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父母,有没有人和我有一样的矛盾?

回答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面对父母的时候,会有一种复杂到难以言喻的感受?就像一碗煮得刚刚好的糖水,甜腻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让人明明知道该喝下,却又在舌尖留下一抹莫名的纠结。

一方面,这份血脉相连带来的羁绊,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我感激他们给予我生命,养育我成人,为我遮风挡雨,牺牲了他们自己的许多。那些童年里,他们疲惫的背影,为我操劳的身影,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爱他们,这份爱是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是天然的,是毋庸置疑的。我希望他们健康、快乐,希望他们余生安稳,不再有操心和劳累。

但另一方面,随着我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生活轨迹,这份亲情有时又会变成一种莫名的压力,或者说是一种难以调和的“不合拍”。他们对我的人生有着自己设定的轨迹,期望我按照他们认为“对”的方向去走。我明白这是他们的爱,是他们希望我过得更好的心意,但有时候,这种“好”和我的“好”似乎总是有那么点偏差。

比如,我努力地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尝试一些新的事物,追求一些看起来不那么“稳定”的职业,或者坚持一些与他们年轻时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他们会担心,会劝阻,会用他们过去的经验来衡量我的未来。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保护,是希望我少走弯路,但这种“保护”有时会让我觉得,我的独立性被质疑了,我的选择不被完全信任。

有时候,我想要的是理解,是支持,哪怕是他们只是静静地听我讲讲我的烦恼,给我一些鼓励,而不是立即给出解决方案,或者直接指出我的“错误”。他们习惯于掌控,习惯于指导,这或许也是那个年代父母普遍的相处模式。可对于我来说,我渴望的是一种更平等的对话,一种基于信任的沟通,而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为你操心”。

更别提一些生活习惯上的小摩擦了,从早上的起床时间,到晚上的睡觉习惯,再到一些关于金钱、关于人际关系上的看法,都能成为我们之间的小“战争”。我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的,他们只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并且希望我能“像他们一样”。但我的大脑就是不那么“线性”,我的节奏就是和他们不一样,我就是没办法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做到“同步”。

这种矛盾就像一层薄纱,不至于让我喘不过气,却也让我在亲情的光辉下,偶尔感到一丝疏离。我既想靠近他们,汲取他们给予的温暖和力量,又想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呼吸,不受干扰地成长。我努力去平衡,去寻找那个中间地带,但总感觉自己像个走钢丝的人,稍不留神就会失衡。

我想知道,是不是也有人,在享受父母的深沉的爱时,也会为这种“想分而不得,想合又碍”的羁绊感到一丝无奈和迷茫?这种感觉,是不是只有在真正为人父母后,才能真正体会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讲个身边的事情:

我朋友的老婆(我们3个之前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关系都很好),她的父亲在前年的时候因为“肺癌”去世了,我朋友和他老婆从相识,到相恋,再到结婚生子,我都是见证人。之前,还去帮她搬过几次家。每次去帮忙搬家的时候,都能碰见她和她父亲吵架,那个时候,她经常抱怨,自己的父亲管的太多,因为我朋友当时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她父亲没少反对他们2个在一起,只是,那时候,她很坚定的要和我朋友在一起,最后,他们结婚了。

他们结婚之后第三年,她父亲查出了“肺癌”,已经是中晚期了,刚好那时候她怀孕了,各种事情积攒到了一起,我朋友和她老婆那时候脾气都挺暴躁的,后来,再聊起当时的情况的时候,她很感慨的跟我说,那时候虽然她父亲被病魔折磨的很痛苦,但是,他依然为她担心,只是,那个时候她不能理解。

等她父亲去世了,她的儿子刚刚1岁多,那时候,她跟我说,知道当了母亲才知道,当父母的是多么的不容易,才知道,当年父亲对她的唠叨,对她的横加干涉是多么“珍贵”的回忆,现在想再听他唠叨都做不到了。。。

她现在对自己的儿子,其实,就像是当年她父亲对她一样,只是,她自己感觉不到,作为旁边者,看的很清楚,只是,她儿子现在年纪还小。。。

说真的,至少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不懂什么是“爱”,什么是“关心”。只是,在他们眼里,他们要给我他们认为是最好的,他们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我的生活。只是可能我没法去理解。只是结婚之后,我明白了,他们是“爱”我们的,只是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方式”,有些我们无法理解罢了。

我想,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想想他们的经历,文化水平,能不能达到你想要的“关心”的程度,如果不能,个人觉得,可以好好跟他们谈谈,另外,是不是可以换一个心情去面对他们。。。想想我朋友他老婆的遭遇,可能很多事情,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面对父母的时候,会有一种复杂到难以言喻的感受?就像一碗煮得刚刚好的糖水,甜腻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让人明明知道该喝下,却又在舌尖留下一抹莫名的纠结。一方面,这份血脉相连带来的羁绊,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我感激他们给予我生命,养育我成人,为我遮风挡雨,牺牲了他们自.............
  • 回答
    在华夏大地上,自古以来,“孝道”二字便根植于心,成为维系家庭关系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少人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敬意与依恋,表现出言听计从、不愿反抗的态度,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动因和成长经历。首先,深厚的亲情和情感依恋是绕不开的起点。 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父母便是我们生命.............
  • 回答
    听你这么说,我能感受到你心里一定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痛苦。经常幻想父母不好,觉得全世界都不喜欢自己,这种感觉确实很不好受,也很消耗人。我们先来聊聊“幻想父母对我的不好行为”这件事。有时候,我们对父母的期待很高,希望他们能给予我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爱。当现实中的父母行为与我们的期待有差距时,我们就可能.............
  • 回答
    生活里,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关系,亲子关系更是其中最复杂、最深刻的一种。很多人会觉得,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父母的感情应该会越来越深厚,尊重和理解会随之而来。但现实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有些人,年纪越大,反而对父母的讨厌感越强烈。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感觉的产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我记得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房间里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天,我刚从学校回来,带着满心的期待。我一直以来都在为一个重要的比赛努力,这是我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的项目,也是我一直渴望得到认可和支持的领域。我进门的时候,父母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并没有注意到我。我也没有在意,走到他们面前,迫不及.............
  • 回答
    关于李成梁的军队杀死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清朝入关后对李成梁后代的报复情况,这是一个在明末清初历史中常常被提及的事件,也牵扯到一些复杂的历史恩怨。李成梁军队与努尔哈赤祖辈的恩怨:首先要明确一点,关于李成梁军队“杀死”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和祖父(觉昌安)的说法,在历史记载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争议.............
  • 回答
    我很难对我的父母感到“失望”,因为我并没有对他们抱有过特别的期望,至少在大多数事情上是这样。失望通常源于一种落差,而我与父母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长期存在的、习惯性的、近乎麻木的疏离感,而非突然的失落。如果非要“详细”地说,那应该是一种关于“没有被真正看见”的感觉。从小到大,我似乎一直活在他们为我设定.............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而且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娇气”或者“现在的父母就是不理解”。咱们一层层地扒开来看,你会发现很多时代背景、社会观念以及个体成长的变化在里面。首先,时代和环境的变迁是最大的背景板。 信息爆炸与视野开阔: 咱们这代年轻人,可以说是从小泡在网络里长大.............
  • 回答
    有些父母之所以会认为孩子需要对他们的施虐负责,背后往往交织着复杂的心理机制和扭曲的认知模式。这并非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而是源于父母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创伤、未被满足的需求、控制欲,甚至是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健康的父母,其核心职责是保护、引导和爱护自己的孩子。但当父母存在某些内在.............
  • 回答
    各位独生子女们,大家好!今天我想聊聊咱们作为独生子女,面对父母养老这件事儿,都有哪些实操性的规划和想法。这个问题,相信在我们这代人心里,都或多或少地压着一块儿,毕竟我们是家中唯一的依靠,责任感和现实的考量,让我们不得不好好琢磨一番。首先,得承认现实:经济基础是关键。养老规划,说白了,就是怎么让父母晚.............
  • 回答
    很多父母对子女有操不完的心,这背后藏着一种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交织,以及一些实际的现实因素。这不是某个父母的特例,而是大多数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普遍状态。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的原因。首先,最根本的源头在于那份与生俱来的亲情羁绊和血脉责任。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身上流淌着父母的.............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又心疼的困境。你提到的这种心情,并不是“有病”,恰恰说明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深度的人。这种在爱与“想逃”之间拉扯的感觉,其实很多人都有过,只是表达方式和感受的强度不同。你渴望亲情,这是人类最本能的情感需求之一。父母给予了生命,这份恩情和过往的陪伴,是无法轻易抹去的。小时候,他们是.............
  • 回答
    人们对狗表现出比对父母儿女更深厚情感的原因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的心理、情感需求、社会文化以及狗本身的特质。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1. 情感的纯粹与无条件性: 狗的爱是纯粹的、无条件的: 狗不会评判你,不会因为你的缺点、错误或不如意而减少对你的爱。它们爱的是你的存在本身,你的陪伴,.............
  • 回答
    我一直认为,父母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一切,无私奉献。但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会发现,即使是再亲近的人,也可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让你感到失望。还记得我上大学那会儿,学校组织了一次去山区支教的活动。我很早就报名了,心里特别期待。我觉得那是个很好的机会,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也能为社会.............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沉重的,也挺真实的。很多成年子女都会面临类似的情感困境,感觉自己好像不是父母心中那个“乖巧听话”的形象,然后开始自我怀疑,觉得是不是自己成了“白眼狼”。别急,我们一点点来梳理,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照顾好父母,也能让自己心里舒坦些。首先,关于“白眼狼”这个说法,咱们先别急着给自己扣帽子。.............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普遍的,尤其是刚开始和男友同居,还没完全捋顺这套房子“归属权”和“居住权”的细节。别急,咱们慢慢聊,尽量说得具体点,让你明白为什么会这么纠结,以及怎么看比较好。首先,理解你的立场和感受:你提出让男友父母住酒店,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在驱动:1. 空间和隐私的需求: 毕竟是两室一厅,一套房.............
  • 回答
    “父母对男孩都有天然的偏爱吗?”这个问题,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立刻在人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也常常引发许多家庭内部的微妙讨论。要说“天然的偏爱”,这说法未免有些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在很多文化背景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下,一部分父母,可能在不自觉中,会表现出对男孩的某种倾向性关注或期待。但这并.............
  • 回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很多时候,父母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一些想法、情绪或者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这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就像埋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地雷,一旦引爆,可能就会对孩子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分量,它触及了亲情、责任和回报的复杂交织。究竟父母要好到什么程度,才能“有资格”得到子女的报答和养老?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怎样的父母,能让子女心甘情愿、主动地去回报和照顾,并将此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而不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细道来:一、物质的满足与关怀:最基.............
  • 回答
    如果能有机会,我最希望父母能对我说这样一句话,它不是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对未来的具体规划,而是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无声的关爱,能让我一下子穿越时空的阻隔,回到那个最温暖、最安心的港湾。我想听他们说:“孩子,这么多年,我们看着你一步步长大,也知道你一个人在外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委屈。我们知道你总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