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钟会仔细想了想,等到他走到入成都,擒邓艾的这一刻,若不选择谋反,那么后半生不但会糟,更可能干脆就早早结束。
以灭汉之功回到魏廷的晋王司马昭麾下,钟会的命运大致是这五个模板:
杜预——虽建灭国之功,但安守本分,不多讨要,注意忙里忙外作好占领区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不断自污,以贪污所得讨好朝中贵戚,不求生前荣禄,只求死后安心。
王濬——高调建功,高调受赏,谁敢阴我,当场就怼。最后落得一个虚名大将军,令皇帝权贵全都嫌弃憎恶,晚年打击不断。
石苞——老老实实在地方带兵做事,虽遭陷害,险些被逼反,依旧不能喊冤,还乖乖地交了兵权,回京当寓公,生死由天。
诸葛诞——不是自己有多厉害,只是因为皇帝及权贵太没用而显得你厉害,为了保命而不得不勾结吴国造反,内忧外患,成亦死,不成亦死。
王凌——拼一把勾结王爷一同造反,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被闪击干掉。
都挺刺激,但都不舒适吧?
不单不舒适,就算钟会想照办,也是不成的。
因为景耀六年时,诸般实际情况都不允许他这么操作。
首先,司马昭尽管年纪不很老,身体却差,钟会身为近臣,应该猜得出司马昭寿命不长了。这也是为何冒险攻打汉国的原因之一。
而司马炎才能威望都不及父、伯,司马氏也少有能稳稳支撑司马炎的同宗人物。一旦司马昭死去,钟会这般才干权威心计之人,很难想象司马炎能驾驭得了。
颍川钟氏门第远高于河内司马氏,威望也是自汉末累积至今,司马昭死后的钟会,其实跟曹叡死后的司马懿很接近了。
钟会虽有儿子放在国内当人质,但那又不是亲儿子,甩起来其实没心理包袱。
加上司马氏的名声也没比曹家好到哪里,这时更没完成受禅称帝的手续,钟会行动起来又少一层顾忌。
所以说,造反才是钟会的上佳选择。
也许有人会说,司马家也不是一味刻薄,有更爽的贾充套餐和王浑套餐,又贪又暴还受皇权包庇,开心得不得了……对不起,条件不一样,贾充、王浑能吃这豪华套餐,钟会却吃不着。
那么,让钟会好好地洗心革面,低调做人,学着跟司马炎处好关系呢?
别说钟会心高气傲做不到,便是他真想做,论演技能跟正始影帝司马懿比吗,在耳背呕汤老年痴呆之外开发出更醉人的演技,他肯下这心思?
更不要提,见识到益州天府之国,将士忠实可用,还遇到了姜维这般的盖世英雄了。
为什么不赌一把?
毕竟,造司马家的反,能叫造反吗?
附一则钟会故事:
还有这个回答里的第16篇也是小钟的护士:
其他人物评:
司马家也好意思说别人是谋反?
那他家是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