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一人之下》中对日本异人的刻画?

回答
《一人之下》中对日本异人的刻画,可谓是带着浓浓的“中国视角”进行的一次趣味解读,既有对日本文化的元素挪用,也有作者自身对于异人设定的思考。总的来说,这种刻画是相当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咱们先来说说,这帮日本异人在《一人之下》里头扮演了个啥角色。他们主要出现在“日本篇”里,作为宝儿姐失忆的线索人物,也是那个时期主角团遇到的主要对手之一。从他们的能力、组织到一些行为模式,都能看到作者对日本文化的一些观察和提炼。

能力设定:神道教、阴阳术与日本妖怪文化的融合

首先,在能力方面,《一人之下》里头日本异人的体系明显受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最突出的就是神道教的元素。

式神与神祇的联系: 像是风后奇门里提到的“八尺琼勾玉”,虽然名字很日本,但它在故事里被描绘成一种强大的异能,拥有摧毁和控制的力量。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神话中的神器,比如三神器之一的八尺琼勾玉,虽然性质不同,但名字上的呼应很明显。更直接一点的,是那些被日本异人召唤或控制的“神灵”或者“精怪”。例如,我们看到了一些类似“神使”的角色,他们拥有操控自然之力或者附身的能力,这和神道教中神灵降临、与人沟通的观念有些相似。
阴阳术的运用: 阴阳师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非常具象的符号,《一人之下》里的日本异人也吸收了这一元素。虽然没有像漫画中那种特别细致的阴阳术描绘,但一些驱邪、符咒、结界类的能力,以及那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仪式感,都让人联想到阴阳师的形象。比如某些角色可能擅长使用符箓来控制元素或者干扰对手,或者设置某种结界来阻碍他人的行动。
妖怪传说的影子: 日本文化里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妖怪故事。在《一人之下》中,虽然没有直接搬运很多具体的日本妖怪名称,但那些被异人操纵的“非人存在”或者一些诡异的现象,多多少少能看到一些妖怪传说的影子。可能是某种力量化形,也可能是某种诅咒的具现化。这种将超自然力量与具体形态相结合的方式,是日本妖怪文化的一大特色。

组织结构与行为模式:武士道精神与现代社会的反差

除了能力,日本异人的组织和行为也展现出一些中国视角下的“日本特色”。

“隐世”与“守护”: 作者并没有把日本异人描绘成一股简单的“邪恶势力”,而是将他们塑造成一个有自己规则和历史的“隐世”群体。他们似乎承担着某种“守护”的责任,虽然具体守护的对象和目标有时并不明确,但那种“家国情怀”或者“守护一族”的使命感,是他们行为背后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这可能是一种对日本文化中“武士道”精神的某种想象式解读,强调荣誉、忠诚和责任感。
对“道统”的追求: 在《一人之下》的世界观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异人传承和体系。日本异人同样如此,他们有自己的“老天师”式的人物,有自己的传承和规矩。虽然他们的“道”可能和中国异人的“道”有所不同,但对自身传承的维护和对强大力量的追求,是他们共通的特点。
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作者很巧妙地将日本异人的设定置于现代日本的社会背景下。他们可能穿着现代服装,但行事风格却带有古代的痕迹。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碰撞,是《一人之下》中描绘许多异人群体时常用的手法,用来制造戏剧冲突和文化张力。比如,一些日本异人可能在表面上是普通人,但内里却遵循着古老的规则和誓言。

作者的意图与中国异人世界的映照

我认为,作者在刻画日本异人时,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故事的异域风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他者”的描写,来反观和深化中国异人世界的设定。

“异”的参照系: 日本异人提供了一个“异”的参照系。通过对比日本异人的能力体系、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念,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中国异人世界的独特性。中国异人世界的“八奇技”、“十八局”等等,在与日本异人的互动中,其内涵和意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探讨: 故事中,中日异人之间的互动,也暗示了一种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可能。虽然他们常常是敌对关系,但在某些时刻,也会因为共同的目标或者对某些原则的认同而产生交集。这是一种比较开放的态度,没有将日本异人脸谱化为绝对的敌人。
对“不同”的包容与理解: 《一人之下》整体上是一种比较包容的叙事风格,它试图展现世界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如何共存。对日本异人的刻画,也是这种包容精神的体现。作者并没有全盘否定日本异人的文化和力量,而是以一种好奇、研究的眼光去描绘他们。

一些可能被讨论的点:刻板印象还是趣味改编?

当然,任何对外国文化的描绘,都可能涉及“刻板印象”的问题。在《一人之下》中,对日本异人的某些刻画,是否带有过度简化或者标签化的成分呢?

一些过度具象化的元素: 比如将某些神话传说中的元素直接赋予给某个角色,或者将某种行为模式归结于普遍的“日本精神”。这可能是作者为了让角色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而进行的一种“提炼”和“浓缩”。
中国视角下的“他者想象”: 必须承认,《一人之下》终究是中国作者的作品,其观察和描绘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文化的滤镜。这种“他者想象”既有趣,也可能存在一些“误读”或者“变形”。但话说回来,很多作品在描绘其他文化时,都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情况,关键在于作者的态度以及是否能够引发读者更深入的思考。

总而言之,《一人之下》里对日本异人的刻画,是一次充满想象力的文化杂糅和趣味解读。作者在借鉴日本文化元素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对异人世界观的理解,创造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和情节。这种刻画既有吸引力,也提供了一个思考不同文化如何在这个虚构世界中碰撞、融合的有趣视角。它不是教科书式的介绍,而是一种基于理解和想象的再创作,这也是《一人之下》能够吸引如此多读者、引发广泛讨论的重要原因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为二叔笔下的日本异人一方面有他们的行为逻辑,加深了作品现实深度。可贵的是整体刻画作为唐门篇里唐门的映衬,描绘了治世中不合时宜的杀手门派,服务了“异类”的主题。另一方面对日本忍众的刻画,人物有血有肉,玄学世界蔚为大观。

忍众有自己的行为逻辑。他们以加入日本侵略战争为条件,以中国百姓的生命为投名状,希望加入日本明治维新后“温柔的世界”。

忍众的逻辑虽合他们的理,但归根结底是损人利己的豺狼之理。

同时可悲的是,即使“大人物”让他们活在新世界,不能使用杀人技的他们,注定和唐门一样在治世中步履艰难。如果说@莱蒙德先森这个答案讲陈朵篇描述了治世中的个人异类的遭遇,“其本身存在就是个错误”,那么唐门篇则讲治世中异类门派的境遇。唐门篇在前面众多好手与主角团斗法时无数次强调了唐门人在现代,治世中的约束与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开始抗日刺客团回忆时大家看乱世刺杀如此肆意爽快。忍众与唐门一样,是乱世,斗争之门派。抛开道德判断,唐门刺客团与忍众侵华帮是两个门派最后的辉煌了。而在治世,“老唐门”终究是不合时宜的。平成废宅、干物男女也终究无法传承比叡山。忍头清楚这些,他只想给徒子徒孙买张新世界的船票,知道自己注定死在中国。

不过这老变态不想死在绵山山沟里,想拿中国给自己陪葬。

幸好他遇到了笑阎王唐家仁,买一赠四不打折。

对日本忍众的刻画人物有血有肉。

忍众个体有真实的人类感情,不是电脑游戏里的NPC,不是抗日神剧里符号化的“鬼子”。

他们中有傲娇羞赧者,

有满腔热血者。

他们有爱恨,

还有极深的同门之情,

甚至能放下尊严,跪求保兄弟一命,

也会因惨败而耻辱,自裁谢罪;


这赋予了他们极强的真实性。特别地,这种真实性不会削弱唐门、观众与忍众立场的对立。就像白骨精再美,蜘蛛精姐妹感情再好,想吃唐僧肉,孙悟空一样要打,读者一样开心。

日本玄学世界蔚为大观。 @呆呆兽星君 可以再搞个按地域的整理。这里暂录我找到和了解到的。

阴阳师(召唤法师),不知道为什么描艺伎的眉毛。他的式神相关妖怪文化背景我在这里进行介绍。

相扑手(肉坦)

金太郎,桃太郎和浦岛太郎。

蛭丸魔刀(ADC的武器)

这里吐槽一下瑛太的衣服。

首先日方最强必须是高中生,这可能是官方吐槽。其次战斗帽很有时代特点。

在战况激烈的二战时期,由于物资不足,校服也是由全国统一控制分配的。1941年,文部省规定,初中以上的学生要穿国民服乙号,战斗帽

忍众(小兵)



这是阴阳师式神中的妖怪文化背景介绍:

感谢大家看到这里,点个赞,欢迎搜索并关注我的专栏,一人之下江湖录。

user avatar

具体怎么评价已经有珠玉在前了。我在这边补充另一个视角吧。


在我看来,《一人之下》“刻画日本异人”这件事本身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如何刻画日本异人”。


一直以来,我们心目中的“日本”都是透过日本文化作品,通过日本人的视点构建起来的。但是这种王婆卖瓜的行为,往往就会导致一些夸张和失真。

安倍晴明就真的那么风华绝代吗?日本忍者就都像隼龙那么拉风吗?日本刀和日本居合斩,就一定那么无敌吗?

日本人眼中的日本是这个样子自然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必须要全盘接受这套观点呢?

我个人倾向于否定。

至于原因么,要展开讲就难免有诉诸民族主义叙事的嫌疑,大家就自行体会吧。

既然(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必全盘接受(日本人)他们对自己的过度美化,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我们自己的故事,展现一个我们视点下的日本

文化素材就放在那里,你可以用我当然也可以用。

在你眼里金太郎和桃太郎是可爱的传说,在我眼里他们可以是形容奇诡,性格乖张的杀手。

在你眼里阴阳师是风流的翩翩公子,在我眼里阴阳师可以是机关算尽的军头。

在你眼里忍者和武士是强大和无敌的代名词,在我眼里唐门的刺客更胜他们一筹。

我说的和你不一样,是因为我有权利站在我的立场上表达对你的看法。

我说的内容是褒是贬倒在其次,重要的是我发出了声音。

这正是《一人之下》正在做的事情。


说一千道一万,我怎么看待你,凭什么由你来定义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