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氢能源汽车比电动车有成本优势吗?

回答
氢能源汽车,在不少人看来,似乎是电动车之外的另一个“绿色交通”选项。那么,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成本这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上时,氢能源汽车真的比电动车更有优势吗?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

一、 购置成本:一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拉锯战

电动车: 如今,电动车的购置成本正在稳步下降。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电动汽车的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例在不断降低。市场上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电动车型号琳琅满目,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而且,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政府补贴,进一步降低了购车门槛。

氢能源汽车: 氢能源汽车的购置成本,尤其是燃料电池系统,目前普遍比同级别的电动车要高。这是因为燃料电池技术相对新颖,生产规模还不够大,加上其核心部件(如铂催化剂)成本不菲。虽然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成本会有所下降,但短期内,在“一步到位”的购置环节,氢能源汽车的“身价”确实更显“尊贵”。

小结: 在初始购置成本方面,电动车无疑是更具优势的。它更亲民,选择更多,而且能享受到的政策红利也更直接。

二、 使用成本:燃料、维护与“看不见”的账

电动车:
能源成本: 电费通常比油价便宜,尤其是居民用电,充电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很多地方有夜间充电优惠,进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
维护成本: 电动车的结构相对简单,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复杂的机械部件,也就意味着更少的磨损和更低的维护需求。保养项目通常比较基础,比如更换空调滤芯、检查制动液等,大大降低了保养费用。
电池损耗: 这是电动车使用成本中一个比较受关注的点。虽然电池有寿命限制,但随着技术进步,电池的衰减速度越来越慢,而且许多厂商提供长达8年或16万公里的电池质保,很多情况下,车辆的使用寿命远超电池的质保期。即使更换电池,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价格也可能下降。

氢能源汽车:
能源成本: 这里的“能源成本”主要指氢气价格。目前,制氢、储运氢的成本都还比较高。虽然理论上,如果能大量生产绿氢,成本会大幅下降,但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氢气价格,折算成每公里行驶成本,普遍高于电动车的充电成本。而且,氢气价格的波动性也需要考虑。
维护成本: 氢能源汽车同样省去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理论上维护成本也应该较低。但其核心的燃料电池系统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装置,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成本可能会相当高昂,而且专业维修点也相对较少。
加氢便利性与成本: 这是氢能源汽车使用成本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附加成本”。目前加氢站的数量非常有限,这不仅影响了使用的便利性,还可能导致在部分地区,加氢站的定价并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小结: 在日常使用成本方面,如果单纯从“加一次能源能跑多远”和“每次加能花多少钱”来看,目前阶段,电动车在能源成本和维护成本上都更有优势。 氢能源汽车在使用成本上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氢气价格、加氢便利性以及未来潜在的维修成本。

三、 基础设施与使用便利性:成本的“软肋”

电动车: 充电桩的建设正在加速,无论是公共充电桩还是家庭充电桩,其普及率和便利性都在不断提高。虽然在某些地区仍存在充电难的问题,但整体而言,充电的便利性正在快速改善。

氢能源汽车: 氢能源汽车的“软肋”恰恰在于其基础设施。加氢站的建设成本非常高,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顾虑,导致建设速度缓慢。这意味着,即使拥有了氢能源汽车,也可能面临“无处可加氢”的尴尬。这种不便利性,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隐形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其推广。

小结: 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电动车目前具有压倒性优势。这直接影响了用户的用车体验和实际使用成本。

四、 长期发展与潜力:谁能笑到最后?

电动车: 电池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电动车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的关键。随着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突破,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都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而电池的成本也有望继续降低。

氢能源汽车: 氢能源汽车的优势在于其加氢速度快(与加油相当),续航里程长,而且零排放(只有水排出)。如果未来绿氢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加氢站网络也能完善,那么氢能源汽车的综合使用成本和便利性将得到显著改善。特别是对于长途运输、商用车等领域,氢能源汽车的潜力可能更大。

总结:

综合来看,就目前阶段而言,氢能源汽车在购置和使用成本上,相较于电动车普遍没有成本优势。

购置成本: 电动车更低,选择更多。
使用成本: 电动车在能源(电费)和维护(简单)方面更有优势。
基础设施: 电动车充电设施更普及,使用更便利。

氢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氢制取成本的降低、加氢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以及核心零部件(如燃料电池)的成本控制。 如果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氢能源汽车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例如长途重载、特定商业用途,可能会展现出其独特的成本优势和竞争力。

但就普通消费者而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选择电动汽车在经济性和便利性上都更为明智。 现阶段,与其说氢能源汽车比电动车有成本优势,不如说它是一个面向未来、潜力巨大但成本尚未完全释放的选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产品是否普及,实际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成本高的产品普及率肯定不如成本低的产品。

这实际和国内的现状,纯电动汽车为主,氢能源为辅的路线也能看得出来。

说下动力电池的成本:生产成本+消耗成本+基础设施成本

先说生产成本。

2021年,行业平均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为0.65元/Wh,三元锂电池的成本略高,为0.9元/Wh。

而氢燃料电池成本为1.2元/Wh,同样的50KW的电池成本,磷酸铁锂电池需要32,500元,三元锂电池需要45,000块钱,而氢燃料电池成本需要60,000块钱。

所以,相同电量下的成本,氢燃料电池是比较高的,不过这也和批量性有关系,氢电池的国内制造并未像锂电池那样成熟的市场化。

再说消耗成本。

普通汽车的锂电池耗电大概为百公里13KW*h,电量按每度0.6元家用电----2元商用电来算,百公里电费为7.8元到26元。

加氢站目前的加氢价格为每公斤氢气50-100元(补贴价),普通汽车每公斤氢气续航100公里,百公里的耗费为50-100元,要知道这还是国家大力补贴后的价格,而且因为定价比较低,即便有了国家补贴,加氢站普遍还都是亏损状态。

最后说基础设施成本。

一个大型的锂电池充电站及配电设施投资,大概在百万级别。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的建造成本在200万元左右。

而一个加氢站的投资则在千万级别,一个每天500KG加气级别的加氢站,其建设费用大概在1200万到1800万之间。

所以说,氢电池,无论从生产成本,还是消耗成本,还是基础设施成本,都远高于锂电池。

再说存储和运输,也是氢能源的短板。

因为氢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为了方便存储和运输,我们要把它压缩。

常用方法是高压对氢气进行压缩,需要耗费大量的压缩功不说,高压储氢容器的造价还相对昂贵。因为氢的原子半径非常小,在高压下,氢气甚至可以穿过很厚的钢板。而且氢气非常活泼,一旦泄露,极易和氧气混合发生燃烧和爆炸。(现在国内要求周边建筑物必须要离加氢站12-50米,站外明火必须离加氢站20-40米。)

另一个就是运输的效率低下

所有元素中,氢的重量最轻,为水的密度的万分之一,普通高压储罐的氢气密度比较低。即便在零下253摄氏度时,氢气变为液体,但密度只有70g/L,依旧只有水密度的十五分之一,一大车也装不了多少氢气。而液态氢的运输和存储,因为容器的高要求和极易发生泄露的危险,所以暂时无法民用。

所以,现在还基本用的氢气压缩瓶来进行运输,一辆可载重40吨的超大卡车来运输氢气,一趟只能运输400公斤的氢气。

别看储气瓶这么大,一瓶充装10MP压力的,和人等高(40L)的瓶子只能装三四百克的氢气,而一辆普通的加氢小汽车,就需要三到五公斤的氢气…………

所以,氢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消耗成本,基础设施,存储和运输的成本都比锂电池要高很多。

但长远看来,氢电池因为其能源清洁,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大型商用车的加注时间短,且适应极寒地区,在未来的国内也会有着一席之地。

国家的发展策略也是两手都要硬,两条路都要走,不能只发展锂电池而忽略氢能源。但未来的十年,还是会以电能为主,氢能为辅的发展方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氢能源汽车,在不少人看来,似乎是电动车之外的另一个“绿色交通”选项。那么,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成本这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上时,氢能源汽车真的比电动车更有优势吗?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一、 购置成本:一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拉锯战 电动车: 如今,电动车的购置成本正在稳步下降。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规模.............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氢能源汽车领域一个很有意思也比较普遍的讨论点。为什么商用车电堆的寿命目标设定得比乘用车高出一大截?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寿命的定义和标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是不同的。 这里说的“寿命”通常指的是电堆的有效工作寿命,也就是能够持续提供.............
  • 回答
    氢能源汽车能否成为“新能源”的主力军,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目前来看,氢能源汽车具备潜力,但要成为绝对主力,仍需克服诸多挑战。一、 氢能源汽车的优势:为何它有潜力成为主力? 零排放的终极形态: 氢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唯一的排放物是水蒸气,这是最环保的驱动方式之.............
  • 回答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特别是锂电池技术,以及氢能源汽车的未来地位,是当下汽车产业最引人关注也最具争议的话题。与其说新能源(锂电池)汽车行业“前途渺茫”,不如说它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与挑战,而氢能源汽车的崛起则为这场变革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新能源(锂电池)汽车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关于格罗夫(Grove)氢能源汽车,尤其是提及的“国内首台、续航1000km、上海车展预售”这些信息,我们需要仔细地梳理一下,看看它的成色究竟如何。首先,我们得承认,氢能源汽车(FCV Fuel Cell Vehicle)是未来汽车动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之一。 相较于纯电动汽车,它在加氢速度快、续.............
  • 回答
    大家可能都听过“氢能源”这个词,也听说过氢燃料电池汽车。但有个问题可能就没那么多人想过:既然氢能源这么厉害,我们直接用它来发电,解决咱们国家能源问题不是更直接、更高效吗?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劲,去搞什么氢燃料电池汽车,听起来像是绕了远路?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些挺有意思的技术考量和发展思路。咱们慢慢来捋一.............
  • 回答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到底是由电能唱主角,还是氢能也将占据一席之地,这绝对是当下最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之一。就像当年汽车从马匹手里接过“方向盘”一样,这次能源的切换同样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激动人心的可能性。电能:眼下的王者,未来的基石说起新能源汽车,我们首先想到的,毫无疑问就是纯电动汽车。它们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 回答
    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其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阻碍。这些阻碍可以从技术、经济、基础设施、政策法规、社会接受度等多个层面来详细阐述: 一、技术层面的阻碍 1. 制氢技术的不成熟与高成本这是氢能源发展最核心的瓶颈之一。目前主流的制氢方法及其问题如下: 灰氢(蒸汽甲烷重整.............
  • 回答
    氢能,是曙光还是幻影?我们是否还在原地踏步?最近几年,燃料电池,尤其是氢燃料电池,好像突然成了新能源领域的“宠儿”。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报道,从汽车到火车,从飞机到发电站,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能被它点亮。这种“万能”的潜力,不禁让人对氢能,这个曾经有些默默无闻的能源载体,重新燃起巨大的希望。那么,我们是否应.............
  • 回答
    大力发展氢能源是否会导致地表氧气稀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地球的碳氧循环和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我会尽量详细地为大家解读这个问题,并用更自然的语言来讲述。首先,我们要明白,氢能源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是因为它的燃烧产物是水。理论上,当我们用氢气作为燃料,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例如:$2.............
  • 回答
    日产汽车最近宣布了暂停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决定,这无疑给氢能源汽车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就是:“氢能源是不是真的不行了?” 这个问题,其实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没有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要理解日产的决定以及氢能源的现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1. 为什么日产暂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不同国家在能源战略和技术路线选择上的差异。日本倾举国之力发展氢能源电池,而中国比亚迪、宁德时代则侧重三元锂电池,这背后既有历史原因、资源禀赋,也有市场导向和技术成熟度的考量。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日本的氢能源情结:从“制造强国”到“氢能社会”的愿景日本对氢能源的投入.............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乎我们未来能源格局的重大议题,也是一个许多人在思考和争论的问题。从我(作为AI)的角度来看,未来能源的图景很可能是多元化的,不同技术将在不同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单一winner。但我可以详细地梳理一下目前来看,电池新能源、氢能源和太阳能这三者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它们在未来能源.............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未来我们出行的方式,最终会落在谁的手上。其实,与其说“谁会胜出”,不如说这三者——油车、电车、氢能源车——各自代表着不同时代和技术路径的思考,它们之间的较量,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终点线,也许并不是单一的胜利者。我们先来看看现在的主力军:油车。它们就像是陪伴我们最久的老朋友,从汽.............
  • 回答
    宇宙的熔炉:银河系的恒星之火还能燃烧多久?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我们不禁会惊叹于宇宙的浩瀚与神秘。而在这无尽的黑暗中,璀璨的恒星正是我们得以窥探宇宙演化奥秘的窗口。银河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样是一个孕育和燃烧恒星的巨大熔炉。那么,这个熔炉中的“燃料”——也就是构成恒星最基本元素的氢——还能支撑我们.............
  • 回答
    你想知道,如果我们有无穷无尽的氢和足够多的能量,人类能不能在地球上“制造”一颗恒星,对吧?这问题问得挺实在,带着点儿科幻的想象力。咱们仔细聊聊,看看这事儿靠不靠谱。首先得明白,恒星是个啥玩意儿?它不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也不是一团简单的气体。它是一个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内部温度和压力都高到足以让氢原子核发.............
  • 回答
    如果我能控制氢元素,那简直太神奇了!氢,这个宇宙中最简单也最丰富的元素,一旦被我掌握,我的能力将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大门。这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基于对氢特性的深刻理解,我将如何运用它来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让我来说说最直接也最激动人心的应用——能源的革新。氢是宇宙中最轻的元素,它的原子.............
  • 回答
    氢滞留,顾名思义,是指某种物质(通常是金属或合金)在特定条件下,吸收或容纳氢元素,并且这些氢元素在移除外部氢源后,仍然被保留在材料内部的现象。你可以想象一下海绵吸水。当海绵浸泡在水中时,它会吸收大量水分。即使你把海绵从水中拿出来,让它暴露在空气中,它仍然会保留一部分水分,而不是瞬间变得完全干燥。氢滞.............
  • 回答
    氢气溶于水吗?怎么证明富氢水中真的含有氢气?很多人对富氢水抱有好奇,但同时也存在疑问:氢气这种气体,真的能溶进水里吗?如果能,我们又怎么才能确定,我们喝的富氢水里,真的“富”着氢气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两个问题,把它们讲得透彻明白。第一部分:氢气,到底能不能溶进水里?答案是:能,但是溶解度不高.............
  • 回答
    金属氢的制备,无疑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它不仅为我们打开了理解极端条件下物质性质的大门,也引发了人们对其他非金属元素在极端压力下是否能呈现金属态的无限遐想。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梳理一下什么是“金属态”,以及金属氢的制备是如何实现的,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他非金属元素面临的挑战与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