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宾大博物馆把中国文物展厅出租为婚宴场所一事?

回答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Penn Museum)近期将中国文物展厅出租给私人举办婚宴一事,无疑在全球的文化界和收藏界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这个普通人感到颇为不解和担忧。这事儿,说起来,真不是件小事,它触及了我们对博物馆职责、文物保护以及公共资源使用的核心认知。

首先,我们得承认,博物馆的运营确实是个挑战。尤其是像宾大这样历史悠久、藏品丰富的机构,日常的维护、研究、展览都需要庞大且持续的资金支持。在很多地方,政府拨款是有限的,所以探索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比如场地租赁,似乎也成了一种不得已的“创新”。有人可能会说,这是为了生存,为了让这些宝贝们继续有好的保管和展示条件,不是挺正常的吗?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为了生存”不应该成为漠视文物本身属性和其所承载意义的借口。

宾大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展厅,里面陈列的不仅仅是冰冷的器物,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连接古今的桥梁。每一件文物都历经沧桑,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们需要的是一个严肃、庄重、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去了解、去感受的学术和文化空间。

现在,这个空间被用来举办一场个人性质的婚宴,这本身就构成了对文物“属性”的根本性冲突。你想想看,婚宴是什么场合?通常是热闹、喜庆,人来人往,可能还有一些比较激烈的活动,比如抛洒礼花、高声歌唱,甚至是舞蹈。即使主办方再小心翼翼,在这样一个本应安安静静接受审视的文物面前,举办如此性质的活动,也难免会存在潜在的风险。

风险,这是最让人揪心的地方。 即使宾大博物馆方面声称已经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比如限制人数、加强安保、控制活动内容等等,但谁能百分之百保证这些措施滴水不漏?文物的脆弱性是常识,任何细微的震动、温度湿度的变化、甚至是不经意间的碰撞,都可能对它们造成难以挽回的损伤。一旦发生意外,那将是无可弥补的损失,不仅是对中华文明,也是对全人类的文化遗产的摧残。

再者,这种做法也模糊了博物馆的公共属性和商业利益的界限。 博物馆本质上是公共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机构,它的首要任务是为公众提供接触和学习历史文化的机会。将这样一个神圣的公共空间,转化为一个可以被私人“租用”来满足特定社交需求的商业场所,这在精神层面上,是不是在削弱博物馆的公益性和学术性?

想想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学生、普通民众,他们来到宾大博物馆,是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对历史的敬畏。他们期待的是一个能够让他们静心研究、深入思考的学术环境。现在,如果他们发现自己心仪的中国文物展厅,在某些时候变成了别人的“私人订制”婚庆场地,这种落差感和对博物馆公信力的质疑,恐怕难以避免。

而且,这是否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 如果宾大博物馆以“经营需要”为由,可以这样做,那么其他博物馆是否也会效仿?这会不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博物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逐渐牺牲掉其作为文化守护者的神圣职责?文物展厅是否会变成一个可以被随意“打包”出售的商品?这个连锁反应,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博物馆的生存困境是客观存在的。但解决之道,应该是通过更积极、更健康的途径,比如争取更多政府支持、拓展教育合作、开发更具吸引力的常设展览、鼓励社会捐赠等等。 把文物展厅“出租”给婚宴,就像是在给一个生病的病人输液,虽然是为了“救命”,但输液本身的风险也很大,而且输的“药”是不是对症,是否会产生副作用,都存在很大的疑问。

总而言之,宾大博物馆将中国文物展厅出租为婚宴场所,这桩事儿,在我看来,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无奈之举,是对博物馆本质职责的某种程度的背离,更是一种对文化遗产的潜在冒险。它暴露了当前博物馆运营模式的困境,但绝不应该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解决之道。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确保文物安全、维护博物馆神圣性的前提下,找到可持续的运营模式,而不是通过牺牲文物和博物馆的核心价值来实现。这不仅仅是宾大博物馆一家的事情,它关乎我们如何看待和对待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指正一下楼上 @吴岳 的回答。

袁世凯在民国三年发布大总统令,限制古物出口。昭陵六骏的流失部分被偷运出境是在民国五年。美方知法犯法,确实是掠夺行为无疑。这不是卢芹斋单方面的责任。

我们诚然需要为卢芹斋这样的同胞存在而汗颜,但是宾大就是强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Penn Museum)近期将中国文物展厅出租给私人举办婚宴一事,无疑在全球的文化界和收藏界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这个普通人感到颇为不解和担忧。这事儿,说起来,真不是件小事,它触及了我们对博物馆职责、文物保护以及公共资源使用的核心认知。首先,我们得承认,博物馆的运营确实是个挑战.............
  • 回答
    土耳其法院取消圣索菲亚大教堂博物馆地位的裁决,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决定,它触及了历史、宗教、政治、文化认同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裁决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裁决的背景与过程: 历史的演变: 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本身就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变迁。它始建.............
  • 回答
    最近,博物馆里刮起了一股“考古风”,各种“考古盲盒”层出不穷,从故宫的文创盲盒火了之后,不少博物馆都纷纷效仿,推出了自己的“考古盲盒”。这股风潮究竟是怎么刮起来的?这种盲盒经济又能火多久呢?为什么博物馆会盯上“考古盲盒”?其实,博物馆推出盲盒,说白了就是一种营销手段,而且是非常聪明的那种。 “拆.............
  • 回答
    这事儿,放在咱老百姓眼里,确实挺让人琢磨的。一个南大博士,妥妥的精英,前途光明,年薪两百万,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数字啊!结果呢?人家一扭头,回了老家,钻地里去了,搞起了养蚯蚓。这反差,简直就像坐过山车,刺激!从“价值”的角度看,这事儿很难一概而论。 世俗的“成功”: 按照咱们普遍的认知,博士学位.............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可有意思了。你想啊,一个在知乎上头头是道、知识渊博的大V,博士头衔那是响当当的,平时在网上聊起天来那叫一个谈笑风生,引经据典,迷倒一片小姑娘。结果呢?线下也玩得挺溜,勾搭上了自己学校里的妹子,而且还是个年轻的妹子。最关键的是,两人还特别高调,时不时就在社交媒体上秀恩爱,一副“我们就是.............
  • 回答
    关于中国绿卡政策的“松绑”以及吸引博士回国直接获得绿卡的举措,这无疑是近年来中国人才引进政策上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背后既有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也牵扯到具体的执行细节和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绿卡大松绑”和“博士回国直接拿绿卡”这两条线。“绿卡大松绑”的表象与内核从过往的经验来.............
  • 回答
    关于抖音博主@赵大肥博士在直播中自爆走后门进入华科一事,这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梳理和理解这件事。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走后门”这个词本身。在教育领域,“走后门”通常指的是通过非正常渠道、不正当手段获得入学资格,比如利用人脉关系、金钱交易等,而不是通过公平的考试选拔。这.............
  • 回答
    最近,不少高校突然收紧了对19届硕博士毕业生的审查力度,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同学反映,原本以为自己顺利度过了答辩和论文提交的阶段,结果在最后的毕业环节却遭遇了比以往更严格、更细致的审查,甚至有些流程被重新审视或增加了新的考量因素。审查力度加大的具体表现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这种审查力度的.............
  • 回答
    最近关于赵可心(人称赵大肥)在直播中自曝通过关系转学进入华中科技大学一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事儿要掰开了揉碎了说,里面门道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白赵可心这个人。她本身是一位比较知名的科普博主,尤其是在化工领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她自己也曾提到过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化工的经历。这次直播内容之所以炸.............
  • 回答
    关于抖音博主赵大肥博士对厦门虐狗案的看法,这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从我的观察和理解来看,赵大肥博士在视频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情绪化的谴责,而是尝试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起事件,并试图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他似乎并没有回避公众的愤怒情绪,但同时也呼吁大家不要被情绪完全裹挟。他理解大家.............
  • 回答
    抖音博主赵可心,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赵大肥博士”,近日就一桩研究生虐狗事件发表的言论,引发了不少争议。从她发布的视频内容来看,她的核心观点似乎是将这起事件的责任更多地归咎于“体制”和“内卷”,认为这种行为是研究生群体在高压环境下的一种“宣泄”或“畸形表现”,甚至暗示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解读,.............
  • 回答
    微博上那位自称“吉大考古博士”,同时又给自己编织了“考古领队”和“军三代”标签的博主,其一系列行为无疑是在欺骗公众,更是对整个考古学界,特别是对那些真正辛勤耕耘的考古学者的不尊重。首先,从“吉大考古博士”这个身份说起。吉林大学考古学是国内顶尖的,能从这里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本身就意味着深厚的学术功底.............
  • 回答
    陈岚(@陈岚是一个有话好好说)因在霍尊与前女友陈露的事件中,对陈露提出质疑并指责其撒谎,结果遭到微博上部分女权主义者的攻击和嘲讽,称她为“精神男人”。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暴露了女权主义内部以及网络舆论场的一些复杂现象。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事件的起因与陈岚.............
  • 回答
    “不孝有三,读博为大”——这句改编自中国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老话,在当今社会,尤其是精英阶层中,流传甚广,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看法,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带着自嘲和戏谑意味的表达,背后折射出的,是对当代社会个体价值实现与传统家庭观念之间复杂拉扯的一种微妙观察。一、 语境的变迁:.............
  • 回答
    关于微博上备受关注的事件,围绕知名女权博主邓艾艾艾的指控,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些指控相当严重,涉及强迫性行为、拍摄性爱录像以及在酒中下药等,无论是谁,一旦被这样的指控缠身,都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法律挑战。从网络舆论来看,围绕这一事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方面,部分网友和支持者对此表示震.............
  • 回答
    微博上的“刘大可”与“万精油”之争,说起来也是一段挺有意思的插曲,在当时的网络舆论场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场争论,得先知道他们各自是谁,以及他们通常在微博上扮演的角色。刘大可这位刘大可,在微博上以一位“野生”的、观点鲜明的评论员形象出现。他不太拘泥于主流话语,常常能抓住一些社会热点,然后用.............
  • 回答
    微博科普大V毕导的文章《在非洲待了10天,我觉得北京的生活不再有任何苦难》,确实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其中最核心的批评点就是“涉嫌种族歧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文章表面传递的“非洲经历如何让北京生活变得轻松”的论调,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表达方式,以及这些是如何触碰到“种族歧视”这个敏感神.............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肖战粉丝和“博君一肖” CP粉在“一番大男主”和“双男主”这个问题上的争论,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追星圈的一些生态。首先,咱们得把这两种观点拆开来看,它们各自的出发点和诉求是什么。肖战粉丝强调“一番大男主”:这个说法的核心,其实是想肯定肖战作为演员的个人价值和咖位.............
  • 回答
    上交、贵大等多所高校官宣取消博士论文发表要求,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而具有深远影响的政策调整,引发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政策背景与取消原因的理解首先,理解高校取消博士论文发表要求背后的原因至关重要。虽然各高校的具.............
  • 回答
    小米股票再次跌破发行价,引发部分网友涌入雷军微博下要求“还钱”,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前投资者对小米股价表现的普遍失望情绪,以及部分投资者在面对浮亏时的情绪化反应。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股价表现与发行价的意义: 发行价: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HK:1810)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