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乡旅游形象大使:
黑龙江人看了觉得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想笑,正好让你们见识见识我们大东北的“决策者们”都是些什么魑魅魍魉。
我是黑龙江的,我也不怕挨骂,可能也没人看,我就说几句我的想法。
雪乡的烤肠贵不贵?贵,真他妈的贵。那个十五的烤肠看着好像是火山石烤肠,进货一块多两块钱一根,在楼下超市烤好的也就卖三四块钱,卖八块的烤肠好像是台湾烤肠,更便宜,进货也就一块左右。
但是我说的不是只是一个雪乡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景点物价超高的问题。包括迪士尼,包括普陀山,包括丽江,包括任何和景观有关的地方(似乎杭州做的不错,只是听说,没有去过,不评论)。每天宰人的刀子磨得飞快,这真是:刀宽背厚刃儿飞薄,宰人不见血光豪。紫微微、蓝洼洼,霞光万道,瑞彩千条!
什么时代了,景区物价超高你说是运输不方便?难道高速公路都白修了?中国的物流业这么多年的发展难道全都白废?中国的食品工业能供应全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但是撑不起来你们这些旅游景点?你说泰山顶上的鸡蛋十块钱一个我理解,毕竟现在人工贵,也比较危险,需要挑山工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我九十年代上泰山还是有挑山工的,他们另走一条小路,我记得是在十八盘旁边,小学有一篇课文就叫《挑山工》,印象很深刻(现在还用挑山工吗?缆车不能运货吗?这个有知道的吗?说一下,谢谢),经济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没有一点长进。
普陀山的海鲜,青岛的大虾,雪乡的烤肠,出了这么多次消费纠纷,难道就没有一个部门出来管一下?当地部门推责任倒是一个顶好几个,被称之为公关范例的普陀山的旅游部门,自己扪心自问一下,心里虚不虚?黑龙江日报拍拍良心,你说这话脸疼不疼?说是明码实价,游客爱买不买,可是谁出来旅游背着房子出来?不买吃什么?明码实价的幌子真漂亮,用的真是得心应手。
发展旅游经济没错,用旅游让当地人脱贫致富也是中央倡导的,可是到了下面就开始被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现在我国绝大多数旅游地哪里是旅游经济?明显的往山贼经济、海盗经济方面去了。当地的相关部门就像坐地分赃的山贼海盗头子,吃干抹净大腹便便的往那一坐,满脸得色的嘴里说着:反正我们这是明码标价,你爱来不来,全中国十四亿人,全世界七十多亿,差你一个?满街贴大字报的,不也有不认识字的?这任领导把钱收上来,政绩满满的过几年拍拍屁股走了,哪管你名声不名声,和我没关系,反正我走之后,哪管你以后是否恶浪滔天!要是追究高物价的问题,根源就在有关部门收取的超高的摊位费。上梁不正下梁歪,你们政府部门这样,我小老百姓就更加的变本加厉了,吃亏的就是游客和当地的旅游经济。别的地方的例子不举了,就举哈尔滨的,一个摊位费一百多万,可想而知了。
https:// news.sina.cn/2017-11-08 /detail-ifynsait6449901.d.html
这样的旅游业健康吗?这叫杀鸡取卵。现在的舆论哪是几十年前能比的?而且几十年前出门旅游的大多数都是公款或者家境相对比较殷实的,宰一下就宰一下,忍气吞声的就拉到了,传播范围也很小。现在出来旅游的哪有几个好惹的?都千年的狐狸,你和我玩聊斋?都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具备基础的法律知识,你拿我当棒槌?而且传播范围也极大,发一个微博快手啥的全国网友分分钟都知道了,再加上吃过亏心里有气的、别有用心的、见风使舵的、毫不相干的,那舆情就像是原子弹,炸出来所有人。你当地部门得解释吧?当地报纸你得找理由吧?搁几十年前,不说太远了,就说十多年前,你死不死?和我有关部门有毛关系?
自幼见识短,没去过国外,但是还是见过猪跑的。人家国外的很多景点为什么物价都是平价?十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做旅游,她说现在很多人不上哈尔滨这来了,太贵,去北海道都比上咱这便宜。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这的条件比北海道好?还是我们这比北海道高贵?
我们不要十五一根的烤肠,我们也不要一千多的海鲜,甚至我们也不奢求老君山一块钱的午餐,我们只想要一个价格实在的地方,让我们普通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哪个行业不论你是多大的牛,首先要有良心,而且还要摆正了!
还有为高物价洗白的人,良心被狗吃了?
人家谈觉悟,他要讲商业,别人说商业的时候,他又要扯觉悟。
你说错乱就错乱吧,起码把你要踩的对象搞明白再说吧。
毫无疑问,这种无厘头文章应该是某个“上头”授意要写的,结果这下真的上了头。
这篇文章充分暴露了当地在景区运营与对大众宣传上的严重不足(当然国内这两点普遍都不好)。
首先,15元烤肠在国内景区横向对比确实不贵,但和其他景区高价餐饮一样,会给游客带来很大的不舒适。而这种不舒适是景区运营的大忌。正确的做法,是要严抓招商口,烤肠这类大众化产品就不该进来,相同的位置可以卖一些有独特性的产品。比如大兴安岭野猪肉(饲养的)烤肠,狍子肉香肠,卖25甚至35,游客也会很高兴抢着买的。
宣传上更是一塌糊涂,正确的方法是三段论,第一段放数据横向对比国内景区烤肠价格得出雪乡价格不贵的结论。第二段站在游客的角度提醒新游客应该带一些随身食物比如哈尔滨红肠。第三段介绍当地景区有哪些有特色的美食,来了雪乡吃什么才最好。总的来说,这篇文章的目标应该是欢迎更多游客,而不是如受了气的官太太。
“一根烤肠(纯肉烤肠)15块,这种小一点的烤肠(普通烤肠)8块,茶叶蛋4块,玉米8块……”
在天寒地冻的、一年开放不到三个月、交通并不方便的雪乡,贵吗?
迪士尼乐园,之前的园区内食品价格高到可怕,比雪乡有过之而无不及,还禁止外带食品。
后来被曝光批评了,园区内食品依然是高价,但可以外带食品了。
然后批评的声音就很少听到了。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鲁迅
其实景区内的高价食品,只要不离谱就是可以的,迪士尼价格高,但品牌溢价确实也高。
雪乡15块钱一根烤肠,冰天雪地人家站一整天给你现场烤,雪乡交通相对闭塞,还是重点旅游景区,你家楼下至少要5块钱的一根纯肉烤肠,雪乡卖15真的是天价吗?
外面三块钱一瓶的康师傅饮料,饭店里卖五块,公园里卖八块,有人说贵也正常,但谁会因此抨击饭店和公园是黑心营业场所?
但到了雪乡这,这些基本的道理,很多网民就选择性忘记了。
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
雪乡被诋毁这件小事,在这几年东北被全网长期高度针对性极度恶意地域黑这件宏大叙事中,是微小而重要的一环。
任何负面舆论,只要涉及到东北,必然能引发相当巨大数量网民的“心理高潮”,地域一换评论过万,其他地区,就事论事,东北地区,人的问题。
黑龙江日报作为一家省级官媒,既然站出来说话了,说明两点:
1. 网络上针对东北旅游业的恶意诋毁,连同近些年的地域黑东北现象,已经到了令人忍无可忍的程度。若非如此严重,省级官媒通常会保持沉默,交给民间自行辩论与骂战。
2. 省级官媒发声,必然有更加周全的考虑,既然敢发文,那么文章从法律法规、道德标准上,一定是不存在问题。至于很多人看了不舒服,那说明他们本身就来者不善,面对带有反击性质的文章,肯定心里堵得慌。
善意的批评从来不会以地域黑的方式、冷漠与嘲讽的语气出现。
不要把恶言恶语当做“我在给你提意见”。
我觉得黑龙江日报,这件事上做的对。
以下是我对事情经过的详细阐述与理性分析,希望能看进去的朋友,能抽空点开了解一下,想喷我的网友们,就不必点开了,谢谢理解。▼
《长文:黑龙江雪乡15元“天价烤肠”事件全解读》
文章只看到「稀缺性」导致物价上涨的规律,但其实没有看到另外一层规律:重复博弈。
别把「博弈」理解的太复杂,简单理解为选取怎样的定价方式即可:
如果定高价,那么店家获得高收益(假设收益为 3),顾客觉得不值,骂骂咧咧地接受了,并表示下次不来了,再来宁可自己带方便面(假设收益为 -1 );如果定低价,那么店家和顾客都觉得还行,假设收益均为 1。
雪乡的策略,就是进行一次博弈,获得收益 3;而另外一些景区,则认为和游客的关系是一次重复博弈,双方均获得正收益,游客还会继续玩下去,只要能重复多轮,那么双方的总收益都会变得更大。
为什么去网红餐厅容易踩坑,容易出现价格虚高、服务质量差、货不对板的情况;而本人经常帮衬的餐厅就更有可能做到物美价廉?
道理是一样的:前者是单次博弈,而后者是重复博弈,店家知道进行一次欺客行为就会永久损失未来的收益,因此宁可多让利,也要让和顾客的博弈进行多次。
雪乡觉得冤枉,觉得供求关系这样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怎么大家还不能理解。你以为我们在地下室,我们其实在第二层。
不少景区,其实也已经站在了第二层,通过严格控制景区物价来吸引回头客,例如 @王逸然 回答提到的情况:
当然了,如果雪乡就是把话说明白,这也是精确计算出来的最理性的结果,我就吃准了大家一辈子最多来一次,那我也没啥说的,市场规律嘛,不寒碜。
别趾高气昂指责大家「翻炒旧闻,甚至故意编造谣言,或将八杆子打不着的丑闻恶意嫁接给雪乡」「不讲武德」(原文如此)、嘲讽全国人民不懂经济就好。
再说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消费者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出来做生意,有些委屈就是要自己扛着、兜着,兜不住了,劈头盖脸把顾客骂一顿,就砸了招牌。
这也是市场规律。
(不管如何,今年元旦还是会去趟东北泡澡堂子,大概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和烤肠没有多大关系。
关键是雪乡的口碑。
泰山顶的矿泉水贵,大家看到挑山工挑上去的。
你愿意自己背上去,可以不买。
迪士尼不让自带食品,被曝光后也改了。
雪乡的口碑一如既往。
旅游点宰客,属于经济规律。
一次性的生意,利润最大化是宰客宰最狠。
需要有制度来约束,政府把宰客的都关门了,剩下的就是不宰客的了。
从钱的角度来说,宰客宰不了几个钱。
但是,对游客来说,宰客带来的不确定性,让旅游的体验荡然无存。
旅游是娱乐的,不是去探险的。
这种文章,只会加速口碑的恶化。让游客更加害怕。
被宰客要吐槽,都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你敢去吗?
我喜欢吃烤肠,我丫头也喜欢吃。每到一个景点,我们基本也要点两根烤肠。
记忆很深的一次,是四年前去北京八达岭,那里的烤肠,3元一根,又粗又饱满的烤肠里面,裂开的都是肉纤维,咬下去满满的汁水和肉味,吃了一根,肚子感觉半饱了,完全没有那种淀粉味,真的是让人觉得老板会不会亏本……
三年前,去湖北薄刀峰的山顶,也有卖烤肠的,一根5元,问老板,基本就是肩挑手提,上下得四五个小时。但味道嘛,也就那样,大概就是超市里卖八毛,一块的那种香肠,有点肉味,但是回味基本就是淀粉的那种涩味。
两年前,去了张家界,一样到了山中央吃烤肠,有八元,十元的,外表有点像之前北京吃的那种粗的,但是明显感觉是冻了太久,放长了时间,肉味有,但是说实话,如果不是饿了,不会去吃……
回想下,因为我老婆喜欢爬山,所以结婚后,还去过泰山,华山和一些没有那么出名的山。基本到了山顶都有卖烤肠的,价格都是5元到10元不等,很少看到一根烤肠卖15元的。
去过的山,有的道路十分陡峭,车开不进去,都是只能人走。最险峻的地方,只能两个人并排贴着崖壁走。看到一个货郎,小腿青筋根根盘结,又干又瘦,裸露出来的肌肉如同暗黑的钢条一样,满头大汗挑着两个半人高的筐走在那种山路上,而且健步如飞,走得又快又稳。
然后上山后,看见那货郎给山顶的老太婆卸货,其中就有几箱烤肠。卖5-8元一根,估计一半的利润给了那挑担上山的。我们上山,走路都要三四个小时,何况那挑担的挑着百把斤的重货,而且山路又窄又危险。所以我觉得这成本一两块的火腿肠,卖这么多,真的不算贵。
雪乡因为常年下雪,所以运费高昂,这其实也说得过去,关键你出公告,也得告诉下我们这烤肠大概是咋样的啊,成本到底多少啊?
让这个事件的主角也露个真容,给我们这些群众瞅瞅啊!
因为烤肠有5毛的,也有1块2块3块的成本,好的烤肠成本也有五六块的。你那个卖15元的烤肠,到底成本价是多少,放个图片给我们看下啊。
如果是我们超市卖8毛的,你卖到15块,我觉得我要骂娘,绝对是黑商。
如果是我们超市这里卖两块的,卖到15块的价格,我觉得心里有点堵。
如果是成本三四块的,卖到15块的 价格,我觉得还勉强可以接受。
如果是成本五六块的,卖到15块,我觉得雪乡的商家还比较有良心。
当然,如果是成本八九块,卖到15块的,如同北京八达岭景区一样,我觉得商家真是不容易……
所以,你那烤肠到底是成本价多少啊,长得啥样啊?你不说,我怎么好下判断呢,你怎么好意思说“杜娥冤”呢?
万一那烤肠成本就几毛,你卖15元一根,我个人觉得你被骂,是一点都不冤的……
文章里面说
15元一根烤肠贵不贵?如果和你家楼下或小区超市里的相比,肯定是贵了。可是,你可以参考一下泰山山顶的矿泉水贵不贵?市场规律在那里摆着:无论从交通还是资源供给上,这根在雪韵大街上烤熟的香肠都具有稀缺性;况且商家还明码标价了,给了游人更多选择的自主性。烤肠又不是刚需,你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嘛。
有没有道理呢?说的确实有道理,烤肠不是刚需,可以不吃
当然,如果都按照这个逻辑,世界上就没有所谓宰客这一回事
资本家明码标价,你不愿意打工你可以饿死嘛(滑稽
问题是如果只是烤肠的问题,大家根本不会抱怨
视频里的截图大家可以看到,并不只是烤肠贵,基本啥都贵
这些东西质量咋样我们就不提了,单看这个价格确实吓人,一个茶叶蛋要四块,您是用顶级西湖龙井煮的么?
还有没有在视频里呢?比如房间费是不是贵?大米饭是不是贵?热水是不是贵?那如果这几样真的也贵,官方是不是的回应
市场规律在那里摆着:无论从交通还是资源供给上,这间房子都具有稀缺性;况且商家还明码标价了,给了游人更多选择的自主性。住房子又不是刚需,你可以睡大马路嘛。
这就是没问题了?
你们拿泰山山顶的水举例子,问题是你这个烤肠比别的烤肠难做?还是加了别东西?就你们有制定价格的自由,别人愿意在抖音上抱怨,别人没有说话的自由?抱怨价格高就叫抹黑?问题确实高啊!哪里错了吗?
所有垄断性行业的毛病就在于,不让消费者有其他选择。如果消费者有其他的选择,人家肯定不买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又不都是肥羊,想宰就能宰,如果你能够长久的宰人,你肯定是在别的地方使用阴招了
我十几年前第一次取北京旅游,报了一个当地团,价格也便宜,大早上起来拉我们去居庸关看长城,出北京城好远了开始收钱,如果你不交钱就把你的报名费退给你,然后给你扔马路边上,你交不交?我看所有人都不满意,但是所有人都交了,为什么?因为打车回北京城的价格太贵了,交点钱就交点吧,如果他们当时在我们上车时候就让交,我立马退钱走人,我相信这是绝大对数人的想法,但是在公路上我就没办法了,我都不知道我能不能打到车回北京,或者打车时候会不会又被宰。
也就是说,你必须把一个人置身于一个没有选择的境地,你才可能垄断成功,官方出来声明说游人有自主性,实在是太搞笑了。就好比我坐在开往居庸关长城的路上(其实它们狗日的带我们去了水关长城妈的,根本不是居庸关)跟我们说,你们也有自主性的,你们可以选择退费下车,你确定不是在逗,你们在这种时候站出来说自主性不嫌晚吗?
这么说吧,整个雪乡不是没有愿意卖五块钱一根烤肠的,绝对有,只是你们不愿意他们出摊,因为他们出摊了,你们就没机会了,并不是明码标价就有道理的,一旦选择垄断,就势必要所有其他的选择消失,不然就没法垄断。
旅游环境好不好,价格贵不贵,要让人说话。
“有人说”这种很主观的东西就要不得。应该是根据调查,发放多少调查表,回收了多少,其中有多少人认为这个价格很贵。
然后耐心解释,认真对待。
却有人抓住不放,非得要往死里整不可,你憋气不憋气?又好比你穿戴的漂漂亮亮出门去,有人用别人家的脏水泼到你头上,还嚷嚷着你破坏了环境,你冤还是不冤?
这是讲客观摆道理吗?
都是很主观的发泄情绪。
发泄情绪能够解决问题吗?
有人骂,那就骂回去?就是往死里整?
太不客观了。
对于键盘侠们故意抹黑“碰瓷”的“喷子”行为,雪乡不答应,黑龙江不会答应,热爱雪乡的人也不会答应。除了喊冤,必要时,还得让喷子切身体会一下什么叫“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这是要搞哪样?
你不答应那又怎么样?东北人再支持,可是景区希望的是
飘雪的季节,好客的雪乡人诚邀天南海北的朋友来看雪,这里比你想象的还要美。
但是,你们分明提出一个条件:来看雪来消费来热爱黑龙江那可以,但是不能批评,不能嫌价格贵,因为迪斯尼也很贵,所以雪乡价格贵很正常。一旦批评了就是键盘侠,就是喷子,就不答应。
价格贵不贵,说一说都不行啊?就是要故意抹黑?
哪有不准别人说话的道理?
有话好好说,和气生财。
要做生意赚钱,肯定要受得气,因为这是服务业,要春风满面,要笑脸迎客。
贵不贵,要看态度好不好。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官方报纸这么写,不就是在挑动情绪搞对立,抱团思想太陈旧,这不是往外推顾客吗?
只听表扬,不听批评。也不做自我批评,反正就是雪乡冤枉。
游客几千公里跑到这个地方,连说话都要注意分寸,花钱消费还要说吉利话。
就像我这样写,肯定就有来喷的,这是网络常态,我能说不答应吗?只求不要污言秽语就不错了。
千不忍万不忍,对于顾客那是一定要忍。
这话要不听,生意亏本就不好埋怨。
哈哈哈哈哈哈哈黑龙江日报就这水平?
这件事的重点甚至都不在于你雪乡以前有没有宰客,就凭你黑龙江日报这篇文章,就比宰客更让人不想去。
因为就算你雪乡从来没宰客是一片极乐净土,那么:
15块一根烤肠,我就觉得贵怎么了?
你市场规律又怎么样?整改了乱相又怎么样?比泰山顶矿泉水便宜又怎么样?
因为这样我就不能觉得贵了吗?
别说15块,就是15毛,我一摸钱包觉得卧槽好贵。
有问题吗?
泰山顶矿泉水100一瓶,故宫烧饼一万一个,我就不觉得贵。雪乡烤肠15一根,我就觉得贵。
不可以吗?
什么时候主观感受也有规定了?
我不但觉得贵,我还觉得那儿不好玩,不行吗?
我去了一趟回来写个文章发网上,告诉大家我觉得又贵又不好玩,还不如去葫芦岛裸泳便宜又刺激,不行吗?
如果这叫碰瓷抹黑,那淘宝饿了么美团大众点评的评价功能干脆全取消得了。
还雪乡不答应,黑龙江不答应,你不答应你想怎么样?跨省刑拘发帖人?一条差评,有期徒刑,差评过三,牢底坐穿?
黑龙江日报真是牛逼,省级大报公然威胁:
必要时,还得让喷子切身体会一下什么叫“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看把你给牛逼的。
就冲你们省级大报这个尿性,本来去雪乡要慎重的,现在去整个黑龙江都要慎重了。
旅游产业的市场以后会越来越大,但旅游市场的竞争以后也会越来越激烈,中国之大,有几个地方找不到替代品?做不好服务的景区以后都会被淘汰。而你们居然在省报上威胁给差评的消费者。。。
真是,我都替你们捉急。
【正名!泰山山顶矿泉水5元一瓶 】11月30日,网传“泰山山顶矿泉水15元一瓶”。12月1日早,记者来到泰山风景区实地走访,了解到泰山中天门农夫山泉、冰露等品牌价格在3-5元不等,南天门(泰山山顶)农夫山泉、冰露等品牌矿泉水在5-8元不等。据当地商户介绍,泰山山顶的矿泉水是人力挑上山的。(记者 王莹 李瑞琪)
—————————以上是报道—————————
雪乡为什么不和珠峰山顶比呢?在珠峰山顶卖烤肠,1500元一根也没人喷。
往山顶运东西,加价看重量和体积。矿泉水这么笨重的东西,加价4块(地面价格按一块钱算),还算厚道。
和奶粉类似。
这几年国产奶粉没有进步吗?不至于,至少没看到三聚氰胺事件了。
媒体也为国产奶粉喊过冤了。
但这有用吗?失去的信心不是这样就能找回来的。
雪乡同理。
早几年就有人推荐去北海道了,同样的价格,干嘛要去雪乡寻不开心呢?
几年过去了,大家都快把当年的事情淡忘了,结果又有人出来重新再把这件事情炒一遍,生怕大家忘了。
那我就在把当年的事情再复述一遍,当年大家关注的焦点不是景区物价有多宰人,而是旅店的老板要把已经订出去的房间涨价,如果住客不从,就得在零下几十度的户外过夜,这基本就是用住客的生命安全来要挟了,是真正意义上的"宰客"。至于物价贵,只是大家附带着吐槽几句。
大家出来旅游,最重要的是有安全感,最起码得要求自己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至于景区食品价格是家门口超市几倍这样的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心里不爽而已,现在揪住一个视频,反复论证"烤肠15元一根并不算贵",什么叫避重就轻啊?
烤肠又不是刚需,你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嘛。
烤肠又不是刚需,你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嘛。
烤肠又不是刚需,你可以吃也可以不吃嘛。
我觉得在雪乡这个问题上,黑龙江日报已经说得很明确了。
毕竟:雪乡又不是刚需,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嘛。
给雪乡喊冤可以,市场经济我们也尊重。
但你行文动辄“喷子”“抹黑”“键盘侠”“碰瓷”,是什么意思?
你威胁让喷子切身体会一下什么叫“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是想干什么?
难道以后只要投诉景区价格问题,就成了无理取闹的“喷子”?
黑龙江日报这篇文章,就差喊出“爱来不来”了。
而“爱来不来”这种气话,服务业决不能说。
你以为你在反击喷子,但却会让旁观者觉得,这是给所有消费者准备的大帽。
这是回应负面舆情时,万万不可取的姿态。
回应负面舆情,讲究一个“接化发”。
接:用态度接住攻击。
不把攻击者当敌人,其实是不把潜在受众当敌人,避免攻击扩大化。
化:用事实化解质疑。
雪乡真实的物价是多少,成本占比有多高,这都是数据可以说明的。
发:用真诚发动群众。
团结最广大的群众,顺势把雪乡的品牌影响扩大,品牌基础夯实。
你不能用攻击接住攻击,用意气接住意气。
大骂一顿,看似解气,其实坏了自家的招牌。
这次的事情刚出来时,有不少大V在帮雪乡解释。
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个别人的抹黑无法影响大局。
但自己的回应不得体,却有可能把原本的舆情放大。
文章作者应该意识到,发文章从来不是为了说服对立面,而是为了争取中立群体。
真正的喷子,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说服的;
但真正的群众,是一篇文章可以失去的。
跟网友说话,一定要站在网友的立场上去思考,不能搞成情绪宣泄和自我表扬。
溢出的情绪,该收敛些;不足的证据,请丰富下。
舆论的天性是锄强扶弱、除暴安良。
本来雪乡被黑了,处于弱势的地位,大家都想帮一把。
结果一看,好嘛,你都威胁要把喷子绳之以法了,强势得很呀。
比起喷子,我看你反倒更“暴力”些,还用得着帮?
这样的回应,就是把本属于自己的用户,反而给推远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和用户不是一类人,那就是自绝于人民了。
乱护犊子比什么都不说有更大的坏影响。
你雪乡的香肠凭什么和泰山顶的矿泉水比?
是你香肠是人一步步从高铁站运过去的?还是脚一滑就会凉凉?
对了泰山顶的矿泉水五块一瓶。人力挑的。
还好死宅不喜旅游。你卖250也与我无关。
你们说雪乡烤肠15块钱贵,可以你们说,但你们不带着迪士尼我可就不乐意了啊
我没记错的话当时去迪士尼、吃一顿照肯德基都差老远的汉堡套餐就一人小一百(汉堡薯条可乐),而且,不特么让你带吃的?洋人在我们地盘开店你叫主人翁守你规矩?当时翻包检查如果不是因为心疼票钱,我真想转身就走
人雪乡十五一根烤肠放迪士尼真是又亲民又香,也别跟我扯上海消费高啥的,雪乡在淘宝买烤肠两块一根你上海买就二十一根啊?咋的这景区物价高洋人开的和中国人开的就不一样呗?
如果人雪乡强买强卖你,逼着你花钱,不花钱不叫走,那雪乡活该死,但人也没说进景点不让带东西吧?
要说烤肠贵,那可真是个笑话,实际上是怕旅游项目分流吧~
黑龙江日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真的 黑龙江就指着这次旅游带动点经济呢
求求了,对自己人 下手别这么黑
据说此次爆料来自于抖音一三无新号,上传视频后立马变热搜
贵就贵了,还不让吐糟。嫌贵别卖!就跟那个谁说的:爱不爱,不买滚一样,这个态度就很难说是一个服务行业应有的态度,人家来花钱,你态度也应该客气点,整的跟大爷似的,人家花钱还整一肚子气,也不好死皮赖脸的去了,省得什么时候说了你不爱听的,又被奚落。宰人,也得有艺术,有艺术的宰人,那叫格调。格调没有,江湖气息过于浓郁,豪横霸气,让人瘆得慌,这恐怕是雪乡当地回应最让人困惑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