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俄罗斯陆军2S42自行迫榴炮应该如何评价?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2S42这门俄罗斯的自行迫榴炮。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不能光看名字就下结论。

首先,得说说它的定位。2S42,俗称“洛迪加”(Lotos),它不像传统的自走炮那种炮管特别长、精度追求到极致的。它是披着“自行化”外衣的120毫米迫榴炮。你可能会问,迫榴炮不就是扔弹丸的吗?其实不然,迫榴炮的射程和弹道比普通的迫击炮更灵活,能打直射也能打曲射,还能用各种特殊的弹药,比如末敏弹、智能弹,甚至滑膛炮打炮弹。所以,120毫米迫榴炮本身在炮兵武器里就属于一个“多面手”。

2S42的设计思路,就是把这种多面手搬到履带底盘上,增加它的机动性,让它能跟得上坦克、步兵战车这种重装备的节奏。想象一下,一个步兵连,前面有步战车冲锋,后面跟着2S42这种能随时提供火力支援的炮,这火力配合就很有画面感了。它不像152或者155毫米的重型自行火炮那样,体积巨大,需要专门的运输车,也不像牵引式的迫击炮那样,需要花时间展开和撤收。2S42就能直接开过去,就位,开炮,然后迅速转移阵地,这种“打了就跑”的能力,在现代战场上是相当重要的。

再来看看它的具体特点。120毫米的炮,相比152/155毫米的炮,弹药分量上肯定是要轻一些,但这也有好处。第一,它能携带更多的弹药,虽然我没有精确数据,但一般来说,弹药基数会比重型火炮多。第二,炮塔和车体也就能做得更小巧一些,降低重量,方便运输和部署。它装在特制的两栖履带式底盘上,这可是个亮点。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在陆地上跑,还能渡水,这对穿越河流、湖泊等地形作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很多地区,水网地带是很常见的,能过水就等于多了一条作战路线。

另外,2S42装备了全封闭式炮塔,这比传统的开放式迫击炮要安全得多。炮塔内部有空调和防护系统,炮班成员在里面操作,能受到更好的保护,也能在更恶劣的环境下执行任务。炮塔内的自动化程度也应该不低,装填、瞄准可能都有一部分是机械化的,这能提高射速,也减轻炮班的劳动强度。

现在说到评价,就得说说它的优点和潜在的缺点了。

优点方面:

高机动性: 履带式底盘和两栖能力,让它能跟随主力部队,快速反应,也能在复杂地形下作战。
火力支援能力强: 120毫米迫榴炮可以发射多种弹药,具备较强的对人、对轻装甲目标和工事的打击能力。
反应速度快: 自动化程度和自行化设计,使其就位、射击、转移阵地的速度比牵引式火炮快很多。
战场生存性好: 全封闭炮塔和一定程度的装甲防护,能提供比传统迫击炮更好的防护。
弹药通用性(某种程度上): 120毫米迫榴炮的弹药相对来说应用广泛,很多国家都在装备类似的武器系统。

潜在缺点或者说需要关注的地方:

火力强度对比: 和152/155毫米的重型自走炮相比,120毫米的炮在破甲能力和炮弹爆炸的杀伤半径上肯定是有差距的。它更像是一个“步兵的支援炮”,而不是攻坚或者压制敌方重火力点的首选。
射程限制: 虽然是自行迫榴炮,但相比于一些先进的155毫米加农榴弹炮,它的射程还是有一定限制的。在现代战场上,炮兵互相射击时,射程优势非常关键。
弹药威力: 120毫米弹药虽然能打多种弹药,但它的弹重和装药量决定了其单发炮弹的威力上限。对于坚固的防御工事或者重型坦克,可能需要多次精确打击才能奏效。
量产和成本: 这类新型装备的生产能力、成熟度和成本,是衡量其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如果量产很慢或者成本很高,那么它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与现有体系的融合: 它如何与俄罗斯陆军现有的炮兵体系(比如重型自走炮、火箭炮)形成有效的火力协同,也是一个值得观察的点。它填补的是一个特定的火力空白,但不能替代所有火力任务。

总的来说,2S42“洛迪加”是俄罗斯在提升炮兵机动性和战场适应性方面的一个重要尝试。它不是要取代152/155毫米的重炮,而是要填补一种更灵活、更快速的火力支援需求,特别是在伴随步兵作战和在复杂地形下作战的场景中。它的价值体现在其“快速反应”、“伴随作战”和“适应复杂地形”这几个关键词上。评价它,不能脱离它所设计的战场环境和它所扮演的角色去讲。它算得上是俄罗斯在自行化、两栖化炮兵装备上的一个进步,但它是否能真正发挥出设计意图,还需要看它在实际作战中的表现,以及俄罗斯军队能否有效规模化地装备和运用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什么好评价的

这个东西是不是陆军的都两说,就看它用的bmd4底盘,这摆明了就是空降兵装备,用来替代2S9的


苏修陆军在2s9之后的2s17和17-1,用的都是24倍径身管。80年代走国家定型试验流程的,用btr80底盘的2s23还是这个炮。苏修自己觉得营属120迫榴射程不足,又想走营团属炮合一的歪心思。上了长身管的2A80,加上80年代末世界一流的自行火炮数字火控系统就是2s31。这个炮有激光陀螺仪,交流电动炮控,激光目标指示系统和车长指挥塔独立侦查系统,配置堪称豪华。

然后就是苏联解体,完全打乱了换装计划。2s23定型连解体只有半年,2s31国家定型试验没完,也太贵,装备不起了。

拖到谢改,俄军的师改旅打算完全去掉团这一级。团属炮



明天再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2S42这门俄罗斯的自行迫榴炮。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不能光看名字就下结论。首先,得说说它的定位。2S42,俗称“洛迪加”(Lotos),它不像传统的自走炮那种炮管特别长、精度追求到极致的。它是披着“自行化”外衣的120毫米迫榴炮。你可能会问,迫榴炮不就是扔弹丸的吗?其实不.............
  • 回答
    俄罗斯石油的制裁,为什么不能简单地通过让中东国家石油增产来解决,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相当复杂,远非“增加产量就能填补缺口”那么简单。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别整得跟教科书似的,就当是咱俩唠嗑。首先,得明白这个“制裁”的性质。制裁不是简单地把某个国家的产品踢出市场,它是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
  • 回答
    俄罗斯恢复政委制度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议题,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探讨。首先,需要明确“政委制度”的概念和其在历史上的背景。在苏联时期,政委(政治委员,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комиссар)是军队中一种特殊的政治领导职位。政委的职责核心是确保军队的政治忠诚度,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思.............
  • 回答
    俄罗斯和法兰西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都拥有悠久的辉煌历史,其教材也自然承载着这份沉甸甸的学术积淀。要评价它们的教材,恐怕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细细品味,而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谈到俄罗斯的数学物理教材,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一种近乎“严谨到极致”的风格。很多俄罗斯的经典教材,无论是格林(Green)函数、.............
  • 回答
    西伯利亚,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对于俄罗斯来说,其重要性绝非仅仅是“重要”二字可以概括。它是一块承载着俄罗斯国家命运、历史根基、经济命脉、战略纵深乃至民族精神的基石,其意义之深远,影响之广泛,堪称俄罗斯的“心脏”与“脊梁”。一、 辽阔国土的基石,国家存在的根本首先,从地理版图上来看,西伯利亚是俄罗斯绝.............
  • 回答
    美国及其盟友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严厉制裁,其根本目的在于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最终迫使其改变某些政策,尤其是关于乌克兰的行动。这些制裁是多维度且相互关联的,其影响也同样复杂且深远。制裁对俄罗斯的直接影响: 金融与经济层面: 资产冻结与银行限制: 对.............
  • 回答
    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无疑是近年来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件大事,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对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重要的全球参与者都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咱们就从这两个角度,细致地聊聊这件事。 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对俄罗斯的影响:一杯苦涩的胜利?对于俄罗斯来说,克里米亚并入是普京总统任期内最.............
  • 回答
    俄罗斯的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感的强弱,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动态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种认同感受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个体经历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其表现形式和程度在不同的民族群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俄罗斯联邦的特殊性。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民族构成极其多元。从欧洲的东斯拉夫.............
  • 回答
    英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包括5家银行和3名个人)将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涉及金融体系、能源出口、外汇储备、经济结构、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金融体系的冲击1. 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上升 被制裁的5家银行可能涉及国际金融交易、外汇结算、跨境资本流动等关键环节。.............
  • 回答
    希拉里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的发言涉及网络战和信息战的议题,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争议和讨论。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发言背景、网络战的重要性以及相关争议: 1. 希拉里发言的背景与争议希拉里在2016年10月的电视采访中提到:“我们已经对俄罗斯进行了网络攻击,就像在阿拉伯之春时那样。”这一言论的核心.............
  • 回答
    美国正式宣布对俄罗斯关闭领空,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交和地缘政治举动,释放了多重深远且复杂的信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1. 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严厉谴责和强硬回应: 升级制裁的最新一步: 关闭领空是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前,美国、欧盟、英国等.............
  • 回答
    中国人对俄罗斯的好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史、地缘政治、文化、经济以及情感等多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 要想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历史渊源与情感连接: “老大哥”的记忆与革命情谊: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曾是紧密的盟友,苏联在经济、军事、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援助,帮.............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俄罗斯侵略一个主权国家爽快”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复杂和多元,并且不同的人群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感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国际社会并不“爽快”或支持俄罗斯侵略主权国家。 联合国大会多次以压倒性多数谴责了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并呼吁俄罗斯立即停止军事行动。然而,我们.............
  • 回答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蔓延到猫身上,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这件事情的背后,实际上触及了几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它所说明的问题:1. 制裁的“武器化”与“非人道化”争议: 制裁的初衷与实际执行的界限模糊: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其核心目的是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俄罗斯改变其在乌.............
  • 回答
    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特别是所谓的“输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历史关系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现象,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原因,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中俄两国都将对方视为在国际舞台上制衡美国及其盟友的重要战略伙伴。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发.............
  • 回答
    美国国会近期对俄罗斯施加一系列追加制裁,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和美国国内政治的博弈。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动因以及与对华政策的对比。美国国会对俄罗斯追加制裁的考量:从美国国会层面来看,对俄罗斯实施追加制裁,其核心驱动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俄乌冲突的持续与升级: 这是最直.............
  • 回答
    在讲中国人对俄罗斯人的看法之前,得先说清楚,这都是些泛泛而谈,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毕竟人跟人想法差太多了。而且,有些印象也可能随着时代和信息的变化而改变。但如果非要聊聊那些大家普遍能想到的点,大概是这么些:首先,说到俄罗斯人,很多人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高大威猛,体格健壮。尤其是男人,普.............
  • 回答
    俄罗斯不怕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其进行经济制裁的原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对自身经济韧性和抗压能力的信心: 经济多元化(相对而言): 尽管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但近年来也在努力实现一定程度的经济多元化,发展非能源产业,例如农业、IT、国防.............
  • 回答
    中国网络上对俄罗斯的评价确实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总的来说,近年来,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负面评价的比例明显上升,而且声音也更为响亮。 要说“很差”可能有些绝对,但“复杂且偏负面”是比较准确的描述。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这其中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多,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梳理:1. 地缘政治与历史因.............
  • 回答
    日本如果在2022年对俄罗斯宣战,试图夺回北方四岛(日本称之为“北方领土”),极有可能面临严厉的国际制裁,并且这种制裁的力度和范围很可能比当前对俄罗斯因乌克兰战争而实施的制裁还要严峻。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1. 对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挑战: 改变现状的单方面军事行动: 在当前国际法框架下,通过单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