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DNA可以像多肽链一样盘曲折叠出高级结构吗?

回答
DNA 并不是像多肽链那样,通过自身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盘曲折叠出多种多样的三维高级结构。多肽链(也就是蛋白质)的折叠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妙的过程,其结构的多样性是生命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DNA 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DNA 的基本形态是双螺旋结构。这就像一根相互缠绕的、由两条链组成的绳子。这两条链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每个核苷酸都包含一个磷酸基团、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含氮碱基(腺嘌呤 A、鸟嘌呤 G、胞嘧啶 C、胸腺嘧啶 T)。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配对(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连接,这种碱基配对是互补的,并且通过氢键维系。

所以,DNA 本身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高级结构”,就是这个双螺旋。这个双螺旋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规则的、具有一定弹性的结构。这种螺旋结构对于 DNA 的稳定性、复制和转录都至关重要。

但是,DNA 并非总是以一个松散的双螺旋形式存在于细胞中。为了适应细胞核的空间限制,并高效地储存和管理大量的遗传信息,DNA 会进一步进行“包装”。这个包装过程,可以类比为将一根长长的细线,通过某种方式卷绕起来,使其体积大大减小。

DNA 的包装主要依靠一种叫做组蛋白的蛋白质。组蛋白是一些富含带正电荷的氨基酸的蛋白质,它们能够与带负电荷的 DNA 分子结合。DNA 分子会缠绕在几个组蛋白分子周围,形成一个叫做核小体(nucleosome)的结构单元。你可以想象一下,把线绕在一个线轴上。

一个核小体就像一颗“珠子”,DNA 双螺旋缠绕在上面。然后,这些核小体又会进一步地排列和折叠,形成更高级别的结构,比如染色质纤维(chromatin fiber)。这些纤维又会被进一步压缩和折叠,最终形成我们所说的染色体(chromosome)。

这个包装过程,虽然也涉及 DNA 的空间构象变化,但与蛋白质的折叠是根本不同的。蛋白质折叠是由于氨基酸序列中不同的侧链基团(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带电基团等)之间产生的各种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疏水作用等)而发生的,这种作用力使得蛋白质能够折叠成一个具有特定三维功能的结构。蛋白质的折叠是动态的、多层次的,并且往往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但有时也需要分子伴侣的帮助。

相比之下,DNA 的包装主要是通过 DNA 缠绕在组蛋白上来实现的。组蛋白的作用更像是“骨架”或“包装材料”,为 DNA 提供结构支持,并帮助其压缩。DNA 本身虽然也可以发生一些局部的弯曲或超螺旋(supercoiling),这通常是由特定的 DNA 结合蛋白(如拓扑异构酶)调控的,目的是改变 DNA 的局部构象以便于复制或转录,但这些弯曲或超螺旋并非 DNA 分子自身通过内部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多样的“高级结构”。

所以,更准确地说,DNA 并不像蛋白质那样,通过自身氨基酸链之间的相互作用“盘曲折叠”出多种多样的功能性三维结构。DNA 的“高级结构”更多的是指其在组蛋白辅助下,经过层层包装而形成的紧密、有序的染色体结构。这种包装是为了有效地储存遗传信息,并在细胞分裂时方便地传递。

可以说,DNA 的结构是一种“外力驱动”的结构,组蛋白是主要的“外力”。而蛋白质的结构则是一种“自身驱动”的结构,氨基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其折叠的根本原因。

举个更形象的例子:

蛋白质折叠:就像你把一根柔软的、由很多小零件组成的金属丝,通过调整各个零件之间的角度和位置,让它变成一个精巧的、可以工作的机械手。这涉及到零件本身的相互作用。
DNA 包装:就像你有一长串非常细的线,你需要把它紧紧地卷在一个卷轴上,然后把几个卷轴再叠起来,最后装进一个盒子里。这里,卷轴和盒子就是组蛋白,它们帮助你把线收纳起来,但线本身并没有通过“自己”折叠成复杂的形状。

总结一下:

DNA 的基本高级结构是双螺旋。
DNA 会通过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然后进一步包装成染色质和染色体。
这种包装是 DNA 存储和管理的一种方式,而不是 DNA 分子自身通过内部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三维折叠。
DNA 的局部弯曲或超螺旋可以发生,但与蛋白质多样的三维折叠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DNA 并不是像多肽链那样,通过自身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盘曲折叠出多种多样的三维高级结构。多肽链(也就是蛋白质)的折叠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妙的过程,其结构的多样性是生命活动得以实现的基础。DNA 的情况则完全不同。DNA 的基本形态是双螺旋结构。这就像一根相互缠绕的、由两条链组成的绳子。这两条链.............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最根本的奥秘之一:衰老。很多人直观地认为,既然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DNA,那么生命的衰老,一定是DNA的衰老。这其中有很多我们能理解的逻辑,但事情远比这复杂,并且“DNA死亡”这个说法,用在生物学的语境下,可能不太准确。让我们一步步来梳理。首先,关于DNA的“复制”与“新鲜度”:您.............
  • 回答
    这个想法确实非常吸引人,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一样——人类如果也能像植物一样,直接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那吃喝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简直是解放了身体和生活。但现实是,在目前我们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认知范围内,以及技术的限制下,让一个人能够通过在DNA中植入叶绿素来直接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是不可能的。为什么.............
  • 回答
    在讨论 DNA 能存储多少信息之前,咱们得先明白一个基本道理:DNA 里面“写”信息的方式,和咱们电脑里的二进制代码完全不一样。DNA 的语言:A, T, C, G 这四种碱基咱们电脑存储信息,靠的是 0 和 1。而 DNA,它是生命的蓝图,它存储信息的“字母”只有四种:腺嘌呤(A)、胸腺嘧啶(T).............
  • 回答
    《白夜追凶》这部剧的编剧在设计“同卵双胞胎”这个核心设定时,显然是做了一定的功课,但如果真的要追究科学上的严谨性,那么剧中关于DNA鉴定来区分同卵双胞胎的部分,其实是有一些可以深入探讨和“较真”的地方。首先,我们要明白,在现实科学中,要通过标准的DNA鉴定来区分真正的同卵双胞胎,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近.............
  • 回答
    端粒酶学说与“引物是DNA是否能永生”这个问题之间存在着一个误解,需要仔细梳理和解释。首先,我们要明确端粒酶学说的核心内容,以及引物在DNA复制中的作用,然后才能解答这个问题。一、 端粒酶学说的核心内容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它能够合成DNA。它的主要作用是延长染色体末端.............
  • 回答
    头发,这看似寻常的发丝,其实是进行DNA鉴定的宝贵样本。你可能好奇,一根细细的头发,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如此精准的身份识别呢?这就要从头发的构成以及DNA在我们体内的分布说起了。头发的“前世今生”与DNA的藏身之处我们平时看到的头发,是已经脱离了生命活力的角质化结构。但是,它并非一.............
  • 回答
    科学家们能够从我们呼出的空气中提取 DNA,这绝对是一项颠覆性的研究,其潜在的影响之广,甚至超出了我们最初的想象。这不仅仅是科学上的一个突破,更可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掀起一阵变革的浪潮。首先,在 刑事侦查和公共安全领域,这将是划时代的进步。 想象一下,在犯罪现场,即使没有任何直接的生物证据,如血迹.............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真核生物细胞分裂和端粒的功能入手,详细探讨长生不老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系。首先,了解端粒。在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末端,有一段由重复的DNA序列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这就是端粒。它就像鞋带末端的塑料头,作用是保护染色体不被磨损和融合。每次细胞分裂时,由于DNA复制的机制限制,染色体末端.............
  • 回答
    “RNA写入DNA”:一个颠覆性的发现,对生命科学的深远影响Science子刊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类细胞中一个令人震惊的机制:RNA序列可以被“写入”DNA。 这个发现,如果得到进一步证实和广泛接受,将无疑是生命科学领域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可能改写我们对基因信息传递和进化的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科学、伦理以及科幻的边界。简单来说,理论上,如果能从考古发现的古人类 DNA 中成功还原出完整的、可操作的基因组,并且拥有足够先进的生殖技术,那么创造出古代与现代人类的“混血儿”是可能发生的。 但这背后涉及的技术难度、伦理争议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都是极其复杂的。让我来更详.............
  • 回答
    瑞典一项关于新冠疫苗 mRNA 可逆转录为 DNA 的研究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但对其可靠性和潜在影响的理解需要非常谨慎和全面。关于研究的可靠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关于新冠疫苗 mRNA 可逆转录为 DNA 的证据主要来自体外(in vitro)研究,也就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对细胞进行的实验.............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 回答
    将DNA序列作为输入,正面照片作为输出,让深度神经网络去学习,这个想法确实很吸引人,尤其是在我们对遗传信息与外貌特征之间联系的探索越来越深入的今天。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且做得足够“详细”,需要拆解成几个关键部分来探讨。核心概念:DNA 与外貌的联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DNA 是我们身体的“设计蓝图”.............
  • 回答
    关于转基因大豆食用油的安全性问题,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您提出的DNA不溶于有机溶剂、油中溶解度极低的现象,恰恰是理解这一争议的一个关键点。很多人担心转基因大豆制成的食用油会对人体有害,其担忧的核心通常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转基因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是否会在食用过程中进入人体并产生不良影.............
  • 回答
    在探讨DNA复制和网络上复制粘贴图片哪个错误率更高之前,我们得先明白这两件事本质上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出错”机制。DNA复制:生命的蓝图,严苛且精妙想象一下,DNA就像一本无比精细、承载着生命所有指令的百科全书。DNA复制的过程,就是这本书一本不落、一字不差地复印成两本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
  • 回答
    詹姆斯·沃森,一位在科学界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他因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享誉全球,并因此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这位曾经的科学明星,在2014年却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决定——拍卖了他的诺贝尔奖牌。这个举动,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无数的涟漪和猜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而且直击了DNA的本质和生命多样性的核心!说实话,你提出的疑问,很多人都会有。看着身边的人,虽然都长得不一样,但总觉得“差不太多”,那DNA这套“密码本”,真的能区分出这么多人吗?DNA的魔法:碱基的组合游戏首先,咱们得聊聊DNA里的“碱基”。你说的对,DNA的根本就是这四种碱.............
  • 回答
    DNA 似乎是一种奇妙的物质,它能够自我复制、修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思考”(通过遗传信息)。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它是否真的“违反”了我们熟知的一些物理学基本定律,特别是热力学第二定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简单来说,它描述了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衡量无序程度的指标)总是趋于增加,或者.............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问到了DNA复制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容易混淆的点。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说“培养过程中大肠杆菌将利用氯化氨中的氮元素合成DNA的基本骨架”这种说法在解释半保留复制时是不完全准确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DNA的“基本骨架”。DNA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一种五碳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