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摊面积会随着房地产的崩盘而消亡吗?

回答
公摊面积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一提到房地产“崩盘”,不少人脑子里就闪过一个念头:这玩意儿会不会跟着一起消失?要我说,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也不是一句“崩盘”就能一笔勾销的。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得明白公摊面积是怎么来的。简单说,就是咱们买房,除了自家那套房子的实际使用面积(套内面积),还得跟你邻居们,还有小区里那些公共的设施,比如楼道、电梯间、大堂、健身房、会所,甚至是配电室、水泵房等等,这些大家一起“摊”下来的部分,就成了公摊面积。你交的物业费,很大一部分也是按这个面积来的。

那么,房地产崩盘,对公摊面积会有什么影响呢?

1. 市场理性回归,但“惯性”犹存:

如果真到了房地产崩盘那种地步,那绝对是整个行业的剧烈调整。房子卖不动了,开发商日子不好过,买房的也谨慎得不行。在这种环境下,过去那种“虚高”的定价、不透明的收费方式,肯定会受到巨大的质疑。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精明,他们会仔细算计每一笔账,包括这个公摊面积到底值不值。

理论上,如果市场足够成熟,消费者足够理性,那么那些不合理的、过高的公摊面积自然会被淘汰。开发商为了卖房,可能会主动缩减公摊,或者更清晰地解释公摊的构成和使用情况。就像是过去那种“买一送一”的夸张促销会减少一样,公摊面积的“水分”也可能被挤压出来。

但是,别忘了“惯性”。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很多规则和习惯已经形成了很久。公摊面积这种计算方式,在很多国家都有,也并非中国独有。即使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完全取消公摊面积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它确实包含了一些公共设施的成本。更可能发生的是,在市场压力下,公摊面积的计算会更加透明,占比也会受到更严格的审视,不合理的溢价会被压缩。

2. 行业规范化和透明度提升:

崩盘往往伴随着监管的加强和行业标准的重塑。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政府为了稳定市场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很可能会出台更严格的规定。这可能包括:

强制性信息披露: 要求开发商必须清晰、详细地告知购房者公摊面积的具体构成,包括每项公共区域的面积和用途。
公摊面积的合理性评估: 可能会有更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小区公摊面积是否合理,比如与小区绿化率、配套设施的比例等。
引入第三方监督: 比如由独立的测量机构或评估机构来对公摊面积进行核定,增加公信力。

如果这些措施能得到有效落实,那么那些利用信息不对称,将本应属于开发商成本的部分(比如过度的、低使用率的公共区域建设)强行摊给业主的做法,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3. 从“摊”到“明晰”的转变:

与其说公摊面积会“消亡”,不如说它可能会以一种更明晰的方式存在。试想一下,未来买房时,你不仅知道自己的套内面积是多少,还清楚地知道小区的花园、健身房、大堂等公共区域的总面积是多少,以及这些公共区域的维护成本是如何分摊的。

例如,开发商可能不再直接把公共设施的总成本“摊”到你的购房款里,而是通过物业服务合同,更清晰地列出公共区域的维护费用,以及这些费用是如何从所有业主那里收取的。这样,虽然“公共区域分摊”的概念还在,但信息变得更加透明,消费者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花钱买的是什么,花钱养的是什么。

4. 对现有房屋的影响:

对于已经建成的、并且公摊面积占比已经确定的房子,房地产崩盘并不会让它们的公摊面积“消失”。房屋的产权和面积是经过登记备案的,这种既成事实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

但是,对于这些老旧小区的业主来说,如果市场理性回归,他们可能会更关注物业管理和使用效率。比如,如果小区里有很多闲置的、低利用率的公共空间,业主们可能会要求物业公司对这些空间进行改造,或者调整物业费的构成,让费用与实际使用相匹配。

总结一下:

房地产崩盘并不意味着公摊面积会彻底消失。因为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在许多成熟的市场中也有类似的概念。

更可能发生的是,在房地产市场经历剧烈调整后:

透明度会大幅提升: 公摊面积的构成会更加清晰,信息披露会更加详尽。
合理性会受到审视: 过高、不合理的公摊面积会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
计算方式或管理模式可能优化: 从过去模糊的“摊”到更清晰的“明示”和“约定”。
市场会更理性: 消费者在购房时会更加关注房子的实际价值,包括公摊面积的合理性。

总而言之,公摊面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解决了公共空间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来源问题,也容易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被滥用。房地产的“崩盘”更像是一次“大洗牌”,它会逼迫整个行业更加关注消费者的权益,更加注重规则的透明和合理性。所以,与其说是消亡,不如说是迎来一次更健康、更透明的蜕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都说公摊面积是师从香港,可是香港在2013就取消了公摊面积,因为被抗议到不行。那么本着师从香港的原理,是不是也应该取消公摊面积呢?

我觉得问题不在公摊面积,问题在于模糊的公摊面积计算,以及业主交了公摊面积的钱,公摊部分确是建筑方生财之地,这才是问题所在。取消公摊,涨单价总价也是一样的,房产公司没有吃亏,只是让建筑面积计算更透明,让房产公司少占点便宜罢了。省的吹的时候100平,预售公摊15% 结果交房一看公摊30%,就剩70平,最后业主维权难。当然合同注明公摊多少还是好的,至少以后费劲维权还有证据,还有只注明范围或者不注明的,业主上哪说理去呢?这种东西就应该规范,不给房产公司钻空子的空间。最后物业费,采暖费等各种费用全是按照公摊面积算得,那电梯里装暖气了么?

也可以不取消公摊,那把公摊面积,套内面积,建筑面积都在合同标明,已及建立房产公司违约业主维权渠道,物业费采暖费等收取按建筑面积计算等规定明白清楚,那就没有公摊面积的问题了。

user avatar

地产没有崩盘,只要大家还要住房子,地产就没崩盘,所以什么叫“随着房地产的崩盘”。

公摊价格只不过是一个计算口径问题,并不是房价高低的原因。一套房子你可以理解为100平米,每平米一万,也可以理解为125平米,每平米8千。这有本质区别吗?

你以为取消了公摊面积的说法,就会按8000的单价,100平米的使用面积给你80万吗?天真如你

一个小区一定是有公摊部分面积的,而这公摊部分面积的价格一定会打入到房价中,这是一定的。不要指望取消了公摊面积就真的不摊了。公共部分的造价依然是按照实际面积摊给了每一户人。我倒不是说应不应该取消,只是我觉得取消没什么值得高兴的。该负担的你一定会负担,开发商又不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公摊面积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一提到房地产“崩盘”,不少人脑子里就闪过一个念头:这玩意儿会不会跟着一起消失?要我说,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也不是一句“崩盘”就能一笔勾销的。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公摊面积是怎么来的。简单说,就是咱们买房,除了自家那套房子的实际使.............
  • 回答
    住建部关于取消公摊面积的征求意见稿,无疑是房地产市场近期最受瞩目的消息之一。这个提议的出发点,是想让购房者更明白地知道自己究竟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使用面积,从而提升购房的透明度,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说到取消公摊面积会不会导致房价大面积上涨,这可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了,里面牵扯.............
  • 回答
    “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这个提议,从提出那天起,就注定会激起千层浪。这不仅仅是关乎你我买房时那本糊涂账的明细,更是触及到房地产开发模式、购房者权益以及城市建设管理等一系列深层问题。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公摊面积?简单来说,公摊面积就是你买房子时,除了你自家那套房子的使用面积(套内面积),还要分摊一部.............
  • 回答
    公摊面积这个概念,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上的出现,并不是某个单一的“谁”提出的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它更像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期,随着商品房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逐渐形成并被接受的一种计价和分配方式。要说“谁”最早提出这个概念,可能很难追溯到一个具体的人名或一个明确的时间点。但我们可以从国家政策和行业惯例的演变来理.............
  • 回答
    关于“公摊面积”,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普遍存在且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很多人对这个概念感到困惑,甚至认为这是中国独有的“创举”。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地球上唯一有公摊面积的国家吗?答案是:不是。“公摊面积”这个词语,或者说收取公共区域分摊费用的做法,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商品房市场发达的国.............
  • 回答
    关于公摊面积的讨论,在咱们中国,真的是老生常谈了,但凡买过房的人,或者正打算买房的,心里多多少少都绕不开这个坎儿。为什么这么多人希望取消它?说到底,还是因为它涉及到实实在在的钱,更关系到公平和透明的问题。我慢慢给你掰扯掰扯。一、 为什么大家觉得“亏”?最直接的感受是“花了钱没见到实处”。咱们买房,房.............
  • 回答
    公摊面积取消的呼声由来已久,但现实中却屡屡碰壁,这背后确实盘根错节,阻力重重,绝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仅仅归咎于某个单一原因,那就太简单化了。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一、 既得利益者的固守: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的核心利益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阻力之一。公摊面积的存在,对于开发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资本公积和注册资本这两位在公司财务里既熟悉又容易混淆的朋友。别把它当成枯燥的会计科目,咱们用点大白话,从本质上讲讲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注册资本:公司的“入场券”和“基本盘”咱们先说注册资本,这个大家相对比较熟悉。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公司成立时,股东们往里“投”的最基础的那笔钱。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