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我第一反应觉得这个玩意既熟悉又陌生,想了很久才明白,就是国家版的地命海心啊。
俄国既然没那个本事,就别吹牛逼了,还是那种19世纪的老旧牛逼,一副没见识的样子。
一个兵工厂旧址上改的加油站还整天cosplay什么封建帝国,惹人笑话。
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毫无疑问,《俄罗斯应该对乌克兰做什么》此文堪称是俄国版的《田中奏折》[1],是一份站在俄帝立场上详细论述如何把乌克兰殖民地化的计划文件。
我们先来看看《俄罗斯应该对乌克兰做什么》这篇文章的要点,具体有:
《俄罗斯应该对乌克兰做什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季莫菲.谢尔盖采夫。此人的头衔是“哲学家、方法论学者、季诺维耶夫俱乐部[4]成员”,是俄新社的长期撰稿人。谢尔盖采夫在2021年4月10日就在俄新社网站上发布有《我们不需要什么样的乌克兰》,堪称是《俄罗斯应该对乌克兰做什么》的前篇。
尽管谢尔盖采夫当时还没有歇斯底里到宣布坚持乌克兰民族认同就是“纳粹”,而是通过(相对接近常人逻辑地)竭力渲染乌克兰法西斯组织及其战争罪行(很大一部分应该说是事实)来论证乌克兰已经“纳粹化”,但《我们不需要什么样的乌克兰》当时就已经提出了如下的殖民者逻辑:
总的来看,谢尔盖采夫如今的文章,不过是对其2021年文章的进一步发展。
谢尔盖采夫此人是否具有特殊背景,我一无所知。这个问题下面似乎有知友认为,他就是曾在1999年和2004年为库奇马、亚努科维奇充当总统竞选顾问那个“俄国技术专家”季莫菲.谢尔盖采夫,但是我无法证实或证伪这一点。然而俄新社作为俄帝官方通讯社,也即俄帝统治集团的喉舌。在俄新社网站上发表的文章,必然反映了俄帝统治集团的某种意图。
从他在俄新社的其他文章来看,谢尔盖采夫是普京政权的积极支持者。在2016年的一篇文章里,谢尔盖采夫宣称,俄国没有真正的反对派,也不需要反对派。他认为,俄国应该而且已经建立了一种“选举君主制”下的“君主立宪制”,普京就是经过选举出来的那个立宪君主(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接近于19世纪日、德、奥的那种二元君主)。谢尔盖采夫宣称,在此基础上,俄国的国家战略已经确定,不需要进行修改,只需要权力的和平更迭,因此也就不需要任何的反对派;他认为,任何真正反对派的存在就意味着革命,而俄国不需要革命,因为“俄国革命要比英、法、美的革命血腥得多”。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各阶级应该统合在全民共同拥戴的领袖普京周围,通过执政党的协调,为既定的国家战略服务,从而获得“自由”和“保障”。有趣的是,这才是纯正的法西斯主义的国家观,也即组合国的思想。准确地说,这是墨索里尼、斯特拉塞的思想(正如谢尔盖采夫本人所言,与希特勒的思想还是有所区别)。
在另一些文章里,谢尔盖采夫通过贬低苏联,表露了他的反康决心,宣称康缪内泽姆因为其内核中“科学和宗教成分的冲突”,是必然要失败的。然而,他虽然对俄国革命进行了一些贬低,却并不似罗曼诺夫王朝的支持者。一些答主说他代表了皇俄,至少从狭义上来说是不成立的。如果用1930年代初的德国作比,谢尔盖采夫是一位兴登堡大总统和普鲁士政变的支持者,也许对斯特拉塞主义具有好感,但并不能说他就希望复辟霍亨索伦王朝。
在其他一些文章里,谢尔盖采夫宣称俄罗斯要举国动员打倒世界最大的邪恶力量美帝以及“盎撒资本主义”,等等。这反映了俄帝统治阶级力图在帝国主义争霸中打倒唯一超级大国的野心,但是我们也不能说他就一定代表俄帝的国家意志。众所周知,普京政权也曾尝试臣服于美帝惟一超级大国的羽翼之下。辱骂“叶利钦主义自由派”的谢尔盖采夫实际上把90年代的普京本人也骂了进去。
总的来看,谢尔盖采夫氏无疑是普京政权的一名支持者,他的文章能刊登在俄新社网站上必然也反映了普京政权的某种企图,而不是一个无关路人的梦呓;但是,我们并不能说谢尔盖采夫氏的文章就等于俄帝统治集团既定的方略,只能说这是一种统治集团内部的、在方略中会有所反映的声音。
谢尔盖采夫的文章,毫无疑问,反映了俄帝统治集团中强硬派在战前的“美梦”,或者说是俄帝统治集团的一个“最高纲领”:彻底肢解乌克兰,把它的局部(所谓的新俄罗斯、小俄罗斯)变成俄罗斯的许多块殖民地(以便分而治之),另一部分(以利沃夫为中心的东加利西亚-西部乌克兰,具体疆域则取决于战局的发展)则保留为一个俄帝占领下的残存的半殖民地的乌克兰国家。如前所述,谢尔盖采夫的计划未必被俄帝统治集团全盘采纳,比如说普京多少还是采取了一定的“惠乌”措施加以宣抚,而不是一味的“惩罚”;又比如说,普京开初还寄希望于乌军将领倒戈,后来又不得不继续以泽连斯基政权为谈判对手。然而,从普京的战前演说中不难发现的是:谢尔盖采夫的“美梦”,通过俄帝统治集团内部强硬派之手,有一部分业已在实施之中;“美梦”在俄帝实际侵略计划中的占比,则取决于俄帝统治集团内部强硬派与现实派的力量对比。
可是,“美梦”毕竟只是“美梦”。问题还有另外一面,那就是即便“美梦”成为俄帝侵略计划本身,也还有在乌克兰军民抵抗下能否付诸实现的问题。随着3月25日—4月4日间俄军仓促从基辅以西和以东撤退,随着乌军到4月4日为止收复基辅、苏梅、切尔尼戈夫、尼古拉耶夫州的全部土地,这一“美梦”已经是破产了。谢尔盖采夫口中的“经验”已经判定了:战后势必会存在一个以基辅(而不是利沃夫)为中心的亲美、亲欧、反俄的乌克兰国家,而谢尔盖采夫们只能试图到“新俄罗斯”的一部分(顿巴斯、克里木和赫尔松等地)去实践其殖民“美梦”了。
因此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俄帝统治集团(或其中的强硬派)不在2022年3月3日,而是在4月3日才发表《俄罗斯应该对乌克兰做什么》这种与现实战局很不相符的文章呢?
我认为,俄帝如此嘴硬,大概一方面是对内、对外表示强硬态度;一方面则依然是试图在其占领区部分推行谢尔采采夫的方略吧。只不过文章里的利沃夫乌克兰缓冲国,势必要让步到更大的基辅乌克兰缓冲国;文章里的乌克兰大部傀儡化,势必要缩小到顿巴斯、赫尔松的傀儡化。其具体手法,或者也有所变化。总之是不能露怯,越是形势不利,越要虚张声势,万万不能露出让步的姿态,叫外面的人看轻、引国内的人不满。
可是,俄帝这种虚张声势的恫吓,究竟是否能唬住泽连斯基政权呢?我看,恐怕是适得其反。泽连斯基当局,在战争初期虽强作镇定,但可以看出内里还是心虚的,先是迫切要求谈判,后来又在谈判中作出颇多让步的保证。但随着战局的好转,外援的增多,泽连斯基政权的态度也渐趋于强硬,如今不但宣布“条约中关于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的条款,乌克兰连谈都不会谈”,又重提加入北约一事。可见,俄帝发布这种“石头过刀人换种”式的殖民计划,并不能起到吓人的作用,反而恐怕给自己造成更大的不利。战争,终究还是要实力来说话的。
在美帝和欧洲诸帝的武装下,乌克兰当局日渐趋向“敌未退出国境前不言和”的强硬立场,要与俄帝在顿巴斯较量一番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帝和欧洲诸帝用以武装乌克兰当局的,正是四十年前勃列日涅夫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集团在东欧储备来打世界大战的T-72M1、BMP-1、MIG-29等装备。正是拿着苏修社帝的遗产,两个反康国家——俄帝国主义和乌克兰亲西方买办当局,将在勃列日涅夫故乡的土地上,展开一场决战。这不能不说是对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近四十年超级大国梦最大的讽刺了。
至于说有的答主大谈俄帝的行为是什么18世纪、19世纪、前现代等等,我认为大可不必。俄帝的此种殖民计划,完全是出于其帝国主义的本性,而帝国主义则是在1890年代才诞生的事物,可以说是非常的现代主义了。在谢尔盖采夫的计划中,俄帝借口某一民族处于“野蛮”(在19世纪是“未开化”、在某些国家是“不民主”、在俄帝口中是“纳粹主义”)状态,发动战争,企图将之征服,纳入本国殖民地官僚的统治之下,并加以奴役(“惩罚”、“赎罪”,强迫劳动,等等)和强制性“教化”(“去纳粹化”再教育)使之“文明化”(“去纳粹化”),最终同化于俄罗斯;其残存无法同化的残余部分,则准其名义上独立,但仍需要在宗主国的监护之下。这完全是最经典的殖民主义方式,也是现代性的一部分。1917年的十月革命,特别是二战以后的去殖民化,曾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采用殖民地方式直接瓜分世界的行为。帝国主义(包括社会帝国主义)一度不得不较多的采用“新殖民主义”手法,把直接经略殖民地改为间接地控制形式上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或其他附属国。然而,在冷战结束以后,直接殖民化他国的方式又以“民主化”之类的旗号悄悄复辟起来了。君不见,伊拉克、阿富汗都曾被美帝的占领军和文职总督直接支配过若干年;美帝在伊拉克、阿富汗的分而治之、去民族主义计划,也同俄帝在乌克兰的计划非常的类似。俄帝目前无法掌握“民主化”的旗号,于是掏出了“去纳粹化”以及更具有讽刺意味的“去殖民化”大旗,而在实际操作上则亦步亦趋地加以模仿;在我看来,这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甚至还有点后现代色彩。只不过,如今俄帝欲(局部)殖民的对象是一个在欧洲拥有4000万人口的亲西方的中等国家,而不是一个在亚非拉的小国,且一上来就宣布要赤裸裸的殖民25年,于是便“事大骇人”了。可是,“事大骇人”的内里其实无非是欧洲中心主义,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一点。
熟悉/了解俄罗斯文化的人很容易看出来
这是俄罗斯文化里独特的一部分:
极端弥赛亚情节
要问我怎么看:
少扯那个没用的,还占领乌克兰之后咋办?仗都打不赢还扯这个?
现在是工作时间,等有时间了接着写
之前看莫斯科的各种内宣外宣总觉得中间缺了点线索,这篇文章提供了不少判断俄方立场的有用信息,把整个事情的逻辑给串起来了,抛开里面的疯言疯语不谈很有助于理解莫斯科是如何看待当下形势的。
和普京当初的演讲一样,莫斯科拒绝承认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在莫斯科视角中乌克兰是一个人为制造出来的“反俄民族”,而莫斯科已经将纳粹的定义修改为“反俄”,因此莫斯科认为乌克兰和纳粹是同义词。这也是为什么莫斯科反复强调要对乌克兰进行“去纳粹化”,这意味着将乌克兰置于莫斯科的直接统治之下,消除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和民族概念的存在。
基于反俄=纳粹这一观点,莫斯科在俄罗斯国内成功激发了民众对乌克兰的敌对情绪,而且合理化了对乌克兰的一切行径,包括有可能的屠杀。
如果这个文章真的代表了皇俄派的观点,那么普京很可能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签署一个不包括彻底分裂乌克兰相关条款的和平协议。但是目前俄军没有能力彻底击败基辅政权,就此看来这场战争有向两伊战争发展的趋势。
为了消灭法西斯和纳粹,我们决定进行以下举措:
1.宣传我们民族是最优越的,一切不承认这一点的人都是极端民族主义者,一切反对这一点的人都是潜在的想要屠杀我们的纳粹。
2.对于上一点中提到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和纳粹,我们要先物理性的消灭所有反抗者,再通过几十年的控制和“教育”让他们明白我们民族的伟大。
3.既然我们的敌人是法西斯、纳粹,我们无需对这些非人的败类保有任何底线,就算我们杀了他们几百万人,也只是我们民族“正义的复仇”。
希特勒看了直骂娘,“他妈的,在我之前怎么就没有个纳粹给我“去”啊?”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希望普京吃井不忘挖水人
十九世纪真的很漫长
很多年前说过,从俄罗斯的角度看,似乎可以打的牌就只有民族主义叙事,否则俄联邦在未来有解体的可能。但是要强化民族主义叙事的话,那么必须吃掉乌克兰。
不过我们当时都认为,俄罗斯的状况并不太好,要吃掉乌克兰有难度。而且随后引发的问题很多,所以不认为俄国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打这张牌。因为打这张牌可能会造成世界格局的大变动,谁也无法预料到会发生什么。最坏的结果就是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篇文章写出来嘛,只能说是意料之中了。也就是说,现在俄罗斯摆明了选了这条路。至于它语言上说什么,我觉得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了解外国的过程中,我感觉,作为中国人,也就对东亚文化圈比较容易理解,其它的只能说,能在纸面上、语言层面上理解一点。所以我是无法真正去理解,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基辅是个啥的。
我的理解吧,其实现在的顿巴斯地区,从俄乌两国的历史来看,它很像1917年的哈尔科夫。由于实际战局在东欧,所以和中国产生不了直接的联系。而间接来说呢,因为目前的俄罗斯在东部,既和中国、朝鲜半岛接壤,又和日本、美国隔海相望,所以最终俄乌问题都会传导,影响东亚。
反复读了几遍,确认这文章不是彼得一世写的。
怎么评价呢……帝俄味儿太冲了,太正宗了。
21世纪想看到这样原汁原味的,充满东正教弥赛亚情结的文章还是很难的。想看到这样毫不掩饰地、坦诚地、直球地述明国家政策及其目的的文章更难。
归结一下要点:
1.战后剥夺乌克兰一切军事武装力量,只保留警察和民兵组织。
2.组建亲俄政府
3.俄罗斯对乌克兰实行军管(至少25年)
4.修改教材,改用大罗斯主义叙事(可能还包含废除乌克兰语和强制俄语教育)
5.清除反俄亲欧的精英阶层
理论基础:俄罗斯一直扮演着靠牺牲自己,从而将欧洲从错误轨道上纠正回来的角色,它曾摧毁了纳粹和康米主义,今天看到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下,东欧版图支离破碎无比痛心,所以今天也有义务摧毁极端民族主义(将来也可能包含白左主义)。
俄罗斯所做的一切注定不会被理解,也不会有朋友,但历史将证明俄罗斯是正确的。
结论:有些写在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俄罗斯从欧洲宪兵到输出革命,从有限主权论到非纳粹化,它或许真的认为自己在一次次的拯救欧洲,给自己周边的民族带来了现代化文明。
并不断发出这样的疑问:父亲为了你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打你们是为你们好,是怕你们学坏,是为了让你们考上好大学,为什么你们要恨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假如没有朱元璋的再造华夏,而是华南华北分治一直延续到今天,以至于中华分裂成了两个国家,那么辛弃疾陆游之辈该如何评价。我一直都认为罗斯大地应该统一,基辅和莫斯科应该同在一国。所以支持俄国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只是现在俄联邦政权实在是太腐朽了,军事上的失利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俄联邦已经失去了动员能力,变成了政治上的失败。所以,今天俄联邦无论怎么说大话,都难以让人支持它了。一个堪比1905年沙俄那样废物,只有毁灭这一条路。如果上天真的怜悯俄国人,还是希望俄国通过这次战败早点开启全俄吃鸡大赛,从而诞生真正的猛人,再造罗斯吧。伊里奇或钢铁可能不会再出现,但在这个世道,米哈伊尔一世兴许就够用了,也许只有这样俄国才能再次复兴吧。
军国主义和纳粹的阴影永远隐藏和存在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府编织的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华服下。
如果作者不是反串黑的话……只能说这次见到真纳粹了
只能说毛骨悚然。
好像一个架空历史游戏里面的魔怔人角色突然出现在现实里跟你说话一样。
简单总结一下文章大意。
纳粹是什么?
纳粹指不愿意接受俄罗斯统治的人。
俄罗斯可以随意把一个民族定义为人造的“反俄工具”,而反俄就是纳粹。
认为乌克兰是主权国家就是纳粹。(那南斯拉夫也是……)
不愿意接受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秩序的国家就是纳粹。
去纳粹化=去乌克兰化
去纳粹化是针对全民的
所有乌克兰人都是纳粹
俄罗斯是天选民族,理应承担主导欧亚秩序的责任,这是一种“利他主义”(我会吐)
大概俄罗斯官方真的已经疯了,杜金思想入脑了。
不过打的那么拉还在做什么梦啊?改成俄罗斯应该在梦里做什么吧
如果2月24日,泽连斯基被普京天威吓得肝胆俱裂,提桶跑路,整个国家机能树倒猢狲散,俄军长驱直入。
那么,如今整个乌克兰无一处不是布查。
反纳粹变成了纳粹受害者的继承者们为自己纳粹一般的恶行辩护的依据,实在是当代讽刺寓言。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以色列经常以“反犹”、“纳粹”来回应批评,而东欧的后社国家则指责西欧推动欧洲的进步议题是“环保纳粹入侵”、“LGBT纳粹入侵”等等。
可以说,舆论中无法存在绝对的概念,纳粹一直被视为是绝对的恶,那结果就是没有人自称纳粹,所有人都反纳粹,但纳粹主义依然存在,纳粹行径没有断绝。
主流舆论场习惯用纳粹来指责一切政治上我们认为“坏”的事物,这种话术本身不求甚解有很多问题,同样的俄罗斯也是在践行这种泛化纳粹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战争寻找合理性。
只不过相比舆论争吵,俄罗斯是真的发动了战争,这就使得这种指责滑稽可笑了。
2022年了,居然还能读到这样一篇充满了大国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文章,还真是很有复古味道。
更让人觉得难得的是,这些大国沙文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味道,作者甚至没有任何对其进行一点包装粉饰的意愿,而是就这么赤裸裸的白纸黑字写了出来。
这篇文章刚好可以生动的说明,为什么东欧巨变后,那些站在北约敌对方半个世纪的原华约国家和波罗的海三国,立刻开始哭着喊着要加入前两天还是死敌的北约,而不是和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成立一个新联盟来保护自己安全。
俄罗斯,最美逆行者。
这篇文章是俄军彻底占领乌克兰后的总结,肯定是提前定好的,不会是俄新社早上没睡醒写的;
内容没啥好说的,简单来讲就是反俄=纳粹,去纳粹化=种族清洗,写这篇文章的人应该还活在18世纪。
俄新社现在发这篇文章,十有八九是找不着人拍板不发,也有可能是不敢去找,所以就按计划发了出来,现在俄国人真到了随便干点什么都算反战的地步了。
建议俄新社赶紧删了文章,然后出来宣布自己被黑了,这篇文章是乌方写出来污蔑俄罗斯的。
晚上拜读这位大仙 @车智澈 翻译的文章,看了之后我对其的带节奏能力叹为观止。
本文对他翻译的段落和原文加以比较,并且将指出其一些谬论。作为对一个文档的翻译,该翻译者竟毫不掩饰地将自己的立场掺杂其中,对事实进行各种恶意解读,企图妖言惑众。
文章的第二段就开始出现预设事实的论述了。到文章发布的日期之前,布查的事件没有任何明确而统一的结果。所以,作者想在这里表达什么呢?这就开始给布查的事件扣上了"俄军对乌克兰的种族清洗"的帽子了?依据何在?
这一段”译者注“一下便看出来作者真是诱导思维的老手。前文中上上下下都在论述“乌克兰军队”,经过译者的解读就成了”所有拿起武器抵抗俄罗斯入侵的人“,故意模糊这两者的区别和界限,译者用意何在?
这一段“译者注”则令人更加开怀大笑了。乌克兰所谓的纳粹主义包含了什么?这位译者仿佛已经全然忘了上一段他翻译过什么:
前文已经明确论述:纳粹主义分明包含了对俄罗斯人民的种族灭绝行为,结果译者的评论中将其直接忽略不提,译者用意何在?
然后下一句话——实际上,俄罗斯宣传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俄罗斯在二战中打败了纳粹,所以所有反抗俄罗斯的人都是纳粹"这种说法——我只能请这位译者不要把自己的神奇臆想扔给俄罗斯。
如果说我实在不理解这里恶意隐喻 @扬云飞 的动机何在,此处的意义也令人费解——扬云飞何德何能,能有还乡团?并且别忘了还乡团是什么东西,我来带大家回顾一下定义:
还乡团指的是:国共内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力量号召打土豪、分田地,把不少土豪劣绅赶出了家乡。这些地主土豪不甘心,想打回家继续称王称霸,于是就组成了反动武装还乡团。
我没有看出这些地主土豪和俄乌战争中这些因被纳粹政权攻击而组织起来的政府有一丝半点的关系。
我没有看出这些地主土豪和俄乌战争中这些因被纳粹政权攻击而组织起来的政府有一丝半点的关系。
我没有看出这些地主土豪和俄乌战争中这些因被纳粹政权攻击而组织起来的政府有一丝半点的关系。
下次请这位译者恶意隐喻的时候用点心。
其实这篇文章里各种翻译细节问题不少,应该是由于是翻译的二手文档(俄文翻译成的英文)的缘故,但最后一段的加粗字体尤为严重:
作者非常“贴心”地给我们标注上了“不得不”这个词:仿佛他们是“被迫”的。很遗憾,我们来看到俄文原文:
然而俄文原文中的предстоит一词是完全中性的词汇,我们来看词典的解释:
很遗憾,这位译者因为不懂俄文,暴露了二手英文译稿的翻译问题。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本文仅仅是俄罗斯的一个作者发表在媒体上的文章而已,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俄官方按照这篇文章里面所述的逻辑行事。这个就像之前杜金被炒作成普京的政治家一般搞笑。实际上,这篇文章里所述的观点"分裂乌克兰"等,是皇俄思想的典型表现,因此根本没有必要表现出震惊,乃至于奉若圭臬。值得怀疑的是对这篇文章大作分析点评的动机——其它那么多文章,怎么就没看你点评几下?不可否认,俄罗斯的确是一个有着雄厚政治野心的帝国,然而仅凭一篇文章就开始层层转进,企图通过暗示、断章取义、胡乱类比等故意诱导得出结论的手段而得出荒谬的结论,这种试图歪曲事实的卑劣手段才是需要加以甄别、避免和警惕的。
奇闻共赏之:FFjet :如何评价俄新社《俄罗斯应该对乌克兰做什么》一文?
俄新社到底是什么?直接看维基百科不就知道了吗?母公司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不是RT那个假新闻媒体),这是克里姆林宫直接运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