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14纳米工艺量产,太好了,至少华为海思等芯片设计公司,如果未来因为美国施压,让台积电拒绝代工后,能退而求其次。中芯国际和台积电的差距大大缩小了!
2020年1月12日消息,中芯国际国内首条14纳米生产线投产,中芯南方厂将建成两条月产能均为3.5万片的集成电路先进生产线。
中芯国际终于往前前进了一大步,撒花庆祝!
芯片行业的公司分为:
1)IDM,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包的公司,比如intel英特尔。
2)只做芯片设计的公司,是没有工厂的,叫做Fabless(无工厂),例如ARM,AMD,高通,苹果,华为海思等。
3)只做芯片代工的公司,只有fab,不做设计,称为Foundry,晶圆代工厂,比如台积电,中芯国际。
现在由于芯片产品开发迭代速度快,晶圆工厂投资昂贵,所以IDM很少,都是芯片设计公司和芯片代工公司分开。由靠近行业应用的设计公司负责芯片设计,然后交给晶圆代工厂生产。比如华为海思的5G麒麟990芯片设计好了以后,需要交给台积电代工生产。
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负责复杂的芯片设计的公司技术更高,负责晶圆代工公司比如台积电技术含量低,其实不是这样的,在芯片产业中,晶圆制造才是最高端的技术。这一点从建立晶圆代工厂的费用就可以看出来,每一座晶圆代工厂的建造成本都在百亿美元以上,加上新工艺的研发费用,能高达几百亿美元。比如2018年中芯国际在上海建设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投资超过100亿美元,2019年台积电正在建设的3纳米制程工厂,投资超过190亿美元。所以,芯片制造行业有巨高的门槛,不是一般的投资公司可以做,甚至都不是一个小国家能投资的起的。
正是有晶圆代工厂,才能让生产芯片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负责设计芯片的公司投资小很多,只要专心负责芯片设计,后续复杂的制造,测试,封装统统交给晶圆代工厂就够了。晶圆代工行业,现在高度集中,台积电占有高端芯片代工52%市场份额,三星17%,中芯国际的市场占有率只有4.3%。这次中芯国际国内首条14纳米生产线投产,将为中芯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大大助力。
台积电目前5纳米工艺良率已经做到80%,中芯国际虽然才刚开始做14纳米,和台积电依然有两代到三代的差距,但是差距已经在大大缩小。随着芯片研发制造的深入,目前的芯片架构已经渐渐靠近摩尔定律的极限,晶体管越小,比如低于1纳米以下,量子效用将会逐渐增大,晶体管的出错率将无法容忍。这也意味着,在新的基础物理理论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突破之前,中国的晶圆制造公司,可以积累资金和经验,赶上台积电和三星这样的企业。
而且台积电由美国公司持股49%,台积电是在美国股市存托凭证二级ADR, 必须接受美国证监会的监管,美国所有出口控制相关法律它也必须遵守,这就意味着,如果美国施加压力,很可能台积电不能再为华为代工芯片。现在有了中芯国际的14纳米生产线,至少可以退而求其次。最后,还是打铁需要自身硬,我国在芯片生产中的一些关键机械,比如光刻机必须加快研发。
去年底,中芯国际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为8.165亿美元,与上一季度的7.909亿美元相比增长3.2%。和台积电四季度的营收105亿美元,利润37亿美元(全年营收360亿美元)相比有差距,但是在努力往前追赶中,中国半导体产业加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