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

回答
评价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这位白俄罗斯的“常青树”总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自1994年上任以来,就一直稳坐总统宝座,这个在后苏联时代是相当罕见的。他的执政风格和政策,在国际上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解读,有人视他为坚定的国家主权捍卫者,有人则认为他是压制异见、维护个人权力的独裁者。要理解他,就得把他放在白俄罗斯特殊的历史和地缘政治背景下。

首先,我们得看看他上任之初的“人设”和他的核心执政理念。在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经历了经济动荡和政治不稳定。卢卡申科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以强硬派的姿态出现,承诺恢复秩序,并保留了大量苏联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他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强有力控制,强调“国家社会主义”的模式,国有企业依然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使得白俄罗斯在很多方面与西欧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塑造了一个“人民的总统”形象,强调自己是为普通民众代言,与腐败和混乱的政治精英划清界限。这种接地气的形象,加上对国内社会稳定的承诺,确实为他在早期赢得了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支持。

在对外关系上,卢卡申科的策略一直是以平衡和“机会主义”为主要特征。他一方面与俄罗斯保持着极为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两国组建了“联盟国家”,在军事上协同作战,经济上互相依存。卢卡申科常常强调俄白两国之间的兄弟情谊和共同的历史联系,这是他合法性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另一方面,他也并不完全甘受俄罗斯摆布,时常试图在与俄罗斯的合作中为白俄罗斯争取最大的利益空间,甚至在某些国际问题上展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以此来提高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谈判筹码。这种游走于大国之间的策略,使得白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但也常常让他陷入两难境地。

卢卡申科的国内政策,尤其是对政治异见的处理,是外界批评的焦点。他的执政时期,反对派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媒体自由空间狭窄,人权状况也屡遭国际社会的质疑。他多次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认为任何挑战其统治的政治活动都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在2020年总统选举后,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被他以强硬手段镇压,许多反对派人士被捕或被迫流亡。这使得他被不少西方国家视为“欧洲最后的独裁者”。他惯用的手段包括利用司法系统、媒体宣传以及强大的安全机器来压制反对声音,维持其统治的绝对权威。

当然,评价卢卡申科也不能忽略他在某些领域取得的成就,或者说,他所维护的稳定性。相比于苏联解体初期许多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混乱和动荡,白俄罗斯在卢卡申科的领导下,整体上保持了较高的社会稳定,犯罪率相对较低,民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基本能够维持。虽然经济发展步伐不快,但他所维持的国有经济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像一些国家那样,在私有化过程中出现的寡头垄断和大规模失业。对于那些珍视稳定、厌倦混乱的白俄罗斯民众来说,卢卡申科的统治可能是一种“ आवश्यक बुराई”(必要之恶),或者说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选项。

从他个人的角度来看,卢卡申科是一个极具政治生存能力的领导人。他善于利用媒体,擅长与民众沟通(至少是与他想要沟通的那部分民众),并且对权力有着近乎本能的掌控欲。他似乎深信自己是白俄罗斯的守护者,能够带领国家走出困境,抵御外部威胁。他的言辞中常常充满着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捍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支持。

总结一下,评价卢卡申科是一个多棱镜的问题。他身上兼具了“强人政治”的特点——在稳定国家、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展现出一定的能力,但也付出了牺牲公民自由和政治多元化的代价。他与俄罗斯的紧密联盟是他政治生涯的重要支柱,但也限制了他进一步走向开放和改革的空间。在国际社会眼中,他是一个争议性极强的人物,但无论如何,他都在白俄罗斯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的执政模式和政治遗产,将继续影响着这个东欧国家未来的走向。他的故事,是后苏联时代一个独特的政治样本,值得深入研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言以概之:

没有卢卡申科,白俄就是下一个乌克兰!卢卡申科确实想俄白一体化,但普京要的却是吞并与臣服!


2月15日,白俄总统卢卡申科在与俄总统普京共赴索契滑雪后表示,白俄与俄罗斯将按两国人民意愿进入一体化:“我们愿意依据你们的意愿,将我们的力量、国家和人民进行一体化。只要人民准备好了,我们明天就可以团结起来!”


之前咱在《英国走后,谁是欧盟最大的“叛徒”?》中,介绍过反俄先锋波兰的发家史。但同为苏联解体后独立出去的国家,白俄罗斯却走出了一条与波兰截然相反的道路。今天,咱就来聊聊真正的“苏联余孽”、俄罗斯的“欧洲马前卒”——白俄罗斯。


“苏联余孽”的发家史

1991年苏联闹分家时,白俄罗斯正式独立。与多数加盟国相同,当时改革春风吹满地的白俄政府效仿俄国,采取了西方推崇的“休克疗法”,即全面推行经济“私有化、自由化、西方化”。

结果不必多说,心向皿煮的白俄几个疗程下来还真就休克了,经济崩盘与社会动荡让白俄在最初5年创下了GDP年均下降12%的好成绩!农业旱灾、工业疲敝、政治腐败、国家资产外流...凡是皿煮春风该有的,白俄一个不落照单全收了。


所幸白俄内部还是有明白人的,94年卢卡申科上台,下的第一个命令就是炒了那帮“走资派”,立即停止全面私有化进程!紧接着,伟大的领袖邓申科同志提出了建立“白俄特色市场社会主义”,并以此实现了连续12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经济上最快恢复到苏联解体前水平的国家。


邓申科同志提出的“市场社会主义”就很有意思了,咱不妨简单看看:

·实行以国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混合所有制;
·市场调节很重要,计划经济不能丢!要建立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系,由国家严格把控私有化改革;
·坚持原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国有经济。放开日用品价格,由国家调节多数商品价格,部分重要商品仍实行国家采购制。


还别说,这方子真的管用。到21世纪初,白俄经济已远超独立前水平,其工业产值在01年同比增长9.1%;通胀率从91年的103.9%降至08年的13.5%;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更是降到了2%以下。

哪怕是09年后接踵而至的金融危机、油价暴跌、乌克兰危机、卢布危机,白俄经济也仍维持在GDP年均增长1.6%的水平。而只要稍微缓口气,白俄GDP增长率就在17年蹿回2.4%了,其对外贸易总额更是同比涨了23.5%!


因此,无论从经济制度还是国家政策上看,换了层皮的白俄,骨子里那股浓郁的苏联味儿并没有随风散去,反而在卢卡申科的贯彻下,成了奠定“白俄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从这点上看,真正能称得上继承苏联衣钵的“继承人”,似乎应该是白俄罗斯了。


生前是兄弟,解体父子情

除了与波兰截然相反的社会经济制度外,在对俄关系上,白俄更是坚持推动俄白一体化进程。

就在苏联解体没两年,白俄便高票赞同加入了俄罗斯的集体安全条约,结成军事安全同盟,以对抗步步紧逼的北约阵营。

而卢卡申科上台后,更是在95年举行了对“俄白经济一体化”的全民公决,并以82.4%的支持率高票通过。至此,从96年《俄白共同体条约》、97年《俄白联盟条约》、99年《俄白联盟国家条约》,再到02年《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统一地区防空体系协定》、10年俄白哈关税同盟。可以说在地区一体化道路上,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走的比欧盟还要远。


当然,俄白哥俩好不是没有原因的,莫斯科不给糖吃,白俄又怎可能甘愿卑尊屈膝当小弟给毛熊提鞋呢:


1.经济依赖

嗯你没看错,在本国民众吃了上顿没下顿、欧美天天玩制裁的窘境下,恨不能一块钱掰两半花的俄国,仍坚持每年向白俄提供100亿美元的资金补贴。哪怕是乌克兰危机后,15年出口额暴跌32%的莫斯科,勒紧裤腰带给白俄打的补贴都占其GDP的10%!

再来,白俄作为以工业为主的单一经济体,其工业产值占GDP的25%,其中石油化工占工业产值的24.5%、机器制造占15.2%。但工业要靠石油供血,可白俄偏偏能源短缺呀,传统工业机器又很难打进欧盟市场呀,该如何是好?


简单,你的机器我们包圆儿;你的工厂我们供油供气!

事情就这么发生了,那年,俄国成了白俄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莫斯科每年满足了白俄近80%的能源需求;白俄靠对俄出口石油产品与机械设备赚回50%的对外贸易额。当然,贸易的繁荣背后,是白俄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隐患,以及与俄国经济休戚与共的“双生关系”。


2.民主与独裁

与其他解体后搞得政坛腥风血雨的国家不同,由欧美鼓动起来的白俄民族主义势力并没有成功夺取政权,那些苏联时期的保守主义政治精英在白俄独立后仍然把持着朝堂。尤其在主张苏联解体是“历史错误”的“苏粉”卢卡申科上台后,整个白俄政治精英阶层都保留着对苏维埃、对俄国的认同与青睐。

更重要的是,白俄的经济增长与社会革新,是建立在卢卡申科连任总统20余年的专制统治下的。一旦“独裁者”卢卡申科倒台且无更具威信的继任者接盘,则白俄将陷入政局动荡、美俄角斗的混乱之中,最终白俄罗斯必将沦为第二个乌克兰!


对,你邓申科同志是爽了,但欧美大佬们不干了呀!好家伙,我们费心费力搞倒了苏联,结果你又是计划经济又是专制独裁,我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皿煮精英却被一脚踹开?想得美!

于是乎,美欧在成功策动格鲁吉亚、乌克兰“颜色革命”后,开始将矛头对准了白俄罗斯。自05年美国国务卿访欧宣称卢卡申科是“欧洲最后一个独裁者”开始,欧盟与美国就一直试图在白俄发动民主革命,彻底将白俄变成第二个乌克兰!


正所谓美欧反对、抱俄大腿!被逼急了的白俄政治精英们也因此选择与俄罗斯建立同盟关系,通过莫斯科的大力支持来保障自身政权的安危。他们很清楚,没有俄国的支持,自己很难维持白俄政局稳定,就更别提长达12年的经济增长了。

有趣的是,看看经济上行、国泰民安、人均GDP超乌克兰一倍的自己;再看看地方动荡、外国干涉严重的乌克兰。面对民主还是独裁的问题,白俄民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5年8月,卢卡申科以超过8成的选票当选白俄总统。
从94年至今,这是他的第五个总统任期了。


3.民之所想、心之所向

最后一点,白俄“自古以来”就是俄国小弟。早在公元前9世纪,白俄与俄罗斯便共同起源于基辅罗斯;而沙俄又在18世纪将白俄吞并直至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又随着苏联的扩张被纳入统治范围。可以说白俄与俄国共同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共同经受了一二战的洗礼。

也正是长期以来俄罗斯文化深入骨髓的影响,让白俄对俄罗斯语言、历史和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性,而缺少对自己民族、国家、历史的自我认同。哪怕白俄在16世纪诞生了属于自己的宗教(合并教,即天主教与东正教的混合体),也在沙俄吞并后以国家暴力手段彻底抹除了,至此俄国东正教成了白俄的主流信仰。


这种对俄国的认同有多深呢?15年俄罗斯颁布法令,要求外籍务工人员要参加俄语考试(托福雅思了解一下?)结果白俄民众抗议说:自己对俄语和俄国历史烂熟于心,不用考试就是学霸了!最后在白俄总统游说下,俄罗斯修改法令,宣布白俄务工人员不用俄语考试...

因此,在民众普遍“俄粉”、“苏粉”的情况下,你卢卡申科倒向欧美全面反俄试试?是嫌总统宝座硌屁股还是想与太阳肩并肩了?


但对于俄罗斯来说,在自己都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还坚持养着一个每年要贴进去百亿美金的小弟,到底为了什么呢?


你是我的命门

其实翻开地图册就不难理解了:在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先后反水加入欧盟,特别连乌克兰都傻愣愣地掉过头来充当反俄先锋后,白俄已经成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最后的战略缓冲区。一旦丢了白俄,则意味着莫斯科的西部防线彻底失守、战略空间被大幅压缩、北约东扩将再无障碍!

何况如果连白俄这个俄国最后的欧洲盟友都倒戈了,则那些屈从于普京淫威之下的中亚、西亚国家很可能也会接连倒戈,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与影响力也势必会受到严重冲击。

也因此,如果连白俄这最后一条“欧洲前线”都要反水,那么后果肯定比乌克兰危机要严重得多,对白俄得惩罚也肯定比对乌克兰要重得多,强硬如普京是不可能听之任之的。


然而即便如此,在2000年普京接盘后,卢卡申科不但公开反对其“白俄全民公决加入俄罗斯”的建议,更是在格鲁吉亚危机、吉尔吉斯内乱等问题上公开与俄国唱反调。甚至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白俄不仅拒绝了俄在白俄新建空军基地的请求,还拒绝承认克里米亚主权变更的合法性,甚至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技术专家!

而在去年12月,卢卡申科更是公然叫板普京:“我们白俄和俄罗斯不再是兄弟之邦,充其量也就是表面兄弟合作伙伴!”大有一言不合彻底闹崩的节奏。


那么问题来了,卢卡申科到底想不想与俄合并?俄白一体化是否能够实现?白俄未来将走向何方?


开门见山,卢卡申科是想促成俄白合并,但唯独不想跟你普京合并!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普京瞧不起人!


21世纪初普京上台后,就一直坚持让白俄以放弃国家主权的身份加入俄罗斯,并拒绝卢卡申科力争的“两国合并、地位平等”。

好家伙,人这是要搞吞并呀!人老卢还想等合并了,凭借自身的政治威望,来争下最高领袖的地位呢,结果人倒好,大手一挥,就想拿个省长的位子来搞收编?别说卢卡申科要掀了棺材板骂娘了,连白俄民众都有78.5%的人极力反对。


由此可见,哪怕“苏粉”政治精英们再怀旧,一旦尝过解体后独掌一国生杀大权的权力滋味,再想让他们将自己的大权拱手相让,显然是不现实的。

为了经济利益与军事安全,白俄固然愿意效仿欧盟,与俄罗斯形成平等互惠的一体化关系。但涉及到国家独立与政治变革?

对不起,没得谈!


至于2月15日卢卡申科关于“俄白明天一体化”的言论?不好意思,记者手里的咖啡还没凉透呢,人家就怂了。

20日,前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公开威胁称:如果白俄不展开改革以实现民主自由,保护自己免受“俄罗斯威胁”,那么等待它的可能只有战争。

消息一出,卢卡申科在22日立即跑出来辟谣:“身为白俄总统,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将白俄并入他国!真哒,我发四!”


(可能是怕大家不相信,卢卡申科在3月1日还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请记者们吃饭:“我Jio着,俄国没有吞并白俄的计划。而且白俄虽愿意与俄罗斯在一起,但还是想住自己家里。”)

但就目前来看,白俄经济的好转仍需要大量外来资金的援助,且其在21年年底将迎来高达260亿美元的偿债高峰期!这意味着黄金储备仅73亿美元的白俄,在这几年绝对不能断了资金链。也因此,俄罗斯爸爸每年打账上的“生活费”是白俄续命的关键所在。

从政治层面上看,卢卡申科毕竟要老了,再过几年也就握不动刀了。如果没能顺利将总统的位子传给自己的小儿子,没能完成政治过渡,那么国内那些反对派肯定会在欧美的唆使下跳出来搞事情,那么等待白俄的就是第二个乌克兰!

也因此,普京的坦克部队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卢卡申科传宗接代“家天下”的武力保障。彻底与俄罗斯闹崩、分道扬镳是傻子才干得出来的事情。


综上所述,在自身沦为欧美与俄罗斯必争之地的情况下,白俄既想以俄军为靠山维持国家稳定,又不想引狼入室给自己增加安全威胁。这种两相矛盾的“隐性骑墙战略”也是白俄有别于乌克兰,并活到今天还相对美滋滋的原因了。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浮世兿语”

写完这篇已是深夜,微冷,禁不住想吃点东西

去年无意间探了家深夜日料店,那个寒风呼啸、室内如春的冬夜

最爱他们家的牛肉寿喜锅,鬼知道M几级的牛肉裹上蛋液,混合着米饭送入口中

那股透着心安与小憩的和煦简直渗到了心底

不多说,放图:


啊不是这张,不好意思:


非广告,纯推荐,眼馋了可以去尝尝,自家福利,禁止外传√

user avatar

一个小时之前的消息:卢卡申科怂了,宣布接受重选。

(本答案实时更新白俄罗斯局势)

白俄罗斯爆发的史上最大规模游行估计有20万。总统卢卡申科从全国各地抽调的工人,支持者举行的游行示威大约有6.5万。不仅如此,他还威胁敢不到现场的话就解雇,视频当中不少人都愁眉苦脸。在他赶往另外一个拖拉机场演讲的时候,工人们起哄高喊“滚蛋”。卢卡申科狼狈逃离现场。法国呼吁欧盟行动起来支持示威者,卢卡申科再次致电普京,普京答应帮他。卢卡申科已经宣布接受重选,而之前他声称除非杀了他,否则不会重选。




这个第六次当选白俄罗斯总统的人将何去何从?

8月17日:

【被电视台嫌弃的卢卡申科】}卢卡申科今天访问工厂,被工人喊滚出去,卢卡申科最后强撑着回了一句谢谢,然后这段被国家电视台原样播出去了,标题叫“卢卡申科回答工人问题”,电视台自己也在搞罢工,该视频能够原样放出去这表明很明显有内鬼。虽然他在现场怒斥不要拍视频,但并没有什么卵用。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卢卡申科】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说愿根据宪法程序分享总统权力。目前正在研究旨在重新分配权力的宪法修改方案,经全民公决后成为新宪法,他愿意分享总统权力,根据宪法交出(部分)总统权力。

卢卡申科重申,总统选举已以文明方式举行,他在选举中的高得票率不可能造假。

【王境泽卢卡申科】

【境外势力迫害卢卡申科】卢卡申科称自己和普京意见一致,认为白俄骚乱“起因不纯”。

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表示,自己与俄罗斯国家元首普京意见一致,白俄罗斯出现混乱是事出有因。

卢卡申科此前表示,白俄罗斯出现的骚乱是有人挑起的,目的让政府调动军队“维稳”。

卢卡申科表示:“谁今天能保证,外来势力对我们没有觊觎之心?我和普京意见一致,这一切,这些混乱都事出有因。”


【卢卡申科的忠诚卫士】白俄各地军人与警察正在丢弃他们的制服。

【尊敬卢卡申科的对手】白罗斯总统选举未能成为候选人的瓦列里·塞普卡洛现在与他的家人一起在乌克兰,他试图回国参加在该国发生的抗议活动。今天他说,反对派准备与卢卡申科谈判,如能和平移交权力,为卢卡申科及其家人提供安全和豁免保障。 ​​​​

【卢卡申科的对手们】

【温柔老爹卢卡申科】卢卡申科之前动用军警逮捕6700名抗议者,如今逐步释放。部长道歉。

【卢卡申科的好兄弟普京】普京表示现在是时候让白俄两国过去签订的某些合作框架得以实行了。

昨天,有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出发的卡车车队驶向白俄罗斯。他们没有识别标记或车牌。里面的人穿着硫磺色制服...
运输车是在距白罗斯400公里的地方拍摄到的,因此没有理由说它正在前往白罗斯。
但在普京和卢卡申科进行电话交谈之后,明斯克和莫斯科都宣布愿意考虑《联盟国条约》,共同解决白罗斯的问题。显然,卢卡申卡指望得到克里姆林宫的军事支持,以使抗议行动结束。
卢卡申科获得普京的支持后,他很可能会恢复使用武力...

8月18日:

【卢卡申科的小儿子】卢卡申科老来得子,对这个小儿子很是宝贝。天天带着他去见各国领导人。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次镇压游行,卢卡申科也多次采纳了他小儿子的意见。而且他对自己的支持者发表讲话的时候也带着自己的小儿子。

【白俄罗斯的电视台】白俄罗斯的电视台出现播放事故。早间新闻无人播放,只有音乐不断循环。员工要求播放关于游行示威者的新闻。

明斯克时间上午9点,白俄罗斯国营电视广播公司的员工罢工了,大量摄像师、后期制作人员已拒绝工作。

也就是说白俄罗斯国有媒体正在转向反对派。

【普京的抉择】部分此前宣称罢工的白俄罗斯工人已恢复生产。

白俄罗斯冶金厂的工人在加入罢工浪潮,申明其主张后,已重启电炼钢炉,恢复生产。即便如此,明斯克仍有多家企业的工人在持续罢工。

事实上,白俄罗斯冶金厂复工的过程也不顺利。部分执意罢工的工人一直阻止炼钢炉的重启,希望生产的工人与罢工工人交涉后最终恢复生产。

白俄罗斯反对派称,欧盟已准备向罢工工人提供金钱援助,欧洲为此设立了基金,还呼吁社会捐款。

【廉洁】网络上流传着很多虚假消息,所谓“卢卡申科有多少房产、有多少金钱”是不值得相信的,如果有,你找到了就可以拿走。

【战争】白俄罗斯进入战争动员状态。

卢卡申科表示可能派兵封锁国家西部,防备北约。

【变节】白俄六6名格罗德诺地区警察拒绝刑事命令辞职

【硬气】之前认怂跑路的反对派女领导人重新硬气了起来,呼吁大家反对卢卡申科。

【垃圾】越来越多的士兵警察将军装徽章证件扔进垃圾桶。


8月19日:

【艺术与政治】

国立剧院的总监因为支持抗议被解雇,文化部长到场讲话,说剧院不是谈论政治的地方。然而演职员们纷纷把辞职信拍在他面前,高呼“下台”。

【欧盟俄罗斯表态】

1.默克尔向普京表明,白俄罗斯政府必须避免对和平示威者使用暴力、立即释放政治犯,并展开与反对派和社会的全国对话,以应对危机。

2.普京认为任何干预白罗斯内政的企图,都是不可接受的。

3.欧盟领导人公开支持白俄罗斯抗议者,要求俄罗斯不要插手。

4.欧盟商讨制裁白俄罗斯。

【乌克兰动向】

乌克兰今天召回了明斯克大使,另外泽连斯基刚才跟乌克兰安全部门和强力部门开了一个闭门会议讨论白俄罗斯局势。

【卢卡申科的支持者】

白俄罗斯东部地区,也就是靠近俄罗斯的那一边 有多起上万人的聚会宣布支持卢卡申科。

【技术】

实时监控显示从大选前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网络中断和过滤,导致绝大部分社交软件无法使用,唯一例外是Telegram。他们很快宣布开发出反审查工具,并且积极帮助白俄罗斯的各个Tele频道保持网络连接。在选举之后,Telegram在白俄罗斯的用户数量激增到150万(全国人口9百万)。与外界能看到视频和图片不同,最大的Tele频道Nexta证实受限于网络封锁,绝大多数人只能接收到文字信息。但正是靠这些文字信息的传播,动员了数十万人走上街头。

这也说明,白俄罗斯政府的技术实力确实不行。

【电视台继续闹】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多名员工辞职。并接受采访。

【有经验了】

卢卡申科继续对工人讲话。回应他讲话的是拖拉机厂工人高呼“下台、下台”的抗议声。

对于这种事卢卡申科显然有经验了,他走下台去和工人对话。


最近这几天没写回答很抱歉。我在写央视约的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约稿,我还在努力搞一个有留言功能的公众号。

嘛~喜欢的可以关注我,会始终追踪白俄罗斯局势。

新回答关于白俄罗斯局势的全面总结。zhihu.com/answer/142255

user avatar

我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在白俄做生意的人了。简单说几句切身体会:1,海关太黑,5$的东西愣说得按10$交税,想申诉?人直接告诉你从来没人成功过。2,经济太差,老百姓兜里没钱,你东西再物美价廉,他就是没有余力购买。3,政府部门效率太低,跟国营商店谈合作,一大堆人连一件事都办不明白,最后不了了之。4,人力资源外流严重,稍微有点门路的都跑去俄罗斯干建筑或者欧洲去开运输车了。5,白俄人对老卢的看法?个人估计大概70%盼他挂掉或者倒台,29%虽然恨他但是又想让他继续执政,因为至少没有战争。1%捞到实惠的大力支持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价亚历山大·卢卡申科这位白俄罗斯的“常青树”总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自1994年上任以来,就一直稳坐总统宝座,这个在后苏联时代是相当罕见的。他的执政风格和政策,在国际上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解读,有人视他为坚定的国家主权捍卫者,有人则认为他是压制异见、维护个人权力的独裁者。要理解他,就得把他放在白.............
  • 回答
    普京和卢卡申科签署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这标志着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以及历史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联盟国家”这个概念。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设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就开始探讨建立一个更紧密的国家联合体。.............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前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任务,因为他在俄罗斯政坛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执政风格和政策选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观点。要全面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政治生涯的起伏与特点: “太子党”形象与迅速崛起: 梅德韦杰夫出身于列宁格勒.............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那场在索契菲什特奥林匹克体育场进行的四分之一决赛,克罗地亚和东道主俄罗斯的对决,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关于坚韧、戏剧性和国家荣耀的史诗。最终,克罗地亚在残酷的点球大战中以6:5击败俄罗斯,昂首挺进四强,这场胜利的背后,蕴藏着太多值得回味的故事。开局的.............
  • 回答
    文体界对俄罗斯的制裁浪潮席卷之后,乌克兰副总理甚至将战场延伸到了虚拟的游戏世界,公开呼吁封禁俄罗斯玩家的游戏账号。这一举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自然也招致了不少争议。如何评价这种做法?从乌克兰方面来看,这种做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全面施压”的策略。在实体战场上,乌克兰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文体.............
  • 回答
    对“白俄罗斯为抓反对派出动战斗机迫降过境客机,欧美纷纷谴责”的评价及对国际民航运输的影响白俄罗斯为抓捕反对派人士而派遣战斗机迫降过境民航客机,此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震动和强烈的谴责。这不仅仅是一次孤立的事件,更触及了国际民航运输的基石——航空安全、主权国家责任以及人道主义原则。 事件评价:从多.............
  • 回答
    要评价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不仅是对她个人创作的高度肯定,也反映了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在选择获奖者时的某种考量和导向。首先,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是对她独特的“文献体小说”创作手法的极致认可。 诺贝尔奖委.............
  • 回答
    就卢卡申科关于白俄罗斯不参加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表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声明,而是牵涉到白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地缘政治考量、国内政治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等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体现。首先,从“不参加”的表态本身来看:卢卡申科的这番话,尤其是强调“不会也不准备”,是.............
  • 回答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于2023年签署的《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也称为“联盟国家”协议)是两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加强合作的重要标志性事件。这一协议的签署不仅反映了两国在乌克兰危机后的战略同盟关系,也揭示了俄罗斯在东欧地区重塑影响力、应对西方制裁的深层动因。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及国际反应等方面进行.............
  • 回答
    莫德尔在白俄罗斯战役中的表现:一份略显沉重的审视评价瓦尔特·莫德尔在白俄罗斯战役中的表现,需要我们以一种更为 nuanced 的眼光来看待。这位以坚韧防守和灵活机动闻名于世的元帅,在面对苏军强大的“巴格拉季昂行动”时,其指挥能力和战术部署无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与其说是一场精彩的胜利,不如说是.............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 回答
    CDPR 停止向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销售游戏,这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玩家群体的情绪,可谓是复杂的多层面事件。对这件事的看法,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一、 企业立场与国际局势的考量:政治是绕不开的背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CDPR 的这一决定并非孤立的商业行为,而是全球范围内对俄罗斯入侵乌.............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关于出兵乌克兰是为了帮助其摆脱国际资本主义压迫的声明,在国际政治和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篇声明,我们需要从其意识形态基础、历史背景、政治现实以及其声明内容本身进行多角度的分析。1. 意识形态基础:俄罗斯共产党的核心主张与当前实践的脱节俄罗斯共产党(KPRF)作为俄罗斯.............
  • 回答
    俄罗斯人对北约东扩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背后交织着历史记忆、国家安全关切、地缘政治现实以及民族自尊心等诸多因素。 简单来说,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北约东扩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是西方国家背信弃义、企图遏制俄罗斯崛起的战略行为。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 回答
    俄罗斯科学家从北极永久冻土中成功复活了冰封约2.4万年的蛭形轮虫(Bdelloidea rotifer),这无疑是一项振奋人心的科学壮举。这项研究不仅再次刷新了我们对生命顽强力的认知,也为我们打开了探索古老生物世界的大门。如何评价这项研究?这项研究的意义深远,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生命力的极限挑.............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当前的军事实力:一个多维度的审视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国家,其军事力量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注的焦点。然而,要评价其当前的军事水平,绝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1. 战略核力量:依然是全球顶尖水平,但面临更新换代压力.............
  • 回答
    俄罗斯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其中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转折,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在疫情初期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抗疫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病毒刚刚开始在全球蔓延时,俄罗斯就.............
  • 回答
    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里,伏拉夫(原名 Kirill Remizov)无疑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名字。这位来自俄罗斯的青年,凭借着其阳光帅气的形象、流利的中文表达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推崇,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迅速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然而,对他的评价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既有赞誉也有质疑。一、 伏拉夫的崛起.............
  • 回答
    《俄罗斯最新历史著述暨评析(20072017年)》是一部旨在梳理和评价2007年至2017年间俄罗斯历史研究新动向的著作。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反映了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俄罗斯发展变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入反思。要评价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写作背景与目的: 时代背景: 2007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