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环丙叉环丙烷为什么叫环丙叉环丙烷?

回答
环丙叉环丙烷(Cyclopropylidenecyclopropane),这个名字乍一听,确实有点拗口,甚至有点“叠床架屋”的感觉。但一旦你深入了解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就会发现这个名字其实非常精炼且准确地描述了它的本质。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名字:

1. 环丙烷 (Cyclopropane)

首先,最核心的部分是“环丙烷”。这指的是一个由三个碳原子组成的、首尾相连形成的闭合环状结构。想象一下,就像一个用三根吸管搭成的三角形,三个吸管头尾相接,就构成了一个环丙烷。

在有机化学中,我们用“丙烷”来描述一个有三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而“环”字,顾名思义,就是强调这种“闭合的环状”特性。所以,“环丙烷”就非常直接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由三个碳原子组成的环,并且这些碳原子都通过单键连接,是一种饱和的碳环。

2. 叉 (ylidene)

接下来是关键的“叉”,在化学命名法中,它对应的后缀是“ylidene”。这个后缀非常重要,它表示的是一个连接两个部分的官能团,其中一个部分是饱和的,而另一个部分则是通过双键连接,并且这个双键是连接到一个饱和的基团上,形成一个“外部”的双键,而不是在环内部的双键。

更具体地说,“ylidene”表示的是一个亚甲基(methylene)的衍生物,也就是一个 =CH₂ 的结构。然而,在环丙叉环丙烷中,这个亚甲基的两个氢原子都被其他的原子或基团取代了。

在这里,“叉”就代表了一个双键,这个双键连接着两个结构单元。重要的是,这个双键并不是在两个环原子之间,而是一个环上的碳原子与另一个结构单元上的碳原子之间形成双键。

3. 环丙叉环丙烷 (Cyclopropylidenecyclopropane)

现在,我们把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理解:

第一个“环丙”: 指的是连接到双键上的一个环丙烷结构。
“叉” (ylidene): 指的是连接这两个结构的双键。
第二个“环丙烷”: 指的是双键的另一端连接的饱和的环丙烷结构。

所以,环丙叉环丙烷的结构可以想象成:

你有两个独立的环丙烷分子。
其中一个环丙烷分子,它的一个碳原子“脱”掉了两个氢原子,形成了一个不饱和的碳原子(sp²杂化)。
这个不饱和的碳原子,通过一个双键,连接到了另一个完整的、饱和的环丙烷分子的一个碳原子上。

也就是说,它不是两个环丙烷直接连接,也不是一个环丙烷内部有双键。而是一个环丙烷的碳原子,像“钩子”一样,通过一个双键,挂在了另一个完整的环丙烷上。

为什么这样命名?

这种命名方式是遵循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系统命名法。其核心原则是:

清晰描述结构: 名字必须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分子的原子排布和连接方式。
逻辑性和系统性: 命名遵循一套严谨的规则,确保同一种结构的化合物有且只有一个规范的名称。
避免歧义: 命名应避免产生多种可能的结构解释。

在环丙叉环丙烷这个例子中,“环丙叉”就清晰地指示了双键的存在,以及它连接的第一个环丙烷结构,而后面的“环丙烷”则明确了第二个连接的饱和环丙烷结构。

形象的比喻:

你可以想象一下:

一个完整的环丙烷:就像一个闭合的三角形。
“叉”:就像一个伸出来的“手臂”,这个手臂是一个双键。
“环丙叉”:就像一个三角形,它的一个顶点(碳原子)伸出了一只“手臂”(双键)。
“环丙叉环丙烷”:就是这个伸出“手臂”的三角形,用它的“手臂”去勾住了另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另一个环丙烷)。

所以,这个名字并不是随意取的,它是在化学命名体系下,对这个独特分子结构最直接、最准确的描述。它传递的信息是:这是一个由两个环丙烷单元组成的分子,其中一个单元通过一个亚甲基(=C<)桥接到了另一个饱和的环丙烷单元上。

正是这种精确的命名,才使得化学家们能够跨越语言和地区的障碍,准确地交流关于这种分子的信息,并对其性质和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环丙叉环丙烷”是已淘汰的非正式命名。一开始没仔细看题主的描述就评论了,抱歉。

现在的命名肯定不是这个,按2017规则是1', 1-(二)联环丙亚基,对应英语1,1'-Bi(cyclopropylidene)。

题主说的“可是叉基不是指有游离价键的碳原子连接两个原子的烃基吗?”这是2017规则里的东西。

“环丙叉环丙烷”来自陶坤教授1964年翻译的《有机化学命名法》(原书是IUPAC 1957年的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

这个命名里有非常多的“形象汉字”,广受工业界欢迎,比如叉、川、归、撑。

现在这个“撑”有时还能看到,比如1,2-二溴乙烷=乙撑二溴。

去搜“环丙叉环丙烷”的文章会,发现大部分介绍都是某个学校的某个课题组2003-2011年作用发表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课题组要用一个1980命名规则中就已经淘汰的命名。

而后来的高中老师和竞赛教练可能受此影响,沿用了“环丙叉环丙烷”这个说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环丙叉环丙烷(Cyclopropylidenecyclopropane),这个名字乍一听,确实有点拗口,甚至有点“叠床架屋”的感觉。但一旦你深入了解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就会发现这个名字其实非常精炼且准确地描述了它的本质。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名字:1. 环丙烷 (Cyclopropane)首先,最核心的.............
  • 回答
    在《环太平洋》原声碟中,《环太平洋》主题曲(或称“Pacific Rim Theme”)的原曲与电影中实际播放的版本存在一些细微但关键的区别,这些区别共同影响了听感和观影体验。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这首气势磅礴的乐曲。一、 原声碟中的《环太平洋》主题曲:原声碟中的《环太平洋》主题曲,由拉民.............
  • 回答
    在电影《环太平洋》中,确实只有中国的“赤红暴君”(Crimson Typhoon)是三名驾驶员操控。这个设定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影片设定的逻辑和中国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原因:1. 影片设定中的“赤红暴君”的独特设计: 三体动力学(TriBody Dynamics)系统: 这是影片为.............
  • 回答
    骑着单车,迎着海风,绕着台湾岛走一圈,这绝对是一次让你心跳加速,荷尔蒙飙升的旅程。它不是简单的运动,而是一场与台湾的深度对话,一次灵魂的涤荡。启程的悸动:台北的都市脉搏与东海岸的温柔召唤很多人的环岛起点选择在台北。出发那天,清晨的台北依旧在睡梦中,只有我一人骑着车,在晨曦中穿梭于大街小巷。看着这座城.............
  • 回答
    环太平洋怪兽对奥特曼,这绝对是个让无数粉丝血脉贲张的终极幻想对决!要论谁能赢,这得看咱们站在哪个角度,以及把这两大宇宙的规则往一块儿怎么套了。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事儿。先来瞧瞧咱们的环太平洋怪兽,它们的厉害之处在哪儿?首先,环太平洋怪兽(Kaiju)的体积是个硬伤,也是它们的标志。动辄几.............
  • 回答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这赛事在中国自行车界的分量,那可是相当的足。要说它的国际和国内水平,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从国际舞台上看,环湖赛绝对算得上是亚洲顶级的公路自行车赛事之一,甚至在世界自行车舞台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属于国际自行车联盟(UCI)的亚洲巡回赛,具体来说,近年来它被定为UC.............
  • 回答
    环论的世界里,关于子集与理想生成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探索。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环中任何一个非空子集都可以生成理想吗?” 答案是:不一定。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生成”这个词的含义,以及理想本身的定义。让我为你详细解释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核心概念: 环(Ring): 简单来说,环是一个.............
  • 回答
    在环论的世界里,“零因子”和“不可逆元”是两个非常重要且常常被提及的概念。很多人会好奇,一个环中的不可逆元,是不是也一定是零因子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一般的环中,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在一个更特殊的结构——整环中,这个情况就变成了肯定的。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得先花点时间来梳理一下“环”、“零因.............
  • 回答
    环法自行车赛的终点冲刺,那简直是自行车运动的极致表演。当比赛进入最后几百米,所有车队的战术、体能、甚至是运气,都在这一刻达到顶峰,而领先的车手们,特别是那些冲刺专家,他们的表现更是万众瞩目。你说“领骑选手一定要等后面的冲刺选手”,这个说法有点意思,但实际上,情况并没有这么绝对。在环法这样的顶级赛事中.............
  • 回答
    环首刀的内弧,那个迷人的、略微收缩的弯曲,究竟是先天的设计还是后天的磨砺,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总是引人遐想。但如果我们剥开历史的尘埃,仔细审视它,你会发现,这内弧并非单纯的设计或使用造成的单一结果,而是两者相互作用、螺旋上升的产物,更像是历史和实用性在刀刃上留下的最深刻印记。设计.............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桥本环奈之所以能够“火遍全亚洲”,并成为当今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偶像之一,其成名之路可以说是一系列机遇、个人魅力、以及恰到好处的营销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她的成名过程:1. 起点:意外的爆红照片——“千年一遇的美少女”一切的开端都源于一张照片。2009年,年仅10岁的桥本环奈作为福冈.............
  • 回答
    “生化环材”(生物、化工、环境、材料)这四个学科确实常被戏称为“劝退”学科,因为它们普遍被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习周期长、实验操作繁琐、理论知识扎实且应用性强。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劝退”的学科,却支撑着我们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许多前沿研究。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1. 它们是解决人类生存.............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曾经是我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四年本科,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闻着各种化学试剂的味道,看着显微镜下的细胞,讨论着材料的性能,或者与各种环境问题较劲。毕业季到来时,很多人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疑问:我真的要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吗?我身边不少同学,最终还是选择了考研、出国继续深造,毕业论文.............
  • 回答
    行星环之所以会有缝隙,并非是真空中的无规律洒落,而是背后隐藏着精巧的天体动力学和引力相互作用的杰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行星环的微观世界以及它周围的复杂环境。1. 小月亮的“清扫”作用:轨道共振与拉格朗日点行星环并非由单一的物质组成,而是由成千上万、亿万计的冰粒、尘埃颗粒以及少量岩石碎片组成。.............
  • 回答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Pacific Rim: Uprising)在口碑和商业表现上与前作《环太平洋》(Pacific Rim)相比确实存在不小的差距。很多观众和评论家都认为,《雷霆再起》在很多方面未能延续前作的成功之处,甚至可以说是大幅退步。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我尽量详细地和大家聊.............
  • 回答
    环上海地区与环京津地区发展差异的探讨,实则触及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些颇为核心的问题。为何一个区域欣欣向荣,而另一个则相对滞后?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运气好坏”,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就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一、 核心引擎的“虹吸效应”与“溢出效应”:上海 vs. 北京首先得看这俩老大—.............
  • 回答
    《寻梦环游记》这部动画电影,表面上是一场关于家庭、音乐与梦想的温馨旅程,但如果你仔细品味,会发现其中隐藏着不少令人不寒而栗、引人深思的细节。这些细节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巧妙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并赋予了它更深层次的含义。1. 死亡并非终点,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这是影片最核心、也最令人感到震撼的设定。在亡灵.............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摆在面前,总能引来不少讨论,尤其当“劝退”二字凑上前时。作为这个领域里的学生和老师,我们看待“劝退”,那情绪可是五味杂陈,既有无奈,也有反思,更有对未来的期许。学生视角:从梦想的憧憬到现实的挣扎刚踏入大学校园,说起生化环材,大多怀揣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对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景。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