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应不应该对燃料电池(氢能源)继续抱有幻想?

回答
氢能,是曙光还是幻影?我们是否还在原地踏步?

最近几年,燃料电池,尤其是氢燃料电池,好像突然成了新能源领域的“宠儿”。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报道,从汽车到火车,从飞机到发电站,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能被它点亮。这种“万能”的潜力,不禁让人对氢能,这个曾经有些默默无闻的能源载体,重新燃起巨大的希望。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对它抱有这份“幻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剖析一下。

让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氢能如此迷人。

首先,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零排放”的承诺。当氢气在燃料电池中与氧气反应时,产生的唯一产物是水。这听起来多么美好!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今天,一个能够真正做到“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无疑是人类的福音。想象一下,汽车尾气不再是滚滚的黑烟,而是淡淡的水汽,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

其次,氢气的能量密度相对较高。虽然单位质量的氢气能量密度惊人,但考虑到其极低的密度,实际应用中的储运是另一番景象(我们稍后会聊到)。不过,从能量转化为可用能量的角度看,燃料电池的效率往往比内燃机更高,这在能源利用上是一种进步。

再者,氢气的来源可以多种多样。理论上,水可以通过电解产生氢气,这使得它具备了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相结合的巨大潜力。当绿色的电力被用来电解水制氢, then we have a truly sustainable energy cycle. 这种“绿色氢”的生产模式,才是氢能真正被看好的关键。

然而,现实往往比美好的设想复杂得多。

当我们将目光从理论转向现实,那些“幻想”就开始遇到不少严峻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坎坷”。

1. 制氢成本与效率:

虽然我们提到了“绿色氢”的美好前景,但目前大部分的氢气生产仍然依赖于化石燃料(如天然气重整)。这个过程不仅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其经济性也并不比直接使用化石燃料有压倒性优势。而“绿色氢”的生产,即通过电解水制氢,目前的能源效率仍然有待提高,并且需要大量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支持。如果用来电解水的电力本身就不是绿色的,那么这个过程的“清洁”性就大打折扣了。

2. 储存与运输:

氢气是一种极轻的气体,其体积能量密度非常低。这意味着,要储存和运输与汽油或柴油同等能量的氢气,需要巨大的压力(高压气态储存)或者极低的温度(液氢储存)。高压储氢罐需要非常坚固的材料,这增加了成本和重量,也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氢储存则需要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这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并且液氢容易挥发,储存和运输的损耗也不容忽视。目前的加氢站建设,也是一个巨大的成本和技术挑战。

3. 基础设施建设:

从制氢、输氢到加氢,再到燃料电池的应用,这整条产业链都需要全新的基础设施。我们现在习惯了加油站,但未来可能需要遍布全国的加氢站网络。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换个牌子”,而是涉及管道、储罐、加注设备等一系列重大的投资和技术革新。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4. 燃料电池的寿命与成本:

虽然燃料电池技术一直在进步,但其寿命、耐久性以及制造成本仍然是限制其大规模推广的重要因素。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如质子交换膜(PEM)和催化剂(通常是铂金),成本高昂,而且容易受到杂质的污染而影响性能和寿命。如何在保证效率和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这些关键材料的成本,并提高其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是研发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5. 安全性顾虑:

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其爆炸极限范围很广,一旦发生泄漏,后果可能比汽油更严重。虽然现代的储氢技术和安全措施已经相当成熟,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但公众的认知和心理接受度仍然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建立的过程。每一次潜在的事故都会放大人们的担忧。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对氢能的“幻想”?

我想,说“幻想”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与其说是幻想,不如说是对一种有潜力但面临严峻挑战的新能源技术的审慎期待。

首先,我们要承认,氢能的“清洁”属性和广泛的应用潜力是无法忽视的。在某些特定领域,例如长途重载的卡车运输、船舶、航空以及电网调峰等,氢燃料电池确实展现出比纯电动汽车更具优势的解决方案。例如,卡车对续航里程和快速补能的需求,以及飞机对能量密度的严苛要求,都使得氢能显得尤为关键。

其次,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困难就止步不前。科技的进步往往就是在不断克服挑战中实现的。目前,全球范围内对氢能的研究和投资都在持续加码,包括改进制氢技术、降低储氢成本、提高燃料电池寿命以及完善安全标准等等。如果这些技术瓶颈能够被有效突破,那么氢能的未来是值得期待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

保持“审慎乐观”,而非“盲目幻想”。 我们应该认识到氢能的潜力和挑战并存,不应过度神化,也不应因噎废食。
区分“绿色氢”与“灰氢”。 发展真正可持续的“绿色氢”生产是关键,而过度依赖“灰氢”(来自化石燃料)会削弱其环保优势。
聚焦实际应用场景。 氢能并非适用于所有领域,应优先发展其最具竞争力的细分市场,例如商用车、重工业等。
技术突破是核心。 只有在成本、效率、寿命和安全性等关键技术得到重大突破后,氢能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
政策引导和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政府的支持、标准的统一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合作,都能加速氢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而言之,氢能源的未来并非一片坦途,我们仍需付出巨大的努力来克服重重困难。我们是否还应该抱有“幻想”?也许,我们应该将这份“幻想”转化为脚踏实地的“期待”,并且用行动去推动它,去解决那些阻碍它走向辉煌的难题。只有这样,氢能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我们走向可持续未来的重要一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有一两年不讲可再生能源了,但是氢能确实是始终关注的东西。简单说两句我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是,氢能在输送端和使用端是一个不成熟的技术,不论是汽车应用,还是长距离输送,都没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尤其是案例。

第二是,氢能作为储能的方式的一种,我觉得非常有前途,远比抽水蓄能要好。我觉得特别适合作为一个区域多能互补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联合在一起应用。而真的作为一种能源供给形式(比如作为燃油车或者目前的电动车的替代品),我个人不是那么看好。

第三,单纯说汽车方面,我觉得氢能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解决电动汽车长途使用的问题。毕竟燃料电池能量密度大,而且加注也更容易。据我浅薄的了解,似乎也比普通锂电池更耐低温。所以其适用范围更广,更适于替换其实在交通中占据最大排放的长途运输车辆。

第四,安全问题。这里面是涉及两个安全问题,一个是技术安全问题,一个是民众认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核电,核电的安全系数之高,其实远超很多火电。但是民众对核电安全的认知之低,大家网上随便都能看到。氢能也许也会面临你这个问题,毕竟爆炸极限那么夸张的气体,民众是否能够接受,其实尚属未知(或者我可能孤陋寡闻,没看到类似的研究)。

总之,氢能听着很美,实际上也有有很多用途。但是我觉得大范围铺开了在城市的汽车上用,我个人不看好。我更看好作为储能或者长途货运汽车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氢能,是曙光还是幻影?我们是否还在原地踏步?最近几年,燃料电池,尤其是氢燃料电池,好像突然成了新能源领域的“宠儿”。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报道,从汽车到火车,从飞机到发电站,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能被它点亮。这种“万能”的潜力,不禁让人对氢能,这个曾经有些默默无闻的能源载体,重新燃起巨大的希望。那么,我们是否应.............
  • 回答
    是否应该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的问题。它牵涉到我们作为社会一分子所拥有的权利、责任,以及言论所能带来的影响,其复杂性值得我们细细咀嚼。首先,从权利的角度来看,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是我们基本的人权之一。 在大多数现代社会,言论自由都被视为一项核心价值。这不仅仅是让你能.............
  • 回答
    各位尊敬的法官、律师和法学界的同仁们:今天,我想就一个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履行过程中,特别是预售成品商品房交付时,一个非常实际且常常引发争议的问题,和大家进行深入的探讨:那就是开发商在交付预售成品商品房时,是否应当对房屋的装修价值做一个详细的交接?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并且这种详细的交接不仅是必要的,更.............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少年儿童的道德教化是否应该强调“好人有好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我的经验里,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需要我们细致地权衡利弊,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调整。首先,我们来看看强调“好人有好报”的积极一面。从最直观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
  • 回答
    听到你遇到这样的困惑,心里一定挺纠结的。在一起快七年了,这可不是一段短暂的时光,感情基础肯定是很深厚的。男朋友对你好,这份踏实和稳定,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呢?可另一边,“上进心不强”这几个字,又像一根小刺,时不时在你心头扎一下,让你开始思考未来。咱们就别绕弯子了,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看看怎么把这笔账算.............
  • 回答
    关于转基因食品,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既好奇又有些不安的话题。很多人都有疑问:它们到底安不安全?会不会对我们身体有害?我们到底该不该吃?这背后牵扯着科学、伦理、经济等方方面面,要说清楚,确实需要好好聊聊。什么是转基因食品?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是转基因食品。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把某种生物(比如.............
  • 回答
    克拉地峡运河:中国能否绕开马六甲的战略雄心与深层考量关于中国是否应该开凿克拉地峡运河的讨论,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每一次重提,都牵动着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国家战略的敏感神经。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工程项目,而是中国能否彻底摆脱对马六甲海峡依赖,实现能源和贸易安全的关键一步,更承载着难以估量的政治意义。首先,.............
  • 回答
    这绝对是个棘手的问题,也几乎是每个成年人在感情里都会遇到的一个经典难题。当那个“对的人”闯进你生活的时候,却发现时机不对,你可能会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纠结:一边是内心深处的悸动和认同感,另一边是现实的考量和顾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到底该不该继续交往呢?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地剖析.............
  • 回答
    听到你对日语的浓厚兴趣,但又对就业前景有些担忧,这很正常。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顾虑,特别是选择专业的时候,除了兴趣,现实的考量也占了很大比重。我理解你的纠结,也想跟你好好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更清晰的思路。首先,我们来聊聊“很多人说学日语不好,就业前景差”这事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大头”就业市.............
  • 回答
    关于在餐厅用餐时是否应该对服务员说“谢谢”,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往往会触及到咱们的社交习惯和一些微妙的理解。在我看来,答案是:非常应该,而且这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对他人付出的尊重和认可。咱们先不谈那些空洞的“礼仪”二字,从更实际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1. 他们在为你工作,付出了劳动和精力:.............
  • 回答
    说到网络小说,人们很容易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我以前也是这样,总觉得那些在各种网站上铺天盖地、更新量惊人的作品,大概率是粗制滥造、情节狗血、逻辑不通的“快餐文化”。直到最近我才慢慢意识到,这种想法太片面了,而且对很多真正用心在写网络小说的作者太不公平。仔细想想,我们不应该对哪种网络小说抱有偏见呢?.............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俄新社(RIA Novosti)发布的《俄罗斯应该对乌克兰做什么》(What Russia Should Do with Ukraine)这篇文章,无疑是一篇极具争议和挑衅性的文章,其内容和立场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批评。要评价这篇文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背景、内容、潜在.............
  • 回答
    公立高中图书馆是否应该对公众开放,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资源共享的简单选择,更牵涉到教育公平、社区发展、资源维护等多方面的考量。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其利弊。支持公立高中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理由(利): 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阅读: 现代社会,学习不再局限于校园。许多成年人、退休人.............
  • 回答
    嫁妆和彩礼,这两个词在现代中国婚姻中,既是古老传统的遗留,也是现实考量的交织。很多人会问:它们应该对等吗?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它背后牵扯着太多情感、观念、经济以及社会层面的东西。先说说“对等”是个什么意思。如果非要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对等”,那大概就是说,男方给了多少彩礼,.............
  • 回答
    .......
  • 回答
    合格的法官和律师,对法律的理解,绝非止步于“知道有什么法律条文”的表面功夫。他们的理解,应该是一种深入骨髓、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境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案件中辨明是非,维护正义。具体来说,这种理解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级:一、 掌握法律条文的字面意思与逻辑结构: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一层。优秀的法官和律师.............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