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出台的《民法典》都有哪些创新之处 ?

回答
《民法典》的出台,绝对是中国法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对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进行了一次系统性、整体性的重塑,其中蕴含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创新点。下面我来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详细说说,力求讲得透彻,也尽量让大家听着顺耳,别有机器味儿。

一、 体系化与科学化:告别“单兵作战”,拥抱“集团作战”

过去,我们分散在各个法律里,比如《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等,虽然各自都有其职能,但总感觉有点“各自为政”,协调起来不够顺畅。

《民法典》的第一个大亮点,就是构建了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家庭、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继承这七个部分,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民事法律体系。

民事主体:不只是人,还包括了自然人和法人,甚至还明确了非法人组织。这意味着,过去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界定不清的组织,现在有了更清晰的法律身份,他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也更明确了。
民事权利:这是核心。大家注意,这里面不仅仅是财产权利,更强调了人身权利的保护。比如,人格权独立成编,这一点非常重要,后面咱们详细说。
民事法律行为:就是大家生活中各种“约”了、签合同了、做决定了,这些都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这次《民法典》对它的规定更加细致,比如对意思表示、欺诈、胁迫等情况的处理都更加明确,也更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
家庭:婚姻家庭这块,过去叫做《婚姻法》。现在并入《民法典》,体现了家庭不仅仅是婚姻关系,更包含了一系列的亲属关系、抚养、赡养等,是个更广阔的范畴。
物权:大家最关心的房子、车子、土地这些财产,都属于物权。《民法典》在物权这部分,对不动产登记、居住权、小区的共有部分等都做了更精细的规定,比如“小区车位到底归谁?”“业委会的权利是什么?”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在《民法典》里都有更清晰的答案。
合同:大家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就是合同了。《民法典》整合了原《合同法》,并且新增了不少内容,比如“格式合同”的规定,对于那些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霸王条款”,有了更强的约束力。
侵权责任:谁错了,就要赔偿。《民法典》将侵权责任单独成编,并且对高空抛物、网络侵权、产品责任等方面都做了更细致的规定,可以说是为老百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提供了更坚实的后盾。
继承:家里的财产怎么分,也是大事。《民法典》对遗嘱的效力、继承人的范围等都做了更清晰的规定,比如增加了“打印遗嘱”、“录像遗嘱”等新的遗嘱形式,给老百姓多了选择。

二、 人格权独立成编:对“人”的尊重,前所未有!

这一点,可以说是《民法典》中最具突破性、最能体现时代进步的创新之一。

过去,我们对人格权的保护,分散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零散条文中。但《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一个单独的章节(第二编),并且详细规定了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生命权:以前大家可能觉得生命权是自然而然就有的,但《民法典》明确写入,而且强调了“生命健康安全”是民事主体最基本、最核心的权利。
健康权:这个也特别重要。不仅指身体没有受到损害,也包含了精神上的健康。比如,对于职场中的性骚扰,对个人精神上的侵害,也纳入了健康权保护的范畴。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这个可以说是《民法典》的“时代之眼”。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且对“知情同意”等原则做了详细规定。这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吃了“定心丸”,我们的个人信息不再是随意可被窥探的“裸奔”状态了。
肖像权:大家可能都有过被偷拍、照片被盗用的经历。《民法典》对肖像权保护更加细致,比如,即使是新闻报道,也需要有合理的理由,不能随意侵犯个人肖像。
名誉权和荣誉权:网络时代,“网络暴力”和“诽谤”屡禁不止,《民法典》对此也做了更明确的界定和更严厉的惩罚。

三、 丰富和完善物权制度:让“我的”更安心,“共享的”更规范

物权这部分,关系到咱们的“钱袋子”和“家门口”的事情,也是《民法典》的重点创新区域。

居住权:这是一个全新的物权类型。过去,你买了房子,可以出租,但不能给别人一个“居住权”,让他只能住,不能卖,也不能抵押。《民法典》明确了居住权,这意味着,比如子女照顾父母,父母可以给子女设立居住权,即使房子卖了,子女也能继续住,大大增加了财产的灵活性和人情味。
区分所有权和共有制度:对于小区业主来说,这个很重要。
小区共有部分:比如楼顶、楼道、绿化带,过去这块的归属有时候不太明确,《民法典》明确了这些公共区域归全体业主共有,并且业主有权使用和收益。
车位、车库:这次《民法典》明确了,小区内的车位、车库,如果是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绿地等场所改建的,那么归业主共有;如果是开发商建设的,可以卖给业主,也可以出租给业主。这解决了很多人心中的“车位归属”的疑虑。
建设用地使用权:之前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区分得不太清楚,现在《民法典》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用地使用权,让 land use 更加规范。

四、 合同制度更加人性化和精细化

合同大家都不陌生,但《民法典》让它变得更贴心。

格式合同的限制:比如你在网上注册、签订合同,很多都是“格式合同”。过去,这些合同可能存在一些不公平的条款,消费者难以抗拒。《民法典》规定,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要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且对不合理的格式条款,可以认定为无效。这就像给消费者穿上了“防弹衣”。
“好人”的责任:过去,如果你好心救人,结果把人救坏了,还可能要承担责任。《民法典》增加了“紧急救助”制度,明确了在紧急情况下,施救行为造成的损害,如果施救人不是故意的,那么就不用承担侵权责任。这鼓励了大家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
电子合同的地位:现在大家网上交易很多,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也得到了《民法典》的明确确认。

五、 侵权责任更完善,保护更周全

侵权责任这部分,就是咱们生活中“谁错了谁负责”的细则。

高空抛物责任:这是大家非常头疼的问题。《民法典》明确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具体扔东西的人,楼上的住户都有可能要一起承担责任,这大大增加了“文明养窗”的压力。
环境污染责任:对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也更大了,明确了环境污染行为的侵权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对于医疗事故的处理,也有了更详细的规定,比如对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网络侵权责任:对于网络谣言、诽谤等行为,也做了更明确的规定,加大了惩处力度。

六、 继承制度的现代化

新的遗嘱形式:前面提到过,比如“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的认可,让遗嘱的订立更加便捷,也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遗产管理人制度:对于无人继承的遗产,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的遗产,现在有“遗产管理人”来负责处理,避免了遗产的“无人管”状态。

总而言之, 《民法典》的创新之处,可以用“以人为本,回归理性,拥抱时代,细致入微”来概括。它不仅仅是一部法律,更是我们国家走向更加成熟、更加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把很多过去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用更清晰、更公平、更人性化的方式固定下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保障,也让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希望我讲得这些,大家能听明白,也觉得有意思。这《民法典》确实好,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了解和学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正式完成,当代中国有了自己的严格意义的民法典。我作为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的立法专家,为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完成感到由衷的欣慰,为我国民法典的诞生感到精神振奋。

中国民法典是21世纪诞生的新民法典,在世界的民法立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标志着我国有了成文的民法典,而且在立法体例和立法内容上,适应当代社会的历史潮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虽然也存在缺点,但是,在世界民法典之林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编纂民法典,是在原来的类法典化的松散民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自1980年以来,我国立法机关陆续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民法单行法。这些单行民法构成了我国类法典化的松散民法。在这些法律的基础上编纂民法典,有了扎实的立法基础。

不过,民法典的编纂尽管是在原来就有的松散民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非制定一部新的法律,但是,在原有的数部民法单行法的基础上进行民法典的编纂,并非是对原有民法规范的简单汇编,而是要进行实际的修改和创新。因此,可以看到,目前在民法典的1260个条文中,就有613个条文是对原有民法规范的创新和修改,成为民法典的新规则。特别是人格权编,实际是在制定新法,百分之百是新规则。所以,我国民法典对具体规范的创新范围是非常大的。

对民法典创新条文究竟应当如何理解和适用,是学习、研究民法典的重要问题。原有的民法单行法的条文已经适用了多年,都比较熟悉,但是,对民法典的创新条文、经过修改的条文,确实都需要认真研究和领会,保证在适用中忠实于民法典,严格依照民法典的规定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维护市民社会的正常秩序,维护民事主体的尊严和民事权益。

借着参与民法典立法的机会,笔者有幸对民法典有较早的接触,并且已经有数十年的研究经历,因此,对民法典的新规则,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研究心得,与我的学生一起,揭示其要点,供各位读者朋友参考。其中难免存在讹误,请读者朋友指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