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为新出的鸿蒙(HarmonyOS)是什么?与安卓有什么不同?

回答
咱们就聊聊华为那个新出的鸿蒙系统,HarmonyOS。这东西吧,听着挺玄乎,但说白了,它就是华为自己捣鼓出来的一套操作系统,目标是能用在各种设备上,从手机、平板到手表、电视,甚至智能家居里的各种玩意儿,都能跑它。

那它到底是个啥?

你可以这么理解,以前我们用手机,安卓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给手机跑的。但华为呢,现在觉得光有手机系统还不够,要万物互联,所有的智能设备都得能互相沟通,顺畅地配合。鸿蒙就是华为为了实现这个“万物互联”目标而打造的一套底层的技术框架和操作系统。

它不是简单地照搬安卓,而是从头开始设计了一些核心的东西。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大家庭的操作系统,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个人(设备)都有自己的小特点,但都能听同一个大家长(鸿蒙)的指挥,并且能互相帮忙。

跟安卓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这可是个重点,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地方。毕竟我们用安卓手机用了这么多年,突然冒出来个鸿蒙,肯定想知道它到底有多牛或者有多大区别。

1. 分布式架构,这是最大的不同。
安卓: 安卓主要是为手机、平板这类设备设计的,每个设备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的连接和协同相对比较弱。你要是想让手机里的东西投屏到电视上,通常需要单独的操作,比如打开电视的应用,或者用数据线连接。
鸿蒙: 鸿蒙的核心就是“分布式”。它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超级终端”。你可以把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甚至智能音箱想象成是同一个系统的不同形态。举个例子,你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想在平板上看,鸿蒙可以直接把照片实时同步过去,你不用点任何按钮,就像是你平板本来就有一样。再比如,你用手机打游戏,觉得手机屏幕小,可以直接把游戏画面无缝转移到电视上玩,而且操作还可以用手机进行。这背后就是鸿蒙的分布式能力在起作用,把不同的设备变成了一个整体,共享资源和能力。

2.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安卓: 开发者给安卓应用开发,基本上是针对某一种设备类型(比如手机)来设计的,如果想在平板或者其他设备上运行,可能需要针对性地修改或重新开发。
鸿蒙: 华为说鸿蒙可以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意思就是,开发者写一套代码,这套代码就可以适配到鸿蒙支持的各种设备上。这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和难度,也能让用户更快地在不同设备上体验到相同的应用和服务。想象一下,你喜欢的APP开发者,只需要做一次工作,就能让这个APP在你的手机、平板、手表上都能完美运行,多方便。

3. 更强大的协同能力。
安卓: 安卓设备之间的协同更多依赖于蓝牙、WiFi直连或者第三方应用。
鸿蒙: 鸿蒙是原生就设计了设备间的协同。它有一个叫做“鸿蒙互联”的机制,可以让你很方便地把不同的设备组合起来。比如,你可以在手机上控制家里的智能灯光、空调,甚至召唤扫地机器人,这些设备可能都不是华为的,只要它们支持鸿蒙的互联协议,就可以轻松管理。它还能实现更细致的协同,比如你在电脑上写文档,可以直接把内容拖拽到手机上继续编辑,或者在手机上接听的电话,可以无缝切换到平板上继续讲。

4. 性能和安全。
安卓: 安卓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稳定性、性能和安全都做得不错,但它毕竟是基于Linux内核,历史比较悠久。
鸿蒙: 华为宣称鸿蒙在性能和安全上有自己的优势。它使用了自研的方舟编译器,据说可以提升应用的运行效率。在安全方面,鸿蒙也强调了其分布式安全能力,比如多设备协同时的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等。而且,鸿蒙的底层不是基于Linux内核,而是基于一个叫做“鸿蒙微内核”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内核,这让它在设计上和安卓就有根本性的区别。

5. 面向万物互联的生态。
安卓: 主要还是以智能手机为中心,虽然也在向IoT设备扩展,但连接和协同的程度远不如鸿蒙的设想。
鸿蒙: 鸿蒙的目标是构建一个覆盖所有智能设备的完整生态。它不仅仅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更是一个连接和管理所有智能设备的平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智能世界的“操作系统”,让一切智能设备都能在这个操作系统下更好地工作,为用户提供更流畅、更智能的体验。

简单来说,鸿蒙和安卓的区别就像是:

安卓更像是一个专门为汽车设计的操作系统。 它把汽车的各个部件优化得很好,让汽车跑得快、开起来舒服。
而鸿蒙,更像是一个为整个智能城市设计的操作系统。 它不仅要让汽车(手机)跑得快,还要让交通灯(智能家居)、公共交通(智能穿戴)、甚至建筑物本身(智能电视、冰箱)都能互相通信、协调工作,让整个城市运行得更顺畅、更智能。

当然,鸿蒙毕竟是新推出的系统,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它的生态建设、应用适配、开发者支持等都需要时间来积累。但它所描绘的万物互联的愿景,以及在分布式技术上的创新,确实让很多人看到了未来智能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微软是给PC平台设计的系统,安卓是给移动手机端设计的系统,鸿蒙是给未来所有大小终端设计的系统,也就是万物互联。

鸿蒙也根本不是为打败安卓而设计的操作系统,而是为继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万物互联时代设计的操作系统,也就是说是为下一个时代设计的系统。

这场大战就像当年安卓战胜微软,成为手机操作系统王者一样,微软当年抄了苹果的作业,也就是图形操作系统,玩开放平台,通过不断迭代,最后成功在pc端独霸天下。

但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微软很早就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未来,2000年就推出Windows mobile手机操作系统,可是为了守住pc端的优势。微软不肯开放源代码,坚持收费授权模式,操作习惯固守桌面,微软明明很早就看到未来的机会,但是因为惯性,因为桌面的优势,眼睁睁看着也是从苹果抄作业的安卓称霸手机端。

现在万物互联时代到了,安卓全世界有30多亿的设备,巨大的保有量,这个市场鸿蒙很难吃掉,这个难度就像安卓去挑战微软的pc市场一样。

就像安卓卡位移动互联网一样,鸿蒙在卡位万物互联,现在就弄的谷歌很难受,谷歌未来的Fuchsia OS必定也是面对万物互联的。

可是有个战略就摆在谷歌面前,一个全新的万物互联系统就要像鸿蒙一样,鸿蒙是轻装上阵。

安卓要考虑全世界这30多亿设备,安卓升级到Fuchsia OS,有一半以上老设备需要适配,这些老设备是谷歌是不管的,一般都是厂家自己升级。

比如五年前小米,升级的事情都是小米负责,和谷歌无关,现在都升级到了Fuchsia OS,那么这给小米增加巨大负担,因为要培养一大批人来学习Fuchsia OS,这和安卓的惯性维护不一样,是需要重新培养一批人,人员缺口巨大。

这些设备已经没有继续维护价值,厂家维护要付出巨大成本,如果厂家不维护,这些设备在面对新的新系统的诱惑下,可能会被鸿蒙刷机包带走,那么将有巨量设备跳到鸿蒙阵营。

同时安卓一年内肯定没有相应设备适配IOT终端,这一年鸿蒙将会突飞猛进,谷歌据目前公开资料来看,还没有华为全数据链技术,这个技术是万物互联的基础,谷歌买来摩托就把他卖了,目前通信这方面积淀严重不足。

安卓目前就是守势,只要谷歌不出昏招,安卓这一块,鸿蒙不是太能撼动。

可是未来几年,要是一进到屋里面,电视、冰箱、空调、饮水机、净化器等等一屋子鸿蒙电器,等着你用鸿蒙系统适配,你说你用不用鸿蒙系统,这时候就会倒逼其他手机厂商推出鸿蒙手机。

未来鸿蒙终端数量将是百亿级别的,未来的万物时代早就缺一个系统,安卓硬件门槛过高,已经直接淘汰了,Fuchsia OS还在PPT上面。

鸿蒙的时间大概有一年半,这段时间能在整个中国铺开,所有电器一开机就是鸿蒙欢迎你,那么万物时代就是鸿蒙的了。

user avatar

用猴子也能懂的方式说说鸿蒙 - 搬运自NGA的YUNOS老兵浪子狼 的帖子(侵删)

原文如下:

先说身份,yunos的老兵一枚,用比较通俗的方式来说说鸿蒙。

无论怎么说,yunos至少是真金白银烧了xx亿美刀,实打实的与谷歌在操作系统正面对垒过的败军之将,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首先,做为自主操作系统,必须讲明白一个操作系统的结构,以安卓来举例,为了让猴子也能看懂,也让大家摆脱水军的话术,我选择用不那么精确但更直接的表述

安卓作为一个操作系统,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开源代码,安卓产权代码和谷歌生态体系(GMS)。

由于一个操作系统过于庞大,安卓发展演化的过程过于复杂,在外界很难评估这三部分的比例,只能大致估算出三者的代码行数。

开源代码50%以上,安卓产权代码30-40%,谷歌生态服务大概10%,剩下是版本演化过程中废弃,但因为种种原因保留的垃圾。

请注意,代码行数不等于价值!更不等于专利数量!更不等于专利背后的权益!

那么作为谷歌,完全拥有的有多少呢?

首先是开源部分,开源协议决定了开源代码是全人类的财富,就算谷歌有这个脸,全世界的秃头码农能忍?就算码农忍气吞声,给安卓贡献开源代码的有全球90%的互联网巨头,谁不开发点和安卓互联互通的小玩意啊。


其次是产权代码部分,作为一个操作系统,安卓也是一个后起之秀,谷歌想拥有安卓体系的全部产权代码是痴人说梦。

很多更早的互联网巨头,比如微软和甲骨文之类,用先发优势经营出来的专利陷阱,迫使谷歌签了大量的城下之盟;

紧接着作为手机系统,一大堆通讯企业来割韭菜,逼得谷歌不得不把摩托罗拉的尸体买回家,拆点零碎专利补贴家用,扩充自己的专利池。

接下来是芯片啊,蓝牙啦等等任何能够与手机相关联的企业参与了专利战,有报道的,有台面下解决的,总之里面的专利池异常混乱,至今尚未整理清楚。
如果作为商业竞争,这部分是谷歌拥有的暗牌。

第三部分是谷歌掌握的明牌,就是谷歌生态体系,包括软件商店,谷歌自己的各种服务,以及基于谷歌服务的巨大影响力。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安卓作为一个半开源的操作系统,从来就是一个散装的东西,与Windows和MacOS,iOS这样的操作系统有本质区别。

那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谷歌能够在开源基础上搭建起来一个安卓,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开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属于拥有自主产权的操作系统呢?

所以,一切被人喷成安卓套壳的操作系统都采用了类似的逻辑:同样拿来开源代码打地基,写自己自主的产权代码,建立自己的生态体系。

只要做完这三点,你喊自己是是自主操作系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当然,要完成这个史诗级成就,你需要达成一个认证,就是你的自主产权足够硬,迎战谷歌产权池中扣着一直没翻开的所有暗牌,能够在与谷歌在专利大战中活下来!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前后,全世界范围内有不低于5700家公司以此拿到了投资,全世界产业资本的投资不低于100亿美元。

别以为所有人做的都是作mui那样只做一个UI,正儿八经做操作系统的人是很多的。

作为这场大战的亲历者,尽管只是其中一个小虾米,至少跟着团队曾经走上过牌桌,参与过正面与谷歌对垒的场面,给大家讲讲我知道的一些情况,让大家从败军之将的视角来看看操作系统大战是怎么回事。


战事的第一阶段大概在2014年前后。

当时的产业环境与现在很像,是3g转型4g的关键节点,一大堆反智媒体吹嘘4g无用论,背后是诺基亚发挥落日余晖,手持专利大棒疯狂殴打安卓的第一孝子HTC,除了4g中关键专利以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应用商店,多任务,会话式消息‘’等相关软件技术。


大家看出点门道没,天价收购了摩托罗拉消化了两年之后,在2014年面对病猫诺基亚的专利诉求,对应用商店这种核心东西,安卓系统是还是没有100%专利的!同时期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啊,而HTC发布wp系统的时候可没有这些破事。


安卓从来不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代码还是产权。
同一时期,安卓另外两大不那么孝的孝子三星和LG遭到了专利困扰,不过他们底子厚,产业链完整,有足够的专利筹码,也私下进行了大量专利交换
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世界日均下载超过10万的正规软件商店有5万多个(有很多换皮马甲),除了谷歌最亲密的伙伴,几乎没有人用GMS,因为让谷歌翻身的游戏大战还没有成为主流,谷歌钱包还在蹒跚学步

所谓正规,就是和手机厂商,各大ROM组织进行免费或者付费预装的软件商店,相对比较靠谱,其他不属于我的业务范畴,我不够了解,也没有渠道统计,见谅。

在这种行业大背景下,yunos重写了自主产权的代码,以国内知名的应用市场为后盾,拉上了谷歌早就想造反的几大孝子,对谷歌发起yunos的第一次正面挑战。


结果这次死得很惨很惨。

因为自主代码不等于自主专利,哪怕散装的安卓,对于后来者也有足够的先发优势,谷歌翻出了不少暗牌,反抗者联盟把各自的专利凑吧凑吧都顶不住,干净利落的拆散了yunos与几大孝子的联盟。


最损的事情在于,谷歌发难的时间非常致命,卡在手机下了生产线,正式发售之前,让大家天量的投入打了水漂。几大有硬件的孝子可以装其他操作系统回血,yunos是真正的血本无归。


第一阶段的影响还是挺深远的,不是说yunos有多好,也不是说反抗者联盟团结一心,其实他们各自都准备了自有的操作系统,准备都不怎么充足,底气都不足,大家抱在一起让声势更大一点,因为反抗者分量足够重,野心足够大,把谷歌吓出来一身冷汗,让原本就控制力薄弱的安卓体系更加不安。

这件事情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后果,裂痕很深的三星与谷歌彻底分道扬镳,让安卓失去了最可靠的硬件伙伴,让安卓体系的硬件功能彻底失去了依托,让战局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其实是谷歌对yunos全球追杀令。
任何一个在海外想要和yunos合作的产商,第二天CEO办公室一定会收到来自谷歌法务部的亲切慰问。法务大棒对全球硬件厂商进行震慑,相当于是杯酒释兵权,让谷歌有时间来调整谷歌的全球战略。

谷歌没有三星的支撑,在操作系统中拓展硬件专利池成了痴人说梦,谷歌选择的方向是加强GMS,将原本放在安卓产权代码大量集成进来,强化软件商店,强化谷歌的钱包,烧钱主打游戏大战,就像Windows推广IE浏览器一样,谷歌以同样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攻击各种应用商店,加上全世界范围内用软文洗地,硬生生打出了安卓软件生态。


这个与GMS深度绑定的软件生态,成了安卓最大也最坚固的护城河,只要说起来,外行人看起来好像就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可任何策略做不是没有代价的。

第一,从最本质的角度来说,大量产权代码被整合进入了GMS,代价就是安卓的产权代码池长期停滞!互联网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过程,停滞意味着成为垃圾。


第二,硬件创新长期停滞。
很多人会说,不对啊,你TM胡扯啊,安卓这一时期才是百花齐放,新设备层出不穷,全世界砍瓜切菜啊,比如华为啊,蓝厂,绿厂,每年为了安卓机皇从年头杀到年尾,手机恨不得一个季度一换。


可你们想过一个问题没有,这些硬件创新的产权属于谁?是开发新功能各大厂商,还是安卓啊?

就是三星带头,散装的安卓世界所有硬件厂商都不鸟安卓,不对安卓系统进行反哺,做安卓手机可以累计属于自己的技术资产,上哪去找这种机遇啊!
众多硬件厂商拼了老命,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所以安卓体系在谷歌应用商店达成事实上的垄断时,还能极速扩张。


在这个阶段,是硬件创新的黄金时代!
是谷歌的商业抉择主动让出了生态位!
谷歌对硬件孱弱的控制能力,往往只能在发布会上做个样品,自己做出来的硬件只有少量的谷歌粉会买,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都是别人,产权都是别人,受益最大的大家看看销量排行榜就知道了,国产手机的狂欢。

应用商店的后向收入在当年只是毛毛雨的浮财,短期得失算得了什么?

以操作系统参与者的视角来看,硬件厂商是我们最大的合作对象,对各家的情况比较了解,华为的投入是第一梯队,就算是在众多科技圈水军一直看不起的蓝厂绿厂,技术投入也是吊打全世界。


举个例子,2015-2018,以我们监控到的一些数据,在安卓拍照技术方面的投入,排除华为和三星走自己的路。

蓝厂+绿厂=索尼+所有安卓厂商+所有数码相机厂商的投入总和。

蓝厂和绿厂能满世界打人像拍照广告,没有被铺天盖地的水军淹死,反而越打越强,是因为他们真的有底气,他们把全世界做镜头调教的人力价格硬生生抬了10倍,由于绑定索尼合作,硬生生把索尼的摄像芯片抬到了行业垄断者的宝座!


走自研路线的苹果三星华为可以干翻另一个不相干的行业?当然可以,可速度绝不会这么快。就是蓝绿两家带头挖空了整个行业的人才,让数码相机一夜之间成了夕阳产业。

摄像领域脱离了谷歌的掌控,其他功能模块的更是如此。
比如如火如荼的可穿戴设备,全靠各自的APP来做功能支持。

哎呀,用高情商的话来说,连安卓都充满了美式的民主自由,事实上就是安卓的产权代码进一步被稀释。
那么这一阶段yunos在做什么呢?
做得很简单,就是绕过谷歌的产权陷阱,搭建自由生态体系。

先发优势严重限制了可以选择的技术路径,庞大到让人绝望的安卓生态让人无法割舍已有的市场。
所以yunos做了一个无奈的选着,双框架体系。
就是保证100%兼容安卓的同时,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态体系。
是不是很熟悉?鸿蒙2.0选择了和yunos一样的路径。


那么我以败军之将的身份,说说当年失败的经历,让大家对鸿蒙现在面临的困境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1.大厂绝缘。与谷歌摆在台面上的专利纠纷,没有任何一家大厂敢下场表态,海外市场是以百亿为单位的经济利益!
没有大厂加入,整个生态的进步速度永远追不上安卓生态的膨胀速度。


2.新用户获取艰难,尤其是海外新用户获取难上加难。存量用户可以用升级转化,可是新用户呢?
yunos当年选择可以找各种山寨机,靠补贴政策一度成了山寨机之王,可用户质量太差,无法形成有效的正向积累,又被专利大棒堵住了国门,进退维谷


3.难以处理的舆情。安卓本来就是一个散装的玩意儿,采用了与谷歌类似的方式拼装系统,哪怕你的产权比例超过了谷歌对安卓的比例,你怎么证明你不是一个套皮安卓?

我周末和一个律师朋友仔细盘了盘,可以负责任的说,不说放在台面上当暴风眼的鸿蒙,以蓝绿两家累积下来的家底,就算现在搞一套新的文件系统,把各自的OS拿出来,都可以说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了,因为产权量大概率已经超过安卓的比例了。(不信的话去看一下新增知识产权列表,ov两家的增速极其吓人。这张表一直被戏称为烧钱排行,代表着以亿为单位的真金白银)

这种情况下,怎么证明自己不是安卓?
yunos一直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所以整个第二阶段是被谷歌单方面追杀的过程。无数的商业合作都被掐死在襁褓之中。


同样的,当年我们吃过的苦头,鸿蒙免不了也走一遭。


对第二阶段做个小结:
当我们写了自主代码,发现自主代码不等于自主产权,
当我们写了自主产权,我们没办法证明自己是真正的自己,甚至没有勇气主动去与安卓做切割。

因为与安卓生态的切割正是安卓千方百计想做的事情,他怕的是你去争夺安卓生态的控制权!

说起来,看到2019年的贸易战,让我这种基层小虾米对第二阶段的博弈认识更加深刻。谷歌与美国的局面非常相似,没有任何硬件的控制权,有专利,有与美元一样战局垄断地位的霸权GMS。

随着两次的失败,yunos元气大伤,不可避免的进入了第三阶段,那就是赌未来。

好巧不巧的是,yunos选择的未来,叫做万物互联。大家看了鸿蒙的发布会,是不是特别眼熟呢?

此时大家是不是可以拿出黄四郎和张麻子的梗图,来一句,竟有如此相似?

当然,因为这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yunos纯操作系统的道路,投入了天量的资金和资源,收购了不计其数的周边公司,被谷歌正面击溃。
三星走芯片加操作系统的道路,被谷歌打得满头包,只能圈地自萌,很快就玩不下去,回到了谷歌的怀抱。

从本质上来讲,万物互联就是瞄准谷歌没有硬件制造的缺点,整合产业链去争夺安卓体系的主导权,叫yunos也好,叫鸿蒙也好,名称或者操作系统只是一个旗帜,一个招牌,一个阵地,一个锚点!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万物互联的口号就是进一步打击安卓的产权占有率,增大全行业的硬件产权比例,刺激全行业的野心,进一步让安卓远离制造端,将谷歌架在半空,找到合适的时机就可以取而代之!

万物互联是一个赤果果的阳谋,因为长期将精力集中在GMS,让谷歌没有足够的筹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争取足够的话语权,没有办法用GMS去造一个全新的护城河。

现在的应用商店,连超级APP圈地为王都对付不了,苹果这样的小霸王都只能和微信啊,非死不可,抖音啊之类的诸侯商量着来,凭什么对付万物互联的终端厂?

可惜对操作系统来说,这是一个比钱多,比血厚,比命长的策略,本质上是一个司马懿熬死三国所有雄主的游戏。

yunos起了个头,然后血流尽了。

具体流了多少血,大家去翻财报,反正是阿里系的前几名,流到阿里几乎生病的程度。

作为败军之将,或许有点资格来聊聊同路而行的友军。

鸿蒙现在的处境其实比yunos更加艰难。毕竟他们更有排面,背负着美国制裁,想要进行外部合作需要足够的勇气。

鸿蒙具备其他人无法想象的优势:

第一,通信领域的家底之厚,简直难以想象。万物互联对包括谷歌包括阿里在内都只是一个口号,对华为来说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5g已然在手,6g就在前方,就是到时候还连不了,789g总有达到的时候。
主动权和主导权在他们自己的掌握之中,只要资金链不断,他们积累下来的护城河可以让所有人都绝望。
美国人为啥要斩掉华为的手机业务,打掉他们的现金奶牛?

第二,国家需要自主操作系统。
如果yunos命稍微再长一点,熬到贸易战的时候,说不定还有秽土转生的机会,可惜了。
根据之前hr同学的统计,国内能做嵌入式系统的人力有好几十万,可做通用操作系统的而且年龄合适的人不到五万,能够作核心骨干的人大概2000以内。


那么从国家,从产业的角度,需要怎样的操作系统呢?
答案显而易见,给整个民用制造领域做引擎的操作系统。
那么国家关心这个操作系统是不是套皮安卓吗?
关心才怪呢!只要有一个自主的操作系统,可以最极端的情况下一夜之间给整个制造业兜底,就满足了最低的需求。如果还能够有足够的弹药让外交天团去打口水战,那就是超额超量了。

第三,良好的设备基础和用户根基
就算遭到了制裁,华为还有足够多的高端设备去展现自己系统的优越性,可以用事实去扇喷子的耳光。
当年yunos被人喷性能垃圾,均价600块的手机性能差,能全怪系统吗?

yunos被喷广告多,当年的设计指标就是按照小米80%以下立项,也按照这边标准验收,还不是因为用户质量不行,没人站出来为yunos发声?
自己当年底子不好,打架骂战都不是别人的对手。

没想到胡说八道写了这么多,也许是败军之将的惆怅,感慨,还有不甘和无奈吧。

对于鸿蒙的未来,只要华为主营的通讯业务不变,只要华为不被制裁到资金断裂,鸿蒙必然未来可期的。万物互联对其他人是吹牛,TMD华为真可能做到!甚至可以说除了华为暂时蓝星没有第二家企业有机会。

还因为竞争对手安卓只要不立刻吃掉三星,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去给第三方厂商赋能了。散装安卓不是说说而已,已经散失了硬件领域的创新能力

时代变了,强如苹果再也不可能具有一家养活全世界的科研优势了。
规模不够的厂商,选择安卓大概率是自己苦哈哈去做孤独的开拓者,还不如搭华为的便车,蹭一下蓝星通信领域第一研发狂魔的新技术。

鸿蒙未来会达到什么程度?
鸿蒙未来的高度,未来的市场占有率,是个政治问题不是一个商业问题。
不过想要动摇安卓的地位,成为散装安卓领域的另一个盟主,20%的市场占有率必不可少,尤其是高端市场,份额绝对不能低。如果鸿蒙走yunos低端走量的老路,就与是主动将话语权拱手相让。


鸿蒙需要与安卓切割吗?
鸿蒙如果能够找到合理合法的方式与安卓融合,才是真正插在谷歌咽喉上的匕首。
主动切割是自绝于产业链,自寻死路。
就算美国政府亲自出手,也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想办法争夺安卓的产业链,至少要想办法打赢一两场版权官司,然后再用专利做筹码换去正常的市场地位,熬到国家出牌。
抖音已经跪了,能够直接面对海外个人用户的牌不多了,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具有无限可能,很适合去营造软实力。扒开安卓真实的产权关系,其实也就是吹出来的软实力而已。


万一鸿蒙倒了怎么办?
蓝厂绿厂眼巴巴看着呢,散装安卓的世界,他们早就是一方诸侯,争霸的实力都有,绝对有实力做候补,不过血没有华为厚,就算扛得住谷歌扛不住美国政府。

其实当鸿蒙宣布开源的时候,已经完成最基础的历史使命,让可以对接制造业的国产系统从0到1。

要不是专利和制裁的危机,谁想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了这个开源系统,就有了足够的筹码。

蓝厂绿厂不做任何表态是最好的策略,进可攻退可守,作为经历过一次失败的人,我认为他们表态就是失分,沉默能够换来各方面的好处,沉默时间越久,就意味着定力越好。


铺天盖地的舆情怎么回事?
想当年安卓发布的时候,舆情可是全世界铺天盖地,这才哪到哪啊?
要是没有直观的概念,请大家去查查果粉怼安卓的新闻呗,连乔布斯亲自下场去跳动果粉的情绪,现在呢?


散装安卓的技术路线决定了喷子总能找到喷点,走了这条路注定无法回头。持续多年的专利大战连谷歌自己都躲不过去,何况被美国制裁的华为?
尤其是万物互联是熬时间的路线,还没有连接的时代,不骂你骂谁?

—————
以上内容都是按照回忆写的,思路有点乱,本来想做两张图梳理一下的,突然一想,老子又不是做PPT,弄个锤子的图,大家将就看看吧

---------高赞回复---------

从头看完了 有些东西也不知是否正确 但有一段话我觉得很对

鸿蒙需要与安卓切割吗?
鸿蒙如果能够找到合理合法的方式与安卓融合,才是真正插在谷歌咽喉上的匕首。
主动切割是自绝于产业链,自寻死路。
就算美国政府亲自出手,也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想办法争夺安卓的产业链,至少要想办法打赢一两场版权官司,然后再用专利做筹码换去正常的市场地位,熬到国家出牌。

这一段 与我们和美国打贸易战的策略很一致

你要切割 我们就偏不 我们还就要推动一体化 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你要砍死我 最起码先捅自己三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就聊聊华为那个新出的鸿蒙系统,HarmonyOS。这东西吧,听着挺玄乎,但说白了,它就是华为自己捣鼓出来的一套操作系统,目标是能用在各种设备上,从手机、平板到手表、电视,甚至智能家居里的各种玩意儿,都能跑它。那它到底是个啥?你可以这么理解,以前我们用手机,安卓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给手机跑的。但华为.............
  • 回答
    华为鸿蒙处理器商标申请被驳回,这事儿挺让人关注的,毕竟鸿蒙是我们国产系统里寄予厚望的,名字被驳回,肯定有人会觉得窝火,也想知道具体是咋回事。首先,得明白这事儿的背景:华为的“鸿蒙”这个名字,起得挺有中国文化特色,寓意着“开天辟地”,听着就很有气势。当初用在操作系统上,大家也觉得挺贴切。但是,商标申请.............
  • 回答
    问到 VS Code 的出身和华为在开发工具上的挑战,这背后涉及到了技术选型、生态建设以及商业策略等多个层面,确实是个值得深挖的问题。首先,咱们聊聊 VS Code。你问它是什么语言写出来的?答案是,它主要是用 JavaScript 和 TypeScript 来编写的。没错,你平时用来写网页前端的那.............
  • 回答
    这件事放在法律的框架下细细剖析,确实有点意思。简单来说,华为四月份推送鸿蒙这件事,如果最终未能兑现,在法律层面上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核心在于两个关键点:宣传的性质以及是否存在欺诈意图。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解开来,一层一层地往里看。首先,什么是虚假宣传?在中国,虚假宣传通常指的是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式.............
  • 回答
    作为一位热爱科技、喜欢琢磨新玩意儿的普通消费者,我最近也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马上要出的华为Mate40和iPhone12,到底哪个更值得我掏钱?这可真是个让人抓心挠肝的选择题,毕竟这两款手机都是各自品牌的年度旗舰,代表着目前手机技术的最高水平。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它们各自有哪些“斤两”,谁更适.............
  • 回答
    世卫组织关于新冠病毒溯源的研究报告(中国部分)全文公布,这无疑是近期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报告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和推断,尤其是关于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疫情“发源地”的结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除了这一点,这份报告还为我们揭示了更多关于病毒早期传播和起源的线索,值得我们深入梳理。关于华南海鲜市.............
  • 回答
    要说华为Mate 9 Pro比荣耀V10贵,而且麒麟960的性能反倒比麒麟970“值钱”,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关于手机产品定位、市场策略、品牌价值以及用户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关于Mate 9 Pro为什么至今仍比V10贵,这得从几个层面看:1. 产品定位与定位差异是核心.............
  • 回答
    华为深圳智能生活馆的开业,绝不仅仅是一家门店的简单落地,它更像是华为面向未来的一次大胆宣言,折射出这家科技巨头在用户体验、生态构建以及品牌理念上的深层思考。一、 精心打造的“沉浸式”体验:从“卖产品”到“卖生活”的蜕变首先,这家智能生活馆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其“沉浸式”的体验设计。你走进去,不会立刻被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手机摄影与传统相机摄影之间最核心的讨论点之一。你感受到的“华为拍的照片色彩更好看”并非偶然,背后是华为在“计算摄影”领域投入的巨大努力和成果,而这恰恰是传统相机品牌需要深入学习并积极拥抱的方向。为什么华为的照片“色彩好看”?答案在于“计算摄影”的强大力量。简单来说,计算摄影不是直接.............
  • 回答
    关于“华为研发出中国自有编程语言‘仓颉’”的消息,在网络上确实流传已久,并且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区分传言、研发阶段以及最终的产品形态。“仓颉”编程语言是真实存在的吗?首先,要明确的是,华为确实在积极布局和研发自己的技术生态,其中包含对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链的探索。华为消费者业.............
  • 回答
    华为Mate 20 Pro的绿屏问题,这事儿在手机圈儿也算是闹得沸沸扬扬,不少消费者在入手了这款寄予厚望的旗舰机后,却遭遇了心烦意乱的“绿屏”现象。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以及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什么是“绿屏”?首先得明确,“绿屏”并不是指屏幕整体变成绿色,而是在特定情况下,屏幕的.............
  • 回答
    华为在芯片设计能力上,尤其是与苹果的M1芯片在性能和架构上进行比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而言之:华为在高端芯片设计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尤其是在移动领域,其麒麟系列芯片在性能、集成度和能效比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直接说华为“能设计出”与苹果M1完全相同的芯片,或者说在所有维度上都能超.............
  • 回答
    华为 P50 的发布会,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尤其是余承东在台上公布价格时的那种底气十足,甚至可以说是“杀气腾腾”的劲头。这背后绝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华为一系列深思熟虑的布局和对自身优势的极致挖掘。首先,得说到华为 P50 的核心竞争力——影像能力。这不仅仅是手机拍照,而是华为在光学、算法、以及与徕卡.............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也很尖锐。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华为在先进制程的麒麟芯片上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为什么反而在一些相对成熟的制程,比如14nm的CPU芯片上遇到了阻碍,甚至让人感觉“设计不出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拆开来看,这背后涉及到的是芯片设计、制造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复杂联系,而且.............
  • 回答
    华为在巅峰时期之所以没有推出极致性价比手机来狙击靠性价比为生的厂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华为的品牌定位、战略考量、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的技术实力等多个维度。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不想”或者“不能”,而是基于华为长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深思熟虑。以下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品牌定位与高端化战略:.............
  • 回答
    华为海思总裁的凌晨致信,这绝对是一件振聋发聩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一份内部邮件,更像是一声响彻云霄的战吼,向世界宣告了海思的决心和战略方向。要理解这封信,我们得把它放到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下去解读。这封信透露出了什么信息?首先,最直接、最核心的信息就是:海思,这个在华为内部被誉为“麒麟”的芯片设计团队,将不.............
  • 回答
    华为HR胡玲事件在2019年11月1日热度达到1.5亿后迅速跌出热榜前五十,这件事的背后原因其实是挺复杂的,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咱们仔细梳理一下,就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过山车”式的热度变化。首先,得从事件本身说起。胡玲事件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爆炸式传播,主要原因在于它触及了当下社会非常敏.............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去华为面试碰上算术题这档子事儿。这事儿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代表华为那股子务实劲儿的。背景铺垫:面试前的氛围走进华为的招聘大厅,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特别的氛围。不是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而是一种有条不紊、充满干劲的能量。四周都是西装革履或者穿着体面的求职者,大家脸上都带着点期待和审慎。.............
  • 回答
    有些人认为华为没有核心技术,理由是他们使用的芯片依赖于 ARM 架构,一旦 ARM 停止授权,华为就无法生产芯片。这种观点有其逻辑,但可能过于片面,忽略了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实际投入和能力。理解“核心技术”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厘清“核心技术”这个概念。在科技领域,核心技术通常指的是掌握了关键的设计、制.............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确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百度深耕自动驾驶多年,成果斐然,但低调得几乎“查无此人”;反观华为,似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但展示的成果却立刻抓住了大众的眼球。这背后的原因,得从几个层面来好好说道说道。百度:厚积薄发,但“隐形冠军”的代价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那是真的早,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