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肠杆菌在dna复制时会将环状dna断开吗?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大肠杆菌DNA复制时的一些细节。你提到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它触及了细菌DNA复制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处理缠绕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大肠杆菌的DNA是环状的,这是它与我们人类细胞DNA(线状)一个很明显的区别。而且,细菌的DNA通常是超螺旋的,就像一根被拧了很多圈的绳子。

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这个过程:当大肠杆菌的DNA开始复制时,它会形成一个叫做“复制叉”的结构。在这个复制叉处,DNA双链会被解开,以便酶能够读取DNA序列并合成新的链。这就好比你在解开一个被拧得很紧的绳子,但当你解开一端时,另一端会缠绕得更紧。

细菌的DNA复制,就像我们人类的DNA复制一样,有一个方向性。DNA聚合酶是沿着一个方向合成新链的,而当它在环状DNA上移动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在未复制的区域产生正超螺旋,也就是DNA被拧得更紧了。如果任由这种缠绕不断积累,复制叉就会被“卡住”,复制过程就会停止,这对细菌来说是致命的。

那么,大肠杆菌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这就要引入一类非常重要的酶——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s)。在大肠杆菌中,最主要负责这个任务的是DNA旋转酶(Gyrase),它属于II型拓扑异构酶。

DNA旋转酶的作用非常巧妙:

1. 切割DNA:它能够暂时地、可逆地切割DNA双链。
2. 解开缠绕:在切割之后,它会利用ATP的能量,将另一段DNA双链“穿过”被切割的断裂处,从而解开缠绕。
3. 重新连接DNA:最后,它会将断裂的DNA链重新连接起来。

通过这个不断地“切割穿过连接”的循环,DNA旋转酶有效地消除了复制过程中产生的超螺旋,保证了复制叉能够顺利地前进。

所以,回答你的问题:大肠杆菌在DNA复制时,并不会“断开”它的环状DNA,而是通过拓扑异构酶(尤其是DNA旋转酶)的活动,暂时性地切割和重新连接DNA双链,来解除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缠绕,确保复制的顺利进行。 这种切割是可逆的,DNA分子最终会保持其完整的环状结构。

你可以把DNA旋转酶想象成一个技艺高超的解绳匠,它能巧妙地处理那些越拧越紧的绳结,让绳子能够继续被拉开。

我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你更清楚这个过程。如果还有什么想深入了解的,随时都可以再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大肠杆菌的环状 DNA 是这样复制的:

不限于大肠杆菌,使用环状 DNA 储存遗传信息的生物在正常状态下不会将其“主动断开去复制”。线状 DNA 的自由端给 DNA 复制及其稳定性带来困难,真核生物的线状 DNA 靠端粒等机制处理这些问题,原核生物在某些噬菌体或毒素·药物导致其环状 DNA 断裂后共价闭合断口——这包括大肠杆菌在内。

  • 用温和噬菌体将大肠杆菌的环状 DNA 切断为线状,大肠杆菌仍可存活,生长速率、细胞形态、拟核形态、绝大部分基因的表达、对 DNA 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 IV 的依赖性没有明显变化[1]

此外,一些细菌本就有部分或全部 DNA 是线状的。

参考

  1. ^ Cui T, Moro-oka N, Ohsumi K, Kodama K, Ohshima T, Ogasawara N, Mori H, Wanner B, Niki H, Horiuchi T. Escherichia coli with a linear genome. EMBO Rep. 2007 Feb;8(2):181-7. doi: 10.1038/sj.embor.7400880. Epub 2007 Jan 12. PMID: 17218953; PMCID: PMC1796773.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