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国内材料领域进步还是非常快的,比如碳纤维,用在运动产品的民品级早就没有什么卡脖子了,军用也早就上了。半导体也快赶上来了,液晶技术甚至可以说是世界领先。
但是实际工业水平高,不代表学术非常正常。这个说白了还是学术上没能占据主导地位,只能委曲求全缩在影响因子体系下。结果就是美国佬搞什么纳米、钙钛矿吃屎,中国人还得再吃一遍。要在90年代前,国内材料学科还是非常正常的,都是搞金属热处理这些实在的。
说白了就是全球的影响因子论文体系很屎,偏向于搞华而不实的东西,自己又走不出窠臼,导致高校产学研脱节严重。
而且说不好听点,工业界材料领域要发展,就这么需要高校科研体系?高校教育体系的管理水平之混乱,科研骗子、腐败之严重,各位大学生心理没点数?自己搞科研中心或者委托其他靠谱的研究院不香么?
很多前沿的研究都是在这里开展,并不意味着生化环材开展的都是前沿的研究。事实上,大多数的研究,包括那些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研究,都相当平庸。
但是平庸并不是坏的。
基础科研极度依赖天才。真正在这种探索人类未知的先锋领域,个人能力及其重要。天才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了一种前无古人的新东西,这个新东西孕育着无限的可能,但是完全裸露的,远离现实的。就像一具骨架,需要填补血肉。举个例子,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场方程,这无疑是伟大的创新,然而电磁场方程一开始只是纸上的一段符号,要让它对人类社会产生意义就需要其他的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将它继续发展,开发出次级的理论,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这是一个链式结构。顶级的创新催生出次级的创新,再催生出更次级的创新,创新越来越小,无限接近于当下的现实。这就是一副骨架逐渐血肉丰满的过程。
所以那些看似平庸的研究实际上都是一个伟大创新的徒子徒孙,他们共同努力,让这个创新沉淀下来,造福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现在遇到了一个尴尬是,基础科研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天才了。也许其他领域有,但我了解的生化环似乎都没有。目前来看能够在次级又次级的等级做出创新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大佬了。大批新进科学家在科研训练中都非常熟悉丰实血肉的过程,但是创造骨架实在是勉为其难了。在没有新骨架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就着已有的骨架继续丰实血肉,即使血肉已经挺丰满的了。丰满血肉的空间越来越少,也就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所以生化环材卷起来也是很严重的。
所以现在一个很不好的趋势就是,大家不再比创新的等级,而是比创新的数量,哪怕许多所谓的“创新”几乎没有意义,然而只要够多,就能够唬人。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基础的,高级的创新常年难产,所以哪怕比起创新的等级,大概也就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的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要劝退,除非你真的是天才,能够做出基础的高级的创新,那么你就真的会成为全世界同行的宠儿,毕竟你的创新盘活了链式结构,提供了新的骨架,养活了一大批科学家。
一个常见的比较就是为什么生化环材有劝退,物理数学就没有。非常简单,生化环材是个大筐,把一切相关的基础的应用的学科都包进来了。但是在大家的印象里,生化环材还有物理数学都是基础学科。电气工程难道不是物理的分支吗?算法难道不是数学的分支吗?但是大家都觉得他们和物理学科数学学科有区别。然而生化环材没有。它们中的应用学科没有独立出来,所以,敢去搞生化环材的全都扎堆去学基础学科了。
今天发表一些暴论。生化环材里除了生物,化环材都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学科很多分支里已经找不到意义重大的课题,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某种意义上说,对于这些分支,前面在哪里都不知道,更别说找到前沿了。
最明显的就是材料蹭芯片,前两年还在过柱子烧炉子,现在买个光刻机,摇身一变就成了芯片专家,说自己研究“前沿”芯片,要解决中国芯片卡脖子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是否真正在研究芯片的前沿问题,我深表怀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