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我从证券公司辞职的当天,办完了离职手续一切搞定。走在回家的路上。
合作的银行打电话过来了,说软件不太会用,让我去他们银行教一教他们。
我说我离职了。工作上的事情不管了。
合作银行的人说就来帮我们看看嘛,还认识了那么久呢。
我想了想,要说交情,还是有那么一点……但是都是工作合作范围内的,没啥真正的友谊情义可言。而且这份工作没给我太好的工作体验,再说了去一趟那个银行起码浪费我一个多小时,又没有人给我工资。有这个时间我回家打两局游戏不香吗?
然后我把前老板的电话给他们了,他们要干啥自己打电话去咨询,别人再怎么样安排和我无关了。
之后也有零零散散前工作打电话来的,基本上我都直接把前老板的电话给他们。反正老子管不着。
至于前同事问你前工作的事儿?
一看有没有朋友情义,二看人脉价值,三看和前公司的关系怎么样。
如果和这个前同事没有友谊,他还没利用价值,还讨厌前公司。那么没啥好回复的。
交接了,离职了,可以不搭理前同事了吧?
可以,这是你的自由和权利。但我并不建议这么做,和前面大多回答的基调不一样,我建议职场上要有「长期导向」意识,永远不要逞一时之快。
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下,你气头上的想法和客观事实、后果间的差距,看看什么才是最优选择。
1、离职后,就真的交接完了?
你所理解的交接完,就真的实现交接完成了?恐怕不然。
从原公司业务的连续性来说,无论你交接的多么仔细,都不可能让接任者在几天内掌握你积累了若干年的熟练程度,即使相似岗位,客户或业务性质的差异和工作中的例外事项,都会带来各种不确定的变数。
所以当对方来问你时,说明对方业务不精通,但也说明人家还是有责任心的,希望萧规曹随把你的业务延续好。
如果他没有责任心,干脆说你走时没说这个,现在也不接电话。而加上你的老板也懒得跟进这事,这黑锅你就背定了。
如果你冷静下来,你肯定能想明白上面这几句话。
当然你可能也会觉得,走都走了,管他呢!
别急,往下看。
2、离职后,和原公司没关系了?
人际关系的意义,不在于总有人给你鲜花和掌声,而是在你生死关头,别人可帮可不帮时,帮了你一把或说了句公道话。
背调。我知道你打定主意再也不回这家公司了,但你要想好,过两年你可能还会再跳到某个大厂,大厂都是往前数三家做背调的,前任老板有的没的说你几句风凉话,offer可能就黄了。而且没人会告诉你,背调哪个环节出问题了,你不会得知哪任老板说了你坏话。
而无论你做的咋样,只要有人说你性格冲动不成熟,这个机会很可能就丢了。因为责任心在大多数岗位上都是老板最关切的性格特征之一,它包括了自律、细心、条理性、审慎,而它的反义词就一个:冲动。
工作机会。或者再跳槽时,准备去的公司正好是你前任老板或同事已跳进去的公司,HR发现你们是前同事,就提前问了几句,结果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 就被刷下去了。
业务机会。以后还要不要在这个行业,要不要拓展客户,也许老板从乙方转甲方,你猜老板看到你会不会高兴的牙痒痒?
人事关系。不知道你未来会不会有党团关系、离职证明、落户审查等等人事文件需要公司盖章,万一有需要,你回来面对这些同事不觉得尴尬吗?你知道他们因为没好好交接,一起损了你多少次?
一个人和原来的组织完全切断关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如果能的情况下,一定要与你的前老板和同事保持联系,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而统计学的巨数法则(law of large numbers)告诉我们,世界上的巧合的概率,是要远大于你能想象到的可能。
3、高明的置气方式
你不是正生前任公司气吗,不是也想气气他们吗?
和对方置气最直接也是最low的方式就是硬碰硬。
从「长期导向」的观点来说,不要因为置气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最好能升高自己的段位,对对方进行降维打击。
举个例子,如果谈恋爱分手了,你想让对方想到你时,很鄙夷地说幸亏和他早早分了,还是以泪洗面哎呀错过他是我一辈子最愚蠢的决定!
你是想自己痛仇者快,还是仇者痛自己快?
高明的方式可能是,我忍得一时不爽,换来对方长久的愧疚与后悔,才是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回归到职场上,如果你只是撒气不配合地离职,最后换来的只能是对方对你离职这件事的庆幸,而你的积极配合可能还会让他们对你离职产生愧疚。
A场景:
小李咋这样,一点责任心也没有!工作没交接好还不接电话,幸亏走了,留公司不知道多大祸害!
B场景:
真没想到,新员工业务不熟练,小李都离职了还耐心地指导了好几次,这样的好员工以前咋没好好珍惜呢!
在这个回答里,我分享了「责任心」的重要性:
知乎 Live 专题 「面试加分指南」
部分精选回答
.
我和高赞几位答主的观点有些不同,拉黑、不搭理、甚至给错误信息,不是一个正常职场老人会给的建议,情绪宣泄固然爽,但是会不会伤害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呢?
我的建议是:
「是否该回复」不取决于你和这个同事熟不熟悉,取决于你和老领导的关系。
正常企业有正常的交接流程,离职有任务交接的环节,需要领导签字才算结束的。
从道理上说,你在拿到离职证明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交接任务。
不过我问几个问题:
如果你的行业圈子不算大,有很大的概率还会与其他老同事老领导相遇。
之前关系也相处得很好,那么拉黑或无视这个不太懂事的同事,甚至给这个同事提供错误信息,是一个很糟糕的选择。
可能危及你的职业发展。
你一时爽了,但你在老同事老领导那里辛苦多年树立起来的个人形象呢?你确定要为一时爽伤害自己在老朋友们(老同事老领导们)那里的印象吗?
想象一个场景:
在午饭时,这个同事和领导同事们吐槽你:「去了下家就和老东家决裂了,没交接完的事情也不肯交接了。」
你觉得老领导同事们会相信谁?半信半疑对吗?
当他再拿出你拉黑他的微信截图,拿出你误导他的证据。
你在老东家同事那里的名声,可能就毁了,除非同事特别相信你,是你铁杆粉丝,否则大概率听完就算了,这个「和老东家决裂」和「不职业」的标签,就妥妥的贴在你的身上了。
而你的老领导会很意外看错了你。如果他当下心情不好,又和你现任领导认识,你说他会不会追着你现任领导再吐槽一句:
老张,你挖了我的人也就算了,还让我老部下来误导我们新人,不地道吧。
听到这话的现任领导又会怎么想呢?
他一定会来向你求证事实吗?还是隐隐在心里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有可能你会觉得自己太憋气了,但是为了一时之气,去伤害自己的职业前程,值得吗?
你会说,我很不爽,我难道活该给这个不懂事的前同事做助理吗?
我并不建议你做活雷锋,我的建议:
1.如果和老领导关系不错,跳过这个同事直接和老领导沟通:
老大,现在新来的小伙伴咋最基础的知识都不懂啊,这问的问题太低级了;是不是请哪位资深同事做个基础培训啊……
老大,我不是不愿意帮,他的态度……老大你之前给我布置任务都没这么理所应当啊……
大概率,老领导至少会提点一下这个新人:「你提问,是不是应该态度好一点?」
2.如果不愿意和老领导沟通,那要在沟通中掌握主动权——按照我的时间表来:
这部分我写在离职交接文档里了,你去找一下,肯定有。
这个事情的背景,老李知道的,你文档里找不到,可以咨询一下他。
不好意思啊,我现在在开会,要不晚点你来找我?下午2点也不行,刚进公司有一个培训,要不晚上我们再约个时间?
职场上最多的其实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尤其是,这种能力不太足的职场人,往往都在应付着急的事情,你会发现往往拖他一天,他就忘记了,或者问题已经消失了。
我的核心观点是:
这个前同事怎么想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希望在老东家、老领导和老同事那里留下怎么的形象?
你已经做好了离职交接,你和老同事老领导合作多年搭建的关系,不要被不冷静的自己,和一个不熟悉不靠谱的同事毁于一旦。
当然,你说你下半辈子绝不会和老东家发生一丝联系,那随你了。
只是你真的那么确定吗?
供你参考。
公众号:瞎说职场
我的职场live:
离职后,工资有没有结清?
如果工资结清,工作文档交接已经完毕,该手把手教的,也都毫无保留。
那大可不必理会。
工作不是人情,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该有回报。
离职交接,一定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做好离职交接文档,双方签字确定。
关于工作的交接事项,一定要在文档中列明,防止有人扯皮说不清楚。
2、离职交接期内,让交接人尽快熟悉工作。
在交接期内,一定要把握好原则,让交接人尽快熟悉工作。避免离职后,还三番五次的叨扰你。
3、正式离职前,跟交接人再三确认有无问题。
正式离职前,要跟交接人再次确认工作问题。离职一个月后,本着人情世故的原则,可以适当帮助解决。
但,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全力以赴,因为你的时间也很宝贵。
离职给交接期,就是为了双方熟悉工作,在单位手把手教学。
如果后续还三番五次的依赖,等于职场没断奶。
不能胜任,怎能交接?
稍微好点的处理方法是,晚两个小时回,并附带一句,“不好意思,刚有事没有注意消息”,然后聊天的过程中,切记不能秒回。
开始客气一下,解释一下,再问真接要钱或者拉黑。都交接完了还问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