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应该对服务员说「谢谢」吗?

回答
关于在餐厅用餐时是否应该对服务员说“谢谢”,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往往会触及到咱们的社交习惯和一些微妙的理解。

在我看来,答案是:非常应该,而且这不仅仅是礼貌,更是一种对他人付出的尊重和认可。

咱们先不谈那些空洞的“礼仪”二字,从更实际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

1. 他们在为你工作,付出了劳动和精力:

咱们去餐厅吃饭,享受到的不仅仅是食物本身,还包括了整个用餐体验。服务员从你进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你服务了。他们可能要:

引导你入座: 即使只是指引方向,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
介绍菜单,解答疑问: 很多服务员需要熟记菜单的细节,了解食材、烹饪方法,甚至能给出推荐。他们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就是在用自己的知识和时间为你服务。
点餐: 认真倾听你的需求,把你的喜好传达给厨房。
送餐和布菜: 即使只是把菜端到你面前,他们也需要注意安全、美观,确保你用餐方便。
添水、清理桌面: 在你用餐的过程中,他们会留意你的需求,及时帮你加水、撤走空盘,保持餐桌的整洁。
处理你的需求和问题: 如果你有什么特殊要求,或者遇到餐点不满意的情况,他们会去协调、解决,这需要他们承担一定的沟通和压力。
买单结账: 认真核对账单,处理支付。
送你离开: 即使是你自己离开,他们也可能会送上“谢谢光临”或者类似的客套话。

你看,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你提供服务。这些服务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咱们支付的餐费里,包含了他们的人工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咱们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接受服务,而无需任何表示。一句“谢谢”,就像是一种对他们付出的肯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被看到了,被理解了。

2. “谢谢”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在任何需要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场合,一句简单的“谢谢”都能让气氛变得更加融洽。服务员的工作性质就决定了他们需要与大量不同的人打交道。

提升服务感受: 当你对服务员说“谢谢”时,他们会感到被尊重,也更容易保持积极的态度。反过来,一个被尊重的服务员,往往也会更乐意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像一个良性循环。
化解潜在的隔阂: 咱们有时会觉得服务员是“被雇来服务我的”,这种心态可能会不自觉地带来一些距离感。一句“谢谢”就能打破这种隔阂,提醒我们双方都是在进行一次平等的交流,只不过分工不同。
传递积极能量: 谁不喜欢听到别人说“谢谢”呢?这句话传递的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会让双方都感到愉快。尤其是在服务行业,服务员可能一天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一句温暖的“谢谢”,可能就是他们工作中一个被点亮的小时刻。

3. “谢谢”也是对餐厅整体品质的认可:

很多时候,我们说“谢谢”的对象是那个直接为你服务的服务员,但其实也是在认可整个餐厅的服务体系。一个好的服务员,往往离不开背后完善的管理和培训。你的“谢谢”,也间接是对这家餐厅优质服务的一种肯定。

什么时候说“谢谢”比较合适?

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必须在什么时候说”的死板规定。更多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

当你获得特别帮助时: 比如,你问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耐心解答了;或者你临时需要一些额外的帮助,他们及时给你提供了。
每次递接物品时: 服务员把菜单递给你,你接过来说声“谢谢”;他们给你端上菜品,你说“谢谢”;他们把账单递给你,你也可以说声“谢谢”。
用餐结束后: 这是最常见的表达,当你付账离开时,对服务员说一句“谢谢”,是对这次用餐服务的一次整体性感谢。
有求必应的时候: 如果你叫服务员来,他们很快就过来了,你可以说“谢谢你这么快过来”。

有没有例外情况?

当然,也有一些时候,你可能觉得不太需要或者没机会说“谢谢”。

非常忙碌的时刻: 有时餐厅实在太忙了,服务员忙得脚不沾地,你可能没来得及或者他们也没空停下来听你的感谢。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友好的眼神交流,一个微小的点头,有时也足够了。
服务确实不到位的时候: 如果服务员的态度非常差,或者多次出现明显失误,你可能更倾向于提出意见而不是说谢谢。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有尝试去弥补,或者在某个环节上还是做了本职工作,表达一下“谢谢你的努力”(即使带着一丝无奈)也未尝不可,这取决于你的个人判断和当时的情境。

总而言之, 对服务员说“谢谢”,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情感表达。它体现了你的教养,也让服务员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肯定。在享受美食的同时,给对方一个善意的微笑和一句真诚的“谢谢”,这不仅能提升你自己的用餐体验,也能让整个社会多一点温暖和善意。这绝对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描述来看的话,题主你大概提错问了,你要问的其实不是该不该对服务员说谢谢,而是“当有人给你讲人生道理的时候该如何表现”。

一个比较成熟的人就该知道每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无论是对于什么事情,在陈述自己观点时都是应该有所克制有所保留的,尽可能在清晰陈述自己想法的同时也不引起他人的困扰和反感。

但是很多人就是不懂这个道理,不论是在网络上的知乎,还是在现实里的餐桌,总有那么多人非要把“个人见闻”转化成“处世之道”来不论方法、不分场合地说教,说到底是没有教养,不管他说的道理到底有没有道理。

所以题主不必为到底要不要对服务员说谢谢而纠结,只要独立或者不独立地思考,得出一个能让自己舒服的观念去接受就好。要是把每个人的话都当真的话,活得也太累了。

从前甚至连到底要不要在短信里用标点符号都有人要跟我讲道理:

“你别总是在短信里用标点符号了 搞得像真的一样 又不是写信”

“恩!你说得对,我下次注意!”

user avatar

#感谢的必要#

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自己已经“给够了报酬”。

因为任何时候这都不是事实。

你给的是对方要求的对价,这只能用在主张交付物的硬指标上。

它并不能被视为已经“买到”了对方友好亲切的态度。

友好亲切的态度,不是——甚至也不能是——人对人的契约义务的一部分。

因为原则上你们不可能在负担得起成本的前提下就“到底什么是友好亲切的态度”达成没有争议的共识。

你规定“必须说早安”,ta可以把“早安”说得你想砍死ta。

没有这种甲方、乙方、裁判方的三方一致共识,它就在实践上没有写进契约的可能。

友好、亲切、宽容,只能被放在契约之外,只能由双方各尽所能,各安天命。

换句话来说,“良好的态度”不可以被视为理所当然,永远不能。

你得到了,全都是你意外得到的,全都有还以感谢的必要。

这包括但不限于——

父母接受子女的恭敬、

子女得到父母的恩慈、

长官得到下属的积极服从、

主人得到仆人的忍耐、

君王得到臣下的忠诚、

爱人得到爱人的理解……

所有你能想到的,无法写在合同上让人签字、出了争议无人可以裁决的、

全部、

永远、

没有例外。


所有的友善,都超出契约之外,

都要说“谢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