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个师兄回国,去了一所211找教职,跟几个不同学院的院领导都谈了谈。其中材料学院的领导表示基本上只招 2D、锂电、光伏等几个方向的人。
无它,这几个方向来应聘的博士基本上都有10分以上的文章。
可如果你的研究和这些热门方向扯不上关系,投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喵的压根就没几个高分期刊可选好么。
环境类的顶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water research还有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都是个位数。甚至est和ei,至今也只有7点多分。
虽然生化环材并称四大天坑,但请不要在文章问题上把四个领域合并讨论。至少“环”这一块十分文章就不存在烂大街的问题。
暂且用letpub里面的资料来介绍一下环境科学领域期刊的情况。虽然letpub并不是权威,但是它整合的资料已经是目前网上能找到的最全的了。
去除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中的生态学,纯环境科学的中科院一区期刊为:
water research;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
journal of clear producti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其中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偏材料,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偏流行病学,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nd Societal Transitions偏社会经济,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偏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投稿限制比较大。
剩下的里面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自从开放OA之后稿件质量明显下滑。
也就是es&t, es&t letter, wr和jcp。后两个不如上述那么偏门,一般的环境研究也能擦着边。然后es&t letter新版分区还划到二区非top去了。
所以只有es&t和wr是环境科学期刊的头牌,在环科圈子里面能发这两个期刊是很有面子的事情。jcp了解不多,看起来也很有排面,然后这三个期刊有多牛逼呢?
2019年影响因子,wr是9.1,es&t是7.8,jcp7.2。都没上10。
真正撑起环科期刊江山的是大量的二区期刊。许多精品期刊虽然不如es&t和wr那么风光,但是在圈内也是很受认可,比如environment pollution,比如aquatic toxicology,以及其他。IF也就5,6左右,和生化材那些动辄十几二十几的根本不能比。但是文章发在这些期刊上,大家多少还是会高看一眼的。
虽说四大天坑,但是环境相比生化材是真正的小众学科,然后环境内部还分出一个生态学,双方基本没有交集。更小众了。
一部分环境研究的文章理论上可以往生化材的期刊投稿,但是这么做的不多。一方面是同行看不到,另一方面是生化材卷的比环厉害多了,环境科学自保有余,外扩能力不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