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不是中国网络上对俄罗斯的评价很差?为什么?

回答
中国网络上对俄罗斯的评价确实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总的来说,近年来,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负面评价的比例明显上升,而且声音也更为响亮。 要说“很差”可能有些绝对,但“复杂且偏负面”是比较准确的描述。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这其中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多,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梳理:

1. 地缘政治与历史因素的影响:

历史上的恩怨情仇: 中俄之间并非天然盟友,历史上也曾有过不少摩擦,包括边界问题、意识形态的分歧(如中苏分裂时期)。虽然现在官方层面强调“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民间对于历史的记忆和解读,尤其是那些在一些历史事件中受到不利影响的群体,仍然存在。这些历史记忆,即使被官方宣传淡化,在网络讨论中依然会时不时被提及,并影响着人们对当前关系的认知。
对苏联解体原因的解读: 部分中国网民将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联系起来,认为其“亲西方”的政策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在这种思维下,如果俄罗斯出现任何“亲西方”的迹象,都会被视为潜在的危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对中国不忠诚的表现。
对“大国沙文主义”的警惕: 历史上的俄罗斯(沙皇俄国时期)以及苏联都曾有过扩张和吞并领土的行为,尤其是一些与中国接壤的地区。虽然现在中俄边界已经划定,但这种“大国沙文主义”的印象并未完全消除。当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采取强硬甚至被认为具有侵略性的行动时,很容易勾起这种历史联想,引发担忧和负面评价。

2. 俄乌冲突的巨大冲击:

战争的残酷与道德判断: 俄乌冲突是当前网络上评价俄罗斯最核心的因素。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平民伤亡以及对国家主权的侵犯,在道义上很容易引起中国网民的同情和反对,尤其是那些曾经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中国人。
“侵略”与“主权”的敏感性: 中国一直强调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干涉内政。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行为,在许多中国网民看来,就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这与中国自身一贯坚持的原则相悖。因此,许多人无法接受俄罗斯的行动,并将其与中国自身可能面临的类似威胁进行类比。
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 在俄乌冲突初期,大量来自西方媒体的报道和图片迅速在中国网络上传播,这些内容多半渲染了俄罗斯的负面形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俄军的暴行。虽然中国官方在俄乌冲突上采取了相对中立的立场,但网络上的信息茧房效应、部分媒体的 선택性报道以及一些爱国主义网民对俄罗斯的同情性解读,共同塑造了复杂多样的舆论格局。
经济制裁与中国利益的权衡: 俄乌冲突引发了西方对俄罗斯的大规模经济制裁,这些制裁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连锁反应,也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国网民认为,与俄罗斯过于紧密的联系可能会给中国带来经济上的风险,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会质疑俄罗斯的行动是否值得中国去冒这个风险。

3. 俄罗斯国内情况的负面认知:

经济发展停滞与民生问题: 一些中国网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俄罗斯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认为其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能源出口,且在高科技领域与中国存在差距。对俄罗斯民众生活水平和国家发展前景的负面认知,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俄罗斯的整体评价。
社会问题与腐败: 和许多国家一样,俄罗斯也存在着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腐败等。这些信息在网络上流传,也会加剧一部分中国网民对俄罗斯的负面印象。
“酒鬼”、“野蛮”等刻板印象的残留: 尽管时代在发展,但俄罗斯在大众文化中长期存在的“彪悍”、“粗犷”甚至带有贬义的刻板印象,在一些网民心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当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表现出强硬或被解读为“不顾后果”的行为时,这些刻板印象更容易被放大和强化。

4. 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演变:

对“战狼外交”的反思与批评: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声音的增大,一些网民开始反思和批评过于强硬的“战狼外交”模式。当俄罗斯采取被认为相似的强硬甚至激进的外交和军事手段时,容易引发部分中国网民的警惕和反感,认为这种方式弊大于利。
“唯我独尊”心态的出现: 部分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网民,在看待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时,更容易从中国自身的利益和立场出发,对不符合其期望或价值观的国家,表现出更强的批判性。他们可能会觉得,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独立和主导性,而不是过度依赖或与某些国家捆绑。

总结来说,中国网络上对俄罗斯的评价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混合体。 尽管官方在外交上保持着与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且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相互支持(例如在台湾问题上俄罗斯的表态),但民间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网民,更容易受到西方媒体的叙事影响,对俄乌冲突的道德判断,以及对俄罗斯国家行为的独立审视,使得对俄罗斯的负面评价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网络上的“评价”并非铁板一块。 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网民,尤其是那些更倾向于官方立场、强调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现实的网民,对俄罗斯持支持或同情的态度。他们可能会认为俄罗斯是西方霸权主义的受害者,是抵御西方扩张的重要力量。

所以,与其说“评价很差”,不如说“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且负面声音日益增强,尤其在俄乌冲突后,对俄罗斯行动的批评和质疑成为网络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复杂性,反映了中国社会内部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价值观念以及对国际局势的不同解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教育宣传问题,太多人以为清朝原生就理应是秋海棠。

那是一个流行与承认扩张征服的时代,除了满清和明朝基本盘外的一切都是从1690年到1818年,这128年征战与融合的结果。

最终128年努力的成果,被沙俄拿走了近一半。


1644年清朝入关


1663南明灭亡


三番之乱


1680-1690年台湾统一,准格尔汗国盛极成为清朝最大威胁,尼布楚条约签订(清朝明确与俄国北方边界,俄国承诺不支持准格尔汗国)后清朝对准格尔汗国开战。


1700-1710清朝攻入蒙古败退准格尔汗国,1718年准格尔汗国攻下西藏。


雍正年间清军把准格尔汗国压缩至新疆一带。


1757年准格尔汗国发生天花灾难,被清朝乘机攻灭,但大小和桌乘机而起。


1760年清朝攻灭大小和桌。


1818年通过一百多年的连连征战,清朝达到最大领土,其实持续时间不长。


清末半殖民化。

清朝全盛时期与现代中国对比



其实除了宣传教育,也有国人极度的自恋的成分,总以为周边的国家都盯着中原的。

俄罗斯扩张的重点永远不在亚洲,在亚洲一直就是钓鱼,有机会就浑水摸鱼就狠狠敲一笔,但从不动用国家主力。

无论沙俄,苏联,还是现在俄国在亚洲的常备兵力从来就不到欧洲三分之一,大部分时间连五分之一都不到。除了日俄战争一次,俄罗斯根本没在亚洲打过像样的大规模战争。

俄国在亚洲敲一笔就好的做法,在清初第一次接触就有传统。1689年俄国通过保证不对准格尔汗国支持的条件与清朝签了尼布楚条约稳定了自己在东北亚的新扩张土地,1690年清朝开始对盘踞半个中国(盘踞新疆、西藏、蒙古、青海)的准格尔汗国发动大规模战争,直到1760年清朝才攻灭准格尔汗国(此时才获得了教科书上清朝配图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俄国主力一直在欧洲与瑞典、土耳其等国打仗,只在准格尔汗国虚弱时派不多的兵力顺走了其控制下的贝尔加湖地区。

俄罗斯的千年乌托邦梦想是:重建东罗马(攻破君士坦丁堡,进入地中海),以欧洲共主第三罗马帝国的身份入主欧洲。

倒是日本千年以来的都是一条老路:战乱→统一→向朝鲜扩张→向中国扩张→败退。


从历史总体来看,俄罗斯是精明的扒手,中国强则谈友谊;日本是中二的强盗,中国强则装孙子。

如果是二战前的国际社会状态的话:中国极弱俄罗斯极强则北地尽失,中国极弱日本极强则国破家亡,一个比一个麻烦。


而现在美帝想把中国从强打回弱,这等于把中国放回当初的砧板上。毕竟实力才是中国自身安全的第一保证,美国自然变成了第一竞争对手,即使双方几乎没有任何历史仇恨。

现在英法没实力了,就不说了。如果有实力的话应该和美国相近。

至于三哥,其实他的想法和俄罗斯类似,不过他的重点是环印度洋,而且更贪婪一些,也多了个莫名其妙的自负。


很多人缺乏基本的实用主义思维:

因为当年中国是鱼腩,所以才会被多国殖民几十年,所以才会被沙俄抢走大片土地,所以才会被日本侵略杀了一大批人。

如果今天的再变成鱼腩,印度、日本、俄国会再次采用什么行动谁也无法保证,所以谁在打击削弱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谁就是中国的优先应对的对手!

user avatar

俄罗斯和日本是近代以来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国家 如果有人跪舔才是最奇葩的

user avatar

外西北丢失的影响
1.使得新疆地区的行政中心内迁,由伊犁变成了迪化
2.使中国失去了巴尔喀什湖以南大片土地和吉尔吉斯山地,被俄国人直接把边境划在了最后一道山口
3.使得中国失去了巴尔喀什湖,斋桑泊,伊塞克湖,阿拉湖等水源地,沙俄1864年割掉巴尔喀什湖和伊塞克湖后仍不满足,又通过改订条约将斋桑泊也割掉,现在新疆距离外西北众多水源地也同样是擦肩而过,这耻辱和图们江出海口差不了多少
4.使中国失去了半个伊犁河谷,外伊犁河谷,楚河河谷,塔拉斯河谷等众多河谷地区,尤其是半个伊犁河谷现在是哈萨克斯坦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5.使中国失去了帕米尔高原这个非常重要的制高点,现在俄罗斯仍然在塔吉克斯坦驻有一个师的兵力
6.还有,李白出生地的碎叶城现在是吉尔吉斯的托克马克了,唐朝碎叶城遗迹与清朝乾隆纪功碑遗迹至今还在外西北
7.还有,外西北的割让也让中国失去了瓦罕走廊这个重要的通道,现在中国境内瓦罕走廊只有四分之一
8. 还有,外西北最北部阿尔泰乌梁海的割让使得俄罗斯从西北方向上进入了蒙古高原


外东北被割让的影响
1.使中国失去了日本海出海口,对东三省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至今图们江出海口距离日本海沿岸仅十五公里,东北距日本海出海口最近仅三公里,咫尺天涯,也使吉林从原来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变成了一个望海兴叹的内陆省
2.使中国失去了曾经的第一大岛库页岛,失去了悬在日本头上的一柄利剑
3.使中国失去了一半的东北平原,失去了无数可耕土地
4.使中国失去了巨量资源,外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石油,木材,动植物,渔业,矿产资源,萨哈油气田现在被俄罗斯输向日本赚钱
5.使中国失去了外兴安岭这扇北大门,现在的中俄边境隔河为界,而河的两岸是三江平原
6.在外东北被割让后,俄国人制造了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屠杀,斯大林在三十年代又一次清洗了远东华人
7.使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由内河变成了边界,否则黑龙江会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黑龙江流域面积比长江流域还大,自从黑龙江变成边界,可以全程通航的河道航运业彻底废了

8.外东北被割让后,沙俄在兴凯湖勘界过程中指鹿为马,使本应有五分之四属于中国的兴凯湖湖面被勘界成了五分之一,连同湖边土地再次丢失了7200平方公里的土地

9.外东北的割让使许多的历史文物被俄罗斯夺走,最典型的就是明朝奴儿干都司在黑龙江口竖立起来的永宁寺碑,还有与渤海国有关的一大批历史文物


外蒙古被独立的影响
1.失去了巨大的战略纵深,横亘在整个中国北部近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俄罗斯边境出发跨越蒙古进攻北京,和从蒙古边境出发进攻北京,那是天壤之别。若外蒙古还在,则北京的安全态势将极大改善,中苏交恶时中国就不必那么恐惧上万坦克直捣北京了。至少这么多的路,就算全速跑也是要跑好几天的,反应时间会比现在长的多。
2.元朝的性质就难以定义了,藏传佛教的转世系统也不完整了。整个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完整性,都缺了一大块。蒙古高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整个中国历史,绝大多数就是蒙古高原和中原的斗争,蒙古一独立,中国历史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再说,外蒙古的独立无疑为中国以后可能的继续分裂打开了一个切口,内蒙古蒙古族的定位也会受到极大的干扰。成吉思汉的出生地和李白一样也从此变成了外国,蒙古和西藏、新疆、满洲在清朝的统治下是平等的,作为一个整体被民国继承了下来,五族共和。蒙古若能独立,则其他三者为何不能独立呢?满洲因为闯关东而使其人口发生了决定意义的变化,所以不再有独立威胁,但是新疆西藏,之所以到现在都闹得那么厉害,外蒙古的独立,我认为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3.外蒙古有全亚洲最大的铜矿,而中国造子弹缺铜,那铜矿就在中蒙边境上
4.使得唐努乌梁海变成了飞地,苏联因此放手彻底吞并唐努乌梁海,至今中国也对这一没有任何条约割让的领土底气不足
5.外蒙古的独立是中国永远的国耻,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失地最大的一次,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超过了瑷珲条约,是割地最多的条约,外蒙古独立损失的国土超过了清末70年割地的总和
6.外蒙古独立过程中屠杀了十万在蒙经商的汉人,最典型的一次屠杀事件是外蒙古叛军攻陷科布多城时制造的科布多大屠杀,这次屠杀使得原本反对独立的外蒙古西部从此不再亲中,而正是沙俄挡住了新疆派出的援军导致科布多沦陷

7.隔绝了中国东北到西北的连接通道,清朝时期中国东北到西北的一条路径就是经过外蒙古,乾隆时期锡伯族西迁到新疆就是走的这条路,清朝时期的到新疆的路除了河西走廊外还有一条就是走张家口,库仑,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阿尔泰一线,外蒙古独立使得中国北方凹陷了一大块,严重破坏了中国地缘完整性

8.在外蒙古独立后,外蒙古叛军在沙俄和苏联的支持下不断南侵,侵占了原属内蒙古的达里冈爱牧场,并在新疆边界挑起了北塔山之战,后来近代所有被外蒙古南侵夺走的土地也一并被‘‘独立’’了,堪称伤痕之上的伤痕

9.和外东北永宁寺碑,外西北乾隆纪功碑一样,外蒙古的独立也使象征着燕然勒石的封燕然山铭的发现地变成了外国


《唐努乌梁海》
席慕容
远远远远地高过海面
高原上安静躺卧着的
象菊花一般清澈的湖水啊
萨彦岭下是我们失落了的
库苏古泊
被别人取走了的金银
我们会唤叫着去夺了回来
被别人取走了的马匹
我们会骑上更快的马
再去抢了回来
被别人轻易取走了的唐努乌梁海啊
怎么从来没听说有哪一个子孙曾经
为她流下过一滴泪来?

两江口
1978年8月,作者乘游船从黑河沿黑龙江下爱辉,过结亚河口时所作。结亚河,原与黑龙江同为中国内河,是谓精奇里江。1858年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俄国订立《瑷珲条约》,将黑龙江江北土地划给俄国,精奇里江遂为俄国内河。
水暗云低下两江,
登舷北望此心伤。
多少儿郎南征怨?
几度罗刹北寇狂!
蒸黎含冤披左衽,
山河无辜畀异邦。
至今滚滚东流水,
拍岸击石问封疆。

海参崴金角湾远望
风寒日晚逐衣凉,
金角逶迤物色苍.
疆土无疆非我土,
故乡何故是他乡?
松涛激荡崖堆雪,
海鸭哀吟客断肠.
锦绣山河空在眼,
百年回首泪沾裳.

《满江红.登蓬莱阁》 —吴佩孚
北望满洲,
渤海中
风浪大作!
想当年,
吉江辽沈,
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
黑龙江畔列城郭。
而今倭寇任纵横,
风云恶。
甲午役,
土地削;
甲辰役,
主权弱。
江山如故,
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
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
永作蓬山游,
念弥陀。

姚福升(1848-1929),字申五,汉军正黄旗人,世居吉林。先为汉文教习,后入吉林水师营担任武职。、清光绪三十三年,奉旨署理瑷珲副都统,收复了江右被俄罗斯占领六七年的国土,重建瑷珲城。1909 年,姚福在任瑷珲兵备道期间,修建了小学堂、倡议儿童引种牛痘,后定居瑷珲,1929年逃难时病逝哈尔滨。
龙江吟
姚福升
龙江万里戍楼空,
斑点离离塞草红。
六十四屯今犹在,
何人复我大江东?

user avatar

历史上掠夺中国的列强,离中国最近的就是俄罗斯和日本。


日本被拔了爪牙,但还是很多人仇日,俄罗斯是有爪牙的,差评就不奇怪了。


其实,中国网络上对德英法等国反而不怎么差评,这才是很有趣的事。英国用鸦片战争在中国身上开了一条放血的口子,把中国积累了几千年的财富给吸了个精光,居然没人痛恨英国,这才是诡异现象,一说英国就是“绅士之国”。法国侵占越南,使越南变成非汉字国家,但一说法国,很少有人惦记这事,都是“浪漫之国”。



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地理距离。


俄罗斯割占中国领土也是相当丧心病狂,但俄罗斯还不是最丧心病狂,因为上面还有美国以及欧洲。


美国和欧洲一直在向中国输入意识形态,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解体覆灭,一分为7,为新疆西藏分裂行为站队加油。


但是如果你们仔细观察的话,中国人对欧美普遍持正面印象。


这才是非常吊诡的事。


俄罗斯和日本是严重危害过中国过去的国家,而美国欧洲各国是要危害中国的未来的国家……


实际上,在现在,中国中长期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印度。俄罗斯与中国已经不存在主权争议,双方都谈妥了。

但是和美国印度一直没有谈妥。


两个国家的边界不仅仅有领土边界,还有经济边界,但大多数人只意识到领土边界。在经济边界的冲突上,中国与美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国上一次与俄罗斯发生边界冲突,应该还是珍宝岛的苏联时代。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俄罗斯尚无此类冲突,但是与美国的经济边界冲突是从中国改革开放就没有停止过。

由经济边界引发的各种军事摩擦却没有断过。台海危机,银河号,南海撞机,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直到耿直的本拉登和萨达姆出来拉仇恨,中国才能缓缓。中国加入wto之后,对中国的各种经济制裁,对中国的内政干预就没停过。


很多人觉得,中国为什么要搞墙?墙是有道理的。有道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如果不加墙,中国的舆论环境就会被美国完全主导。因为不管在哪里,80%的人都是跟风,媒体装作权威模样出现,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再配合春秋笔法,,会搞的中国疲于应对。


蚊子那么多,挨个拍死,不得把人累死啊?何况中国加入WTO,经济上看人脸色,还不能随便拍这些蚊子,人家是家养的不是野生的,人家没叮到你,你不能拍,叮你了,也只能活捉然后放了。


最好办法就是挂蚊帐,蚊子们随便怎么吹喇叭,反正叮不着。可以睡个安稳觉。


俄罗斯在30年內都不会成为中国的经济邻国,而是中国的经济领土。只要不把俄罗斯逼到绝路,不刺激俄罗斯人脆弱的自尊心,以俄罗斯人的性格他们还是能够顺应这个局面的。


相反,美国是中国的经济邻国,而且还有大量经济边界冲突。中国每进军一个新的经济领域,美国都感觉到自己的经济领土遭到侵蚀,就会歇斯底里。与其害怕俄罗斯对中国的巨大威胁,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应对中美经济边界的冲突。


领土边界是用战争来决定,经济边界恐怕也不会例外。美国人愿意看到自己的经济领土逐渐被中国拿下么?尤其是美国有11个航母编队的情况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