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几个回答都是玩游戏的,一点军事概念都没有。
严格来说携带多少子弹,是有直接规定的,即“弹药基数”。一个基数即为一次正常规模战斗的消耗量,比如美军步枪兵一个基数是300发子弹(弹匣/散装),如果这个数量的子弹打完了还没结束战斗,也就意味着这场战斗靠你自己是搞不定的。
但在现在很多实战中,根据不同情况会有明显超过这个数量的情况,比如步兵分队坐车的情况下,就会额外携带更多的散装弹药扔在车上,战斗时临时根据需要再手工装填。单纯的弹匣数量是根据身上携行具的预留位置来定,超过携带能力的弹匣意义不大。
弹药基数的具体数量是各国军队根据自己的实战经历统计计算出来的,足以应付绝大多数情况。
先亮答案:由指挥员根据作战任务的性质、强度等因素决定。
有些回答里直接说带3个、5个这种具体数字的,显然不是很专业。首先弹药携行标准的计算单位是基数,而不是“X个弹匣”。
在《军语》里,【弹药基数】:指弹储备、配备、消耗和补充所使用的基本计算单位。分为单件武器装备弹药基数和作战单位弹药基数。
尤其在枪械、火炮、航空器上,对于弹药的携行,一般会说携带“X个基数”的弹药。比如步枪的基数一般是几百发,不同的武器不同。在作战命令中会明确此次作战行动,携带几个基数。
那么具体是多少个基数呢?当然是根据作战任务的强度、性质等因素来,比如防御战斗携带的弹药通常就要比进攻战斗的多一些。为什么呢?因为防御一方兵力要远少于进攻一方,防御一方必须通过持续的火力压制遏制进攻,而且防御一方战场移动相对较少,可以预先在工事里多预置一些弹药,实在打不完,丢了弹药后撤呗。
而进攻战斗携行的弹药就可以少一点。为什么?那个弹药重啊!背负太多弹药跑不快,战术动作做不出来,跑几步累得不行了,如何保持冲击态势?
那么如果弹药打完了怎么办?又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在步兵战术中,步兵连队各个排投入战斗,连属卫生员、炊事班会编为一个保障组,负责将弹药前送,将伤病员后送。
总之,在真实战场上,甭管你带了多少弹药。能把子弹打完还没牺牲(除了胡乱打掉那种),那你在此次战斗中担负的使命任务、发挥的作用基本上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比如同样一个枪族,步枪一个基数就比狙击枪一个基数多得多。因为你狙击手打掉100发子弹,跟步枪手打掉500发子弹一样,你在战斗中发挥的作用都已经算是绰绰有余了。
愿世界和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