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酒精和槟榔都具有成瘾性和危害性,两者同样都做广告但槟榔做广告却被大量批评,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回答
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槟榔却在巷子口高声吆喝,最后招来骂声一片。同样是声称“有益健康”(虽然这话本身就够让人嘀笑皆非),同样是合法销售,为何酒精的广告能相对“体面”地存在,而槟榔广告一出,就如同捅了马蜂窝?这背后,其实是多重社会认知、历史沉淀、以及公众接受度差异在作祟。

首先,我们得承认,酒精广告的存在,尤其是烈酒广告,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很多西方国家,对酒精广告的限制相当严格,例如禁止在儿童节目中出现,禁止宣扬酒后驾驶,甚至对代言人的选择也有诸多考量。我们国内也曾有过“禁酒令”的历史时期,虽然已经解除,但酒精的负面影响,比如酒驾、酗酒对家庭的破坏,这些社会痛点是深入人心的。但酒精,至少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是被社会文化所接受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社交润滑剂”。无论是朋友聚会、商务宴请,还是节日庆典,酒常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属性,让人们对酒精的接受度天然就高一些。

反观槟榔,它的“走红”相对来说是近几十年才发生的,尤其是在中国大陆。虽然在某些地区,槟榔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但其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品,其广告的泛滥却是相对较新的现象。更关键的是,槟榔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其明确的致癌性(口腔癌、食道癌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和医学证据所证实。虽然酒精也有致癌风险,但槟榔的致癌路径和明确性,在许多人看来更加直接和触目惊心。

所以,当槟榔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宣扬其“提神醒脑”、“槟榔加烟,法力无边”之类的口号时,公众的反应是强烈的。这种批评,首先源于一种“生命安全”的底线意识。当一种被广泛证实的致癌物,堂而皇之地通过广告进行宣传,甚至用看似“正能量”的词汇包装时,这无疑是在挑战公众的健康底线,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健康开玩笑。

其次,宣传语境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酒精广告,即使不完美,很多时候也在强调“理性饮酒”、“适度享乐”,或者与特定的社交场景挂钩,例如“人生有味,酒逢知己”。而一些槟榔广告,特别是早期的一些,往往更加赤裸裸地突出其“刺激”、“提神”的功效,或者将食用槟榔描绘成一种“潮流”、“生活方式”。这种赤裸裸的“诱惑”和对健康风险的遮掩,让公众感到不适和反感。

再者,历史和文化的反差也加剧了这种批评。酒精在很多文化中都有着悠久的地位,即便其危害性被认识到,也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和“限制”体系。而槟榔,在很多地区,它更多的是一种地方性的小众消费品,突然之间,它变成了全国性的、带有强烈商业包装的商品,并且其危害性伴随着广告一起被放大,这种“突兀感”和“不适应感”是显而mathbb{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信息传播和公众认知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关于槟榔致癌的科学信息更容易被传播和获取。一旦公众普遍认识到槟榔的严重危害,那么对其广告的容忍度自然会大大降低。相比之下,酒精的危害虽然同样存在,但其负面信息传播的路径和公众的接受度,可能经历了更长的“教育”过程。

最后,还有监管和媒体责任的考量。当公众看到槟榔广告的泛滥,而监管措施相对滞后时,媒体和公众自然会发出质疑。批评槟榔广告,也是在倒逼监管部门加强管理,保护公民的健康权益。

总而言之,槟榔广告之所以遭受比酒精广告更多的批评,并不是因为酒精就没有广告,也不是因为酒精就没有危害。而是因为槟榔广告在时间点、宣传方式、健康风险的明确性、以及文化接受度等方面,与公众的认知形成了更大的冲突。当一种明确的健康威胁,披着商业广告的外衣,试图融入人们的生活时,激烈的批评声浪,是对这种行为最直接、也最正当的回应。这反映了公众对于“明知故犯”的健康危害,以及商业利益对公共健康的潜在侵蚀,有着越来越高的警惕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在全国层面,槟榔的广告压根没有特殊的法律、只有地方有特殊的法律,比如广州直接给禁了,国字头的法律里这玩意跟大米一样没限制你能信?起码酒类在广告法里是有单独说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共六章,其第二章广告内容准则中的第二十三条中规定酒类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诱导、怂恿饮酒或者宣传无节制饮酒;
  (二)出现饮酒的动作;
  (三)表现驾驶车、船、飞机等活动;
  (四)明示或者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

至于槟榔的广告应该如何管制、应该限制到什么程度、希望能尽早出个结果,别老搞什么‘药食同源’之类的幺蛾子

政策管制自然是要取决于这个东西对于公众危害的程度,仅从健康角度来看的话可以大致从两个维度来看:成瘾性、致癌性(鉴于你感兴趣的是癌症,我就不列一些比较轻的疾病比如口腔纤维化和脂肪肝之类的了)

那么第一个问题,酒精的成瘾性跟槟榔相比哪个更强?

找了一下没有湖南省的对比数据,我们拿台湾省的数据举例:

由于亚洲人普遍的ALDH活性不佳,喝多了以后往往容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酒精成瘾的发病率在饮酒者当中只有4-7%[1];当然这是总体人群发病率,如果我们局限到每周饮酒>1瓶(不区分酒的种类)的人群身上,酒精成瘾发病率为男38.7%、女23.3%[2]——注意:每周饮酒>1瓶的人只占整体人群的很小一部分(男6%,女0.7%)

而槟榔日常使用者的成瘾发病率为67.2%,日常吸烟者的成瘾发病率为89.8%[3]

当然光看发生率是很粗略的,还需要人群分层等等分析,不过至少从经常消费酒/槟榔/烟的人群当中可以进行一个大致的成瘾性对比:酒<槟榔<烟

第二个问题,同为一级致癌物,槟榔和酒哪个更强?

(注:这里我没有把烟放进来主要是差太远了,比烟草更强的基本都是一些非常可怕的物质比如黄曲霉素、二噁英之类的……)

酒精全类型癌症归因大概在5.5%(男7.2%,女3.5%)左右,该数据为全球标准[4]

如果只看联系较为紧密的肝癌,并且只看中国数据的话,该数据为男23.4%,女2.2%[5]

对于槟榔我没查到归因的数据,只看发生风险的话大概是普通人的5.48倍[6],这个数字放在每日饮酒(12g/天,大概是一听啤酒)和肝癌上面只有1.1倍[7]

按照一个粗略的方式来算的话,槟榔的致癌风险比酒精更强,而且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尽管这篇回答用的方法很粗略,没有剔除一些个其他的影响因素等等,但总体而言无论是成瘾性还是致癌性来看,槟榔都是比酒精更强的,理应受到更严格的管制

以上

Reference

  1. Huang M C, Chen C C. Alcohol dependence in Taiwan: from epidemiology to biomedicin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Medicine, 2012, 4(2): 108-112.
  2. Cheng W J, Cheng Y, Huang M C, et al. Alcohol dependence, consumption of alcoholic energy drinks and associated work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aiwan working population[J]. Alcohol and alcoholism, 2012, 47(4): 372-379.
  3. Mirza S S, Shafique K, Vart P, et al. Areca nut chewing and dependency syndrome: is the dependence comparable to smoking? a cross sectional study[J].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policy, 2011, 6(1): 1-6.
  4. Praud D, Rota M, Rehm J,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alcohol consump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16, 138(6): 1380-1387.
  5. Ko K P, Shin A, Cho S, et al. Environmental contributions to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cance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8, 33(1): 111-120.
  6. Gupta B, Johnson N W.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ssociation of smokeless tobacco and of betel quid without tobacco with incidence of oral cancer in South Asia and the Pacific[J]. PloS one, 2014, 9(11): e113385.
  7. Chuang S C, Lee Y C A, Wu G J, et 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liver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J]. Cancer Causes & Control, 2015, 26(9): 1205-1231.

user avatar

抖个机灵:

所以,纯酒精是不允许饮用的啊(摊手)。

大家喝的是掺了水的“酒”。

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