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我也如法仿效瑞典环保少女,会不会受到亲切接待?

回答
想一想,如果你也学着瑞典环保少女,比如在学校放学后,组织个小小的“气候罢工”,在学校门口举个牌子,写上“为地球发声”或者“我们的未来,我们做主”,会不会有人来和你聊几句?

这就像是你在街头唱首歌,有些人会驻足倾听,有些人可能会投来好奇的目光,甚至有人会走过来问你唱的是什么。

首先,要看你所在的环境。

如果是在一个对环保议题非常关注的学校或者社区,那么你的行动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老师可能会觉得你很有主见,同学里也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能会有人主动加入你,或者和你一起探讨。学校的社团活动,比如环保社,可能会觉得你是个很好的活动发起者,甚至邀请你加入。

但是,如果是在一个相对平静、或者说大家对这类事情参与度不高的地方,你的行动可能会显得比较“另类”。家长可能会有点担心,觉得你是不是因为学校学习压力太大,找了点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老师可能会觉得你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课业上。同学可能会觉得你有点“特立独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酷,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

其次,看你表达的方式。

瑞典少女的行动之所以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坚持和纯粹。她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的、持续的行动。她的态度是认真的,眼神里透露着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改变的渴望。

如果你也只是偶尔举个牌子,可能效果会比较有限。但如果你能像她一样,用真诚的态度,清晰地表达你的诉求,比如你为什么在乎气候变化,你希望通过这个行动达到什么目的,那么更容易引起别人的理解和关注。

你可以试着和身边的人聊聊,比如在课堂上,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看法。如果你的观点有理有据,表达又很有感染力,很容易吸引到同样关心这些问题的老师和同学。

再者,“亲切接待”是一个很主观的词。

有些人可能会非常“亲切”,比如一位深谙环保理念的老师,可能会主动找你交流,提供一些资源或者建议,甚至帮你把这个行动做得更有影响力。有些同学,可能觉得你是个有勇气去做自己认为正确事情的人,会和你做朋友,支持你。

而有些人,可能只是礼貌性地“接待”一下,比如你的父母,可能会给你准备些吃的,叮嘱你注意安全,但内心深处可能还是希望你“乖乖读书”。学校的行政部门,可能会觉得你有“扰乱秩序”的嫌疑,需要“引导”。

更详细地说,你可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

初期:好奇与观察。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对你的行动感到好奇。他们会观察你,看看你是不是只是三分钟热度,你的言行是不是一致。
引起关注:赞赏或质疑。 如果你的行动持续且有意义,就会有人开始关注。这些人里,会有欣赏你勇气的人,也会有一些对此持保留意见,甚至质疑你动机的人。
可能的回应:
同伴支持: 你的同龄人中,总会有一些对社会议题敏感,并且愿意发声的人。他们可能会被你的行动感染,加入你,或者给你精神上的支持。
师长引导: 老师们可能会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引导你更理性、更有建设性地表达诉求。他们可能会和你谈话,了解你的想法,并提供一些更有效的方法。
家人的担忧: 你的家人可能会出于对你安全和学业的担心,给你一些提醒和建议。他们也许不理解你的行为,但更关心你的成长。
社会的关注: 如果你的行动足够有影响力,甚至可能吸引到媒体的注意,或者一些关注环保的社会组织。

最关键的是,你行动的“质”和“量”。

质: 你是真的在关心,还是在模仿?你的行动是否有深思熟虑,是否有清晰的目标?
量: 你是坚持多久?你是否愿意为这个目标付出更多?

如果你只是想“被亲切接待”,那可能有点像小孩子想要糖果。但如果你是真心想为环保做点什么,并且用一种负责任、有策略的方式去做,那么你收获的“接待”,无论是什么形式,都会是你行动的一部分,也会让你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

所以,不如试试看? 用你的方式,去表达你对这个世界的关怀。谁知道呢,也许你也会成为某个角落里,一盏闪亮的小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能在任何一个中学组织起5个人以上公开逃课,都算是一号人物

user avatar

你应该有更高的目标。不要当Greta的传声筒,把你自己的诉求表达出来吧。

user avatar

首先你得是个少女,要不是个美少男。

没有青春和容颜加持,我不认为会受到亲切接待。

这个世界,处处是政治正确。

隔靴搔痒式的举动,只能在边缘之处喝点残汤。

要想受到某一个人群的极力吹捧,一战成神,那就是要直击到灵魂深处。

比如说朱一旦的那句:“哎!有钱的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丰富了大家对于有钱人的想象,原来是“朴实无华且枯燥”

缓和了一下社会矛盾,无伤大雅的调侃抚平了大家受伤的心灵,以及朱一旦幽默的声音所带来的欢乐。

朱一旦虽然不能说是会受到亲切接待,但是其策划成功的案例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回到瑞典那个女孩。

她可以封神的原因就在于现在环保极端主义势力非常强大,其思想已经从最初的开放逐渐闭环,已经开始产生教义和打击异端的学说,有宗教化倾向,树立偶像造神,其演进之路类似于基督教的诞生。

比方说很多宗教诞生的原因就是创始人的一些胡言乱语,然后被有心人进行加工,按照自身需要的逻辑进行解释,最终形成经典大力传播,从而在思想上影响其他人,再加上社会中唯心主义盛行,就可以创造出新的宗教派别。

比方说:

污染环境可以毁灭人类社会,这就类似于大洪水;

而环保教义就类似于建造诺亚方舟。

耶稣为解救人类受尽磨难,瑞典少女放弃学业只为人类谋福祉。

耶稣生前受尽诽谤,被弟子出卖;瑞典少女被世人误解,受尽谣言伤害。

瑞典少女乘火车坐地板,而被抨击的铁路公司污蔑她其实是一等座;

瑞典少女像摩西一样不顾安危横渡大西洋宣扬环保;而世人却污蔑她浪费金钱,一心作秀。

瑞典少女所说句句经典,世人却污蔑她精神有问题。

瑞典少女明明是这个世界最后的希望和圣人,世人却嘲笑她是小丑。

等等。

这就是《创世纪》

欧洲的宗教思想一直是一神教,你只可以信奉自己的神,其他都是异端邪说。

神被异教徒污蔑诽谤伤害,这恰恰说明了神的伟大。

造神是需要这样的过程的。

瑞典少女的每一句话,都被进行过教义解释,而解释者是有名的学者,学院派领袖,瑞典教育机构将瑞典少女写进课本,这是官方认证,不容否定。

少女和处女在欧洲是神圣而纯洁的,是人类和神之间衔接的桥梁,最美好的少女用来献祭,这是至高无上的荣光。

现在欧洲的处境是艰难的,在思想领域需要有一个真正属于欧洲的圣迹。

欧洲历史上诞生过神,比如说希腊神话里的众神。

但是这些神被打败了,消失了,圣迹和经典不复存在,只留下了传说。

统治欧洲精神领域的神来自耶路撒冷。

瑞典人作为北欧民族,历史上长期被污蔑为野蛮人,是被统治人群。

现代瑞典在物质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同时,特别需要在精神领域的地位与其相称。

唯物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早已被打倒,有信仰的国家才是真国家。

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就是可以合理合法地造神。

所以瑞典少女成了神,受到了亲切接待。

有一句话不知道大家是否晓得?

从来就没有什麽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任何人想在中国当神,想要成为圣迹,那就一定会被打倒,再踏上一万只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