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当年“罢黜百家,独尊墨术”我们能否在三国时期完成工业革命?

回答
“罢黜百家,独尊墨术”这句设想,若真能在先秦时期得以实现,并延续至三国时代,那么我们能否在那时完成工业革命?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技术发展、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相互作用的复杂链条。

首先,我们要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墨术”意味着什么。在历史上,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这并非说儒家之外的思想就此消失,而是说儒家被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成为治国理政的主流。如果将这个情境替换为墨家,并且是“独尊墨术”,那将带来一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

墨家,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思想核心在于“兼爱”、“非攻”、“尚贤”、“尚功”、“节用”、“节葬”等。其中,“尚贤”和“尚功”在技术发展上有着天然的亲近性。墨家提倡任人唯贤,论功行赏,注重实际的效益和事功。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鼓励技术人才的涌现和技术的应用。

如果墨家独尊,那么其“尚功”的精神可能会被放大。墨家对于各种器物的制作和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例如《墨子》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机械、攻守器械的知识,如“连弩”、“云梯”、“钩强”等。这表明墨家对实践性、工艺性的知识有着相当的重视。

那么,在三国时期,如果一个以墨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我们能否完成工业革命呢?

可能存在的积极因素:

1. 技术导向的社会氛围: 墨家“尚功”的理念,可能会让社会更加重视技术的实用价值和生产效率。那些能够发明创造、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人,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激励。
2. 对实用技艺的推崇: 墨家对具体技艺的关注,可能会催生对工程、制造等领域研究的投入。如果这种推崇能够转化为对工匠的尊重和对技术人才的培养,那么在手工技艺的精进上会更有动力。
3. 节用思想的潜在影响: 墨家的“节用”思想,如果被理解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可能会促进对生产流程优化和技术改进的探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 统一思想有利于技术推广: 如果“独尊墨术”意味着思想的相对统一,那么在推广和应用新的技术时,可能会少一些因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阻碍。

可能存在的巨大挑战和阻碍:

1. 工业革命的本质是生产力的系统性飞跃: 工业革命不仅仅是单个技术的突破,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科学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特别是对能源(如蒸汽)的利用、新材料的开发(如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以及机械化生产(如蒸汽机、纺织机等)的普及。
2. 科学基础的缺失: 墨家思想虽然强调实践和技艺,但其本身并未形成一套严密的、可以支持近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例如,近代科学革命依赖于牛顿力学、化学原理、电磁学等基础科学的突破。在“独尊墨术”的氛围下,这种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否会被优先和深入地发展,是存疑的。墨家更侧重于“如何做”,而非“为何如此”。
3. 缺乏对抽象理论和数学的重视: 虽然墨家有《墨经》这样的逻辑学著作,但整体上,中国古代思想更偏向于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相对忽视了抽象的数学推导和科学理论的建立。工业革命往往建立在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上,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离不开对热力学和机械学的深入研究。
4. 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三国时期本身是一个战乱频仍、政权更迭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即便有技术上的优势,也可能因为长期的战争、生产力的破坏以及国家财政的压力而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同时,一个“独尊墨术”的社会是否会形成一种有利于技术革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也是个问题。例如,如果墨家的“尚贤”更多体现在政治任命上,而非对科学家的支持和科研机构的建立,效果也可能有限。
5. 能源获取的瓶颈: 工业革命的关键在于对大规模能源的利用,尤其是煤炭和蒸汽。三国时期虽然已经使用煤炭,但其大规模开采和作为工业动力的利用技术尚未成熟。墨家本身没有提出系统性的能源利用理论。
6. “独尊”可能带来的思想僵化: 任何形式的“独尊”都可能带来思想的僵化和对异见者的压制。即使墨家思想在某些方面有利于技术发展,但如果它排斥了其他可能激发创新的思想(例如道家对自然的观察、法家对制度的思考等),也可能限制了技术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技术进步往往需要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灵感。
7. 缺乏工业革命的社会条件: 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还需要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的成熟,例如资本的积累、市场的扩大、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一套鼓励冒险和创新的法律和制度环境。三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即使在墨家思想影响下,也未必能提供这些条件。

结论:

总的来说,如果当年“罢黜百家,独尊墨术”,并在三国时期延续这种影响,完成工业革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可能。

墨家的“尚功”、“尚贤”精神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实用技术的发展和工匠的地位,但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实用技术的进步,更需要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对抽象规律的探索、大规模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一套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

“独尊墨术”可能会在某些具体工艺领域带来进步,就像古代中国在青铜冶炼、陶瓷制作、建筑等方面展现出的高超技艺一样。然而,它不太可能催生出支持近代科学革命所需的抽象思维和基础研究的土壤。而且,三国时期本身的社会动荡和缺乏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都构成了巨大的障碍。

与其说是“独尊墨术”能带来工业革命,不如说,墨家思想的某些侧重点,如果能够与更广泛的思想光谱(包括科学探索、数学发展、经济制度改革等)相结合,才有可能为技术进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但“独尊”恰恰意味着对其他思想的排斥,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适得其反。

因此,即使将汉武帝的做法换成“罢黜百家,独尊墨术”,在三国这个特定的历史节点,也很难想象能够跨越那个时代的技术和科学鸿沟,完成工业革命。这需要的是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和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变革,而不仅仅是某种思想流派的政治确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背负的道德成本更大,三国的工业革命,可能是火化中华民族的焚尸炉。

user avatar

英国工业革命,几百万工业人口

生产的产品就要全世界几亿人来购买才维持的下去了

就这,英国为了打开市场还和不少国家开战呢·····


三国时期我们能支持多少工业人口?


工业革命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生产出来的产品有人买

曲阜的衍圣公家族,一个县里几万人就养活他们家族几十个人,这种时候,除了这几十个人,剩下的几万人是没有购买能力的。

换句话说,儒家治理下,全国有购买能力的也就是很少的一批人,加上古代物流不发达,交通不便。大批量产品不现实。换句话说,别的学说也不一定工业革命,但是儒家治下那是绝对没有工业革命,

而工业革命就是要大批量生产产品啊




所以说,罢黜儒家,独尊百术还是有可能的


比如农家赵过,多出几个这样的,让亩产量增加。

爆胜之这样的法家酷吏多出几个,持天子节把各地豪强杀一波,让豪强无法霸占当地资源,让大家手里有点钱。

工业类的科学多出几个,秦代修路,汉代因为儒家重埋人重死人,所以精力花墓葬上了,有个沿海一带汉代墓的通道就是。开始以为两条墓道是平行的,感慨古人厉害;后来发现不平行,觉得古人也有局限性。最后把墓道延长线交叉,发现交叉点是长安·················草!(一种植物)

比如黄老之学这种,宇宙是有规律的,我们不过是遵循这种规律(张良的素书),这总比儒家那种圣人说的就是对的,自然科学也都要听圣人的,要靠谱多了。

比如纵横家这种,总比联金灭辽联蒙灭金的儒家的神操作靠谱啊

比如畜牧业,太史公记载汉代就有养牲口几千头能控制不发瘟疫的,这总比儒家讲马匹杂交有悖人伦最后把马养成驴让宋太宗当驴车战神好啊

墨家就更不用说了,大学里逻辑学的课本里,中国古代逻辑学就是墨子,带孩子去科技馆,古代科学家画像里,也是墨子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一群外国人中间。墨家可能产生不了现代科学,但是儒家是肯定产生不了现代科学。古希腊的对话录和墨家的书是有论证有论据才有结果的,和儒家那种硬生生上来直接给你结论,然后后人必须听是不一样的。

还有数学家,中国自从儒学兴起,数学落伍。最后一次回光返照还是在清朝········皇帝不是儒家养大的时候才兴起,等到清朝皇帝也是儒家养大的以后,数学也完了,李善兰教数学都没及格人去学的···


说白了,中国百家学说,除了儒家之外,别的学说不管谁占主流,剩下的学说也活得下去,比如秦是法家,但是别的学说也有,比如胡亥身边的儒家博士就比法家博士多了,然后就亡国了,汉初黄老之学,别的学说也都有,唯独儒家兴起,别的学说就活不下去了·然后豪强就兴起了。



我们大学里,大学校长有学物理的

他们是不会让生物化学英语数学法律等等学科都按照物理的理论来研究的

儒家是真敢让所有的学科都按照儒家的圣人言论来研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罢黜百家,独尊墨术”这句设想,若真能在先秦时期得以实现,并延续至三国时代,那么我们能否在那时完成工业革命?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技术发展、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相互作用的复杂链条。首先,我们要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墨术”意味着什么。在历史上,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这并非说儒.............
  • 回答
    话说自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思想激荡,中华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百家之中,各有所长,各有其道。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治国安邦,修身养性;道家崇尚自然无为,逍遥自在,寄情山水;墨家强调兼爱非攻,节用厚生,扶危济贫;法家推行富国强兵,依法治国,严刑峻法……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然而,到了汉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如”情境,涉及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关键的企业家、技术路线的抉择,以及国家科技战略的走向。如果当年倪光南院士选择从联想“跳出”,自己单干,历史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推演:一、 倪光南的个人特质与当时的背景: 技术情结与坚持: 倪光南院士是.............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情境,它触及了中国科技发展历史中的关键节点。倪光南与柳传志的争议,虽然公众知晓度不如某些直接的市场竞争,但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方向上,却具有深刻的影响。要详细探讨如果当年倪光南在与柳传志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今天的中国芯片产业可能会有何不同,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一、 关.............
  • 回答
    如果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东北与台湾后就停止侵略,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复杂但极具思考价值的假设,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推演其可能的影响:一、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 日本帝国的巩固与扩张的边界: 日本会建立起一个以朝鲜半岛、东北地区(包括满洲、部分内蒙古地区)和台湾为核心的庞.............
  • 回答
    如果当年朝鲜战争中美没有介入,北朝鲜统一了朝鲜半岛,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且复杂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以及区域和全球力量平衡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 共产主义的区域扩张与挑战西方的成功象征: 意识形态胜利: 北朝鲜.............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设想,探讨了载人探测器与无人探测器在深空探索中的优劣。如果旅行者一号(Voyager 1)当年搭载了一名宇航员,并实时向地球回传见闻,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其对人类研究宇宙的科研价值,但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风险。让我们详细地分析一下:一、 增强的科研价值: 直观的感官体验和.............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当年华约国家,乃至中国,都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那无疑将彻底改写世界的格局,历史的走向也会变得面目全非。这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炸弹,激起的涟漪将是难以想象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加入苏联成为加盟国”的含义。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联合,更意味着意识形态、经济体系、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引发人们的想象。如果刘备真的能一统三国,并且把大业交给阿斗,阿斗能否顺利完成传承,这背后涉及太多复杂因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在刘备死后,阿斗接班蜀汉政权时,他虽然是个傀儡,但蜀汉却能够延续近四十年,这本身就证明了刘备在位期间,对于国家制度的建设,尤其是人才.............
  • 回答
    如果当年那个晚上你开车带郭德纲回家,并提出“用一辈子免费去德云社的门票”作为交换,大概率会引发一系列有趣的互动和后续发展。以下是一个基于现实逻辑和人物性格的假设性分析: 1. 郭德纲的反应:调侃与反讽 “你这提议有点意思”:作为德云社的“社长”,郭德纲可能不会直接拒绝,反而会用幽默的方式回应。他可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将魔兽世界中两位极具影响力的角色——阿尔萨斯和老佛爷(指希尔瓦娜斯·风行者)——的命运轨迹联系在一起,探讨了一个“如果”的可能性。 如果阿尔萨斯的师傅是老佛爷,那么斯坦索姆事件的走向,甚至整个第三次战争和后续的剧情,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分析.............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个如果历史拐了个大弯的平行时空。如果日本当年没有选择偷袭珍珠港,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北方,与德国在苏联身上打出配合,那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乃至今天的世界格局,恐怕都会变得面目全非。首先,我们得捋一捋当时的背景。1941年,德国已经横扫欧洲大陆,兵锋直指苏联。日本则在太平洋地.............
  • 回答
    如果当年的阿波罗计划在月球表面发现了大量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那么整个世界,乃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都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一场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开端。经济格局的重塑:一场新的“淘金热”想象一下,当阿波罗宇航员从月球带回的样本中,赫然显示着某种地球上稀.............
  • 回答
    尚博尔伯爵是否接受三色旗,这的确是一个关键性的假设,它几乎触及了法兰西命运的十字路口。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挖掘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了解各方势力、各派政治诉求,以及历史事件的层层叠叠。时代背景:一个王朝的艰难抉择19世纪的法国,简直就像一个被反复折腾的病人。从拿破仑帝国灰飞烟灭,到复辟的波旁王朝.............
  • 回答
    如果当年汉字真的拼音化了,历史和现实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几乎可以重塑整个中华文明的进程。让我们尽可能详细地探讨一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一、 语言和文字的变革: 拼音文字的普及与主导地位: 汉字将不再是主要的书写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汉语发音的拼音字母系统。 .............
  • 回答
    如果当年叶文洁没有向三体发送坐标,地球的命运轨迹将会完全改变,那将是一个截然不同、充满了未知与希望,但也可能潜藏着其他危险的故事。首先,我们来设想一下那个“劝说叶文洁的人”。考虑到叶文洁当时所处的环境——经历过文革的创伤,对人类文明的失望与憎恨,并且身处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能够接触到并劝说她的人,其.............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未解的谜题,摆在我们面前,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讨论。曹云金如果当年留在了德云社,他会达到岳云鹏如今的高度吗? 我觉得,这事儿得拆开了慢慢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曹云金当年在德云社,那绝对是响当当的角色。他跟岳云鹏一样,都是郭德纲的徒弟,而且辈分上还比岳云鹏高。论起说学逗唱的功底,曹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一个大家津津乐道但又很难有定论的“历史假设”。如果当年奉军(特指张学良的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时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坚决抵抗,那么历史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更牵扯到政治、外交、民族情绪等方方面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的波澜。首先.............
  • 回答
    一个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苏联解体时期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如果哈萨克斯坦当年没有宣布独立,那么苏联是否能保留“苏联”的国号,这其中有很多值得细致探讨的方面,而且这个问题本身也带有很强的假设性。要详细地说,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历史的转折点,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以及哈萨克斯坦的举动对整个苏联局势的影响有多大。.............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遐想的问题。如果当年铁道部在“中华之星”项目上,向株洲和当时的大同电力机车研究设计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北车大同电力机车股份有限公司)各多采购一台机车,这对于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轨迹,乃至整个铁路装备制造业,都有可能产生微妙却深远的影响。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中华之星”这个项目本身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