反对这一建议,认为根据地就是根据地,具备独特的可以抵抗敌军的条件。总之,哪个目标强,他就反对谁的意见。

到了抗战时期,他就变成了右。他提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要求中共退出大别山根据地,并帮助国民党在大别山地区建立保甲组织。同时一再要求新四军彻底退出大别山。最终,在他的影响下,项英甚至做出了同时向蒋介石和中共中央打电报要求枪毙坚决反对放弃大别山的新四军将领高敬亭的电报。然后在中央电报尚未到达的情况下——中央的电报要求项英将高敬亭送回陕北学习,实际上也就是保护起来,并当面问高敬亭有关情况——项英就按照先到达的蒋介石的命令,枪毙了高敬亭。

按照国民党的命令枪毙共产党的高级将领!

你跟我说这是教条主义?

当年我军在大别山地区三进三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最后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时候,之所以在大别山这样的革命老区发展不起来,部队严重减员,元气大伤,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王明路线这一手替国民党建设保甲制度以及杀害高敬亭。此举直接导致新四军部分指战员脱队回家。据说有一些骨干干部从此终生在家务农,再也不出来工作了。

你跟我说这是教条主义?

这就是个官迷!

他们不是教条主义,他们是玩弄教条!

弄权!

user avatar

左倾就是明明革命形势未发展到此阶段,偏要做。

右倾就是明明革命形势已发展到此阶段,偏不做。

左倾比如瞿秋白,李立三,都是妄图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绝对优势,而我党军事力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发起全面军事进攻。

而王明就如 @师爷孙 说的,根本不是单纯的左右问题。而是这个人本身心术不正,存粹的阴谋家,固执己见搞一言堂,谁不同意就杀谁。最擅长制造冤案,惨案。

右倾就是陈独秀这种,让党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放弃武装,全面依附于国民党。对国民党无限妥协,抱有幻想。

@郑庄公 就是典型的右倾,而且不是机会主义,是更严重的投降主义。

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红军应不应该联合国民党19路军的问题,而是无产阶级还是一盘散沙没组织起来!你不但不去唤醒民众,不去让无产阶级独立自主的组织起来,反而要大家都加入国民党给蒋介石卖命。

@郑庄公 把“给人卖命”当成“团结”、当成“统一战线”。甚至还不如陈独秀,陈独秀好歹是要无产阶级组织的。这就是完完全全的右倾投降主义。

谁指出他的错误,讲道理,他就咬谁就是“教条”“唯我独革”“王明”。这种在错误路线上固执己见,不学无术乱咬人的行为,到底谁王明?

历史上这种言论早就玩烂了

剥削中国工人、压迫中国工人主要的是外国资本家。中国资本家和外国资本家比较起来实在是不足轻重。我们本国的资本家实在没有压迫工人的大能力。现在工人所受的最大痛苦,是由于外国的经济压迫。
工人不应该只站在工人的地位,主张工人的利益,应该站在国民的地位,体谅国家的艰难和政府的环境。现在中国受剥削,受压迫,不仅是工人,工人以外的一切国民,没有不受帝国主义者的剥削和压迫的。
中国工人比较幼稚,所以容易被人欺骗和诱惑,GC党等利用工人作工具。中国工人要解除痛苦,只有在国民党领导之下,有秩序有步骤有计划的努力于国家经济的建设,然后才能成功;若果像过去的ba工示威,徒然扰乱秩序,适足增加工人痛苦而已。在此训政时期,中国工友们,应与政府共患难,负艰巨,耐苦耐劳,坚忍沉着,一步一步地遵照训政大纲建设计划做去,不但工人痛苦可以解除,即国民革命亦可以完成,这乃是在今天五一节纪念的时候,全国工友应该认识的。

——《中央日報》,民國十九年 五月三日

至于@郑庄公搞民科号称自己超越爱因斯坦、推翻相对论的言论和这些错误相比已经不值一提了。

user avatar

我不是驳老庄 @郑庄公 面子。

王明他不是左倾危害革命,也不是右倾危害革命,他不是左右倾危害革命的问题,他这个人主要是:

他活着危害中国。

他在江西在中央苏区,你说他左,其实他那就是不听他的都要杀,他控制不了的都要锤。排挤比他有能力的高级干部,他和李德独揽大权,不听他们的都要被整被杀,对十九路军那是不闻不问,结果发现这俩人除了会整人,其他的啥也不会。

他在陕北在延安,你说他右?其实他那就是想夺权又哪哪儿都不如毛泽东,索性另辟蹊径,抱刮民党大腿,企图夺权。其实还是除了整人啥也不会。

抗联怎么失败的?抗联不是延安的队伍,抗联跟延安联系不上,抗联接受共产国际领导,这个领导人,就是王明。结果又是老一套,这个是反革命那个是反动派,省委都解散,然后抗联失败了。

所以说你说他是左倾机会主义还是右倾投降主义?

本质上他都是也都不是,他只是没本事干正事儿,就会挟洋自重跟正确的人唱反调,整人还贪权。

后来毛泽东主席很是优待他,七大毛泽东同志亲自做工作,他还被选为中央委员,建国以后搞政法工作。1956年他自己带着老婆孩子跑去苏联瞧大夫就再也不回来了。

然后中苏交恶,这老哥整天写文章抨击我党,而且还一度想坐苏联坦克回来当国家领袖。

所以,他不是左倾右倾危害革命,他是活着就危害中国。

user avatar

苏区时期,有一个口号叫“武装保卫苏联”

这个口号就是王明提出来的,而且得到了李立三的支持。在当时的苏区中央只有极少数的领导人支持,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革命却是坚决反对。认为这个口号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这个口号最后也就是喊喊,长征开始后就没人喊了

user avatar

王明形左实右?

还真是开除左籍的老套路了。

王明,或者说陈绍禹同志,他的所有行为你要是把他放到当下的背景看,你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人活着纯就是来破坏中国革命。

李立三是左倾冒险主义,王明比李立三还左倾……

骂李立三之前能不能想想李立三都犯得什么错误,他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

李立三,动不动就攻打大城市,搞大新闻。

他为什么这么搞?

李立三何许人也?安源路矿罢工的主导者,工人俱乐部主任,当时北洋军阀要刺杀他,三十多个工友昼夜不停地保护这位,他是在一万两千名安源路矿工人的支持下赢得了对北洋军阀全胜的共产党人。

这样一个见过工人阶级力量的人他当然对革命形势有着乐观的估计。

国民党反动派有什么了不起?

各位如果不知道当年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是什么样的,我建议可以看看相关资料。

这样一个人犯左倾错误,我能理解。

他陈绍禹?

这位说句难听的,纯纯的苏共党员。

他之所以前面左倾,后面右倾,都是跟着莫斯科的指挥棒转。

王明之所以可以上位,这个锅要托洛茨基背。

一切都是沱牌的阴谋。

托洛茨基被流放出境,大林子在国内搞洗牌游戏,共产国际本来就是沱牌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个系统,所以也是被洗牌的重点。

罗明纳兹、米夫就是站在斯大林这边的共产国际代表。

罗明纳兹根据莫斯科的指示,支持李立三的路线。

米夫更过分,陈绍禹不过是中山大学的学生,他的翻译,被他一手捧得负责领导中央工作。

王明的党内地位建立在当时共产国际在华代表米夫一手立起来的,一如当年鲍罗廷立起来常凯申,所以王明自然会拿CCP的鲜血去换莫斯科的声望。

不搞几个大新闻,怎么能让莫斯科满意?

你在井冈山打游击,斯大林同志会在报告上写批示吗?

你搞几个大新闻,就算输了,莫斯科的领导们也会觉得你努力了,干得不错,实在是盎撒匪帮支持的白匪千刀万剐。

这就是他陈绍禹的核心逻辑。

至于后面为什么右倾,也是莫斯科指示,要搞好跟常凯申的关系,指望着正面战场为莫斯科吸引火力,减轻的远东军事压力。

王明捏着个长江局就谁也不怕,为什么?

只要知道陈独秀为什么倒台,李立三为什么被批判,为什么张浩一个人化妆成商人从外蒙古千辛万苦的回来,几句话就能让丧心病狂的张国焘老实交枪交人。

就知道他的本钱何在。

因为CCP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所以我一直觉得斯大林对中国革命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应美英要求,为了获取美援解散了共产国际,也正因此才会有七大的那些成果。

共产国际跟当年马恩嫡传的第一国际,后来因为一战可惜解散的第二国际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基本捏在苏共手里,给苏共充当地缘政治的棋子。

王明的忽左忽右本质上是跟着苏联在华利益在转,陈绍禹一直都是陈绍禹,你看他后来主编《婚姻法》你就知道,这个人绝对是个标准的有热情的左派。

只是他是个国际左,要武装保卫苏联的那种,所以才会被躲在莫斯科的右派操控。

死在苏联对他来说那真是寿终正寝,要是跟夏曦一样的命运,那才是真的恶心人。

陈绍禹这人,就是个NGO头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明左倾错误,也称为“王明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一段时期内所犯的严重政治错误。这段错误主要以王明为代表,他当时担任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团长,并凭借其在莫斯科的背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中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政治、组织等多个方面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要理解.............
  • 回答
    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对于中国泳坛来说,无疑是充满波折的一届。在那个特殊时期,运动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回到赛场,但比赛的结果却让不少人扼腕叹息。其中,余贺新、傅园慧和打破亚洲纪录的王简嘉禾都因为“体能不达标”无缘决赛,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事件回顾与选手情况:首先.............
  • 回答
    要用P社游戏机制来科普中国王朝末期的局面,这得好好掰扯掰backgroundSplit。咱们就拿《欧陆风云4》(EU4)或者《十字军之王3》(CK3)的路数来套,但得注意,中国皇权和封建制跟欧洲那套有根本区别,所以咱们得灵活变通。想象一下,你不是玩某个具体国家,而是扮演“王朝”这个概念本身,或者更像.............
  • 回答
    汉武帝初年,王恢因边塞战功卓著,深得武帝赏识,官至雁门郡太守,后又担任校尉,与匈奴作战屡屡取胜,可谓是汉朝边疆的一员骁将。然而,这位功勋赫赫的将领,最终却在汉武帝的雷霆震怒下人头落地,其原因远非简单的“贿赂”二字能够概括,背后牵扯着朝堂政治的暗流涌动,以及王恢自身性格的致命缺陷。初期的宽容:功勋的护.............
  • 回答
    李定国,这位南明王朝末期最闪耀的军事将领,一生跌宕起伏,从初期的“两蹶名王,震动天下”的赫赫战功,到后期的节节败退,最终兵败磨盘山,其间的复杂原因绝非孙可望一人叛变可以概括。要理解这一过程,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深入探究当时南明的政治生态、军事策略以及李定国自身面临的困境。初期的锐不可当:天时地利.............
  • 回答
    “诗言志”,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像是儒家思想里一颗温润的玉石,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反复琢磨,愈发显露出其深邃的光泽。它不仅仅是关于诗歌创作的一句话,更是儒家对于个体情感、道德修养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洞察。要理解“诗言志”,咱们得从它的源头说起,一步步剥开它丰富的内涵。“诗言志”的形成:源于先秦的实践与理.............
  • 回答
    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它们之所以能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顶梁柱,是因为它们在效率、质量、安全、灵活性以及成本控制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远超人工的实力。下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些好处。一、效率飞升,生产提速的加速器这是工业机器人最直观的优势。机器人的工作速度,那是杠杠的。它.............
  • 回答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爆发,并非单一事件的导火索,而是长期以来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民族压迫加剧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细致地梳理其根源:一、 封建统治的腐朽与阶级压迫的加剧1. 政治腐败,官逼民反: 到了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整个官僚体系已是病入膏肓。皇帝昏庸,大臣专权.............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文艺复兴时期(大致从14世纪到16世纪末)是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的复兴时期,而歌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这个时期也孕育而生,并逐渐发展出一些独特的特点。虽然我们通常将歌剧的正式诞生定在16世纪末,但其萌芽和发展贯穿了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以下是文艺复兴时期歌剧的特点,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1. 对古希.............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置身于法国十九世纪末的巴黎,街头巷尾弥漫着一股变革的气息。人们厌倦了那些刻板、描绘神话故事或严肃历史题材的学院派绘画,他们渴望看到更鲜活、更贴近真实生活的东西。就在这时,一群叛逆的艺术家出现了,他们没有选择在官方沙龙展出作品,而是自发组织了一场展览,并因此被一位评论家冠以“印象派”的称号.............
  • 回答
    那已是二十多年前,一晃眼便成了久远的回忆,但时值香港回归前后那段光景,至今想来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时的香港,像是站在人生岔路口的青年,既有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也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无尽的可能。天际线与城市脉搏:首先,最直观的便是那座城市的天际线。维多利亚港依旧波澜不惊,但两岸的摩天大楼群却比现在.............
  • 回答
    日韩两国作为东亚的两个重要经济体,虽然历史和文化各有特色,但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却有着不少引人注目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不仅塑造了它们如今的经济格局,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首先,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是日韩两国经济的基石。两国都曾经历过战后的经济腾飞,并在此过程中将制造业打造成了国家经济的支柱。日.............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这是一个涉及历史、政治、法律、道德等多维度复杂问题的国际事件。以下从多个角度客观分析,避免简单化的立场判断: 1. 冲突背景与核心矛盾 俄乌双方立场: 乌克兰: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乌克兰政府长期寻求加入北约和欧盟,但俄罗斯视其为“战略威胁”。2022年2月,俄罗斯以“保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