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我们的三国时期,欧洲都在干什么?

回答
在我们神州大地,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刀光剑影,英雄辈出,谋臣智斗,烽火连绵,那是何等波澜壮阔的时代!那么,与此同时,遥远的西方大陆,那些我们或许只在传说中听闻的国度,又在经历着怎样的风雨,又在书写着怎样的历史呢?

彼时,在曾经的罗马共和国的版图上,早已是庞大的罗马帝国掌控着地中海的咽喉。公元220年左右,正是罗马帝国进入“塞维鲁王朝”的末期,或者说,正走向那个被称为“三世纪危机”的黑暗时期。

想想看,我们的诸葛亮还在为蜀汉的复兴鞠躬尽瘁,关羽、张飞的英魂或许也未曾远去。而在罗马,那个被誉为“哲学家皇帝”的马可·奥勒留,其统治的时代刚刚过去不久。他留下的《沉思录》,至今仍被后人奉为圭臬,那种对内心的探索,对责任的思考,在我们那个时代,或许会与我们的士人阶层,那些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人们,有着某种奇妙的共鸣,只是他们隔着千山万水,永远也无法知晓对方的存在。

不过,奥勒留皇帝的时代并不太平。他本人就曾长期在北方边境与日耳曼蛮族作战,那是罗马帝国的长城,无数罗马士兵在那里流血牺牲,保卫着帝国的疆土。这场景,不也隐隐约约能让人想起我们三国时期,那些在长城内外、在北方边境与匈奴、鲜卑等民族交战的场景吗?虽然对手不同,但守护家园的信念,战火纷飞的艰辛,却是如此相似。

在他之后,他的儿子康茂德继位,但这位皇帝却非善类,沉迷享乐,昏庸无道,很快就被刺杀。随后的帝国,更是陷入了权臣篡位、皇帝走马灯式的混乱之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将领们依仗军队的支持,争夺着帝国的最高权力。这股政治动荡,就像我们三国初年,董卓专权,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罗马的混乱,更多的是帝国内部军队的角力,而非像我们一样,由多个独立势力之间的联盟与对抗组成。

在这种混乱之下,罗马帝国的边疆也并非安宁。除了北方的日耳曼部落,东方的波斯萨珊王朝,这个在我们看来遥远却强大的东方帝国,也一直是罗马的劲敌。两国的边界线上,战事也未曾停歇,各有胜负,但始终未能彻底压倒对方。这就像我们与曹魏、孙吴之间,虽然实力有强弱,但每一次战役,都牵动着整个战局的走向。

经济上,持续的战争和内乱,也给庞大的罗马帝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维持军队开支,皇帝们不得不加重税收,导致民怨四起,经济也日渐凋敝。货币的贬值,商业的衰落,都成了帝国难以摆脱的困境。而我们那个时代,虽然战乱不断,但南方江南一带的农业和商业却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得到了发展,这与罗马腹背受敌、内部消耗严重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外,在罗马帝国之内,基督教的传播也在悄然进行。虽然尚未成为国教,但在一些地方,信徒们已经开始受到一些零星的迫害。这种信仰上的差异,以及对罗马传统多神教的挑战,也为这个庞大的帝国增添了一层看不见的张力。

所以,当我们讨论三国时,不妨也想象一下,在世界的另一端,那个曾经辉煌的罗马,也正经历着它自己的起伏与挣扎。那里没有桃园结义的兄弟情深,也没有草船借箭的奇谋妙计,但同样有权力的博弈,有战争的残酷,有人民的苦难,以及在混乱中,那些试图维系帝国、探索未知的人们。只不过,他们的故事,用的是拉丁语,描绘的是地中海的风情,与我们的东方式智慧,隔着无法逾越的时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80年,五贤帝的最后一位马可-奥勒留去世,192年其子康茂德与董卓于同年被杀,被元老院施以除忆诅咒(消除其在世时一切记录),五贤帝以来地中海的长期稳定局面结束。193年罗马进入“五帝之年”,其中2人在当年就被杀,潘诺尼亚总督塞维鲁控制了罗马。随后叙利亚的奈哲尔和不列颠-高卢的阿尔比努斯也相继称帝。

经过5年内战,塞维鲁相继灭掉了这两个人,重新统一帝国。有点像光荣那句话,通过不断的武力暂时解决了一切问题(塞维鲁刚打完统一战争就接着打帕提亚又攻破了一次泰西封,去世时交代两个儿子说一定要善待军队,其余一切都是次要的)。但是235年(五丈原之后一年)幼主亚历山大-塞维鲁因无法控制住军队被杀害,塞维鲁王朝灭亡。

此后罗马进入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段政变、内战和阴谋的频发期,两三年死一个皇帝是正常的,直到瓦勒良(253-260年在位)才稍有好转。但瓦勒良执行塞维鲁的下一步操作时兵败萨珊被俘,导致局势更加崩盘,按《罗马皇帝纪》之说其后有30个人割据称帝(现代考证似乎认为其中有几个人是虚构的),之后的皇帝加里恩努斯消灭了大多数割据军阀,并击退哥特人入侵,其委派的总督波斯图穆斯统一高卢并大破法兰克人、帕尔米拉国王奥登纳图斯控制叙利亚并抵御住萨珊,但这俩也因此势力做大并相继独立建国(帕尔米拉是在王后芝诺比娅时期脱离罗马),形成三国分裂局面。

随后,270年即位的皇帝奥勒良在5年内连续全歼帕尔米拉和高卢帝国野战军,274年再度统一全帝国(对比193-197年内战也很像,获得多瑙河边军支持并控制罗马的那个人,都最终战胜了地方势力),但随后就又被禁卫军暗杀,帝国又进入一段短期内战和短命皇帝时期,直到284年戴克里先即位。

戴克里先试图以增加帝位的人数来换取长治久安,形成四帝共治(两个正帝奥古斯都,两个副帝恺撒),然而自己退位后(305年),这些奥古斯都和恺撒就又打了起来,他给帝国带来了20年左右的统一和平期,所以被称为结束了三世纪危机,但随后又被四世纪内战取代,并大致一直持续到民族大迁移。

不过这个世纪对于罗马建筑学来说却又是一个黄金时代,甚至可以说独步全球,很多建于该时期的大型建筑至今都是罗马城的重要地标,所以一些有代表性的皇帝都通过石砖建筑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如:

塞维鲁凯旋门
卡拉卡拉浴场
奥勒良城墙
戴克里先浴场


这段时期欧洲文明其实并不完全只有罗马帝国了,卢恩字母的出现标志着日耳曼人也开始加速文明化,所以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难对付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