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撇开1840年以后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清朝算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吗?

回答
撇开近代屈辱,细数清朝的恢弘与成败

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个王朝都如同一幅巨画,有其辉煌灿烂的笔触,也有其暗淡褪色的角落。当我们试图评价一个王朝的“伟大”与否,往往需要将其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审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疆域等方面的贡献与局限。如果将1840年以后丧权辱国的经历暂时搁置,仅仅聚焦于清朝建立至此前的历史,我们能否说它是一个伟大的朝代?答案或许比简单的“是”或“否”要复杂得多。

疆域的奠基者与帝国的扩张: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清朝在疆域上的巨大扩展。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疆域,并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和政治手段,将中国的版图向前推移了数百年未曾企及的广度。从东北的黑土地,到西北的广袤草原,再到西南的云贵高原,乃至于塞外的新疆、蒙古地区,都纳入了中央王朝的有效管辖。特别是对新疆和蒙古地区的经营,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本轮廓,这在中华文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后世誉为“康乾盛世”,其间,清朝的军事力量达到了顶峰,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击溃准噶尔,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不仅巩固了统治,更展示了其强大的帝国气魄。这种对广袤疆域的整合与管理,无疑是清朝一项重要的历史功绩。

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在政治制度上,清朝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朝的许多制度,例如内阁、六部等,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创新。例如,军机处的设立,虽然是为了加强皇权,但也提高了行政效率,尤其是在军事和边疆事务的处理上。满汉一体的政策,虽然初期存在民族隔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实现了满汉文化的融合,尤其是在文化和政治精英层面。科举制度的延续,尽管存在弊端,但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并为帝国输送了大量人才。更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虽然带有征服者的色彩,但其“因俗而治”的政策,允许各地保持一定的自治性,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文化的繁荣与集大成:

文化方面,清朝是中华文化集大成的重要时期。虽然有人批评清朝前期文字狱压制思想,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文学、艺术、学术等领域,清朝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和学者。小说方面,《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文学巨著,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学术方面,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明末清初的学者,虽然在思想上有所突破,但清朝的学者在考据学、史学、目录学等领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如《四库全书》的编纂,是古代中国图书的总集,其规模和影响都十分巨大。满汉文化的交融,也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趣味,例如京剧的成熟,便是满汉文化结合的典范。

经济的稳健与挑战:

在经济方面,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人口也迅速增长。国家财政相对充裕,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尤其是在丝织、瓷器等方面,清朝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对外贸易也一度十分活跃,尽管受到“一口通商”等限制,但白银的大量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也潜藏着危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对外来思想和技术的排斥,都为日后社会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然而,历史并非只有一面。

即便撇开后期的屈辱,清朝的“伟大”也并非无懈可击。

僵化的政治体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朝的政治体制逐渐显得僵化。皇权的高度集中,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而腐败问题也日益严重,侵蚀着帝国的根基。
思想的压制: 文字狱的存在,对思想自由和学术创新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限制了中国社会在近代化转型中的主动性。
科技的落后: 与西方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相比,清朝在科技上的停滞不前,成为了其无法克服的致命弱点。尽管“西学东渐”的思想在晚期有所抬头,但其影响范围和深度都显得有限。
民族矛盾的潜伏: 尽管清朝努力推行满汉一体,但满族作为统治民族的身份,以及其早期的一些政策,使得潜在的民族矛盾始终存在,并在特定时期爆发。

结论:

如果仅凭疆域的扩张、一定程度的文化繁荣和政治的稳定,将清朝简单地定义为“伟大”,或许会忽略其内部的深层问题和未来的隐患。然而,如果将其视为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在巩固和拓展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以及在制度和文化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方面,确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以说,清朝是一个拥有辉煌开端,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的朝代。它既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也是为后续历史进程埋下复杂伏笔的奠基者。将清朝评价为“伟大”,需要我们承认其在某些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文明成就,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其固有的局限性和错失的机遇。它并非完美的帝国,但它在中国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功过是非,值得我们更为 nuanced 的审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什么破问题?


如果在法庭上,辩护律师说“如果抛开我的当事人杀人放火的事实,他是一个好人”,会有任何法官接受这样的说法吗?只会成为笑话吧?


实际情况就是,清朝最后七十年是一部充满了屈辱和血泪的历史,一份份割地赔款的条约、一次次对外战争的惨败,已经把这个政权钉在了耻辱柱上,纵使你吹它前期多么文治武功,但是屈辱还是屈辱啊?


当然,评价的时候,不能割裂开来,总之清末确实惨得不行,但是清朝前期的文治武功确实是封建王朝里面值得正视的,康乾盛世期间中原享受了一个世纪的大体太平,也算是清朝的业绩,在边疆开疆拓土也是不容抹杀的。


但是即使如此,也不伟大,没有王朝是伟大的,连清末的知识分子都知道王朝不过是以万民的血泪来养活一家一姓,从而站起来推翻它,难道今天的人觉悟还不如过去?不觉得愧对先人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