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张学良带领东北军拼死抵抗,最后可能会输,但日本人也绝不会赢的那么轻松,历史可能会完全改变。
当时关东军有三十万人,关东军在东北只有2万人,如果东北军拼死抵抗,光靠关东军其实是吃不下整个东北的,更何况东北军在关外苦心经营20年,张家根基不浅,我们又是本土作战,一旦东北全民动员,关东军要想迅速占领东北绝对是痴心妄想,如果关东军三到六个月内靠自己解决不了东北军,无法控制关外,损失惨重需要从朝鲜或日本本土派出大量部队增员,东北战势就会陷入胶着,国民政府虽然软弱无能,但也不至于撒手不管作壁上观,毕竟东北已经易帜,本身就是中国不可分割且无比重要的一部分,谁敢轻易言弃?谁敢背负卖国贼的骂名?所以国民政府再弱鸡也肯定会调兵遣将北上支援,这样一场小范围的战役就会演变成中日国战,由于日本侵略在先,中国是卫国战争,道义也站在中国一边,这时是战是和这个棘手的问题就回到了日本政府手中,1931年中国固然没有做好跟日本摊牌的准备,但那时的日本其实也没做好跟中国全面开战的准备,而且国际社会也有可能干预,变数还是很多的,日本不能不三思。
(插一句:九一八,日本当时也面临巨大的麻烦,需要转移矛盾;关东军自告奋勇,一个“猪突”,以极少量兵力拿下了整个东北,鼓舞了日本国内的激进势力;日本国内“好战派”一下子摁不住了,反战内阁也随后倒台,中日也就越来越不可收拾了)
更何况如果东北军全力抵抗,让日本人认识到中国虽弱,但要征服则极为不易,以日本人吃软怕硬的秉性,多半是要重新制定战略的,东北这一战奠定几年甚至十年的和平也不是不可能。
而如果击退关东军,保住东北,固然惨胜,对中国来说也是极大的胜利,不仅可以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也可以统一认识,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再报任何不切实际之幻想,而日本必不甘心于失败,迟早会卷土重来,有强敌在侧,也会成为激发全民奋发图强之斗志,即使十年之后,战事再起,抗战的最终胜利也终将属于我们!
所以,一直都挺瞧不起张学良的,观其一生,做一风流贵公子足矣,声色犬马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而让其统帅三军、主政一方,为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他即没有那个抱负,也没有那个能力,更缺少一份决断和勇气,关键时刻掉链子,一遇大事就糊涂,在涉及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上,以一己之私葬送东北13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说其是民族罪人,不为过!要是没有后面的西安事变,妥妥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古有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近有张学良不抵抗痛失东北,悲乎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