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science子刊发表论文发现人类细胞可以将RNA序列写入DNA?

回答
“RNA写入DNA”:一个颠覆性的发现,对生命科学的深远影响

Science子刊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类细胞中一个令人震惊的机制:RNA序列可以被“写入”DNA。 这个发现,如果得到进一步证实和广泛接受,将无疑是生命科学领域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可能改写我们对基因信息传递和进化的理解。

核心发现:RNA向DNA的“逆转”

长期以来,我们所熟知的“中心法则”描绘了生命信息的单向流动:DNA编码信息,通过RNA转录出来,再由RNA指导蛋白质合成。然而,这个研究挑战了这一核心认知,提出了一种“反向”的信息传递途径——RNA序列并非只能被动地扮演信使的角色,而是能够作为模板,在特定酶的作用下,被逆转录成DNA序列,并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

具体而言,这项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的酶,在人体内普遍存在,并且具有将RNA序列作为模板,合成DNA的能力。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新发现的逆转录酶,并非我们已知的那种来自病毒(如HIV)的逆转录酶,而是一种内源性的、由我们自身细胞产生的酶。它能够识别特定的RNA分子,并将其信息以DNA的形式“记录”下来。

过程解读:一个精密而隐秘的“剪贴”过程

这项研究的细节描绘了一个相当精密且此前未被察觉的细胞内过程。

1. RNA的来源: 细胞内存在着大量的RNA分子,包括信使RNA(mRNA)、长非编码RNA(lncRNA)等等。这些RNA是DNA转录的产物,承载着各种遗传信息。
2. 逆转录酶的识别与作用: 研究发现,内源性的逆转录酶会主动寻找特定的RNA分子,尤其是那些在细胞内不稳定或正在被降解的RNA。它能够“阅读”这些RNA的序列。
3. DNA的合成: 一旦识别到目标RNA,逆转录酶就会利用细胞内的游离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s),以RNA为模板,合成一条与RNA互补的DNA链。
4. DNA的整合: 最具革命性的一点在于,合成的DNA链并非就此终止。研究表明,这种新发现的逆转录酶还具备一种整合酶(Integrase)的功能,或者与细胞内的整合酶协同作用,能够将这段新合成的DNA片段,插入到基因组DNA的特定位置。

这意味着,原本只存在于“中间层”的RNA信息,最终变成了“永久性”的基因组组成部分。

潜在的机制和影响:

这项发现打开了无数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其潜在的机制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基因组的动态性与适应性: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基因组是相对稳定的。但如果RNA可以被写入DNA,那么基因组的构成将变得更加动态。细胞或许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地将某些重要的RNA信息(例如,编码对环境变化做出响应的蛋白质的RNA)“固定”到基因组中,从而加速适应过程。这是一种全新的进化机制。
“非编码RNA”的新角色: 许多长非编码RNA(lncRNA)的功能尚未完全阐明。这项研究提示,这些lncRNA可能不仅仅是基因调控的辅助者,它们本身也可能包含着重要的信息,可以通过逆转录成为DNA,影响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疾病的根源? 如果这个机制失控,例如某些RNA被错误地写入了关键基因区域,可能会导致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异常,甚至引发癌症或其他遗传性疾病。病毒感染,特别是逆转录病毒,可能就利用了这种内源性的逆转录机制。
外泌体与细胞间通讯: RNA可以通过外泌体等方式在细胞间传递。如果一个细胞中的RNA被写入了DNA,那么这些DNA片段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被传递到其他细胞,或者指导产生新的RNA,进一步影响整个生物体的生理状态。
表观遗传学的延伸: 基因组序列本身并没有改变,但新插入的DNA片段可能会影响周围基因的表达,这是一种新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

这项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

意义:

1. 挑战“中心法则”: 这是最直接的意义。它打破了我们对生命信息流动方向的固有认知,提出了一个“RNA到DNA”的全新维度。
2. 重新定义基因组: 我们的基因组不再只是“静态”的遗传蓝图,而是一个可能不断接受“外来”信息(来自自身RNA)并整合的“活性”系统。
3. 揭示新的进化途径: 为生物适应环境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可能解释一些快速适应性进化的现象。
4. 疾病机制的新视角: 为理解某些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正如所有开创性的研究一样,这项发现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大量的后续研究来证实和深入。

普遍性和频率: 这种“RNA写入DNA”的机制在人体内普遍存在吗?发生的频率有多高?哪些类型的RNA更容易被写入?
特异性与调控: 逆转录酶如何选择特定的RNA?整合到基因组的哪些位置?这个过程是否受到严格的调控?
功能性验证: 被写入的DNA片段是否真的对细胞功能产生影响?它们是否会参与基因表达、蛋白合成或者其他生物学过程?
进化证据: 在其他物种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机制?

总而言之, 这项Science子刊的发现,如同在生命科学的浩瀚宇宙中点亮了一盏新的明灯。它挑战了我们坚信不疑的理论,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也为我们理解生命如何运作、如何进化,以及如何应对疾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预示着生命科学的未来将充满更多令人惊叹的发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就提出的问题简单说几句:

1. 人体中存在着RNA逆转录为DNA的通路,这一研究是否会动摇生物学中基本定理中心法则?或是进一步修整完善中心法则?

如果认为RNA->DNA的信息流动动摇了中心法则,那么中心法则已经被揍了几百遍了——不信你问问转座子和端粒酶

转座子——是一类非常特别的DNA序列,可以从基因组的某个位置上断裂或复制出来,再插入到其它的基因组位点上去,完成序列在基因组上的“跳跃”。其中,依赖于逆转录过程的反转座子就可以完成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反转座子在Pol II的作用下转录为RNA后,又反转录为cDNA,并插入到基因组的其它位置上:

端粒酶(Telomerase)——一种逆转录酶,负责帮助你的生殖细胞永葆青春,端粒酶自身携带一段RNA序列,以这段序列为模板,端粒酶不断在细胞的端粒上添加重复序列,避免因细胞复制导致的端粒缩短——不然你的生殖细胞就要先于你老死了

此外,以RNA为模板修复损伤的DNA也不是啥新鲜事儿了,尤其是对DNA双链断裂的修复,以RNA为模板的DNA损伤机制不光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在其他真核生物——纤毛虫和芽殖酵母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至于中心法则这个问题,逆转录不也是中心法则吗哈哈哈,而且作者自己也说Polθ的修复机制类似于逆转录病毒的反转录酶(retroviral reverse transcriptases)hhh。

2. 癌细胞中高度表达的聚合酶θ是否有机会成为抗癌药物的有效候选靶点?

其实已经在搞了

DNA修复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早前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研究者发现BRCA1或BRCA2突变患者的肿瘤细胞携带这特定的DNA修复突变,因此对同样能阻碍DNA修复的PARP(另一种DNA修复酶)抑制剂尤其敏感。PARP抑制剂通过与PARP1或PARP2催化位点的结合,导致PARP蛋白无法从DNA损伤位点上脱落。被束缚在DNA上的PRAP在DNA复制时会导致DNA复制叉停滞和DNA复制无法顺利进行。这时候,细胞通常会激发称为同源重复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HRR)的修复方法来修复这个错误。BRCA1、BRCA2和其它称为“类BRCA” (BRCAness) 的蛋白在HRR中起到重要作用,当这些蛋白功能受损导致HRR功能失常时,细胞运用的其它DNA修复方法通常会引入大规模的基因组重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而有些患者对PARP抑制剂有耐药性,有可能是因为其它的DNA修复机制在PARP受抑制时发挥了替代作用,而Polθ在肿瘤中的高表达和修复作用也已被知晓,因此多家制药公司正在合作开发能用于RARP抑制剂耐药患者的Polθ抑制剂,尝试通过阻断多种DNA途径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3. 这一研究对mRNA疫苗技术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没啥影响,至少现在没什么影响

人类基因组里面约有8%来自于远古时期的逆转录病毒感染。这些基因组内源的逆转录病毒或相关序列在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大部分不再转录(比如超甲基化抑制或是片段丢失),而有一些逆转录病毒相关序列似乎和人类的诞生紧密相关。比如HERV-H 在2,500万年前感染人类祖先,并且整合到基因组中,有证据表明HERV-H 的感染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

同时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指出Polθ可能有助于人类细胞对于嵌合序列(插入序列)的耐受效应,细胞也不会因为插入了一段序列就直接嗝屁...


参考:

C Lavialle, G Cornelis, A Dupressoir,等. Review article: Paleovirology of ‘syncytins’, retroviral env genes exapted for a role in placentation[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3.

Lord C J , Ashworth A . PARP inhibitors: Synthetic lethality in the clinic[J]. Science, 2017, 355(6330):1152-1158.

Ashley K , Patel M , Keskin H , et al. Transcript - RNA - templated DNA recombination and repair[J]. Nature, 2014.

Repare Therapeutics Announces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with ON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or Repare’s Polθ Inhibitor Program in Japan and Selected Territories in Asia | Repare Therapeutics, Inc.

Science:《科学》癌症特刊-PARP抑制剂深度盘点-MedSci.cn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RNA写入DNA”:一个颠覆性的发现,对生命科学的深远影响Science子刊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类细胞中一个令人震惊的机制:RNA序列可以被“写入”DNA。 这个发现,如果得到进一步证实和广泛接受,将无疑是生命科学领域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可能改写我们对基因信息传递和进化的理.............
  • 回答
    《Science》杂志公布的2021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无疑为我们勾勒出了过去一年科学研究的宏伟图景。这份榜单的意义远不止于罗列某项研究的成就,它更像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人类智慧在挑战未知、解决难题过程中的闪耀光芒。整体评价:前瞻性与影响力并存从整体上看,这份榜单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 跨学.............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Science》3月1日发表的这篇关于“室温下循环塑变对铝合金析出强化的研究”。这确实是一篇非常有意思且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工作。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分析:1. 研究的核心突破与创新点: 核心发现: 这篇文章最令人瞩目的发现是,在室温下的循环塑性.............
  • 回答
    深度解读《Science》封面文章:人类层次概念学习的新突破——概率规划的魔力《Science》杂志的最新封面文章《通过概率规划归纳的人类层次概念学习》(Learning Human Hierarchical Concepts via Probabilistic Program Induction).............
  • 回答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言博同学,年仅25岁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论文,且该论文的影响因子突破100,这无疑是一件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对于这样的报道,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和评价:1. 学术实力与科研能力: 《Science》的地位: 《Science》是全球最顶尖.............
  • 回答
    2017 年 1 月 26 日,《Science》杂志刊登了一篇引起科学界轩然大波的重磅论文: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宣布,他们成功制备出了固态的金属氢。这篇论文的出现,无疑是材料科学领域乃至整个物理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的事件,它的意义之深远,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金属氢”本身。在宇宙.............
  • 回答
    隼鸟2号的Science连发:一次意义非凡的行星科学成就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Hayabusa2)近期连续在国际顶尖科学期刊《Science》上发表三篇重磅论文,这无疑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行星科学领域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这样的密集发文,尤其是在《Science》这样的顶级期刊上,.............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歼8系列战机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是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列战机在冷战时期具有显著的军事意义,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其性能和作用逐渐被后续机型取代。以下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性能分析、发展演变、军事影响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由于无法直接访问《睡前消息》第409期的具体内容(可能因平台更新、用户输入误差或节目名称不明确导致无法准确检索),以下将基于对“睡前消息”类节目的常见结构和主题进行推测性分析,并提供一般性的评价框架。若您有更具体的背景信息(如节目来源、发布时间等),可补充说明以便更精准回答。 一、节目内容推测(基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