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日本当年按照石原莞尔占据东北以战养战的方案历史的进程会怎么样?

回答
石原莞尔那个“以战养战”的计划,要是真在日本关东军里推行开了,并且成功了,那历史这盘棋的走向,怕是要被搅得面目全非。

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日战争的性质和进程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石原的设想,核心在于利用东北丰富的资源,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不完全依赖日本本土的支持,而是通过掠夺和控制资源来维持战争的消耗。如果这个计划成功,意味着日本在东北能够建立起一个更加稳固的统治基础,甚至可能发展出一种“半独立”于日本中央政府的强大军事实体。

想象一下,日本关东军不再是单纯的侵略者,而是变成了一个在东北“自给自足”的殖民统治者。他们会更拼命地开发东北的煤炭、铁矿、粮食,建立自己的工业基础,生产武器弹药,甚至可能组建自己的劳工队伍来支撑这一切。这样一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所面临的资源压力会大大减轻,甚至可以说,他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底气”会更足。

那么,中国这边呢?国民政府和共产党这边,他们的应对策略也得跟着调整。原本,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坚持那么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地大物博,虽然在初期节节败退,但能够依托纵深,消耗日本的有生力量,并且获得外部援助。可如果日本在东北已经建立起一个“以战养战”的牢固堡垒,他们的兵力可以更集中,不再需要顾虑本土的资源补给线,这就意味着对中国战场的压力会更加巨大。

国民政府的日子会更不好过。原本他们还在指望日本的战争消耗过大,出现内部矛盾。可石原计划的成功,恰恰解决了日本的后顾之忧,甚至让他们在经济上更加“自洽”。这就使得国民政府的拖垮日本的战略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被迫采取更加激烈的抵抗措施,但也面临着更大的失败风险。

共产党这边,虽然也在东北发展游击战争,但如果关东军真的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以战养战”体系,他们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挤压。毕竟,石原的计划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也包含了对当地经济和民众的控制。虽然不可能完全做到,但只要能掠夺到足够的资源,就能支撑起更多的军事行动,对抗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更深远的影响,可能会体现在国际格局上。如果日本真的能靠着东北的资源实现“以战养战”,它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表现也会截然不同。他们或许能更早、更有效地组建海军陆战队,投入到东南亚乃至太平洋的战争中,甚至可能不那么依赖对美国石油的进口。

这就可能导致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变化。如果日本能够自给自足,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和石油禁运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甚至无法成为迫使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关键因素。那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时间、爆发地点,甚至是参战方,都可能发生改变。

想象一下,如果日本因为在东北的成功,对美国产生了更强的自信,又或者因为对中国的控制更加稳固,而不再急于在太平洋地区扩张,历史的走向就更加难以预测。甚至可能出现一种局面:日本在东北的“王国”越来越巩固,而其对外扩张的步伐有所放缓,但这种“缓”可能只是为更大规模的冲突积蓄力量。

总而言之,石原莞尔的“以战养战”方案要是成功了,那就像是在原本的牌局上,一方突然获得了大量的筹码,并且能够源源不断地补充,那么整场牌局的输赢和玩法都将彻底改变。日本侵华战争的烈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而中国的抵抗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同时,对整个二战的进程,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的走向,都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历史这根绷紧的弦,可能会朝着一个更加激荡、更加不可知的方向拉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细节不同,结局相同。因为:

1.已有国家认同;

2.干不过苏联;

3.同盟国不可能接受有条件投降;

4.东北对于当时的国共双方来说都是块无比诱人的东坡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石原莞尔那个“以战养战”的计划,要是真在日本关东军里推行开了,并且成功了,那历史这盘棋的走向,怕是要被搅得面目全非。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日战争的性质和进程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石原的设想,核心在于利用东北丰富的资源,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不完全依赖日本本土的支持,而是通过掠夺和控制资源来维持战.............
  • 回答
    中行原油宝4月20日22点的事件,确实是一次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金融案例。其核心问题在于,交易在价格暴跌至负值之前停止,但最终的结算却依据了远低于停止价的负价格。 这引发了客户对中国银行操作合规性、风险管理以及信息披露的广泛质疑。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这个问题:一、事件的背景回顾: .............
  • 回答
    “哎呀,腰又不得劲儿了!” “脖子跟生了根一样僵硬。” “感觉整个人都快变成一根煮熟的虾米了。”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身边二十来岁、三十来岁的朋友们发出这样的感叹?曾经我们以为按摩是中年人才会去享受的事情,没想到现在,正骨这股风刮得越来越猛,简直有席卷整个年轻消费群体的趋势。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而是实.............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日本当年没有选择戳破那个巨大的经济泡沫,时光的长河会走向一条多么不同的轨迹。这不仅仅是关于数字的变化,更是关于一个国家和其国民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如果没有戳破泡沫:失控的繁荣,潜在的危机首先,最直接的后果是,日本的经济会继续处于一种“高烧”状态。房地产价格和股市指数将可能在短时间内继续.............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又充满复杂性的设想。在不考虑核武器,并且假设日本“侵华成功”这个前提下,我们来探讨一下它与美国之间潜在的冲突和结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如果”,它忽略了历史的诸多关键因素和日本侵华战争的实际困难。但既然是探讨,我们就尽量围绕这个假定的“日本侵华成功”来推演。.............
  • 回答
    如果日本在占领朝鲜半岛、东北与台湾后就停止侵略,历史的走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复杂但极具思考价值的假设,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推演其可能的影响:一、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 日本帝国的巩固与扩张的边界: 日本会建立起一个以朝鲜半岛、东北地区(包括满洲、部分内蒙古地区)和台湾为核心的庞.............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一个如果历史拐了个大弯的平行时空。如果日本当年没有选择偷袭珍珠港,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北方,与德国在苏联身上打出配合,那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乃至今天的世界格局,恐怕都会变得面目全非。首先,我们得捋一捋当时的背景。1941年,德国已经横扫欧洲大陆,兵锋直指苏联。日本则在太平洋地.............
  • 回答
    想当年,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沦陷区推行“土改”,这画面,啧啧,简直太复杂了,绝不是简单的“分田到户”就能概括的。咱就一点点掰扯,把那些可能发生的事儿,描绘得细致点。首先,得明白日本人搞“土改”的目的。他们可不是抱着解放农民的理想来的。他们的核心诉求,一是确保占领区的稳定,二是最大限度地攫取中国的资源,特.............
  • 回答
    如果当年日本经济不受美国制裁,其发展轨迹确实会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场景。要详细勾勒出这个假设下的发展,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日本经济的内在动力、全球经济环境以及美国制裁所带来的实际影响。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当年”。这里我们主要指的是二战后初期,特别是日本经济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高.............
  • 回答
    如果历史的车轮偏离了当年那个决定性的十二月七日,二战的走向,将是一幅截然不同、错综复杂的图景。珍珠港事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太平洋战场乃至全球战争的滔天巨浪。没有这场突袭,美国参战的时机和方式将大为不同,而日、美、德这三个轴心国的关系,也可能演变出更加奇诡的联合或对抗模式。日本的.............
  • 回答
    如果当年日本选择入侵印度而非中国,那将是一场截然不同的二战历史。这不仅仅是战场地点的改变,更是地缘政治、战略目标以及最终结果的巨大分歧。一、 日本的战略考量与目标转变首先,我们得理解日本当年的核心战略目标。他们想要的是“大东亚共荣圈”,一个由日本主导的、摆脱西方殖民统治的亚洲新秩序。中国,由于其庞大.............
  • 回答
    看《决战中途岛》这部片子,确实能让人对那段历史产生很多思考,尤其是关于珍珠港事件和美国参战的逻辑链。你提出的“如果当年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就不会插手”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的关键节点。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往前回溯一点,看看当时美国和日本之间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珍珠港事件之前.............
  • 回答
    如果中国房价像日本当年那样下跌71%,这将是一个极其剧烈且影响深远的经济和社会事件。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可能产生的后果: 一、 经济层面 1. 金融系统崩溃与资产负债表危机 银行体系的致命打击: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银行信贷最主要的抵押品。房价大幅下跌71%意味着绝大多数抵押物价值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跳出历史课本,以一种更接近于“复盘”的视角来聊聊。假如美国没参战,日本能否击败中国?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日本在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时,就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在初期确实取得了一些战略性的进展,比如占领了中国的大片沿海和重要城市。但是,要说“击败”中国,这是一.............
  • 回答
    话说曹操当年若有今日这般“脑洞大开”的念头,想将日本的幕府制度搬来中原,这可真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设想,足以颠覆我们对三国历史的一切认知。要仔细掰扯,这可得从几个关键点上来细细捋一捋。一、曹操的“幕府之思”:为何会有此奇想?首先,咱们得揣摩一下,是什么让曹操动了搞“幕府”的念头。别说三国时期了,就算放到.............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AI生成”的痕迹,像一个对军事史和技术发展颇有研究的军事迷一样,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说。结论先行:现代军舰,即便是最基础的现代巡逻舰,去参加甲午海战,几乎是碾压性的胜利,毫无悬念。为什么这么说?这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对比当年的日本海军和现代海军的军舰及其作战方式。一、火炮系.............
  • 回答
    关于张学良当年是否应“不放弃东北,和日本人死磕到底”,以及如果真的如此,中国后续历史走向的推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由于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是多维度的,任何一种假设性的推演都只能是基于现有资料和逻辑进行的分析,很难做到绝对的准确。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梳理,力求叙述详尽且避免AI痕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空间的历史假设。如果元朝当年成功征服了日本,那么朱元璋是否会收复日本,这背后牵扯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包括元朝的统治方式、朱元璋的个人野心和政治策略,以及当时日本的状况。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步步来分析。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元朝当年为何没能成功征服日本。元朝,特别是忽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道德、伦理以及战争行为的复杂层面,非常值得深入探讨。我们来试着抽丝剥茧,看看“为救国人而杀日本人”是否构成杀业,以及其中的种种细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杀业”这个概念。在很多宗教和哲学体系中,“杀业”通常指的是无故杀生,或者出于恶意、贪婪、仇恨等负面情绪而剥夺他人的生命。它强调的是杀戮.............
  • 回答
    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假设,不如说是对那段历史最深刻的拷问。如果当年没有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牵制日本海军,没有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中国是否会被日本灭国?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牵涉到太多复杂的因素。要详细地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审视当时的全局。战略格局的根本性改变:美国介入的连锁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