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
@艺昽所言,这是中国的一大劫数。
不过这还要考虑国际局势。
当年日本势力渗透北洋时,苏联出资支持了国民政府,打垮了北洋。然后日本亲自操刀上阵。苏联打完二战以后,回过身来,绝不会觉得东北的情况让人安心。在当时来看,由贫弱的中国来占据东北,显然比日本要好。因此,苏联打完德国、回过头来,即便不自己出兵,也会出资支持国民政府出兵东北。苏联甚至可能用出兵来换取外蒙独立和旅顺、中长铁路等权益。
再看美国。美国在1930年代初感受到日本的威胁,在其“彩虹作战方案”之中专门有一份是对付日本的。美国不希望在远东有一个能够抵御自己影响力的强国出现。因此,美国即便不从海上挤压日本,一旦国府要出兵东北,美国援助国府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再者,中共早在918后就已对日宣战。国府也只敢宣称暂时尚不具备条件,而不敢宣称放弃东北。西安事变前,东北军“剿匪”剿得几乎哗变。因此中国当时国内局面也非常不稳定。压倒性的舆论仍然希望能够收回东北。如果苏联和/或美国能够提供一定的援助,那么国府也许能够利用这些军费完全打垮、收编其他所有武装,然后和日本人死磕。
当然,在这种条件下国府能不能战胜日本,美苏会不会直接介入,这都很不好说。但是起码,日本对东北的控制力,并不是那么稳固的。中国也未必会失去东北。但是除非美国直接参与,否则台湾是拿不回来的。中国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而苏联大概不会在意台湾究竟在谁手里。
倘若真如此,实乃中华民族之大劫数,日本之大幸运。
首先,说句题外话,日本不可能止步于东北、台湾,这是由当时日本的国内政治局面和国民素质决定的,当时日本除了少数文官清醒外,军部和广大国民多是些思想很不成熟的愤青,从而导致日本军部的军事行动完全是脱离政府控制的鲁莽行为,而对于军部的行为,日本国民多是支持态度。在这种大环境下,部分头脑清醒、目光长远的文官被军人和大众视为日奸,频繁遭受抨击与排挤,甚至被暗杀,朝野弥漫着浮躁与恐怖的气氛。因此,日本在当时的国际社会眼里就是一流氓国家。(想当年日本因侵略受到国际谴责,日本竟然退出国联,令世界舆论大跌眼镜,日本国民还拍手叫好,认为外交官是民族英雄,当年的日本是一个多么未开化的低素质国家)
战争本是政治的延续,要理性地统一于国家总体战略,然而当时的日本却是四肢脱离了大脑的支配在肆意活动、铤而走险、四处惹事。只能说初期运气太好,撞了大运,但长久下去,疯子玩脱惹出事来是必然的,偷袭珍珠港就是最极端例子,最后终于葬送了自己。已经如没头苍蝇般乱撞的日本,再加上之前日俄战争、甲午战争两次险胜积累的膨胀心理,可能会在东北、台湾止步,就此安稳下来吗?绝无可能。事实上,他们已经进一步疯狂到自以为能够像之前一样凭运气和热血险胜美国了。
回归题目,
倘若日本真止步于东北、台湾,则说明日本有了较强力的文官政府,军事上与政治配合,军部中的愤青思想和“下克上”荒谬行为得到肃清,也说明国民素质得到了提升。
日本仍然利用东北进行工业建设。
由于战事停止,政府政令畅通,国家有序搞建设,很快就能在东北发现大庆油田,日本作为极度贫油国的状况得以缓解,可以说如鱼得水。
倘若日本政府的文官再稍微聪明点、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话,中国永久失去东北已成必然。
之后的情况,我已经不忍心再想下去了....
补充:
日本假如有政治头脑,二战不但不会被打残,甚至可以与英美联合获得战胜国标签。假如日本在东北、台湾就此止步,这一切都在美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即使日本继续作死,直到二战期间,日本其实都一直有机会全身而退的。因为对于美国而言,欧洲战场的压力太大了。日本进军东南亚时,美国甚至主动提出以维持东北现状不变的条件换取日本罢兵停战。这些想想都令人感到后怕。幸亏当时的日本已完全丧失理性,始终做着错误的抉择。
由此观之,真得多谢日本军部当年太年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