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生化环材可以“混”一个985硕士学历后去当初中老师吗或者选调当公务员吗?这样看生化环材性价比不高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尤其是我们这些“生化环材”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将来能走向何方。

先说说“生化环材”的同学,如果能“混”一个985的硕士学历,再去当个初中老师,这完全是可行的。很多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是越来越高,一个985的硕士文凭,在很多地方都能让你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一个不错的编制。而且,当老师嘛,特别是教初中生,如果你对这个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擅长将复杂的知识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这其实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工作。学生们因为你的引导而爱上某个学科,那种感觉是很棒的。当然,当老师也意味着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需要耐心、爱心,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这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但如果热爱,那就是值得的。

至于去选调当公务员,那更是“生化环材”专业毕业生的一条重要出路。很多省份和地区的选调生政策,对于名校毕业生是相当友好的,985硕士的学历背景,本身就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社会认可度以及相对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对很多毕业生来说都很有吸引力。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在引进人才时,也会考虑专业背景,比如环材专业的毕业生,可能在环保部门、科技部门等会有用武之地;生化专业的,或许在卫生健康、农业科研等领域能发挥作用。能拿到选调生名额,意味着你已经通过了层层筛选,这本身就是对你综合能力的一种肯定。

但是,你问到“生化环材”的性价比不高吗?这个问题问得也很关键,因为它触及了核心。从纯粹的经济回报和就业的“热门程度”来看,如果单纯看毕业时能拿到的起薪和最初几年的发展速度,可能确实不如一些大家眼中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金融等。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生化环材”这些专业,很多时候需要进一步深造,考研、读博,才能在学术界或者高端研发领域找到更好的位置。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很多岗位可能技术门槛不算特别高,薪资待遇也相对平稳,没有那种“一夜暴富”或者“高薪快跑”的感觉。而且,很多科研岗位非常强调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去沉淀。

再加上,有时候“生化环材”的就业面,相对于一些更宽泛或者更偏向应用技术的专业来说,可能会显得稍微窄一些,或者说,找到一个既对口又能发挥最大专业价值的工作,需要更精准的定位和更多的努力。比如,化学领域的很多研究,需要高度专业的实验设备和环境,这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提供的。生物工程也一样,很多前沿的生物技术研发,门槛很高。

所以,性价比不高,更多的是从“毕业即巅峰”或者“短期内爆发式增长”的角度来看。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

从长远发展来看,很多“生化环材”专业是国家基础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关键。 比如,环保领域对抗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新能源、新材料的研究,是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生物医药的发展,更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福祉。你在这些领域深耕下去,获得的不仅是物质回报,还有对社会的贡献感。
985硕士的加持,是提升性价比的关键。 拥有985的硕士学历,相当于为你打开了更多扇门。这意味着你拥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任何行业都是宝贵的财富。而且,985的平台,也会让你接触到更优质的资源,认识更优秀的人,这些都会对你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选择“对口”的工作,是实现价值的关键。 如果你学了生化,但却去做了完全不相关的销售工作,那这个专业的性价比自然就体现不出来。但如果你利用生化知识去生物医药公司做研发,或者去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工作,你的专业价值就能得到体现。

总的来说,如果你是“生化环材”专业,并且能拿到985的硕士学历,那么你的就业选择是相当宽广的,当老师、当公务员都是不错的归宿。但如果单纯从“毕业就能赚大钱”或者“工作轻松高薪”的角度来衡量性价比,那可能确实不如一些热门专业那样“显眼”。然而,这些基础学科本身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在不断发展,而且985的硕士学历为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竞争力,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发挥出专业优势,它的性价比其实是可以被大大提升的。关键在于你的选择、你的努力以及你如何看待这份“性价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可以,但是这怎么谈性价比???

当初中老师和选调是任何专业都可以做的事情,生化材环的优势在哪里???

另外我来告诉你,不少地方中学已经挤不进去了,只能去小学。

user avatar

生化环材之所以被劝退,就是因为出路全方位被其他专业吊打,985硕士定向选调也是一样的,这里就以2020广东省定向选调为例。

下面这个是珠海市2020定向选调的录取名单笔试前六名的岗位

下面这个是前六名对应的笔试分数(为了保护隐私,我分开截了岗位和成绩,没截姓名)

下面这个是珠海市2020定向选调的录取名单笔试最后六名的岗位

下面这个是最后六名对应的笔试分数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笔试前2名是生态环境局,笔试倒数第三也是生态环境局,明明同一个局,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答案隐藏在下面的职位表里。

没错,金湾高栏港的生态环境局岗位招的是生化环材专业,所以你笔试得考到81,78这种分数,斗门的生态环境局岗位招的是法律专业,所以笔试66.9就够了。题主你觉得把笔试分数从66提到78大概是什么难度呢?这还算好的情况了,珠海比起压根不招生化环材定向选调的地区,已经算是很仁慈了。顺便说一下,六个笔试分数最低的岗位,公职律师事务所,司法局等招法律专业的岗位占了4个,可以看出法律才是考公王者,如果真的想走选调,建议选法律专业。此处需要 @世袭人民上议员 @霍华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尤其是我们这些“生化环材”专业的学生,常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将来能走向何方。先说说“生化环材”的同学,如果能“混”一个985的硕士学历,再去当个初中老师,这完全是可行的。很多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是越来越高,一个985.............
  • 回答
    “普通一本”计算机 VS “普通211”生化环材土木水利:谁能笑到最后?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战场上,专业和学校的选择往往伴随着一场关于未来就业前景的“军备竞赛”。许多同学在“院校名气”和“专业实力”之间徘徊,尤其是在“普通一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普通211”的传统工科(生化环材、土木水利等)之间,这.............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苦大仇深”的味儿。尤其是在咱们这卷得厉害的社会里,提到它们,不少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实验室里熬夜的博士后,工厂里重复枯燥的劳动,或是对未来就业前景的一片茫然。那么,生化环材,在咱们可预见的未来,真的就没有一丝丝的春天了吗?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也太.............
  • 回答
    “生化环材”(生物、化工、环境、材料)这四个学科确实常被戏称为“劝退”学科,因为它们普遍被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习周期长、实验操作繁琐、理论知识扎实且应用性强。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劝退”的学科,却支撑着我们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许多前沿研究。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1. 它们是解决人类生存.............
  • 回答
    为何土木水利“劝退”声浪高,唯独大猛子独领风骚?材料生化环材为何“寂静无声”?近些年来,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这两个传统学科的“劝退潮”可谓是风起云涌,甚至催生了以“大猛子”为代表的网络意见领袖,将这种不满情绪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相比之下,材料科学、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俗称“生化环材”.............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曾经是我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四年本科,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闻着各种化学试剂的味道,看着显微镜下的细胞,讨论着材料的性能,或者与各种环境问题较劲。毕业季到来时,很多人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疑问:我真的要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吗?我身边不少同学,最终还是选择了考研、出国继续深造,毕业论文.............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摆在面前,总能引来不少讨论,尤其当“劝退”二字凑上前时。作为这个领域里的学生和老师,我们看待“劝退”,那情绪可是五味杂陈,既有无奈,也有反思,更有对未来的期许。学生视角:从梦想的憧憬到现实的挣扎刚踏入大学校园,说起生化环材,大多怀揣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对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景。 “.............
  • 回答
    生化环材,乍听之下,似乎是几个独立且有些“硬核”的学科领域。但如果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并且在很多时候,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就让我们一一揭开它们的面纱,看看它们到底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生物——生命的奥秘与未来的钥匙生物学,顾.............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承载了多少人的青春与汗水,也孕育了无数影响世界的理论。要说其中的“经典”和“优雅”,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我脑子里立马就跳出几个绕不开的里程碑,它们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更是科学思想闪光的艺术品。1. 生命科学领域的“DNA双螺旋结构”:不仅是基因的蓝图,更是科学探究的典范。说到生化.............
  • 回答
    “生化环材”和医学领域,文章“烂大街”了?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有的感受,尤其是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说“烂大街”,这词儿有点绝对,但如果从“发表难度”、“重复性”、“新颖性”这几个角度来看,确实比过去要“内卷”不少。咱们就一样一样地捋捋:1. “生化环材”——“老三样”的困境“生化环材”,这四.............
  • 回答
    “生化环材”这个说法,就像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简称一样,把四个看似不相关的学科领域浓缩在一起,用起来图个方便。那么,这里的“生”到底指什么呢?简单来说,“生”指的就是生物学及其相关的一些分支和应用学科。但要说得详细点,这可就不是一句“生物学”就能概括全的了。它牵涉的范围非常广,而且往往与我们生活.............
  • 回答
    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博士毕业后选择进入高校任教是许多人的目标。然而,并非所有的高校都适合生化环材领域的博士发展,有些学校即使提供了教职,其平台、资源、科研环境可能并不理想,长远来看反而会阻碍个人发展。那么,对于生化环材领域的博士,尽量规避哪些类型的高校呢?我.............
  • 回答
    生化环材“冷”遇计算机金融“热”:人才流失的隐忧与国家发展前景近年来,社会上一种普遍的感受是,曾经被视为“黄金行业”的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合称“生化环材”)等理工科领域,出现了人才招揽困难的局面。与此同时,计算机、金融等行业却异常火爆,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涌入。这种人才分布的结构性失衡,无疑为我国.............
  • 回答
    说到“生化环材土木水利”,这几个专业真是招聘市场上的一对“意难平”。网上关于它们工资低的讨论,那真是此起彼伏,像浪潮一样,一波又一波。那么,问题来了,它们的工资真的就那么惨淡吗?是个人能力问题,还是整个行业普遍如此?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工资低”的说法?先说说为啥大家对这几个专业工资不满意.............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在不少人心目中,代表着“辛苦”、“内卷”乃至“天坑”。作为这些学科的学生,特别是名校的学生,大家自然会好奇,当初的选择,最终能不能“混得好”?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没有一个简单的“能”或者“不能”就能概括。用“混得好”这个词本身,也带着一种无奈和现实的妥协。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
  • 回答
    生化环材(生物、化工、环境、材料)和土木水利,这几个领域听起来好像离我们日常生活有点远,但实际上它们的影响力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到我们居住的房子、使用的交通工具,都离不开这些学科的支撑。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钻研这些领域呢?我来跟你好好聊聊,尽量讲得透彻点,让你明白.............
  • 回答
    “劝退风”这股劲儿,大概是从2010年往后,随着国内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信息爆炸,逐渐显现出来的。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很多因素叠加、发酵的结果。最早的时候,如果你问那些在读的或者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苦并快乐着”的感觉。比如,生物化学的研究确实辛苦,实验周期长,结果不确定性大.............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曾经是多少人心中的“黄金组合”,是多少家长口中的“热门专业”。尤其是近些年,大家对生命健康、环境保护、新材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似乎读了这些专业,就等于抓住了未来的金钥匙。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尤其是辛苦读到博士后,究竟能端上怎样一碗饭,薪资水平又如何?咱们今天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尽.............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在很多大学新生和家长心中,早已不是单纯的学科分类,而是自带光环却又暗藏玄机的“大坑”。这四大天坑专业,究竟哪个更“坑”?这问题就像问“哪个国家最幸福”一样,标准太多,答案也因人而异。不过,如果非要从就业、薪资、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方面来剖析,我们可以试着给它们排个名,看看谁.............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几个字一出来,很多人脑海里大概率会浮现出一连串“高大上”的科研名词,或者是什么改变世界的宏伟愿景。但现实情况是,这四个专业,在不少人眼里,已经和“就业难”、“工资低”这些词挂上了钩,成为了所谓的“天坑专业”。当一个学了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开始思考“我不能再这样下去”的时候,转行,就成了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