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DNA半保留复制,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氯化氨中的氮元素合成DNA的基本骨架,为什么不正确?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问到了DNA复制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容易混淆的点。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说“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氯化氨中的氮元素合成DNA的基本骨架”这种说法在解释半保留复制时是不完全准确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DNA的“基本骨架”。DNA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一种五碳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形成的。这两个部分构成了DNA双螺旋的“支撑结构”,而碱基(A、T、C、G)则连接在脱氧核糖上,并向内配对。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氯化氨(NH₄Cl)。

氯化氨提供什么? 氯化氨在水中会解离成铵根离子(NH₄⁺)和氯离子(Cl⁻)。这里的关键是铵根离子(NH₄⁺)。

铵根离子中的氮去哪了? 氮是构成DNA和RNA等核酸分子的重要元素。在生物体内,氮的主要来源是氨基酸,而氨基酸又通过氮循环等途径最终可以从无机氮源(如氨、铵盐)转化而来。所以,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中如果以氯化氨作为唯一的氮源,它确实会利用铵根离子中的氮原子来合成生物体内的含氮分子。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1. DNA骨架不含氮: 正如我们前面说的,DNA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组成的。
脱氧核糖: 这是一个糖类分子,其化学式为C₅H₁₀O₄。它主要由碳、氢、氧元素组成,不含氮。
磷酸基团: 这是一个PO₄³⁻基团,由磷和氧组成,也不含氮。

所以,DNA的“基本骨架”本身并不直接利用氮元素来构建。

2. 氮元素用于构成DNA的哪个部分? DNA分子中含有氮的,是构成DNA的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这四个碱基都是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它们的合成必然需要氮源。

3. 半保留复制与氮源的关系: 了解了DNA的结构,我们就能明白,在DNA复制过程中,新合成的DNA链会利用细胞内现有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这些会通过代谢途径合成)来构成骨架,同时也会利用细胞内提供的含氮碱基(或者利用培养基中的氮源合成碱基)来配对。

如果用同位素标记来研究DNA复制(例如著名的MeselsonStahl实验),通常会标记的是DNA骨架的组成部分或碱基的组成部分:

标记磷: 比如使用³²P来标记磷酸基团,可以追踪磷酸基团如何在子代DNA中分布,从而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因为磷是构成DNA骨架的关键元素。
标记氮: 比如使用¹⁵N来标记培养基中的铵盐(如¹⁵NH₄Cl),那么合成的DNA中,其碱基的氮原子会带有¹⁵N标记。 MeselsonStahl实验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用¹⁵NH₄Cl作为氮源培养大肠杆菌一代,得到全¹⁵N标记的DNA;然后将这些细菌转移到含有¹⁴NH₄Cl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第二次复制产生的DNA会是¹⁵N/¹⁴N杂合DNA,第三次复制则会是¹⁴N/¹⁴N和¹⁵N/¹⁴N的混合。通过密度梯度离心,他们证明了DNA是半保留复制的。

总结一下,为什么说“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氯化氨中的氮元素合成DNA的基本骨架”不正确:

DNA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这两种物质都不含氮。
氯化氨中的氮元素,真正被利用来构建DNA的是DNA中的含氮碱基。

因此,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以氯化氨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会利用氯化氨提供的氮元素来合成DNA的碱基,而DNA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的基本骨架则通过其他途径获得。

在描述半保留复制时,如果我们谈论的是同位素标记实验,强调“氮源”通常是为了标记碱基,而不是骨架。这一点是区分DNA结构组成和复制机制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目描述的判断题是生物试卷常见的文字游戏: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指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而成的长链,不包括含氮碱基,是不含氮的。

“出这种题到底有什么功用”是值得怀疑的。即使学生将来去从事生物科研,用得上这种知识的场景恐怕也是没有的——称之为“屈指可数”都太夸张了。

当然,生物试卷上比这更扯淡的命题方式还有很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问到了DNA复制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容易混淆的点。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说“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氯化氨中的氮元素合成DNA的基本骨架”这种说法在解释半保留复制时是不完全准确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DNA的“基本骨架”。DNA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一种五碳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
  • 回答
    关于转基因大豆食用油的安全性问题,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您提出的DNA不溶于有机溶剂、油中溶解度极低的现象,恰恰是理解这一争议的一个关键点。很多人担心转基因大豆制成的食用油会对人体有害,其担忧的核心通常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转基因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是否会在食用过程中进入人体并产生不良影.............
  • 回答
    在讨论 DNA 能存储多少信息之前,咱们得先明白一个基本道理:DNA 里面“写”信息的方式,和咱们电脑里的二进制代码完全不一样。DNA 的语言:A, T, C, G 这四种碱基咱们电脑存储信息,靠的是 0 和 1。而 DNA,它是生命的蓝图,它存储信息的“字母”只有四种:腺嘌呤(A)、胸腺嘧啶(T).............
  • 回答
    DNA 并不是像多肽链那样,通过自身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盘曲折叠出多种多样的三维高级结构。多肽链(也就是蛋白质)的折叠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妙的过程,其结构的多样性是生命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DNA 的情况则完全不同。DNA 的基本形态是双螺旋结构。这就像一根相互缠绕的、由两条链组成的绳子。这两条链.............
  • 回答
    在探讨DNA复制和网络上复制粘贴图片哪个错误率更高之前,我们得先明白这两件事本质上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出错”机制。DNA复制:生命的蓝图,严苛且精妙想象一下,DNA就像一本无比精细、承载着生命所有指令的百科全书。DNA复制的过程,就是这本书一本不落、一字不差地复印成两本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
  • 回答
    詹姆斯·沃森,一位在科学界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他因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享誉全球,并因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这位曾经的科学明星,在2014年却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决定——拍卖了他的诺贝尔奖牌。这个举动,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无数的涟漪和猜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而且直击了DNA的本质和生命多样性的核心!说实话,你提出的疑问,很多人都会有。看着身边的人,虽然都长得不一样,但总觉得“差不太多”,那DNA这套“密码本”,真的能区分出这么多人吗?DNA的魔法:碱基的组合游戏首先,咱们得聊聊DNA里的“碱基”。你说的对,DNA的根本就是这四种碱.............
  • 回答
    DNA 似乎是一种奇妙的物质,它能够自我复制、修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思考”(通过遗传信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它是否真的“违反”了我们熟知的一些物理学基本定律,特别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简单来说,它描述了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衡量无序程度的指标)总是趋于增加,或者.............
  • 回答
    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这就像一个复杂的指挥系统,确保身体所需的一切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数量被生产出来。这个过程远非一概而论,而是充满了精妙的“选择性”,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导演,知道何时让哪个演员登场,说哪句台词,以及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演员。核心的“剧本”与“指令”:基因首先,我们.............
  • 回答
    DNA连接酶2:你可能没听过的“老二”角色谈到DNA连接酶,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DNA连接酶I(Ligase I),它在DNA复制的滞后链合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将Okazaki片段连接起来,维持DNA的完整性。但你知道吗?其实在我们体内,还有其他几种DNA连接酶,而DNA连接酶II (.............
  • 回答
    DNA的健康如同生命之基,一旦受损,轻则功能异常,重则可能导致细胞死亡甚至癌症。幸运的是,我们的身体拥有一套精密的DNA修复系统,能够识别并纠正这些错误。这些修复机制并非单一的“万能钥匙”,而是根据损伤的类型和程度,采取不同的策略。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DNA修复的几种主要类型。1. 直接修复 (.............
  • 回答
    DNA的双螺旋结构,就像我们平时拧的绳子或者弹簧一样,是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互相缠绕形成的。当你需要“解开”它,比如在细胞复制或者基因表达过程中,这两条链会分开。想象一下,你手里握着一根拧得很紧的双股麻绳。如果你想把这两股麻绳彻底分开,你确实需要把它们拧开。每根麻绳都是一股股细小的纤维缠绕在一起形成的.............
  • 回答
    DNA 真是靠自然演化产生的吗?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涉及到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简单来说,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是肯定的,即 DNA 确实是通过一系列自然过程逐步演化而来的,而非凭空出现或被“设计”出来的。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构成 DNA 的基本单元,以及它们如何在早期地球的条件下,通过物理和.............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从未想过,我们身体里那么多DNA,加起来究竟有多重。说实话,这个问题比你想的要复杂一些,因为“人体DNA总质量”这个说法本身就有几个解读的角度,而且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好几位的数字。但我们可以试着把它拆解开来,一点点地估算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我们说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它触及了DNA保存和复活生物的科学前沿,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首先,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DNA半衰期和动物复活这两件事情,并尝试用一种更自然、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首先,关于DNA的“半衰期”提到DNA的半衰期,这通常是指DNA分子结构发生一定程度降解的速率。你可以把它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最根本的奥秘之一:衰老。很多人直观地认为,既然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DNA,那么生命的衰老,一定是DNA的衰老。这其中有很多我们能理解的逻辑,但事情远比这复杂,并且“DNA死亡”这个说法,用在生物学的语境下,可能不太准确。让我们一步步来梳理。首先,关于DNA的“复制”与“新鲜度”:您.............
  • 回答
    将DNA或mRNA导入高等生物细胞,从而创造出基因融合生物,这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是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领域的核心操作。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投喂”,而是需要一系列精密的设计和执行步骤。首先,要明白我们是将遗传物质“塞”进细胞,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高等生物的细胞,尤其是动物细胞,有一个极.............
  • 回答
    利用 DNA 的重新编程(更准确地说,是基因编辑和基因疗法)来治疗遗传病或解决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缺陷,这是一个极具潜力和争议性的领域。我们将详细探讨这其中的原理、应用、挑战和伦理考量。一、 原理:DNA 的“重新编程”是什么?当我们谈论“DNA 重新编程”来治疗遗传病或解决人类进化缺陷时,我们实际上指.............
  • 回答
    最近关于DNA检测结果显示“土耳其人大部分是希腊人后裔”的说法,这在坊间引起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不少人敏感的神经。要评价这种说法,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DNA检测是怎么回事。它主要是通过分析咱们身体里的基因信息,来推断祖先的迁徙、混血情况。这就像在历史的长河里,通过留下来的“指.............
  • 回答
    如何看待“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因言论涉嫌种族歧视被剥夺荣誉头衔?詹姆斯·沃森,这位与弗朗西斯·克里克一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科学贡献毋庸置疑地载入史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公众形象和声誉却因其多次发表的、被广泛认为是种族歧视的言论而受到严重损害。此次因言论问题被剥夺荣誉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