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俄格战争说起。
08年的俄格战争的时候,就已经隐约有点味道,当时普京还在中国看奥运,年纪稍微大一的朋友应该记得,普京是连夜赶回俄罗斯部署进攻的。
但是其实俄格战争中间是有时间差的,也不能说萨卡什维利完全傻。
8月1日,格鲁吉亚进攻南奥塞梯,进攻一直持续到8月8日,南奥塞梯其实没多大,如果这一个星期格鲁吉亚真的把整个南奥塞梯给拿下了,那可能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这段时间是完全靠驻扎在南奥塞梯的俄军支撑,是普京回国后才部署进攻,第一个问题就是:梅德韦杰夫当时在干什么?
梅德韦杰夫当时是总统,他就干看着。
梅德韦杰夫的任期内连续发生这种事,俄格战争是一次,然后就是2011年的利比亚问题,大家回头看看安理会1970号和1973号决议,安理会的决议是俄罗斯至少要投个弃权票,这个决议才能被执行。
卡扎菲和俄罗斯关系不错,俄罗斯当时投弃权票投的匪夷所思,现在都很捉摸不透为什么梅德韦杰夫要投弃权票,俄罗斯外交界对这个事情怨气冲天,投票之前,俄罗斯外交官以及俄罗斯安全官员都表示反对。
当时俄罗斯驻利比亚大使弗拉基米尔·查莫夫已经警告过梅德韦杰夫,说如果这么投票卡扎菲可能会死,结果梅德韦杰夫把他给解雇了。
当时普京公开表示对这个投票不满,且所谓的安理会1970号决议,也就是禁止对利比亚交战双方出口武器,实际上完全被某些国家国家无视了,举个例子:法国
这是2011年6月30日,路透社的报道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法国对利比亚叛军空运武器,称之为“为平民提供自卫武器”,这就“不属于安理会禁运范围”。
这基本上就是把俄罗斯当傻X了。
大部分中文媒体报道普京--梅德韦杰夫关系的时候,都喜欢把这段关系称之为二人转,其实并不是,以《纽约客》报道为例
《纽约客》非常清楚的说了这段历史:梅德韦杰夫决定不否决美国支持的安理会决议,而普京谴责这一决定,将其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进行对比。也就是说俄罗斯总统和俄罗斯总理之间甚至在表面上都吵起来了。
由于普京对说十字军东征之类的话,当时梅德韦杰夫非常不满,警告普京,说靠语言不会结束紧张的局势。
因此所谓的梅普二人转其实并不是真相,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有重大的分歧。
路透社2012年8月9日的报道。
当时梅德韦杰夫已经上任总统,然后发生格鲁吉亚出兵,格鲁吉亚是8月1日出兵的哟,结果耽搁了一个星期梅德韦杰夫才发布命令出兵,俄罗斯国内的将领都气炸了,总参谋长尤里·巴卢耶夫斯基公开批评梅德韦杰夫,然后被梅德韦杰夫解职
这是梅德韦杰夫好歹还在台上,好歹还是总统的情况下,希拉维克集团都已经完全受不了梅德韦杰夫了,哪怕顶着被解职也要说。
所以后来梅德韦杰夫为什么下台后几乎神隐了。
甚至一直到2011年梅德韦杰夫的国情咨文,梅德韦杰夫还在说:“乌克兰完全有权寻求和欧洲的一体化”。
既然你都这么提了,那我就不客气咯。
我们理清楚整个脉络,再回头看普京。
很显然,2008年俄格战争,以及2011年利比亚问题已经非常清楚的显示出西方来者不善,吃一次亏这没问题,吃两次亏权当教训,如果吃三次亏,除了活该那可能也不知道说啥了。
我们看一下不同:2012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卸任总统,普京接任
此后叙利亚胡拉镇事件爆发,当时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投票,决定是否叙利亚政府为此时负责,俄罗斯开始投反对票了。注意,这个提案是土耳其,美国和卡塔尔提交的
6月18日,俄罗斯军舰开往叙利亚,对叙利亚军事援助。
6月30日,联合国开战斡旋,当时的秘书长潘基文,阿盟秘书长,以及欧盟外交安全顾问要求,和平的前提必须建立在阿萨德下台的基础上,俄罗斯明确表示反对。
7月6日,美国和土耳其又提出关于叙利亚境内的谴责草案,中俄反对
当天,希拉里表示“中俄要为阻碍叙利亚政治过度付出代价。”
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阿萨德必须下台,叙利亚必须组建过渡政府。
7月19日,英国提交安理会草案,要求制裁阿萨德,被中俄否决。
此后俄罗斯越来越深的介入到叙利亚行动,后来《金融时报》采访了普京,说到这段往事,观察者转载过这段采访,但是观察者可能没意识到,他们没有转载的部分,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在于,这段采访名字叫《普京:自由主义已然过时》,绝大部分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普京说西方目前的问题,比如说特朗普问题,以及德国难民问题之类的,但是在视频采访之前,《金融时报》问过普京关于干涉叙利亚的看法。
普京非常明确的说,干涉叙利亚这就是一场赌博。
赢了。
我引用的资料基本上都是欧美的公开资料。
在转折过程中做了那么多重大失误的决策,能平安下台,恐怕还是托了普京的福,你可以想象希拉维克集团对梅德韦杰夫的恼怒程度,在俄罗斯外交官,俄罗斯将军乃至于俄罗斯总参谋长公开敢和还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叫板的时候,梅德韦杰夫的陨落几乎就是注定的。
通过资料的梳理能很明确看出来梅德韦杰夫不适合做俄罗斯总统,其实他连总理都不适合。
敢在国情咨文里面说“乌克兰完全有权寻求和欧洲的一体化”,我要是美国总统,我都不想客气。
俄语里头专门有个词名曰“два президента”,意为“两位总统”(普京+梅德韦杰夫),一种非常俄国式官方爱国主义的词汇,大概类似于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尤其是文臣武将都喜欢用“二圣”指代徽、钦二帝。梅德韦杰夫只不过替普京[1]当四年总统就能荣幸同普京“并列”也算是难得了。
当然有人会问叶利钦呢?现在基本上对他进行冷处理,如果你看到什么像《总统》这类官方出品的纪录片里头有什么叶利钦醉醺醺的主持政府会议之类的镜头你得记住并不是现政权一定要故意抹黑他,而是这货实在出丑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