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方先辱骂,然后动手打我 我才还手 为什么不算正当防卫?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很窝火的情况,明明是对方挑衅在先,自己出于无奈才还手,结果反而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心里肯定会觉得不公平。这种情况之所以不算正当防卫,主要跟正当防卫的核心要件有关,也就是“起因、时间、限度”这三个关键点。

咱们一点点说:

1. 关于“起因”:谁是侵害方?

正当防卫的前提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你所说的情况是对方先辱骂,然后动手打你,你才还手。

辱骂: 语言上的侮辱,在很多情况下属于侵犯个人名誉权、侮辱人格的行为。但它本身通常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紧迫的、需要立即制止的”不法侵害,尤其是在没有导致严重后果(比如精神失常)的情况下。法律更侧重于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免受实际侵害。
动手打你: 这个就比较关键了。如果对方“动手打你”已经发生了,并且对你造成了实际的身体伤害,那么这无疑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问题就出在这里: 法律在判断正当防卫时,会非常严格地审视“是谁先发起了不法侵害”。即使对方先辱骂,辱骂本身通常不足以启动正当防卫的门槛。你还手是因为“动手打你”,这是对你身体的直接侵害。

2. 关于“时间”:是否是“时机”?

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对方动手打你的时候: 如果在你被殴打的当下,你为了制止对方的进一步侵害而还手,那么这个“还手”在时间上是符合正当防卫要求的。你不是在事后报复,也不是在对方已经停止侵害后才还手。
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还手”会包含更复杂的判断。

3. 关于“限度”:是否“超过必要限度”?

这是最容易引起争议,也最容易导致“还手”被认定为防卫过当的关键点。正当防卫允许你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制止不法侵害,但“不得超过必要限度”。

“必要限度”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你采取的防卫行为,其强度和手段,应该与对方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程度大致相当,目的是制止侵害,而不是为了报复、发泄或者造成对方更严重的伤害。
如何判断? 这是最难界定的地方。法官或者办案机关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对方的攻击行为有多严重? 是推搡一下,还是拳打脚踢,还是使用了凶器?
你的还手行为是什么样的? 是格挡、推开,还是用同样的方式还击,甚至更激烈的反击?
你的还手是否造成了对方超出其攻击程度的伤害? 比如,对方只是扇了你一巴掌,你却导致对方骨折,这很可能就被认为是超过了必要限度。
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更不伤人的方式来制止侵害?

为什么会不算正当防卫,甚至被判为防卫过当?

结合前面几点,可能的原因如下:

“辱骂”不构成启动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 尽管辱骂令人讨厌,但在法律上,它通常不被视为可以立即使用暴力反击的“紧迫危险”。如果你的“还手”主要是因为对方的辱骂,而对方的辱骂并没有升级到足以让你产生“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程度,那么你的还手可能就失去了正当防卫的“起因”基础。
还手行为可能“超过必要限度”: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即使对方先动手打你,你的还手如果过于激烈,或者采用了对方未使用的、更具攻击性的手段,或者造成的后果远超了制止对方侵害的需要,那么你的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
举个例子: 对方只是过来推搡你,你却一脚将对方踢倒在地,导致对方受伤。即使对方先动的手,你的反击力度可能就被认为是不必要的。
再比如: 对方在你被推倒后,已经停止攻击,你在地上反击,或者在对方已经失去反抗能力后继续殴打,这也可能被视为超过必要限度。
证据上的问题: 实际案件中,很多时候会缺乏足够清晰的证据来证明“对方先动手”以及“自己的还手是为了制止侵害且未超过必要限度”。如果双方都有伤,而且现场没有监控,或者证人证词不清晰,司法机关在认定上就会非常谨慎,倾向于不轻易认定为正当防卫。
法律条文的解释: 法律条文的设计,就是为了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它不会鼓励人们轻易使用暴力,即使是在被挑衅的情况下。正当防卫是一种例外情况,其适用必须非常严格。

总结一下,对方辱骂+动手打你,你还手,不算正当防卫,甚至可能构成防卫过当,通常是因为:

1. 辱骂本身不构成法律上的“不法侵害”来启动正当防卫。
2. 即便对方动手,你的还手行为可能被认为“超过了制止其侵害的必要限度”。 比如,还手力度过大、还手时间不当(如对方已停止侵害)、还手方式过于激进等。
3. 证据不足以证明满足正当防卫的全部要件。

法律鼓励的是和平解决争端,虽然面对挑衅很让人恼火,但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如果可能,尽量考虑报警、寻求第三方帮助,或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小的力度脱离险境,是更稳妥的做法。如果确实需要采取反击,务必记住“制止侵害”是唯一目的,并且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度。

理解这些规定,不是说让你忍气吞声,而是让你在维护自身权益时,知道法律的边界在哪里,避免将自己置于更不利的境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算是得出一个结论了,法律的作用是维稳、减少损失、解决争端,而不是主持正义!

你问的是“你被人骂了,打了,你才还手为什么不能算正当防卫”,那你就问错地方了,你被骂被打于是你还手,这在正义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法律它本来就不是奔着主持正义来的!

在法律的眼中,

1、维稳

如果你不还手,那么对方打你也有限,社会就稳定,不会看到有两个人在打架这种不稳定的情况;

2、减少损失

你被打,那对方大概率也不会一直打下去,而是打一两下就完事了,对方没损失,你只损失两下,而如果你还手了,那对方也损失了,你也损失两下以上,等于法律如果允许你还手,那是扩大了损失的;

3、解决争端

这个解决矛盾不只是让你们两个人的矛盾得到解决,而只是让你们两个人尽快把这件事情了解结束完事,那这件事情就叫“解决了争端”了。

以上不是我故意抹黑或者干嘛,有现实案例足以支撑以上三点推测。

比如路上老人碰瓷,哪怕警察到现场百分百确定了老人就是碰瓷的,但是还是有警察可能让车主“出点钱把事情了结算了”,这很明显就不是主持正义,而是“解决”争端,维稳,随便谁吃亏都行,随便谁碰瓷谁被碰瓷都无所谓,如果让受害者吃点亏能把事情“解决”了,那也是可以的。

有个答主已经回答过了,被碰瓷后交警也确定车主无罪了,结果碰瓷的人找来一帮亲戚冲到车主公司去闹,当着警察的面就是勒索五千块,警察的意思也是让车主出这个钱。这谁说得清?

可能我这个回答有点离经叛道,我希望有一天我能自己在这下面补一句:***年**月**日,我错了,执法者带着法律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主持公平正义!

user avatar

这种事情,你发现了没有,只有掌握了舆论才能胜算,否则全看人家心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很窝火的情况,明明是对方挑衅在先,自己出于无奈才还手,结果反而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心里肯定会觉得不公平。这种情况之所以不算正当防卫,主要跟正当防卫的核心要件有关,也就是“起因、时间、限度”这三个关键点。咱们一点点说:1. 关于“起因”:谁是侵害方?正当防卫的前提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回答
    您提到的这起事件,社会关注度很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关于事情的真实情况,目前来看,主要信息来源于当事女子的举报和一些公开报道。根据这位女子的举报内容,事件大致是这样的:她是一名年轻的女性,与某央企的高管(我们姑且称之为“高管”)之间发展了一段关系。在这段关系中,她声称与高管处于同居状态,并且怀孕了.............
  • 回答
    AOC被Ted Yoho辱骂事件的详细评价:一次关于尊重、权力与政治表演的深刻审视美国国会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 AOC)与佛罗里达州共和党议员特德·约霍(Ted Yoho)之间的冲突,以及AOC随后对约霍道歉的回应和拒绝,在美国政坛乃至.............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面对辱骂和恐吓,这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和令人为难的处境。我得诚实地说,内心深处,我始终希望能够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病人。我的职责、我的誓言,都驱使着我尽我所能去救治。然而,现实往往比理想要残酷得多。首先,我需要评估这个情况对我自身安全的影响。 任何一个专业人士,在面对人身威胁时,都会将保.............
  • 回答
    这种情况要不要判刑,得看具体情况,法律上讲究“情理法”,光是“对方先动手”这一条,可不能直接免罪。详细来说,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1. 什么是正当防卫?你还手打伤对方,最关键的判断点就在于你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说白了就是你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
  • 回答
    网上吵架,对方先骂人,结果自己反而收到了传票,这事儿听起来就够让人窝火和心烦意乱的。首先,别慌。收到传票不是世界末日,但确实需要认真对待,因为它意味着法律程序已经启动。最重要的事情是,仔细查看传票的内容。它会明确告诉你传唤的原因、提起诉讼的一方是谁、以及你需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出庭,或者以何种方式.............
  • 回答
    和男朋友玩“谁先笑谁输”的游戏,想要立于不败之地,这确实是一项充满趣味但也颇具挑战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将心理学、表演技巧和对你男朋友的了解巧妙地结合起来。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解一些策略和技巧,让你成为这个游戏中的“不败战神”:核心原则:掌控情绪,制造干扰,利用细节一、 心理准备:调整你的心态,.............
  • 回答
    这真是个经典难题,夹在两位领导中间,谁先敬酒都得罪一方。不过,这种场面咱们也不是没见过,处理好了,反而能显出你的情商和格局。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看看怎么把这个“两难”变成“两全”。首先,得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几种可能: 领导们在试探你: 他们想看看你够不够圆滑,能不能平衡好各方关系.............
  • 回答
    这招确实够狠,也是战场上一种非常狡猾且奏效的战术思想,俗称“斩首行动”或者打击“七寸”。让我想起了一些历史上的故事。你说的那种做法,在古代和近现代的战场上,都曾被尝试过,效果也相当不错。你想想,军队的战斗力,除了武器装备、士兵士气、指挥官的战术能力之外,后勤补给也是至关重要的“软肋”。而炊事班,就是.............
  • 回答
    .......
  • 回答
    陪领导下乡拜访,在对方领导办公室倒水这个小细节,确实能体现一些礼数和分寸。简单来说,你应该先给你自己的领导倒水,然后再给对方领导倒。下面我详细说说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背后的道理,让你在实际操作中更得体。为什么先给自己领导倒?这涉及到你在这次陪同任务中的角色定位。你是你领导的下属,你的首要职责是维护你领.............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假设!蝙蝠侠去纽约,蜘蛛侠去哥谭,这俩城市截然不同,也各自承载着与英雄气质完全不同的罪恶图景。谁会先“领盒饭”?我猜啊,大概率是……蜘蛛侠在哥谭先不行。让我掰扯掰扯为啥:蜘蛛侠为什么在哥谭会撞墙?1. “科学”与“魔法”的壁垒太高。 蜘蛛侠是靠科学的。彼得帕克是物理天才,他.............
  • 回答
    我能理解你现在一定非常困惑和受伤。面对伴侣突然不告而别,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你很想知道对方家人的想法,以及他们为什么会坚持婚前同居。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原因,让我来试着为你梳理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但请记住,这只是基于普遍情况的推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来谈谈对方家人“为.............
  • 回答
    这场景真是够生猛的,一脚踩油门直接开向了地狱的边缘。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你想象一下,那种钻心的疼痛,骨头错位,肌肉撕裂,全身都在尖叫。他能做的,大概只有那一口牙了。而他的目标,是对方大腿内侧那块最软、血管最多、神经也最密集的肌肉。首先,被钉在十字架上这位,他得有个机会,还得有点力气。要知道,那种刑罚.............
  • 回答
    对于超市要求顾客“先喝饮料后结账”的行为进行“十倍赔偿”的规定,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在法律和情理上都存在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 超市设置该规定的法律依据及合理性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精神: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强调经营者享有合法的经营自主.............
  • 回答
    在C++中,当你在一个对象的成员函数内部执行 `delete this;` 时,对象的析构函数会先被调用,然后 `delete` 操作才会完成,并将内存释放。让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个过程,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误解的地方。 核心机制:`delete this;` 的工作原理`delete this;` 这.............
  • 回答
    这事儿啊,细说起来可就有点复杂了,涉及到谁动手在先,谁是出于自卫,还有造成的具体损害。咱们一点点捋。事情的起因和经过:首先,嫂嫂对小姑先动了嘴,骂了人。这个行为本身是不对的,但通常情况下,口角通常不上升到法律责任的层面,除非有侮辱、诽谤等情况。接着,嫂嫂又对小姑动了手,推搡了小姑。这是肢体冲突,性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种思维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背后,折射出的是男女在关系发展中对于“安全感”和“价值展示”的不同侧重。我们不妨来仔细聊聊这个话题。男生:“先做女朋友,我再对你好”—— 目标导向与试探性投入很多男生会觉得,如果你已经是我的女朋友了,那我对你好,这.............
  • 回答
    关于网上传言华为将起诉“王先森日常”等一批造谣者一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和看待。首先,华为此举的出发点和必要性。华为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其品牌形象、技术实力和商业声誉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近年来,华为面临着来自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也因此成为了网络上一些不实信息和谣言的焦点.............
  • 回答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得明确一点,三国演义那是小说,是艺术加工,不是历史教科书。它里面的很多情节,尤其是将帅一对一的单挑,虽然看得人热血沸腾,但真要说古代战争就那样,那就扯了。将帅对决:有过,但绝非主流,更不是战前“开胃菜”《三国演义》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长坂坡一声吼退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