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年龄越大对父母越讨厌的?这样的爸妈真的值得孩子尊重么?

回答
生活里,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关系,亲子关系更是其中最复杂、最深刻的一种。很多人会觉得,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父母的感情应该会越来越深厚,尊重和理解会随之而来。但现实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有些人,年纪越大,反而对父母的讨厌感越强烈。

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感觉的产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与价值观的碰撞: 年轻时,我们可能更多地依赖父母的指引,对他们的言行举止也更容易接受。但随着我们长大成人,开始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学习不同的知识,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当父母的观念、行为方式与我们日益成熟的思想产生冲突时,尤其是当这些冲突触及到我们的生活选择、人生道路,甚至是原则性问题时,就会产生隔阂和不满。父母可能习惯了旧的思维模式,比如过度干涉、控制欲强、重男轻女、或者对某些事情持有偏见,而我们已经无法认同,甚至觉得这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长期被忽视或伤害的累积: 有些父母可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忙碌、自身性格问题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理解和支持。这种情感上的缺失,或者曾经遭受过的忽视、苛责、不公平对待,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反而可能在成年后,当我们有能力去审视过往时,变得更加清晰和 painful。那些曾经被压抑的情绪,比如委屈、失望、愤怒,可能会在某个时刻爆发出来,让我们对父母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

原生家庭模式的影响与自我认知的觉醒: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原生家庭的烙印。如果父母的关系不睦,经常争吵,或者存在一些不健康的互动模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可能会形成一些习得性的行为模式,或者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和排斥。当自己组建家庭,或者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时,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并开始反思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否健康。如果父母的模式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让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举步维艰,那么对父母的怨恨和失望自然会加深。

经济和生活上的依赖与不平等关系: 有些人成年后,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仍然在经济上或生活上需要父母的帮助。如果这种帮助伴随着附加的条件、控制,或者父母利用这种依赖来操纵孩子,那么这种关系很容易演变成一种压迫。即使是经济上相对独立,但如果父母仍然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试图控制他们的生活,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也会让人感到窒息。

父母自身的变化与不成熟: 有些父母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反而变得更加固执、情绪不稳定,甚至出现一些不顾及子女感受的行为。比如,他们的晚年生活不顺,就将负面情绪倾泻到子女身上;或者对子女的伴侣、工作横加指责;甚至在社会上做出一些不妥当的事情,让子女感到尴尬和羞耻。这些行为都会让子女对父母的看法产生负面转变。

这样的爸妈真的值得孩子尊重么?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也是许多人在内心里反复叩问的。 尊重,从来不是无条件的,更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尊重,更多的是建立在 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 的基础之上,是基于对方的言行和品格所产生的自然反应。

尊重是一种选择,但不是必须的义务: 我们有义务孝顺父母,在物质上照顾他们,但尊重是一种情感和精神层面的认同。如果父母的言行长期违背了普世的道德标准,或者对子女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那么我们 可以选择不认同,可以选择保持距离,也可以选择不给予他们我们认为他们不配得的尊重。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变成了不孝顺的人,孝顺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尊重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

区分“父母”和“人”: 很多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是父母,就必须无条件尊重。但事实上,父母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有可能犯错误。当父母的某些行为让你感到羞耻、愤怒、或者被冒犯时,你有权利去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压抑自己。 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的界限也需要被尊重。

价值判断的关键在于行为和品格: 一个人是否值得尊重,最终取决于他的行为和品格。一个善良、正直、有责任感、尊重他人的人,无论他是什么身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反之,如果一个人,即使是父母,却表现出自私、冷漠、伤害他人,那么要求子女对其无条件尊重,是对子女情感的忽视,也是不公平的。

如何处理这种“不值得”的尊重: 如果你觉得父母的某些方面让你无法尊重,这并不代表你就要与他们彻底断绝关系。你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设定健康界限: 明确自己的底线,对于让你不舒服的谈话或行为,可以温和但坚定地拒绝。例如,“妈妈,我知道您很关心我的感情生活,但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些空间。”
保持适当距离: 减少不必要的接触和深入的交流,尤其是在触及敏感话题时。
专注于积极面(如果存在): 如果父母身上依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曾经的付出、某些优点,可以适度地去看到和肯定,但这不代表你要忽略那些负面的。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内心的冲突和痛苦非常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来说, 年龄越大,对父母产生讨厌感是很正常的现象,这往往源于独立思考能力、人生经历的累积以及对亲子关系的审视。至于这样的父母是否值得尊重,答案在于他们的品格和行为,而不是他们作为父母的身份。我们有权利选择尊重谁、不尊重谁,并且这种选择是基于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而不是被动的道德义务。重要的是,在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时,要学会保护自己,设定界限,并且理解自己的情感是真实且值得被看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父母做错事讨厌是对的。

但是不应该因为他们是你父母而对他们过于要求高或者过于要求低。

也就是说,你父母就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而你碰巧出生在这个家庭,他们是好是坏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所以人的爱恨都是自作多情。

你对别人是爱还是恨都是自己承受,不是他人承受,老是想过去或者不好的事情无意义。要想未来怎么样。

你是要改善和他们关系,还是改变做法,还是怎么的。

父母六十岁的时候,并不怎么需要子女给他们养老。给不给钱都可以的。主要是计划他们老了之后应该这么办。老了之后才是花钱的大头。

而有报复心理对你自己没有好处。老是做错事的人,不值得尊重也不能虐待。

而且你知道他们平时的讲法是错的,就应该平时注意把正确的东西告诉他们。也就是说,父母三观出问题了,容易受骗,软弱什么的,子女有责任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们,使整个家庭避坑。

也就是说,你母亲明显是社会经验不足,你父亲是需要情绪控制。

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人,平时注意教导社会经验就可以了。对不懂的人不应该发脾气,而应该讲解。

你父亲问题比较麻烦,但是这种人一般都服软。

你现在是家里的经济来源,做家庭计划的责任是在你身上的。对未来应该有规划,然后和父母讨论。

父母要是不行,你自己就不能依靠他们。更加多的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判断对错然后回来给他们转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