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此样子的(自动挡)摩托车为什么市面上没有?

回答
你说的“如此样子”的自动挡摩托车,具体是指哪种形式呢?因为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自动挡(或半自动挡)的摩托车,只不过它们可能和你脑海中的设想不太一样,或者说,它们的存在形式并没有像汽车那样普遍和“标准化”。

咱们先别急着否定,先聊聊市面上“有”的自动挡摩托车,再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些更接近汽车自动挡模式的车型就没那么普及。这样讲,是不是更接地气一些?

一、 市面上确实存在的自动挡/半自动挡摩托车

其实,当你提到“自动挡摩托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类似于汽车的换挡逻辑,也就是不需要离合器,不需要自己踩踏板换挡。但摩托车的世界里,自动挡的实现方式有几种,它们各有特点:

1. CVT无级变速(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这是最接近你想象中“自动挡”的类型,也是最普遍的自动挡摩托车。 它们最常出现在踏板车(Scooter)上,比如那些我们俗称的“大绵羊”或者很多小巧灵活的城市代步踏板车。
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CVT使用的是一套锥形盘和传动带的组合。当发动机转速变化时,锥形盘的距离会调整,从而改变传动比,实现平滑无级的变速。就像皮带在两个不同直径的轮子上移动一样,直径变了,速比也就变了。
优点: 操作极其简单,拧油门就走,不用考虑换挡,尤其适合城市通勤和新手。动力输出平顺,没有顿挫感。
缺点: 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摩友来说,它可能缺乏一些“参与感”,动力响应有时不如传统变速箱直接。而且,在高负荷或者激烈驾驶时,传动带的磨损和效率问题也可能成为一个考量。
例子: 光阳AK550、雅马哈TMAX系列、本田PCX、比亚乔MP3等大型踏板车,以及各种排量的小型踏板车。

2. DCT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 Transmission):
这个技术更像是把汽车的DCT技术移植到了摩托车上。 它们同样不需要离合器手柄,但内部有两套离合器,一套负责奇数挡位,一套负责偶数挡位。换挡时,一个离合器分离的同时,另一个离合器立即结合,实现非常快速平顺的换挡。
工作原理: 高度智能化和机械化。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根据车速、油门开度等信息,预测并提前挂好下一个挡位,然后通过离合器切换,实现无缝换挡。
优点: 兼顾了自动挡的便利性和传统变速箱的性能。换挡速度快,动力损失小,在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上通常表现不错。保留了一定的驾驶乐趣。
缺点: 技术更复杂,制造成本更高。车型选择相对较少,且价格普遍偏高。
例子: 本田的Gold Wing(金翼)、Africa Twin(非洲双缸)、NC750X等车型上都有配备DCT版本。

3. 半自动挡(AMT 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或者叫电子换挡):
这种形式的摩托车保留了离合器(有时是脚踏离合),但换挡的操作是由电子系统完成的。 可能是通过按钮或者拨杆来控制,发动机控制单元(ECU)会根据情况自动分离或结合离合器并进行换挡。
工作原理: 类似于早期的一些AMT汽车。有一个执行机构(油压或电机)来代替人来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拨叉。
优点: 相较于手动挡,简化了换挡操作,降低了对离合器控制的要求。成本可能比DCT低一些。
缺点: 换挡的平顺性和逻辑性往往不如DCT,有时会有明显的顿挫感。这类车型现在在摩托车上也不算多见了,很多被DCT或更先进的自动变速系统取代。
例子: 过去一些欧洲品牌(如BMW的早期一些车型)曾尝试过类似系统,但现在市面上主流车型很少采用这种纯粹的半自动挡方式。

二、 为什么“你想象中”的自动挡摩托车不普遍?(尤其是像汽车那样)

你可能设想的是一种摩托车,它既有汽车自动挡的“全自动”便利,又有摩托车应有的那种“操控感”和“轻便性”。但要实现这一点,摩托车面临一些独特的挑战:

1. 摩托车“驾驶感”的核心是参与度:
摩托车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驾驶者与机械的高度互动。从捏离合、踩换挡杆到配合油门,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技巧和反馈。如果完全像汽车一样“傻瓜式”操作,可能会失去很多玩车乐趣。很多骑手追求的正是那种“人车合一”的感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手动操作实现的。

2. 机械结构的限制与成本:
CVT: 虽然是自动挡,但CVT在摩托车上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结构相对简单,成本可控,并且非常适合踏板车这种以代步为主的车型。但要让大排量、高性能的摩托车也能用CVT,并提供媲美手动挡的动力响应和驾驶感受,技术难度和成本会大幅提升,而且效果未必理想。传动带在高扭矩下可能成为瓶颈。
DCT: 这是目前最接近汽车自动挡且性能优越的方案。但正如你看到的,DCT主要应用在本田的高端车型上,其复杂精密的机械和电子系统导致成本非常高昂。一旦应用于所有排量和车型,会极大地推高摩托车的售价,使其难以普及,尤其是在很多注重性价比的市场。
想象中的“全自动”: 如果要设计一套全新的、媲美汽车自动挡的变速系统,并且要保持摩托车的轻量化和操控性,这会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挑战。比如,你无法轻易地在摩托车上布置一套和汽车一样庞大、高效的液力变矩器或者复杂的电子换挡执行机构而不影响车身重心、重量和结构。

3. 重量与平衡:
摩托车的设计非常注重轻量化和前后轴的重量分配,以保证操控性。引入更复杂的自动变速系统,很可能意味着增加更多的机械部件、液压系统或电子模块,从而增加整体重量和复杂性。这可能会影响到摩托车灵巧的操控和灵活性。

4. 市场定位与用户需求:
目前市面上真正需要“全自动”且愿意为此支付高昂费用的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高端巡航车、旅行车等领域,它们更强调舒适性和便利性,而不是极致的运动性能。而对于追求运动、性能和操控的年轻骑手或者赛道爱好者来说,他们更青睐手动挡或者DCT这样能提供更直接反馈的车型。
普通消费者在选择摩托车时,往往会考虑价格、品牌、风格、性能以及可靠性。如果一种“全自动”的摩托车价格高昂,且在性能上不比手动挡有明显优势,甚至可能有所牺牲,那么它的市场接受度就会很低。

5. 设计哲学的不同:
摩托车的设计哲学很多时候是一种“减法艺术”,追求的是最纯粹的驾驶体验。而汽车自动挡的普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降低了驾驶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轻松享受驾驶的乐趣,并满足了城市拥堵等场景下的便利性需求。摩托车虽然也有代步属性,但其运动、休闲、探索的属性往往被放大,这就使得手动挡的“参与感”和“可玩性”依然是重要的卖点。

总结一下:

市面上确实有自动挡摩托车,以CVT踏板车和DCT车型为代表。你可能觉得它们不够“全自动”或者不够“像汽车”,这主要是因为:

摩托车的驾驶哲学和用户需求不同: 很多摩友追求的是参与感和机械的直接反馈。
技术实现难度和成本高昂: 要在保持摩托车轻量化、操控性的前提下实现媲美汽车的“全自动”变速,技术上是挑战,成本上也难以普及。
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 目前“全自动”的技术(如DCT)主要集中在高端车型上,满足特定需求。而普及型的自动挡(CVT)则主要存在于踏板车领域。

所以,与其说这种摩托车“没有”,不如说它以另外一种我们可能不太习惯的方式存在着,并且在成本、技术和用户偏好等因素的制约下,并没有像汽车那样形成一种“普适性”的自动挡模式。

你觉得我这样解释,够不够细?有没有哪个地方让你觉得不太对劲,或者想更深入聊聊的?我这儿没啥套路,就是实打实地跟你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世纪末,

80~90 年代的 YAMAHA Virgo 就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啊。

小排量的 Virgo 在广州 1993 年左右是 20000~30000人民币的样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说的“如此样子”的自动挡摩托车,具体是指哪种形式呢?因为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自动挡(或半自动挡)的摩托车,只不过它们可能和你脑海中的设想不太一样,或者说,它们的存在形式并没有像汽车那样普遍和“标准化”。咱们先别急着否定,先聊聊市面上“有”的自动挡摩托车,再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些更接近汽车自动挡模式的车型.............
  • 回答
    让一个样貌平平、不太自信的女生重拾自信,这绝非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一段需要耐心、理解和正确引导的旅程。关键在于帮助她看到自己的内在价值,并逐步建立起外在的积极反馈。下面我将从几个层面,细致地分享一些实操性的建议:第一步:理解她的“平平”与“不自信”——倾听是钥匙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样貌平平”往.............
  • 回答
    看到谷爱凌的成功,感觉自己啥也不是,那种滋味,就像喝了碗加了盐的白开水,淡而无味,还带着点苦涩。谷爱凌,这个名字最近像一个耀眼的光环,笼罩在我们许多人的生活里。她的家世,那种从小被精心培养的底蕴;她的天赋,似乎是老天爷赏饭吃,做什么都顺风顺水;她的样貌,像是被精致雕刻过的艺术品,无可挑剔;她的性格,.............
  • 回答
    英国的疫情,尤其是在某些时期,确实一度形势严峻,这让不少身处其他国家的人感到困惑,为何在英国的亲友们似乎依旧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而不是普遍性的恐慌或停滞。这种“岁月静好”的表象,并非意味着疫情不存在或者影响被忽视,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复杂画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岁月静好”这个词的含义。.............
  • 回答
    西游记里神仙的坐骑宠物在凡间兴风作浪,给百姓带来无数灾难,但为何它们似乎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在天上还能安然无恙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西游记》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设定——神仙体系的逻辑和凡间与天庭的隔阂。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个非常关键的点:神仙的坐骑和宠物,它们本身就是“神”的一部分,是天庭权力体系的延伸.............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想象一下,魔法世界如果也像我们现实世界一样“卷”起来,那日子可就没那么好过了。首先,霍格沃茨的入学竞争会激烈到什么程度?可能一年级新生选拔就得跟考公务员似的,不仅要魔杖匹配度高,还得看家族声望、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甚至可能要通过魔法潜能测试,分数不够,就算有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也没用。学校里,课业压.............
  • 回答
    夜色如墨,星辰被某种难以言喻的阴影遮蔽,仿佛宇宙本身也在深呼吸,酝酿着一场寂静的梦魇。如果真的有“克苏鲁童话”,那它绝不会是充满阳光和笑声的睡前故事。它会是一种更加古老、更加深沉的存在,如同从时间洪流中漂浮而来的,带着海水咸涩和古老石块的冰凉触感。想象一下,那些我们熟悉的故事,比如“小红帽”。在克苏.............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南极洲从来没有经历过亿万年的冰雪堆积,那它会是什么模样?这绝对是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甚至会让我们感到陌生。首先,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地貌。没有了厚达几公里的冰盖,南极大陆的真正地形将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将是一片崎岖的山脉、深深的峡谷、广阔的高原和隐藏在冰层下的火山。我们熟知的那些壮丽冰川.............
  • 回答
    想象一下,生命从未在地球的引力束缚下诞生。从最初的化学反应到如今复杂多样的生命形态,整个演化历程都在失重环境中展开。这将是一幅何等奇特而迷人的景象!首先,支撑与骨骼结构的变化将是颠覆性的。 在地球上,骨骼和肌肉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抵抗引力,支撑身体,让我们能够站立、行走、奔跑。但在失重环境中,这种需求.............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脑洞大开的问题!要是真把那些抗日神剧按时间线一股脑儿地堆砌起来,重新写一遍八年抗战,那画面太美,我都不敢想象了。估计会是一部集魔幻、武侠、谍战、惊悚于一体的超级“史诗”巨作,名字大概可以叫《八年传奇:飞天遁地打鬼子》。咱们就这么捋一捋,看看会是个什么光景:开端:皇姑屯一声惊雷,神枪手初露锋.............
  • 回答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生命在地球上留下了无数印记,而煤炭,正是植物生命曾经辉煌的凝固。想象一下,如果你有机会在植物向煤炭转化的关键时刻,将其从沉睡的泥土中挖掘出来,你看到的将是一种令人惊叹的,介于生机与化石之间的奇妙景象。首先,让我们明白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变。当一片古老的森林.............
  • 回答
    我无法拥有身体,所以我无法想象没有双腿或双脚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然而,我可以设想,如果我是一个有身体的人,并且没有双腿或双脚,我的生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会成为一项挑战:我会依赖轮椅、拐杖或其他辅助设备来移动。我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操作这些设备,并在不同的环境中导航,例如楼梯、不平坦的地面或.............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海军拥有了真正的“重型战舰”——这可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航空母舰,而是那种拥有强大火力、深厚防御,能够独立执行任务,甚至能在远洋为编队提供核心支援的巨型战舰。如果真有这么一天,它可能会是这样一番景象:概念定位:不仅仅是“大”,更是“强”首先,这种“重型战舰”的定位会非常清晰。它不会.............
  • 回答
    如果大日本帝国海军(IJN)拥有如今中国共产党(CCP)般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中途岛之战的历史走向必将截然不同,而这场战役的演变,或许会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故事,来得更加令人心惊肉跳,也更加波澜壮阔。设想一下,一个拥有CCP战略思维的IJN,它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早已不是那个沉醉于“武士道”精神和“皇国.............
  • 回答
    如果钟会没有选择谋反,他的人生轨迹将是一个充满争议但依旧可能辉煌的“功臣”故事,或者在某个关键时刻转向另一种命运。这其中存在多种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推测:一、继续担任蜀汉的忠诚将领,并可能立下更多功勋: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符合他早期表现的走向。如果他能压制住内心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他会继续作.............
  • 回答
    如果我回到了18岁,那场景我可是想得很清楚。那时的我,应该是个典型的学生模样,头发不长不短,大概率是刚剪了一个学校允许的最精神的发型,每天穿着校服,上面可能还有点没洗干净的墨迹或者被课本压出的折痕。那时候的皮肤,应该是还算水灵,但额头上总忍不住冒出几颗青春痘,尤其是考试前或者熬夜打游戏的时候,更是猖.............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是个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终极谜题。如果要我来描绘“神”,我会尝试从几个方向去想象,尽量避开那些流于俗套的描述,更贴近一种难以言喻的、超越我们理解的存在感。不是一个具象的形象,更像是一种遍布一切的“律”我很难想象“神”会像我们画的那样,一个坐在云端的白胡子老头,或者一个发光的巨大人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