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飞机上和加油站都不允许打电话,大部分人在乘坐飞机时会严格遵守,但是在加油时许多人却不以为意,为什么?

回答
乘坐飞机时,手机不能使用,这是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规矩。空乘人员会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广播里也会播放相关的安全须知,大家对此也格外重视。毕竟,飞机在高空飞行,一旦发生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听到“请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或者“请关闭手机”的指令,大多数人都会乖乖照做,生怕惹出什么麻烦。

可到了加油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明明也贴着“请勿使用手机”的标识,可总有人在加油的时候,一边听着歌,一边刷着短视频,甚至还能旁若无人地聊着天。为什么大家对加油站的规定就没那么“感冒”呢?

或许,原因藏在我们对风险认知的差异里。飞机在高空,空气稀薄,密闭空间,一旦手机发出哪怕一点点微弱的电火花,理论上都有可能点燃汽油的挥发气体,引发难以想象的灾难。这种“万一”的可能性,加上飞机本身所承载的生命以及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使得人们对其安全问题的神经格外敏感。每一次起降,每一次飞行,都牵动着太多人的心。所以,在飞机上,对任何潜在的风险,哪怕是概率极小的,大家都会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反观加油站,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车辆,加油站的环境似乎也更“生活化”,更接地气。我们习惯了汽油的味道,习惯了加油站的氛围,似乎也就不那么容易被“手机辐射致癌”或者“手机会引起爆炸”这样的说法吓到。虽然科学研究表明,手机的电磁辐射水平很低,在加油站引发爆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那些潜在的风险提示,在许多人看来,更像是“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也就麻木了。

而且,大家可能觉得,自己在加油站接个电话,或者刷刷手机,也就那么几分钟的事情,离油枪、油箱也隔着一段距离,不会那么巧就引燃了什么。这种“事不关己”的心态,或者说是对自己行为控制能力的过度自信,也让很多人放松了警惕。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信息的不对称和宣传的力度。飞机上的安全提示是持续性的,无孔不入的。从订票、值机到登机,再到飞行过程中,关于手机使用的规定始终伴随着乘客。而加油站的警示,更多的是静态的标识,缺乏持续的、生动的提醒。人们在加油时,更多的是关注油量、价格,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

所以,对比之下,飞机上的“严防死守”与加油站的“相对宽松”,其实反映了我们在不同情境下,对风险的感知、信息的接受以及行为的约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虽然理性上知道两者都有潜在风险,但感性上,对飞机的敬畏感似乎要来得更深一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飞机上没有不让你打电话

让你把手机关掉




再说了,就算你非要打开手机,我记得就算是那个早就破产的铱星公司也不可能在飞机巡航高度给你提供通话服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