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监测水中有毒物质污染情况需要哪些数据?只测 COD(化学需氧量)能反映水污染情况吗?

回答
监测水体中是否存在有毒物质的污染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收集一系列的数据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认知。仅仅依靠化学需氧量(COD)来判断水污染情况,就像只看一个人的体温来评估他的整体健康一样,是远远不够的。

要全面监测水中有毒物质的污染情况,我们需要收集以下几类关键数据:

1. 基本水质参数:

pH值: 水的酸碱度会直接影响水中物质的溶解度、化学反应活性以及生物的生存状况。许多有毒物质在特定pH值下更易迁移或转化成更具毒性的形态。
溶解氧(DO):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基础。污染,尤其是富营养化导致的有机物大量消耗氧气,会使溶解氧降低,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虽然DO本身不是有毒物质,但它的变化常常是污染物影响水体生态的直接体现。
浊度: 浊度反映了水中悬浮物的含量。高浊度可能意味着有泥沙、有机颗粒或工业废水携带的细小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可能吸附有毒物质,影响其在水中的分布和迁移。
电导率: 电导率反映了水中溶解离子(盐类)的总量。某些工业废水会显著提高水的电导率,这可能与重金属或其他盐类污染有关。
温度: 水温会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并加速许多化学反应和生物降解过程。污染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毒性可能有所不同。

2. 有机物污染指标:

化学需氧量(COD): 正如您提到的COD,它反映了水中可被化学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总量。这些有机物可能是来自生活污水、农业径流或工业排放。然而,单纯的COD值并不能直接反映水体中是否存在“有毒”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指示有机物污染的严重程度,而这些有机物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缺氧等间接影响,但它无法区分是无毒的有机物(如腐殖酸)还是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如农药、酚类等)。
生化需氧量(BOD): B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BOD与COD的比值(BOD/COD)可以间接判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高BOD/COD比值表明水中存在较多易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这通常与生活污水有关。低BOD/COD比值则可能意味着存在难降解的工业有机污染物。

3. 特定有毒物质指标:

这部分是最直接反映“有毒物质”污染情况的关键数据,需要针对可能存在的污染物进行具体检测:

重金属: 例如铅(Pb)、镉(Cd)、汞(Hg)、砷(As)、铬(Cr)、铜(Cu)、锌(Zn)等。这些重金属通常来自工业废水、采矿活动或某些农业活动,它们具有高毒性,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体和水生生物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有机污染物:
农药和除草剂: 如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三嗪类等,常来自农业活动。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如苯、甲苯、二甲苯等,可能来自石油化工、溶剂使用等。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VOCs): 如多环芳烃(PAHs)、氯代烃(如DDT、PCBs)、酚类等,来源广泛,包括工业排放、燃烧产物等。
石油类物质: 如油污、石油烃等。
无机污染物:
氰化物(CN⁻): 来自电镀、冶金等工业。
氟化物(F⁻): 可能来自某些工业过程或地质原因。
亚硝酸盐(NO₂⁻)和硝酸盐(NO₃⁻): 通常与富营养化和农业施肥有关,高浓度时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影响。
放射性物质: 如铀、镭、氡等,可能来自核工业、采矿或特定地质区域。

4. 生物指标:

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些生物对水质变化非常敏感。特定有毒物质的存在会导致某些敏感物种的消失或数量锐减,而某些耐污物种可能大量繁殖。监测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水体健康状况。
水生植物的健康状况: 例如藻类大量繁殖(水华)常常与富营养化有关,而某些污染物也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异常。

仅仅测COD(化学需氧量)能反映水污染情况吗?

不能全面反映水污染情况,尤其是“有毒物质”的污染情况。

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原因:

COD的局限性:
不区分有毒与无毒: COD测量的是水中所有可被氧化的有机物总量,这包括了许多对水体生态无害的天然有机物(如腐殖质)以及对生物有害的污染物(如农药、酚类、某些重金属的有机络合物等)。因此,即使COD值不高,水体中也可能存在高毒性的物质。反之,即使COD值很高,也可能只是由于大量无毒的有机物排放造成的,例如某些生活污水的处理不当。
无法指示特定污染物: COD无法告诉我们具体是什么有机物导致了化学需氧量的升高,更不用说指示重金属、无机有毒物或特定的有机毒物了。例如,即使水中含有剧毒的重金属,如果它没有与可氧化的有机物发生反应形成络合物,COD值也可能不受影响。
对某些毒性物质不敏感: 有些非常剧毒的有机物,其浓度可能非常低,不足以显著提高COD值,但已经足以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

为什么COD重要但不足够?
COD是衡量水体有机负荷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机物在降解过程中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缺氧状态,这对水生生物而言是致命的。因此,高COD值确实反映了水体可能面临缺氧风险和有机污染问题。
很多时候,有机污染和有毒物质污染是同时存在的。例如,工业废水可能同时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在这种情况下,COD可以作为一个初步的警示信号,表明水体可能受到某种形式的污染。

类比说明:

想象一下,你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健康。

COD就像是测量他的体温。 体温升高(高COD)确实表示身体可能存在炎症或感染(有机物污染),需要进一步检查。但是,体温正常(低COD)并不代表他一定健康,他可能患有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或者体内有不寻常的化学物质积累,而这些情况并不会立即引起体温变化。
监测有毒物质污染就像是进行一系列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我们需要检测他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甚至体内是否有特定病毒或细菌的存在。这些“特定检测”就像是检测水中的重金属、农药、酚类等,它们直接指向潜在的健康问题(毒性污染)。

总结:

要真实、准确地反映水体中有毒物质的污染情况,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有针对性的监测。这包括:

1. 基础水质参数: 提供水体环境的背景信息。
2. 有机物指标(如COD, BOD): 评估有机物负荷,间接反映对溶解氧的影响。
3. 特定有毒物质的检测: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需要根据潜在的污染源和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来选择具体的检测项目,如重金属、农药、挥发性有机物等。
4. 生物指标: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评估污染的影响。

因此,仅仅依靠COD来监测水中有毒物质污染是不全面的,并且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COD只能作为有机污染的一个参考指标,而真正意义上的“有毒物质”污染监测,需要更专业、更全面的化学和生物学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好奇心爆棚的题主的邀请,希望能为非环境专业又关心环境问题的人提供一个好答案。

这么说吧,COD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几乎所有水质监测都会测COD,就像吃一顿饭都会吃米饭一样。非环境专业的人大可简单粗暴地把COD当成是水里有机污染物的浓度,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你看到报道说COD超标,大可认为是有机物浓度超标。

这很重要,因为很多人被COD这个英文缩写给唬住了。简单地认为地把COD值当成有机物浓度值,有一个好处是:你不会认为是COD超标是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因为如果你把很多面粉或者白糖倒进下水道,拿水样去测量,COD就超标了。

是的,在工程应用中,为了培养活性污泥(就是一大堆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水中的有机物不够,细菌不够吃,我们是直接将面粉溶解在水中,白花花的面粉就这样拿去喂细菌了,so sad……当然,以后就是靠这些细菌“吃掉”水里面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啦。

另外,通常情况下,COD超标并不是什么大事。实际上很多河流的水质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

所以,如果看到报道说天津爆炸后COD超标,并不需要太忧心忡忡。突然开一下脑洞:记者去监测站问监测指标是否超标,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为了混弄记者就随便说一个超标的,结果COD躺枪,记者以为拿到猛料,报道了,群众一看,我靠水质果然出事了。(我没看到这样的报道,只是看到题目描述。)

其实天津爆炸这次泄漏的,对环境影响比较严重的是氰化物。如果当时仓库里存放着大量的酸,估计天津已经成了死城。细思恐极!!!

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点关于COD的常识吧。为什么可以简单粗暴地将COD当成是有机物浓度呢?因为COD反映的是水里还原性物质(可以被氧化的东西)的浓度,通常情况下,水里的还原性物质大部分是有机物,少部分是具有还原性的盐,如初中就学过二价铁盐。通常测定COD是用重铬酸钾,所以水里面可以跟重铬酸钾反应的东西都会被纳入COD的计算。天津爆炸泄漏的氰化物,在强酸条件下可以被重铬酸钾氧化,氰化物遇到酸会变成氰酸挥发掉,所以采样过程中如果没有加固定剂,会对COD的测定造成一定影响。(测定过程需要在通风厨中操作,因为挥发出来的氰酸剧毒。)

哪些指标能反映水中的毒害污染?

回答是:没有一个指标可以反映,或者说很多指标可以反映。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基本项目就有铜、锌、砷、汞、镉、铅、铬(六价)、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等等等等,所列这些都是有毒有害的,单独一个超标,水质都是不合格。为什么说没有一个可以反映,因为这不是单一的指标,而是全部指标的集合,哪一个超标都不行。监测项目要根据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废水中所含污染物质及客观条件等因素确定。比如这次天津爆炸,大量氰化物泄漏,如果放着氰化物不去监测,测几个COD、pH、溶解氧、总磷、动植物油,然后发现都没问题,就说水质达标,那就是彻底的耍流氓。用COD来糊弄大众是不行的!

希望更多非从事环境行业的人关心中国环境,理性前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监测水体中是否存在有毒物质的污染是一个复杂但至关重要的工作,它需要收集一系列的数据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认知。仅仅依靠化学需氧量(COD)来判断水污染情况,就像只看一个人的体温来评估他的整体健康一样,是远远不够的。要全面监测水中有毒物质的污染情况,我们需要收集以下几类关键数据:1. 基本水质参数: .............
  • 回答
    日本政府考虑邀请韩国参与监督核污染水排海一事,无疑是近期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国际关系、科学技术以及民众情绪,其影响是多层面的,而且可以预见,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首先,从日本的角度来看,这个提议可以说是其在处理核污染水问题上一次主动示好,也是试图化解外部压力的策略。日本一直强调其核污.............
  • 回答
    我家猫倒是没这么“接地气”,没在我水杯里洗过脚,但光是想想就觉得……嗯,挺有猫咪特色的。我家那位,名叫“团子”,名字挺形象,就是个圆乎乎的小胖子,浑身奶牛色,唯一的缺点就是那双小爪子,贼爱干净。说起猫咪的“洁癖”,那真是个玄学。团子对自己的毛发那是相当在意,一天能舔个三五遍,每次舔完都要仔细检查一下.............
  • 回答
    “水滴直播”之类的平台,把公共空间,像是教室、商店,甚至一些私人场所,变成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这种做法,怎么说呢?让我挺纠结的。一方面,我能理解这种“透明化”的初衷。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家长们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们也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甚至作为一种自我监督。在商店里,老板.............
  • 回答
    近日,央视一则关于“水军控评潜规则”的报道,将影视行业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黑箱操作”推到了风口浪尖。报道揭示了部分影视剧在播出前,便通过雇佣“水军”进行大规模的“控评”,无论观众是否看过,都先声夺人,用好评或差评“铺路”,试图左右舆论导向,影响观众的观感和口碑判断。这种现象的曝光,不仅让大众看到了影视.............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运动磁铁产生约15微特斯拉的电磁辐射是否严重”的问题,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磁铁的运动本身并不直接产生“电磁辐射”,至少不是您通常理解的、具有能量传播效应的电磁波(如无线电波、可见光、X射线等)。磁铁在运动时,其周围的磁场会发生变化。这种磁场的变化,如果在一个导体内发.............
  • 回答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监测系统停止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传输数据,这绝对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信号。考虑到切尔诺贝利特殊的地缘政治和历史背景,这种数据中断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技术故障与基础设施老化:首先,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是技术故障。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虽然已经.............
  • 回答
    员工在公司厕所里使用坑位的状态,这种信息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如果公司对其进行监测,很有可能构成侵犯员工隐私权的行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简单来说,就是个人享有的,不愿被他人知晓、干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生活自由。在工作场所,虽然员工的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规制,但个人在生理需求方面的行为.............
  • 回答
    是的,自我监测统计软件(SelfMonitoring Statistics Software)是近年来随着个人健康、时间管理、行为习惯追踪等需求增长而广泛开发的工具。这些软件通常结合数据收集、分析、可视化等功能,帮助用户记录和分析自身行为、情绪、健康数据等。以下是详细分类、典型工具、开发方向及注意事.............
  • 回答
    戴了心率监测设备,跑步时还是意外频发?这事儿,我也遇到过,说实话,挺让人沮丧的。明明花了心思,想把跑步这件事管得明明白白,结果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让我捋一捋,为啥这心率监测,好像成了摆设,意外还来找茬?首先,咱们得承认,心率监测设备,它是个工具,不是万能的“神”。它能告诉你的“心跳”这个数值,这个数.............
  • 回答
    关于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的心率监测功能,它们的精准度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现在的技术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但要达到医用级别的绝对精准,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对于日常健康追踪、运动强度分析来说,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我们来详细聊聊这里面涉及到的一些技术,以及影响精准度的因素。核心技术:.............
  • 回答
    2020年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报告的出炉,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发现是,从事信息软件相关行业的人群占比出现了显著提升。这个数据点背后,折射出的是北京城市发展、劳动力结构变迁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转型升级等多重深层意义。一、 北京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证明首先,这一变化最直接地表明,北京的产业结构正在.............
  • 回答
    听到加州出现 33 人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消息,并且有 8400 人在接受感染状况监测,这确实让人关注。 具体的“病毒”是什么?是新冠病毒吗?还是其他什么病毒? 我需要更多信息才能更准确地评估美国目前的防治情况。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美国当前普遍的公共卫生应对策略和可能面临的挑战,这或许能让你对.............
  • 回答
    浙江小学生被戴上头环进行上课走神监测,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件事:一、事件的背景和技术实现: 技术原理: 这种头环通常利用脑电波(EEG)或眼动追踪技术来监测学生的注意力状态。脑电波技术可以识别不同的大脑活动模式,例如当一个人分心时,大脑的某些区.............
  • 回答
    华为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动作频频,最近关于其手表可能支持“高血压”、“冠心病”监测以及“体温”监测与研究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结合华为发布的三个预研项目,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其背后的意义和潜力。华为手表在健康监测领域的雄心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华为在这些健康监测领域的布局。 高血压监测: 高血压.............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倒是挺纠结的。眼瞅着春节又要到了,家里人那边早就盼着我回去,我妈更是隔三差五打电话,问我今年的计划,话里话外都是希望我能回家过年。老家那边,虽然不如城里热闹,但过年的气氛是真的浓。腊肉、香肠早就熏上了,各种年货也准备得七七八八,邻里乡亲的,谁家都有点自己的特色年味,想想就让人觉得心里暖洋.............
  • 回答
    清华大学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十四天健康监测并接种疫苗后,仍然维持校园封闭式管理,这一举措无疑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评价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理解其背后可能的考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疫情防控的逻辑来看,清华大学的做法似乎存在一定的“过度”或“滞后”之嫌。按照常规的防疫认知,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汉兰达时会有的疑问。毕竟汉兰达作为丰田在中型SUV市场的标杆产品,在很多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价格也不算低廉,但偏偏在胎压监测这件事上,全系“固执”地没有标配这项配置,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要说“不配”可能有点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未全系标配”。丰田在.............
  • 回答
    北航四系航推专业的研究方向选择,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从就业前景和行业需求来看,这几个方向都有各自的亮点和侧重点。下面我将结合我对航推领域的理解,详细分析一下数值、气动、燃烧、结构、监测这几个方向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前景,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在聊具体方向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前景好”这个概念。在.............
  • 回答
    济南市盖世冷库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出现新冠监测阳性事件,无疑是近期国内疫情防控中一个令人警惕的信号。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反映了当前全球疫情形势的严峻性,以及我们在冷链环节仍需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的必要性。事件的出现与影响当济南市盖世冷库的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时,首要的反应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