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死磕,他手下军队可不一定想死磕。九一八时东北军精锐都在平津一带,留在东北的精锐不多。况且他只是九一八当下没有抵抗,后来还是组织了抵抗的,东北义勇军很多都是留在东北的部队,也收到了张学良的支持。等到日本人占领东北全境时,撤回来的东北军还有20万左右。剩下十几万其实都损失/投降/溃散在了东北。
还有当时的形势是张学良主政华北+东北,而华北的部队除了他自己的东北军精锐,其他的都是刚刚名义上接受中央领导的冯玉祥和阎锡山的部队,这些人不过一年前还在和蒋介石打生打死。张学良的东北军精锐实际上是奉命监视这些收编的部队的,如果他把精锐调去死磕,你觉得他会不会信任这些部队能在后面做他的后盾而不是捅他一刀
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如果张学良敢抵抗,战局一开,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必然会有不同的反应。
九一八事变后,顾维钧寻求美英西方国家调停。一位英国外交官对顾维钧说:你们起码打一下嘛!你们不打,别人很难替你们说话。
历史不存在假设。张学良一枪不放率部撤到关内,不管什么理由,他是愧对国家、民族和东北父老乡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