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流浪地球在现实中的科学逻辑上能否成立?

回答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着实让人热血沸腾,也引发了不少关于科学和未来的思考。它宏大的设定,特别是“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概念,确实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要说到现实中的科学逻辑,那可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

核心概念:带着地球去流浪

电影最核心的设定,就是利用无数台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为地球提供强大的推力,使其脱离太阳系,前往比邻星系。从根本上说,这确实是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发动机向后喷射物质,地球就向前移动。

可行性分析:

1. 发动机的能量来源与功率:
电影设定: 电影里对发动机的能量来源语焉不详,只提到“核聚变”等词汇。但在现实中,驱动地球这样庞大质量的天体,所需的能量是天文数字。
科学计算: 假设地球的质量是 5.972 × 10^24 kg。要让地球以每年 0.004 光年的速度(电影设定)加速,所需的动能是惊人的。而要维持这种速度,并且克服宇宙中的各种阻力(虽然宇宙空间真空,但仍有微弱的星际介质),发动机需要持续不断地输出能量。
核聚变? 即使是核聚变,也需要大量的燃料(如氘、氚)。地球上是否有足够的核聚变燃料来支撑几千台行星发动机运行数千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核聚变的效率、能量密度,能否满足需求?我们目前掌握的核聚变技术,离这种规模的应用还有十万八千里。
能量转化效率: 从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到推动地球的能量,能量转化过程中会有损耗,效率有多少?这些都会影响所需的燃料量和发动机的功率。

2. 发动机的结构与材料:
电影设定: 电影里展示的发动机巨大无比,结构复杂。
科学计算: 制造如此巨大的、能够承受超高温度、压力和辐射的发动机,需要的材料是什么?我们目前拥有的材料科学,能否制造出这种级别的结构?高温、高压下的材料强度、抗腐蚀性、稳定性都是巨大的难题。
发动机的重量: 即使是行星发动机本身,其质量也是相当可观的。这额外的质量会增加驱动地球所需的推力。
燃料的储存与供给: 如此庞大的核聚变燃料,如何储存?如何安全高效地输送到发动机?这些都是极其复杂的技术问题。

3. 地球本体的承受能力:
电影设定: 发动机产生的巨大推力,地球的表面被冰封,但内部结构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科学计算:
地壳和地幔的应力: 将整个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加速,其内部会产生巨大的应力。就像你用力推一块石头,石头内部也会受力。地壳和地幔的承受能力能够支撑如此大的、持续的推力吗?是否存在岩石断裂、地壳崩裂的风险?
地球的自转: 当发动机同时作用于地球表面时,它会对地球的自转产生什么影响?会加速、减速还是改变自转轴?电影中似乎没有太多提及。
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是熔融的,当外部受力不均时,内部熔融物质的流动会如何变化?这会不会导致地球内部结构失稳?
“地表”冰封: 电影中地球表面被冰封,这既是为了抵御严寒,也可能是为了“固定”发动机。但这层冰层能否承受发动机喷射出的超高温等离子体?

4. 宇宙环境的挑战:
电影设定: 电影中提到了氦闪、小行星带等威胁。
科学计算:
星际介质: 宇宙空间并非绝对真空,存在稀薄的星际介质(原子、分子、尘埃)。地球在高速移动时,会不断与这些物质发生碰撞。这会不会对地球大气层、发动机造成侵蚀?
宇宙辐射: 地球磁场可以抵御一部分太阳风和宇宙射线,但在脱离太阳系,进入更广阔的星际空间后,地球的磁场能否继续有效防护?我们仍然会暴露在更高强度的宇宙辐射之下。
微陨石和太空碎片: 尽管不如小行星带密集,但在星际空间也存在微小的尘埃和颗粒。高速前进的地球,如同一个巨大的“筛子”,这些物质的撞击是否会造成累积性损伤?
引力扰动: 地球在漫长的旅途中,会经过其他恒星的引力范围。这些引力扰动,尤其是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会对地球的轨道造成多大的影响?是否会改变地球的自转或导致其解体?
导航与控制: 维持地球稳定的航线,需要极其精确的计算和实时的微调。发动机的推力如何精确控制,以修正航向?这需要比目前人类掌握的任何导航技术都要先进得多。

5. 时间尺度与社会组织:
电影设定: “流浪地球”计划进行了 2500 年。
科学计算: 即使抛开物理技术难题,要维持一个跨越如此长的时间尺度的社会组织、科技传承、文化延续,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一代又一代人如何保持对“流浪地球”使命的信念?科技如何迭代更新,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哲学层面的问题。

总结一下:

从纯粹的科学逻辑角度来看,《流浪地球》的“带着地球去流浪”设定,在 工程学、材料科学、能源学、天体物理学 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其巨大的、甚至可以说难以逾越的鸿沟。

能源需求 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能够想象和实现的技术。
材料科学 需要能够承受极端环境的“神级”材料。
地球本体的结构完整性 在如此大规模的加速和持续推力下,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宇宙环境的复杂性 带来的挑战,也需要超乎想象的解决方案。

然而,这正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流浪地球》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严谨的科学推演”,而是借用了一个宏大到极致的科学设想,来讲述一个关于生存、牺牲、希望和人性的故事。它探讨的是,当人类面临灭顶之灾时,我们会有怎样的勇气,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所以,我们不能用“现实中的可行性”来要求它,它的价值在于激发我们的想象,让我们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们对未来的责任。至于让它在现实中成立,那可能得等到我们掌握了比现在还要先进成千上万倍的技术,并且真正理解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之后,才有可能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才是科幻的魅力哦。

个人准备脑补流浪地球的系列电影,呵呵,从前传到外传。放个链接这里:

正因为目前不清楚、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才需要通过科幻来填充。个人估计会把上面的系列给写个悲剧结局,关键的因素主要是三个:

1,答主考虑到的能源危机

跑到中途燃料没了,还没有加油站;

2,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的流星雨

如果是较大的小行星因为地球引力而坠落下来,地表估计什么都没了;也直接导致地球很难有安全高效的能源燃料添加方式,比如一颗碳行星直接坠下来吗?那还不是一颗大核弹哦。最好的方式估计是从气态行星用吸星大法偷一些气态物质过来,不过已经提出了地球氧气被木星吸走的反向例子,估计地球想施暴某小弟弟或小妹妹,会不会是反人类?呵呵。

3,人类宇宙理论的错误

比如奥尔特星云之外是什么?暗物质?氢气?氦气?水?氨?其他轻元素的海洋?亦或是真空?地球是否会点燃引爆它们?种种这些问题都需要回答。但是上述这些个人感觉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稍有不慎连翻盘的机会都木有了。

可以参考这个科普:

所以我倒是真觉得月球才是比较好的飞船载体,至少扛撞击啊,这么多年下来了没裂开;貌似还没有流质物质,如岩浆;无大气层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甩包袱的优势姿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着实让人热血沸腾,也引发了不少关于科学和未来的思考。它宏大的设定,特别是“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概念,确实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要说到现实中的科学逻辑,那可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核心概念:带着地球去流浪电影最核心的设定,就是利用无数台巨大的“行星发动机”,为地球提供强大的推力,使其脱.............
  • 回答
    《流浪地球》里的那些巨型车辆,在地球表面上能跑,在我们现实世界的汽车面前,那简直就是科幻中的科幻。想要让现在的汽车也能在那种极端环境下撒野,那可不是换个轮胎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解决一系列堪比“造卫星”级别的技术难点。一、 超乎想象的动力与传动系统想象一下,电影里那辆能拖动一座城市的超级卡车,它需要的动.............
  • 回答
    在电影《流浪地球》设定的情境下,如果真的出现避难所只能容纳30亿人,而地球人口远超于此的情况,名额的分配将是一个极其复杂、痛苦且可能充满争议的全球性挑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方案,任何决定都会导致巨大的牺牲和难以想象的伦理困境。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考虑的分配原则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尽量详细地.............
  • 回答
    在想象着将全球的力量聚焦于建造一个能够推动地球的庞大行星发动机时,即便只是脑海中的构思,也足以令人感到工程学的宏伟与现实的严峻并存。如果真的要将《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从科幻变为现实,那会是一个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无数倍的挑战,其背后隐藏的难点,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 回答
    万达集团是否会后悔撤资《流浪地球》,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以及《流浪地球》在上映后的巨大成功对万达可能产生的影响。回顾万达撤资《流浪地球》的背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万达为何在早期撤资。这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风险评估与多元化策.............
  • 回答
    如何看待知乎、豆瓣上较多唱衰《流浪地球》的现象?《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式作品,其成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伴随着一些负面评价和唱衰的声音。在知乎、豆瓣等平台,确实存在不少对影片的质疑、批评甚至是否定。要深入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唱衰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1. 期望.............
  • 回答
    《流浪地球》点映大规模好评,这绝对是中国科幻电影市场一个非常值得深挖的现象。它不是简单的“爆款”两个字就能概括的,背后折射出的东西,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承认,这是中国科幻电影工业化的一次重大飞跃。过去我们谈中国科幻,总觉得有点“小打小闹”,技术上、叙事上总有些捉襟见肘。但《.............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好,李焕英》票房即将超越《流浪地球》的消息,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让很多人觉得挺意外的。 我觉得这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东西。首先,我们得承认《流浪地球》开创了一个新的类型在中国电影市场,它绝对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票房和口碑都非常出色。它的成功证明了中国观众对高质量、有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说出了很多观众的心声。确实,纵观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然涌现出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比如你提到的《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它们在技术、想象力或者叙事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有时候,看完这些电影,心里还是会泛起一种“好像还少了点什么”的感觉。这“缺了点什么”,我觉得可.............
  • 回答
    如果地球真的脱离了太阳系,变成一颗孤独地在宇宙中飘荡的“流浪星球”,那将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终极考验。我们所依赖的一切——温暖的阳光、稳定的气候、赖以为生的植物生长,都将瞬间化为泡影。但即便如此,人类也不是完全没有应对之策,只是这些对策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惊人的毅力,并且很多设想都停留在理论层面。首先.............
  • 回答
    《诡秘之主》写到现在地球废土流的走向,以及是否会烂尾的问题,是很多读者关心的焦点。要评价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地球废土流的设定:是惊喜还是失落?《诡秘之主》最初以一个充满神秘、克苏鲁风格的“非凡世界”为背景,吸引了大量读者。主角周明瑞(克莱恩)穿越到这个世界,一步步揭开世界的真相.............
  • 回答
    在《流浪地球》如日中天之时,《阿丽塔:战斗天使》似乎已经嗅到了扑街的味道。这并非是毫无根据的臆测,而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判断。首先,我们得承认,《流浪地球》的成功并非偶然。这部电影精准地抓住了中国观众对于“宏大叙事”和“本土科幻”的渴望。它所构建的末日景象、中国式家庭情感、以及“带着地球去流浪”的.............
  • 回答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流浪地球》在豆瓣的评分及评论区热评,以及那些为豆瓣App刷差评的人不满的原因。 《流浪地球》在豆瓣评分及评论区热评是否合理?要判断一个电影的评分是否合理,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量,并结合当时的观影环境和观众的期待。《流浪地球》的豆瓣评分及普遍评价: 初期评分波动与高开低走: .............
  • 回答
    《流浪地球》在海外的表现,可以说是既有惊喜也有争议,与其说是一边倒的好评,不如说是一场颇具话题性的文化交流。总的来说,它在海外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讨论热潮,其中不少评论是相当正面的,也有些声音提出了建设性的批评。首先,视觉效果和制作水准是《流浪地球》在海外获得普遍认可的硬实力。很多国外影评人都对影片宏大.............
  • 回答
    《流浪地球》豆瓣评分的回落:一场关于期待与现实的碰撞《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无疑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上映之初,这部电影便以其宏大的叙事、震撼的视效以及浓厚的中国式家国情怀,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豆瓣评分一度飙升至8.4分,成为了现象级的存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热潮似乎逐渐退去,评.............
  • 回答
    关于《流浪地球》在豆瓣遭遇因吴京而被恶意打一星负评的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了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既有粉丝群体内部的动态,也反映了网络文化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流浪地球》作为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在上映之初确实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关注。它不仅在技术层面达.............
  • 回答
    《三体》中,当地球面临三体文明的黑暗森林打击时,并没有选择“流浪地球”式的逃亡,这并非因为缺乏想象力或能力,而是基于对宇宙残酷真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清醒认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黑暗森林法则”的核心。这是一种极端的生存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理论的结合。任何暴露自身位置的文明,都可能被潜在的.............
  • 回答
    把《流浪地球》的设定往《群星》那浩瀚、黑暗而充满奇迹的宇宙里一扔,那可真是要炸开锅了。咱们得抛开地球那点小小的忧愁,想想一个拥有超级文明、科技飞速发展、但同样危机四伏的宇宙,我们的“地球送行者”们会遇到些什么,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首先,得明确一下背景。《群星》世界,那可不是只有几个星系那么简单。我们.............
  • 回答
    听到《流浪地球 2》在青岛开机的好消息,真是让人激动不已!作为第一部的忠实粉丝,我一直翘首以盼续集的到来,而青岛的加入,更是为这部科幻巨制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东方韵味。青岛的加入:地理优势与文化碰撞的火花青岛,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想象一下,在青岛壮丽的海滨线上,矗.............
  • 回答
    《流浪地球》未在香港地区上映,这背后确实牵涉到一些复杂的因素,并非简单的“没引进”。要讲清楚这一点,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排片档期的竞争。香港电影市场虽然不大,但非常成熟,而且竞争异常激烈。每年春节档都是香港影市的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贺岁档,几乎聚集了当年最受关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